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歌謠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A+A-




    因睢寧其他三門方向,隻有流寇哨騎巡弋,沒有進攻的跡象和可能,知縣高岐鳳等各官,都來到西門這邊圩牆上,觀察著流寇動向。

    這時,親見萬餘流寇,黑壓壓的列陣逼近,都是神情凝重,縣丞劉遵和、主簿鄭時新二人,更是臉色蒼白,流寇這勢頭太讓人心驚,他們明顯是嚇到了。

    總社周明遠也對著一個望孔,神情鄭重之極的向外張望著,圩牆上的許多社兵,亦都是氣息粗重,神情緊張。

    隻有張鬆濤、陳仇敖、韓大俠等人顯得鎮定些,畢竟都是經過搏戰的,就算闖逆的馬隊,在睢寧外的荊山也是對過戰的了。

    ……

    流寇大軍在西門外一裏多的曠野,停了下來。

    他們陣型又有變化,此時列陣在最前的是流寇步卒中的刀盾手,人數在八百人左右。

    他們是流寇步戰的精銳,個個都帶著濃烈的殺氣,非常擅於近戰突擊,衝鋒肉搏,很多身上還背著標槍袋,內裏簡易的標槍,或是帶有鐵鏈的標準標槍都有。

    後麵是弓箭手,約有一千多人,個個背負雙插,還別著腰刀,流寇弓箭手普遍使用小稍弓,隻少數人可使強弓。

    之後就是火器手,人數不足五百,內中鳥銃、三眼銃等各類火銃都有,流寇火器手大多出自官軍中的逃兵,或是降卒,揀選軍中質量較好的火器匯集成一部,身上都滿滿的掛著各種物件,如鉛子袋、引藥袋、火繩、火折子、通條等等。

    還有長矛手近兩千人,分布在刀盾手兩側稍後些的位置,他們當中一些人更持著大棒、鏜耙、鉤鐮槍等等,這些事矛兵中的精銳。

    他們基本都曾經是官軍,後逃潰或投誠到流寇隊伍裏的,另外流寇中的弓箭手和火器手,也大多都是官軍中過來的人為主。

    流寇裹挾的饑民,若幾番出戰不死,一般可升為廝養,再經過戰陣不死,從屍山血海中淘汰出來,則可成為普通的步卒,就是這類長矛兵。

    在步陣的後麵,是大批大批的廝養和饑民,跟隨著。

    他們來來往往,肩挑背扛的,將大量的泥土袋子堆積,準備待會衝鋒時,用來填壕。

    而一千多馬兵,分散在流寇大陣的兩側,他們中大部都隻是騎馬步卒,不能馬上騎射與劈斬。

    流寇的馬隊精銳,也有近千人,現在除了三三兩兩散到四野哨探的外,還餘三百多馬隊精騎,都在西門外山川社稷壇那邊。

    闖逆自陝西始亂大明到現在,其麾下幾散幾聚,現營中精銳,除當初的百戰老營外,都是那些後期投誠的大明官軍,尤其是陝甘邊鎮的邊兵。

    西門外,山川社稷壇那邊,“闖”、“羅”、“李”等大旗將旗迎風招展,數百身披棉甲或鑲鐵棉甲的精騎環繞在壇下。

    壇上,幾名像是流寇頭領樣貌的幾員大將,正對著睢寧西門這邊指指點點。

    ……

    “真是喪盡天良!”

    圩牆上,知縣高岐鳳恨恨的說道:“又是驅趕饑民填壕。”

    原來,流寇幾員大將在社稷壇那邊議定的攻城方略,其實很簡單,仍舊是驅趕饑民在前負土填壕,若有機會就直接衝亂守軍。

    土牆前約集聚了近千的饑民,男女老少都有,個個麵黃肌瘦,衣衫襤褸,卻都扛著土袋,或是土筐,正緩緩向第一道土牆前的壕溝逼來。

    這些饑民若是填壕未死,回去便有一頓飽飯,這樣反複幾次,便算經過戰陣,汰弱存強,仍能活著的就被選入廝養,內中強壯敢戰的更會直接選入步卒。

    這些饑民粗粗分有隊伍,他們幾十人,或百多人為一隊,由內裏強健者為領頭子,走在最前為大家帶引方向。

    主簿鄭時新哆嗦著說道:“怎麽辦?饑民衝來,打還是不打?”

    縣丞劉遵和默然不語,總社周明遠有些猶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後還是說道:“慎言,非常時刻,不可婦人之仁!”

    眾官皆默不作聲,張鬆濤愣愣的看著外間,心裏也在猶豫,生怕楊河一時不忍,放任饑民衝亂我方軍陣。

    “確實不能留情,我等身後,就是睢寧百姓!若被流寇破城,城中的鄉梓,最終能活下幾人?”楊河語氣平淡的說著。

    看了一眼身邊一直沉默的各官,楊河在心裏歎了口氣,語氣堅定的說道:“城外饑民,若能回身與賊拚命,就不擊殺之。若助賊攻城,即為流寇一夥,無需容情。”

    接著再次環顧眾人道:“睢寧百姓有句話說對了,我就是天殺星,不是君子可欺之以方之輩,人不自救,外人焉能救之!”

    聽了楊河這番話,眾官員都覺得心下大定,其實大家想的一樣,都希望直接射殺這些流民,不讓他們幫著流寇攻城,但就是沒人願意說出來,就是怕將來被人參上一本,自己就說不清楚了。

    現在楊練總做了決斷,將來就算有問題,也是由楊河擔著,心裏怎麽能不感覺輕鬆?

    張鬆濤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在內心中一陣歎息,同時他也在思考,是什麽導致了這些官員不敢擔當,不能擔當?如果他們做出這個決定,並堅決執行,會如何?

    想了想,覺得有點累,搖了搖頭,不再想下去。

    ……

    遠遠望去,社稷壇方向推出一門門火炮,內中較大些的火炮就社稷壇前不遠處,約有三十多門,看樣子應為打射一斤炮子的一號小佛朗機,這些小炮可以打射約一裏多遠。

    然後,在這些一號小佛朗機火炮前一百多步的地方,又有差不多五十門更小些的佛朗機火炮,架在輪上或四角凳上,加在一起流寇這邊總共有差不多八十至九十門火炮。

    對於睢寧守軍來說,這些小火炮還是很有威脅的,畢竟是八十多門火炮,相比於睢寧城頭上少的可憐的火炮,流寇就是大神一般的存在。

    隨著西門外的流寇布陣完畢,曠野中飄揚起一陣誘惑人心的歌謠。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歌聲從低沉漸漸轉向高昂,在風中一直飄蕩著。

    “吃她娘,著他娘,吃著不夠有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