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旱
字數:3674 加入書籤
這年春,璧山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塘庫溪河幹涸不說,就連井裏也沒有水。剛栽下田的秧子,遭幾個太陽一曬,就幹成了枯索索,甚至苗根根都枯死了。人們開始逃荒。中原、西北、長江下遊都不能去。災民開始往大山裏頭跑,好歹有一餐野草,可以勉強充饑。但是,上山並不是長法,何況到了冬季,沒有糧食果腹,再受寒冷,他們熬得住熬不住,誰也預想不到。
於是,人們千方百計的,想栽幾窩蔬菜,或者改種耐旱的包穀。實在是旱得無法忍受。好不容易尋來幾瓢水,澆到土裏去,隻聽滋滋幾聲響,就被土壤吸了個幹淨,輪不到莊稼享受。
虎溪河早就幹底兒,人畜飲水,隻能等太陽落了坡,到河心濕潤處刨個坑,慢慢等幾瓢浸水來,立即舀得幹幹淨淨,挑回屋澄起,澄清亮了,用來煮飯。
那些大戶人家好過一些,也隻於大院裏自有水井,不缺飲用水,也不能夠種莊稼。
在正則藝專,呂鳳子隻好要求,把一日三餐改為食兩餐,吃幹飯改為喝稀粥。
呂鳳子決定出去借糧。
璧山縣城裏,有糧食借得出來的,除了駐軍,隻有張萌初那些富戶了。可是學校人員眾多。再是有錢有米的富戶,又能借得出多少,隻是出於不餓死人想法,還是去找找。
張萌初見呂鳳子shàng mén,一下就猜到了,必然是學校缺糧!可是,糧食這個東西,災荒年辰就是命呀,便把他讓到堂屋,叫下人端了茶水來敬,然後問:“呂先生大駕光臨,鄙人不勝榮幸,但凡有事,請予不吝賜教。”
呂鳳子撣撣長衫的灰塵,端起茶盅,呼地猛吸一口,說:“確實有事,可是有些強人所難,不大好開口。”
張萌初商人性情,不願意斷了交情,催促他說:“呂先生,你我不逢到抗戰,處不到一塊兒,璧山是個什麽地方,你也不會曉得。既然有緣相遇,有什麽話,不能夠說一說呀!”
呂鳳子承認,張萌初說得很對,也就不猶豫了,說:“巴蜀遭遇大旱,正則校即使拿著錢,也買不到糧食,不知張會長有無存貨,在正則名下,借予幾百千餘斤?”
不待他回答,張敏毅轉出屏風,熱情地說:“當然可以,父親,倉裏不是還有些。”
張萌初拿起銅水煙壺,噗地一口,吹燃了紙媒,不疾不徐說:“一兩千斤糧食,我倒還借得出,呂校長有錢按平價給付,沒有錢,就算成了借予。”
呂鳳子大喜過望,站起來,一個立正,還要鞠躬行禮。卻被張敏毅牢牢拉住。聽張萌初接著說:“不過,我看今年這辰光,恐怕絕收,雖說我存了一些糧食,畢竟不是做糧食生意的,借過一次,下次貴校還要借糧,那是石頭算盤珠子、撥拉不動了。”
張敏毅說:“有我們吃的,就有正則師生吃的。”
張萌初一口否定:“那是你們縣政府的事兒。”
呂鳳子立即說:“能借出兩千斤糧食,已經是慷慨大方了,鳳子不敢續作奢望。”
張敏毅那裏有糧食。
張萌初繼續指點:“依我看,政府也是缺糧,還要打抗戰,呂校長不如找找左賢二,及早籌備,方為上上之策。”
呂鳳子信進去了,感激涕零,說:“張會長,承蒙指點迷津,正好左老板找我有事,確該早人打算呀,我明天派校工來拉糧食,先算作是借,但有收入,必及時付款,就先去找左老板了。”
張萌初噴出一口煙,說:“哪,不送?”
“不送,請留步。”呂鳳了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不料,左賢二偏不在璧山,連管賬的都說不出去向,呂鳳子隻好吩咐總務,糧食省之再省,千萬浪費不得。
直到芒種,整個重慶陪都,一場雨都沒有下。靠近大江邊還好,有一河水吃,離城遠了,就隻好四處找水。日子越過越艱難。以至正則藝專師生,不得不挎著竹籃兒,到山中挖野菜吃。
太陽越發火辣辣暴曬,群山之上,東西方向草木齊枯,南北朝向的背陰處,還生長著一些地衣、扁草、竹苞。師生上了山,也找不到趁手工具,就用剪子、直尺、尖嘴鉗來掘。沒有工具,雙手使力去刨,挖到什麽就吃什麽。
拿針線的手兒怎麽刨得了吃食兒?
不多一地兒,金梅就叫起來:“老師,手出血了,指甲殼都撕開了哩,痛徹心扉。”
楊守玉過去看,她發現了一株夏筍,圓膨膨的,看著生嫩生嫩,可是竹根很深,用手板難以摳出,就招呼說:“來幾拿硬器的同學,挖出了筍子,回學校去做玉蘭片。”
玉蘭片炒肉片,那是師生們饞涎很久的美食,隻是買不起豬肉,連肉皮都沒有。
師生們哄地一湧而上,圍住了金梅,果然看到一個鮮筍。幾個學生先用剪刀刨開周圍滔土,然後用三角尺去撬。那支竹筍紋絲不動。呂宏說“拿剪刀剪斷根根”。幾個學生就拉住拿剪刀那同學,伸手搶奪刀起來。那同學說“我來,還是我來”,堅持不肯放手。幾個學生急了,一人扭他手臂,一人抓住了他手腕,還有兩三個人奪取剪刀。楊守玉看他們爭得莫名其妙,幹涉著說:“同學們讓他剪呀。”幾個同學才覺得自己性急,怪不好意思的,鬆開扭人手臂。那同學才繼續用剪刀刨開了泥土,等到露出了竹根,伸進剪刀去,哢嚓嚓剪掉那些堅硬的根須。眼看到那支竹筍斜靠著泥坑。
金梅探手進去,抓著了筍子尖頂,輕輕一拎,提溜出了泥坑,高興得囂叫一聲:“我刨出來了!”
同學們湧了上前,抬起金梅,就往空中拋起來。
有人喊起“一二三”,喊到“三”,抬人同學就往上拋,弄得金梅咯咯地笑。
楊守玉看他們打鬧,心頭有些苦澀,哎呀,都是戰爭造成的,rì běn鬼子不侵略中國,這些娃娃怎麽會艱苦至此,刨到一支竹筍,宛如揀到了寶貝!
金梅站穩了,拿著竹筍跑到楊守玉跟前,說:“楊教授,你忙累多天,辛苦了,把生筍子吃了吧。”
學生們一齊說:“請楊教授吃了吧。”
楊守玉把金梅拉到身邊,輕輕地拍她臉頰,細聲細氣地說:“把筍子拿回去,做個菜,師生們每人嚐半片。”
金梅說:“不嘛,反正不夠吃,教授你吃了吧。”
楊守玉曉得,這時候解釋沒有任何用處,換了個說法:“金梅,拿回去熬個湯,分給病號喝。”
這個說法理由充足,金梅幾個學生不能不聽,將竹筍丟入背簍,繼續挖野菜刨竹筍。
隻要進了大山,多少總有一些嚼吃,師生們自己采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