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連海
字數:5313 加入書籤
雨勻菊菊叢叢色, 風弄紅蕉葉葉清。北畔是山南畔海, 隻堪圖畫不堪行。
到連海這一日正好下著雨,看著外頭的瓢潑大雨,簫甯皺著小臉說道:“章叔, 雨下的這麽大, 咱們今天是不是下不了船了?”
要知道他們帶來的東西不少,許多都是淋不得雨的, 這會兒搬運的話豈不是損失慘重。
誰知道章元敬笑了笑,拍了一下他的腦袋說道:“放心,待會兒肯定能走。”
簫甯心中奇怪, 誰知道明明是瓢潑大雨, 但下了一會兒就慢慢停歇下來, 很快太陽出來, 地麵上的水分也漸漸消失,如果不是殘留的水汽幾乎看不出來下過雨。
路上的行人也迅的收起了雨具,似乎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子的氣候。
簫甯有些驚奇的看著天邊的彩虹,雖說古代的氣候十分不錯,在京城和關山也能看見彩虹, 但像是連海這般大,這般帶著幾分無理取鬧的彩虹卻是少見的。
船上的東西很快被搬了下去, 勞仲遠還笑著說道:“都說這地方說風就是雨,雨過就天晴, 現在看來確實是如此, 不過也多虧老天照應了。”
章元敬看了看周圍來來往往的百姓, 倒是微微皺眉,這裏的碼頭雖然建的很大,但來往的船隻卻並不多,不說比京城了,就是跟青州那邊比都有差距。
這還是在朝廷花了大力氣建造了海關之後,若是之前的話,這裏的商船怕是更加少了,章元敬內心評估了一下,臉上神色卻很淡然。
沒等他們收拾完行禮,卻聽見一陣哄鬧的聲音,章元敬抬頭看去,卻見遠遠的一群人驅馬朝著這邊趕來,身上雖然穿著常服卻看得出來是行伍出身。
沒等章元敬招呼,隊伍最前列的那個人跳下馬來,咧開嘴笑嗬嗬的喊道:“姐夫。”
原來來人正是孔文,孔家作為皇帝的嫡係人脈,這些年也是山高水漲,不過比起文官來,武將更容易受到猜忌,所以在三年之前孔家嶽父就已經解甲致仕了。
孔校尉主動提出解甲歸田,皇帝倒是再三挽留,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做給天底下的百姓看,最後還封了孔校尉一個爵位,倒是讓孔家十分滿意。
孔校尉雖然老了,但三個兒子卻還年輕,不管是孔文孔武還是孔斌都是帶兵的一把好手,皇帝願意將孔文放到海關,可見對孔家的態度還算和善。
論才能,孔文其實不如自己的三弟,但他性情耿直,反倒是能與士兵們相處的很好,這種毫不繞彎子的性子也頗得皇帝的喜歡,故而反倒是成了孔家最被重用的兒子。
說起來,章元敬與孔文的關係也最好,這會兒看見他急匆匆的趕來,也露出一個笑容來:“阿文,好家夥,看著更加壯實了,就是更黑了。”
孔文顯然完全不介意自己曬黑了,甚至帶著幾分自豪的說道:“哎,這裏暖和是暖和,日曬也大,不過海風吹著特別痛快。”
這也就是糙漢子能說出來的話了,經常吹海風的後果看孔文就知道了,不說皮膚細不細膩吧,光是色澤就黑裏紅,幾乎能比得上昆侖奴了,偏偏他自己毫不在意。
兩人閑話了幾句,孔文看了看跟在自家姐夫身後的人,低聲問了一句:“這就是五皇子?”
章元敬點了點頭,卻沒有針對這話題多說什麽,反倒是轉開話題問道:“你到這邊也有三年了,這此地肯定更為了解,不如先與我說說看。”
孔文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笑著說道:“哎,差點忘了正事兒,姐夫,你們走了一路肯定累了,公事兒之後再談也行,不如先去府邸休息休息?”
章元敬卻道:“我跟著你騎馬過去,邊走邊說吧,船上不累,坐的骨頭都懶了。”
孔文一聽也就沒反對,倒是簫甯扯了扯章元敬的衣角:“叔,我也想一起騎馬。”
章元敬大手一撈,直接將孩子抱到了馬上,孔文見兩人相處顯然是親密自然的,心中倒是不覺得奇怪,畢竟這孩子從落地待在章家的時間比在宮裏頭的多多了。
騎馬在連海城中穿過,剛才的感覺就更加濃鬱一些,這地方房子低矮,行人打扮穿著也十分簡單,經濟展必定是有些落後的。
章元敬便問道:“連海這邊的商人似乎不多?”
