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上帝之死

字數:6302   加入書籤

A+A-




    文教法流八萬四隨緣方便,

    殊路同歸唯一因皆登彼岸。

    安寧走過寧靜的鄉間小路,忽起一陣螺旋式小風,就是一種如同龍卷風一樣遮擋眼前。

    這是什麽考驗?萬水千山隻等閑。

    安寧於是閉著眼睛,走過。

    穿過溪水旁邊,來到山林中一守稍顯無氣息的佛堂之外。

    告過師傅,進入主殿。所見這兩行偈語。橫批是橫出三界。

    這是文殊菩薩的佛堂,文殊菩薩掌管智慧,在佛祖身邊是大弟子。

    何為橫出三界?百度如下解釋。

    餘門修行名為豎出三界,如蟲生在竹中,豎出則難,故稱為難行道。

    餘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除念佛法門之外都叫餘門。

    這裏餘門如何安寧是不同意的,所謂條條大路通大道。

    且接著往下看。

    那些門徑修道就像什麽?豎出三界,像小蟲子生在竹子裏麵,它要出來。

    要是豎著出來,竹子每一節都要咬破,它才能出得去。這個難。

    如果是橫出,從旁邊咬將出來,這個就比較容易。

    所以,大千世界,萬千法門,殊途同歸。

    安寧在天台山邊上的小鎮圖書館借書。

    這裏雖然處於南方富足之處,對於文化的要求還是蠻高的。一個地略有偏遠的區裏的小鎮也有一個比較大的圖書館。還是值得讚揚的。

    學校是統一的教育集團,除此之外,和北方並無太大差別。

    算是安寧的小鎮,安寧生活在這裏的時間,相當平靜。

    曆史就是有一種好處,可以讓你發現有相同思想的人,或者說是這本身社會的發展的螺旋上升規律所導致的。曆史總是重複,總是不簡單的重複。

    對基督教的懷疑,讓他去看了上帝之死這本書,不如說是安寧想要打開另一扇門。

    曾經對一個同學說過,不讓自己封閉在一個世界裏,要跨領域研究。

    希望他能夠理解。

    現代社會,各種圈子把你圈進在一起,你無法逃脫這種束縛的話,就停留在圈子裏的。

    就好像階級分析法,以及安寧所妥協的階層分析法,固然隻是安了個好聽的名字,但是如果你有機會,還是要傾聽不同階層的聲音。。因為並不遙遠,它就在你身邊。

    多麽懂得感恩的民族啊,生活多麽困苦,壓力多麽大,也不曾聚眾鬧事的中華民族,高一點的圈子,你不要再認為他們應該如此。。

    扯遠了,先形而上。

    安寧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如同尼采第一次從書店裏發現叔本華的意誌和表象的世界一樣。

    凡是在世界裏接受的信息和思想,都是再加工的產物,並不是世界的本來麵貌。。

    所以,安寧打開了思考的另一扇大門。

    我們世界的知識分兩種,一種是世界是什麽?就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另一種就是怎麽認識世界。就是哲學。

    學習哲學的方式就是思考。。

    其實在人生中,人就在不斷思考。。人都在自我提高的。

    如果可以多讀哲學家的著作或者解讀,就相當於借鑒了過去哲學家的想法。

    自然科學也是如此。

    “一個人必須習慣於生活在高山上,俯視自己腳下那些醜惡、短暫的政治上的空談和國家民族的發展。“

    尼采給他的讀者做了限製,提了要求。

    這顯然首先要求要保持思想的獨立性,然後高屋建瓴。

    “一個人必須變成冷漠的;一個人必須絕不問真理是否有用或者問真理是否能證明我們的無為,才能讀我這本書。“

    思想必須冷漠,才能客觀。或許可以這樣以為。因為如果因為個人生活和情緒的介入而導致思想操作的錯誤和被汙染都是要不得的。

    因為思想的火花和傳代就如同在一個無菌的環境進行操作。。

    所以,感情上必須冷漠,靈魂必須高貴。無波動。。

    無波動不是說真的無波動。。外冷心熱,我想大部分內向的人都是如此。

    一個人絕不問真理是否有用。。這個怎麽說的。。我們因為知道實踐出真知。。所以,一旦你非要把它功利化,那麽很多真理將變得不是真理。

    因為一些真理的評判標準,或者說是一些真理不能帶來眼前的價值。。

    所以說,現在實現不了的價值就沒有價值嗎?或者現在無法帶來利益的價值就不是價值了嗎?所以說,對一切價值的重估,還具有現實的意義。

    真理是否能證明我們的無為?這點是比較難以理解的。

    首先,這裏翻譯者根本沒有必要引入歧義,也就是說這裏的無為,就基本上應該指道家的無為。

    “力量偏向那些人類今天沒有勇氣麵對的一些問題,麵對那些被遺棄的東西的勇氣,注定我們走向迷宮的命運。”

