第123章 節 血戰信陽(3)
字數:6903 加入書籤
雨過天晴,旭日東升。 vw
信陽城下,第3師團和第13師團的四萬餘日軍在藤田進將荻洲立兵將的指揮下列成數十個整齊有序的方陣,麵向東方噴薄而出的太陽和遠處的皇國聖土舉行默禱儀式。幾萬日本官兵雙手在胸前兩掌合十,畢恭畢敬地向天皇和帝國所在的正東方向鞠躬致敬,氣氛森然而肅穆。隨後,幾萬隻胳膊一起舉成了密集的樹林,伴隨著衝天盈野的天皇萬歲帝國萬歲的呼喊聲。
大日本帝國的武士們為了天皇陛下,拿下信陽城藤田將和荻洲將同時唰地抽出寒光閃耀的軍刀,森然的刀鋒直指遠處數十公裏外的信陽。
1938年9月1日午10點,日軍對信陽的進攻大舉展開。
藤田將和荻洲將都是屬於那種進攻型的軍隊指揮官,因此一來將兩個師團的主力盡皆投入了進攻。麵對浩浩蕩蕩席卷而來的日軍洪流,最前線的於將孫將等高級指揮官們立刻率部投入反擊。一直在枕戈待旦的第33集團軍除了180師被張將命令頂在了最前沿,於將的第5集團軍和孫將的第3集團軍抽調有力部隊協助第33集團軍作戰,同時掩護戰線兩翼,至於在羅山前線損失最嚴重的第17集團軍,張將則命令那位胡將帶著他隻剩下一萬五千餘人的天下第一軍去堅守信陽後方的柳林鎮和柳林車站,作為第二梯隊和全軍預備隊。
對於張將這樣宅心仁厚的安排,幾位將軍在滿意之餘也都很感動。
客觀講,信陽戰役對於雙方來說又是一場毫無技巧的死仗。信陽是日軍誌在必得之地,同時又是守軍竭力保衛之地,戰役的形式自然隻有死磕這條路。但張將於將孫將都不是喜歡消極避戰保存實力的人,因此雙方這麽硬碰硬的血戰起來,各個戰場自然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特別是原東北軍和原魯軍的官兵們,見到日軍自然是分外眼紅。在打回老家去的怒吼聲,官兵們無不前赴後繼視死如歸,使信陽戰役成了又一個血肉磨坊。
孟翔和180師雖然沒有直接參戰,但全師下也都累得不輕。官兵們每天基本隻休息四五個小時,便要熱火朝天地投入砍伐樹木和挖掘渠道的浩大工程,再加沒有足夠的手套,因此官兵們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都不磨得鮮血淋漓。五天下來,工程才進展了一半,雖然速度還可以,但孟翔仍然急得抓耳撓腮。迫切想要知道前線各部隊還能支持多久的孟翔不斷地給龍慕韓王勁哉吉星打電話,結果得知的事情讓孟翔感覺很不妙。因為龍慕韓等人都在幹著同樣的事情:抓逃兵。
第33集團軍在前期的潢川戰役損失慘重,此時部隊裏過半都是新兵。在第一天的戰鬥裏,親眼見識了日本人那能把人炸得血肉橫飛的炮彈炸彈後,新兵們的心裏自然無可避免地引起了巨大的恐慌。雖說這些新兵大多數都是信陽當地人,保家衛國的道理他們也很清楚,但真實的戰場畢竟太殘酷了,起碼缺少那些浪漫主義色彩。看到身邊剛才還活生生的戰友頃刻間便在爆炸粉身碎骨或化為地的一灘爛肉,這種強烈的視覺刺激和心理震撼匯聚成了人對死亡的本能恐懼,自然讓新兵們驚恐得麵無人色。恐懼像病毒一樣,是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染並擴大的。況且,新兵們的很多人都是被抓來的,自從被抓來當兵的第一天起他們在心裏盤算如何逃回去。再加真切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之後,他們更是想念自己那簡陋而溫暖的家了,思念自己的父母親人了。
九月一日當天的激戰結束後,隨著夜幕降臨,第33集團軍各部陸續開始有新兵紛紛以各種借口溜出了陣地並消失在了夜幕當。這些逃兵的大多數人因為心存忌憚所以沒敢帶走槍支,但也有部分自作聰明的帶走了自己的武器。他們這是想逃出去之後把槍賣了換幾個大洋,擔驚受怕參軍一次好歹也落點實惠。