孔文點了點頭,說道:“可不是嗎,雖說也有些內6沒有的東西,但這些東西都放不住,就像是荔枝,這果子好吃是好吃,但摘下來放不了幾天就壞了,就算是用冰鎮著都不行,也就是特供給宮中罷了,普通的商人哪裏願意做這行生意。”
章元敬一聽,倒是打趣道:“看來你了解的不少。”
孔文嘿嘿一笑,說道:“這不是姐夫你說了讓我多看看,多走走嗎,我手底下那些海軍大部分都是從當地人裏頭挑出來的,問問他們多少能知道一些。”
章元敬點了點頭,又細細問了一些當地的名聲問題,這地方水路是通常,但問題是台風極多,斷了水路的地方又多山,隔一個山頭說不定連話都不一樣。
連海城內自然還好一些,周圍的村莊卻有些艱難,尤其是沿海打魚的漁民不但要麵臨天災,還得應對人禍,就是這些年海軍起來了才好一些。
孔文顯然是下過狠功夫的,對自家姐夫的問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幾乎沒有被問倒的時候,後來還說道:“當地的百姓日子不好過,都盼著開了海關能富裕起來。”
這麽一說,章元敬心中倒是有底了,了解了民生,他又問道:“當地的父母官如何?”
提到這個,孔文的臉上卻出現了一絲不屑,冷哼了一聲說道:“名聲倒是不錯,是個愛清名的,不過手段嗎,比起姐夫你來就差遠了。”
章元敬來之前也是做過功課的,知道這位連海的知府是個出了名的清官,據說家中無恒財,要靠著妻子女兒做繡活才能養活一大家子。
看著孔文的態度,章元敬挑了挑眉頭,問道:“莫非是個前朝張潤那樣的人物?”
章元敬口中的張潤乃是前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好官,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quot;美譽,在百姓之中的口碑極好,最後卻被陷害致死。
聽到張潤的名字,孔文卻嗤笑道:“若是個張青天,我也無話可說,不過這位空有青天的心,卻無青天的本事,來了連海幾年,也沒見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
章元敬扔過去一個疑惑的眼神,不知道孔文為何對這位孟祥知府這般態度。
孔文猶豫了一下,還是壓低聲音說道:“這位孟知府能夠升官,就是因為向來都有清名,據說還是個大孝子,說他是清官我也不反對,但要說好官卻不一定了。”
章元敬挑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兩人騎在馬上前行,別人想聽也聽不見,反倒是比在家中更加安全了,再說周圍可都是孔文手底下的兵。
孔文繼續說道:“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他確實是做到了,但有時候簡直是不分青紅皂白,就說之前有個衙役心思靈活,我剛來的時候便尋著他幫了幾個忙,打賞了幾塊銀子,這不是人之常情嗎,他倒是好,直接把那小子拎出來打了二十大板,差點把人廢了。”
章元敬倒是明白過來了,感情這是一位眼睛裏頭揉不得沙子的清官,他眯了眯眼睛,感覺自己與這位孟知府的合作怕是不那麽順暢。
這會兒章元敬還未意識到這一點的麻煩,他伸手拍了拍孔文的肩頭表示理解:“嚴格有嚴格的好處,隻要不是品行有瑕,倒也不是什麽大事兒。”
孔文嗨了一聲,無奈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麽說,反正就是覺得不對付,以前跟姐夫你,跟顧大人打交道的時候,文官也不是這樣子的啊。”
章元敬想了想,大概隻能用三觀不合來解釋了,他還為見過這位孟知府,不知道具體相處起來如何,但可以想象孔文對他的不耐煩和隱忍。
章元敬回頭一想倒是明白皇帝為什麽要放這麽一個人來做連海的知府,畢竟海關的紅利極大,誰也不能保證在誘惑麵前會不會有官員與當地的軍隊沆瀣一氣。
左右皇帝會派統領海關的人員過來,與其再放一個實幹家,還不如放下這麽一個硬骨頭,就像是放在海軍與文官之間的一個枷鎖,甚至不用擔心章元敬與孔文的親屬關係帶來不利。
想通了這一點,章元敬很快就明白自己要對待這位孟知府的態度了,不過此事他暫時放開不提,騎著馬很快到了落腳的地方。
孔文下了馬,指著眼前的宅子說道:“原本我打算給你找一棟好一點的宅子,不過姐夫帶了話過來,我就挑了這一棟,雖然院子不大,好歹跟海關衙門距離近。”
章元敬一看果然滿意,在知道自己不能帶著家人同行的時候,他就直接往孔文這邊送了信,對宅子的要求十分簡單,幹淨清淨距離衙門也得近,最重要的還得別太大,不然照顧起來麻煩,畢竟這次可沒有孔令芳幫他掌管家事。
院子小,人口少,收拾起來也便利,為了安全,章元敬索性從孔文那邊找了兩個信得過的殘兵,反正他們沒有內眷,都是男人反倒是更加方便。
卻沒料到的是,還未等他整理完畢,孟知府那邊的帖子卻已經下了過來,看著那硬骨錚錚的墨字,章元敬笑了笑答應下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