一夜之間,第33集團軍各部加起來便有千新兵做了逃兵。龍慕韓王勁哉吉星等人足足手忙腳亂了一宿,抓了大半夜,才勉強穩住了逃兵潮流。獲悉後的張將異常震怒,準備對逃兵下達格殺命令,但孟翔很及時地出了一個主意。
孟翔的主意很陰損,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的這個辦法很惡毒,但為了製止住逃兵,也不得不用了。其實孟翔的辦法也很簡單:懸賞讓新兵們之間互相監督互相舉報,舉報一個逃兵的新兵可以嘉獎一塊大洋。換句話說,孟翔是讓新兵們之間互相告密。這樣做肯定破壞了新兵們之間的團結性,但確實能有效地控製住逃兵人潮。畢竟,哪個士兵想做逃兵,無法成群結隊地做逃兵了,因為身邊的人都有可能去悄悄告密,並且是某個新兵想單獨做逃兵,也會被身邊希望得到懸賞的士兵給暗告密。孟翔這個辦法很缺德,但卻深得某些政治領導人的治國真諦,好的政治製度會把政治家分成兩派互相攻擊,惡的政治製度會把人民分成兩派互相攻擊這句話大概是這個意思了。
其實孟翔此時的工作也遇到了不少麻煩。為了確保工程進展,180師官兵們揮汗如雨挖掘的渠道肯定是直線的,那這個過程不得不要進行拆遷活動。首先,渠道不得不要通過信陽城西南的賢山廟。這座擁有數百年曆史的古廟也是信陽的重要人標誌和名勝古跡之一,如果繞過寺廟,那工程的規模自然大大增加,進展速度肯定會減慢。孟翔雖然對後世那些強拆活動深惡痛絕,但此時也不得不去客串了一把後世城管的角色。
見到賢山廟的那位銀須三尺耄耋之年的主持方丈後,孟翔很虔誠地雙手合十行個佛禮,並向方丈敘述了部隊需要拆除賢山廟進行保衛信陽城的計劃。
方丈聽完後,神色波瀾不驚地道:我等佛門弟子,心求淨地隱世,但也身在紅塵俗世。外敵入侵,神州陸沉,生靈塗炭,我等雖不問凡間塵事,但亦不會麵對蒼生浩劫而無動於衷。孟將軍,貧僧即刻帶領全寺所有僧侶離開賢山廟,諸位請隨意吧
動員工作如此順利倒讓孟翔頓時感動不已:多謝大師。
方丈微微一笑:阿彌陀佛。心有佛,即便佛宇不存,亦處處佛地。將軍不必客氣。
半個小時後,180師的工兵部隊幫賢山廟的和尚們把寺廟裏能搬的東西搬運一空,然後在寺廟內四處安置炸藥。在寺外眾僧侶們虔誠的佛號聲,賢山廟在一陣電閃雷鳴被夷為平地。官兵們一擁而,在瓦礫廢墟間繼續挖掘渠道。方丈和尚謝絕了孟翔贈送了大洋財物,僅僅接受了一些米麵幹糧,然後泰然自若地帶著和尚們離開了信陽。揮汗如雨的官兵們身邊,和尚們古井不波地背著衣物鋪蓋,敲著木魚念著佛經,輾轉向遠處,臉的虔誠而平靜的表情讓孟翔等官兵們無不肅然起敬。
這些遁入空門的僧侶們很好說話,但那些身在俗世的普通老百姓沒那麽好說話了。渠道繼續向前掘進,一路挖到了溮河南岸數百米的一座鄉村,並且偏偏要通過當地鄉民們的祖墳墓園。軍隊要拆掉活人的房子,鄉民們還可以忍受,但要挖掉自家的祖墳,鄉民們自然無法接受了。獲悉後的大批鄉民揮舞著鋤頭鐵鍬,怒氣衝衝地和準備強拆的工兵們對峙。孟翔不得不親自前去拜會當地的鄉長和鄉村內幾位德高望重的前輩長者,苦口婆心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為了增加自己話語的說服力,孟翔又拿出了那些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好好地震撼了鄉長和那些長輩老者,聲稱部隊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打鬼子,如果不把鬼子打走,讓鬼子占領了信陽,那麽南京城內的這一幕也會在豫南重新演,到時候別說祖墳了,活人的命都保不住。同時,孟翔又白紙黑字地承諾,如果國軍守住了信陽,那麽所有拆遷的墳墓都會重新葬回來,由軍隊掏錢,保證建得以前還要好,如果國軍守不住信陽,那麽這些墳墓在其他地區重建,況且,把先人們的墳墓遷走,也能避免信陽淪陷後小鬼子會來騷擾祖宗們的清淨。孟翔又有鼻子有眼地聲稱,南京淪陷後,很多小鬼子聽說國老百姓的祖墳裏埋藏有很多金銀珠寶和古董陪葬品,紛紛喪盡天良地挖開了當地南京百姓家祖墳,讓裏麵的先人遺骸暴屍荒野。這些危言聳聽的話當然是孟翔瞎編的,但也無所謂了,反正日本人的名聲很臭,自然無所謂再臭一點。果然,在孟翔連蒙帶騙之下,這些思想傳統而保守的鄉民們紛紛被說服了:對啊,小鬼子如果占領了信陽,那現在不把祖宗們的墳墓給遷走,豈不是會留下來給小鬼子糟蹋
那位鄉長倒也很有以身作則的精神。同意了軍隊的拆墳計劃後,鄉長帶頭把自家的祖墳給挖了,把裏麵已經散落一地的骨骸撿起來裝在壇子裏運走。看到鄉長都帶頭了,當地的百姓們自然也都通情達理地紛紛動手。再在工兵們的幫助下,百姓們一起焚香點蠟並燃放鞭炮,半天的時間裏把整個墓園拆遷一空,給軍隊讓開了通道。
九月二日晚的時候,張將給孟翔打來電話。
困龍,堅守信陽東南部的第5集團軍怕是撐不下去了,於司令本人都連火線七八趟,我準備讓第5集團軍撤回溮河以北的信陽城區,阻擋日軍於溮河南岸,你們沒什麽問題吧
沒問題。溮河兩岸的陣地是丟幾個也不要緊,主要是把城區部和北部給守住沒問題了。孟翔對部隊能在日軍狂瀾般的攻擊下能堅持兩天還是很敬佩的,他雖然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時間,但也知道前線的部隊已經竭盡全力了,自己不能去苛求什麽。
那好,你部也做好參戰的準備吧。張將叮囑孟翔一番,語氣很疲憊。
信陽的後方是什麽情況掛電話後,孟翔望向李興武。
信陽的後方主要陣地是柳林鎮和柳林火車站,隻要這兩個地方不丟,我們的後方萬無一失。駐守柳林鎮和柳林火車站的,是胡將的第17軍團。雖然第17軍團也損失巨大,但仍有萬餘可戰之兵,應該說,我們的後方是不成問題的。李興武很自信地回答道。
不成問題孟翔嗤之以鼻,又把我們的後方交給那些央軍
師座,我理解你對央軍的成見,可是,我們不能一葉障目。在蘭封的時候,宋將杜聿明這些央軍的骨幹照樣打得很勇猛,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所有的央軍都懷有這種不信任的態度,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的人嘛李興武和孟翔共事的時間很長,也有不少私交。李興武對孟翔處處以抗日大舉為重的品格以及在實戰屢出鬼主意的能力很敬佩,但對孟翔處處提防央軍並極度不信任央軍的思想則顯得很無奈。
孟翔沒有回話,想了想後道:柳林鎮地區沒有我們的部隊,我始終不放心。但鈞座和第五第三集團軍肯定都沒有部隊調撥了,這樣吧,溫興茂的獨立第39旅較擅長打防禦戰,讓獨39旅抽調一個團前去柳林鎮。
師座李興武對孟翔這個看似畫蛇添足的命令有些不以為然,第十七軍團還有萬餘人,守住一個柳林鎮不成問題,我們派一個團過去,也不起什麽作用。況且,我們現在正是需要勞動力,派出去一個團必然會使得我們的工程進展緩慢不少,這樣做,是不是有點
杞人憂天孟翔搖搖頭,但願我是杞人憂天吧立刻讓溫興茂過來。
當獨立第39旅第717團的八百多武器裝備得到極大加強官兵在團長潘景洲率領下前往柳林鎮協同作戰的時候,攻入信陽部分城區的日軍正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而日軍的困境仍然來源於孟翔那些古靈精怪的鬼主意。別的不說,光是孟翔當初在滕縣戰役曾發明的陷坑戰術讓日軍的裝甲兵吃夠了苦頭。信陽的十多條主街道入口和十字路口處,早被守軍挖掘了大量的陷坑,麵覆蓋著兩寸厚的水泥板。當大批的日軍在十多輛坦克的掩護下殺氣騰騰地攻入城內的時候,在步兵前麵打頭開路的日軍坦克一輛接一輛地壓碎水泥板並摔進了陷坑裏,而陷坑裏那層厚達一兩米深的淤泥則結結實實地讓調進來的日軍坦克陷在裏麵無法動彈。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日軍的攻擊不得不暫停下來。失去了皮糙肉厚火力強大的坦克作為掩護,密集地擁擠在街道的日軍成了埋伏在兩側街巷裏的國士兵盡情發揮機槍火力和設計技術的優質活靶子。飛蝗般的子彈和手榴彈劈頭蓋腦地飛過去後,赤裸裸在空地亂竄的日軍自然被射殺得倒了一大片,自然使得日軍的攻擊腳步不得不停下來。而另一方麵,日軍也不得不耗費時間和人命去搶救那些成為甕之鱉的鐵皮王八。
信陽城區以東的平橋大道路口,通過望遠鏡親眼看到兩輛日軍的八九式坦克剛剛一頭載進了路麵下的陷坑裏。幾十米外的179師師長何基灃忍不住脫口而出地喝彩:好然後對身邊待命的士兵們命令道,弟兄們等一下鬼子會不顧一切地搶救那些坦克,給我重點打擊陷坑周圍的鬼子兵在下達這個命令時,何基灃對孟翔真是刮目相看了,這些小花招在軍校的課堂自然不會出現,並且隻能算是小打小鬧的雕蟲小技,但在實戰卻發揮了反坦克炮還有效的作用。
接下來發生在路口的事情是這樣的:在一小群步兵的心驚膽戰的掩護下,幾個手拿著掛鉤腰間綁著纜繩的日軍小心翼翼地摸向青煙滾滾的陷坑,腰的纜繩的另一端則連接著不遠處幾輛充當起重機的卡車和坦克。但很快,一頓沒頭沒腦的子彈和手榴彈從附近各個旮旯角落裏飛過來,簇擁在陷坑邊的日本兵頃刻間倒下了一片。
繼續去後麵的日軍軍官氣急敗壞地督促著身邊的下一波搶救隊繼續前。
盲從性極好的日本兵們一波接一波地前,使得陷坑邊躺下去的屍體越來越多。而同樣的這幕場景則在信陽城區七八個地方同時發生著。如果孟翔在場,那麽這幅場景肯定會讓他想起後世美國大片雷霆救兵裏的那個經典場景:德軍狙擊手一槍把一個美國兵打成重傷,然後不慌不忙地射殺過來試圖救援同夥的其他美國兵。而此時,守軍官兵們也以日軍坦克為誘餌,不斷地把試圖過來搶救坦克的日本兵送進地獄。
在這樣的打法下,掉進陷坑裏的日軍坦克沒救出幾輛,但因此而白白送命的日本兵倒是百人。盡管如此,一個個氣急敗壞的日軍軍官仍然樂此不彼地把自己的部下送那條充滿危險的道路。畢竟對於日本這個資源匱乏的島國來說,坦克這種造價高昂成本不菲的現代化殺器要那些士兵的命值錢多了,死一些士兵,頂多隻是在靖國神社裏添幾個木牌子。因此,在眼下這種坦克陷入困境的情況下,放棄坦克意味著要用數噸乃至十多噸的鋼鐵再造一輛,而驅趕士兵去搶救坦克的代價頂多是在事後雕刻幾個木牌子並用水果獻花供起來而已。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這種視基層士兵為消耗品的思想在日本陸軍高層內早已經是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孟翔的這些小兒科戰術,雖然不能整體改變戰役的進程,但確實給日軍製造了很多麻煩,自然也給守軍爭取到了更多的寶貴時間。
藤田將和荻洲將都並非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之輩,眼看正麵戰事遭挫,兩人迅速群策群力地另辟蹊徑。9月3日晚,以第3師團第5旅團為主力的日軍片山支隊趁著夜色迂回到信陽的東北部,猛烈突襲和包抄了信陽後方的柳林鎮。而局勢的發展,則很不幸地再次被孟翔的烏鴉嘴給說了。
424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