    這個大概就是指要衝破一些枷鎖,無論是自己限定的還是外界限定的。

    “一種經過各人獨居幽處的經驗,新的耳朵必會聆聽新的音樂,新的眼睛必能看見最遙遠的東西,新的良心必能追求今天還不為人知的真理。“

    這個可以認為,我們時常走出洞穴,可以認清新的洞外世界。如果你保守守舊,這個就很難做到。

    “追求偉大類型的意誌;保持我們的力量,讓我們的熱情持續huó dòng。”

    顯然,這就如同我們求道的過程。佛家有斷臂求悟,落涯而悟,棒喝而悟,麵壁而悟等等。這是一樣的道理。如何保持熱情持續追求偉大意誌,是一個問題。

    “尊敬個我,愛自己;麵對自己的無限自由。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

    說到自由,這裏不要給自己限製,否則如何又能理解自己之外呢?

    看到這裏,安寧發現幾乎完全符合條件。。

    肯定自己和否定自己需要的勇氣的含量幾乎一樣。

    安寧之所以符合條件,不是附庸風雅之俗,也不是濫竽充數之能。而是他的發展的無限自由正是來源於他的無限自由。

    如果僅僅說明是他的離經叛道,他的超塵脫俗,這些表象的東西,那還需要回家修煉。

    其實,內心和外在無限統一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果你內心有懷疑,外在沒有任何變化,那是臉皮厚或者無法改變的痛苦。也就是說,內心有懷疑,外在沒有變化,那是厚黑;如果外在受影響,內心沒變化,那是麻木。

    所以,世間之間,大多逃不出這兩類。

    也就是表裏不一。有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所以,不管你以什麽方式認清世界,如辛勞,如受傷,如憐憫,如愛心,如求道,如追求真理等等,都可以完成自己的統一。

    所以,人生在世,就是在世界中完成自己的統一,然後再統一世界。

    反過來是不行的。。誰也不能先統一世界,再完成自己。

    改變是需要足夠的勇氣。當然,僅僅勇氣是不夠的。

    因為想要改變世界,就要改變好多人。而他們是因為各種原因而不願意改變的。所以,不僅有困難,而且還有阻力,甚至有危險。

    怎麽說,一些人,你讓他挪挪腳,給平民一點呼吸的空間都嫌懶。

    有些人,還不讓說,說時代早已過了,呐喊無用。。

    情況很多。多到不願舉例。。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安寧有足夠的勇氣改變一切。

    當然先從改變自己的發展性開始。。所以,要不斷讀書。

    尼采是一個偉大的人,他敢於喊出上帝已死。

    前麵這一堆就是作者的前言。標題是對一切價值的重估。

    一個是意味著,對價值的重新估計。一個是指,價值的範圍。

    我們的思想給事物以價值,價值是我們行動的標準。價值對於我們判斷世界和改變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安寧還認為,價值的重估還包括對價值的範圍重新估計。

    比如,價值還應該包括對過去已經實現價值的重新利用和未來將要實現價值的重新評估。也就是說,價值是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有機集合體。

    很多情況,都是嘴上說未來很重要,但是到了評估事物的時候,隻看眼前利益的事情還少嗎?

    這一點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利益和價值不是一個詞,它們完全不對等。

    很多沒有利益的事情存在價值,這是大多數人都忽視的。

    我們做事情不是依據利益,而是依據價值,其實這一點還是很容易搞明白的。

    而這個價值,最好是天然的包括未來價值的估計和過去價值的再完成才好。

    如果,更加深一點,價值也不是特別的重要,我們應該按照天道的指示所行動。也就是宇宙的規律。價值這個範疇不僅隨著時間地點而改變(也就是時空),而且還會隨著曆史和文化有著變遷。唯一不變的隻有真理,隻有宇宙大道。

    我們無法等量齊觀。

    其實,看完前言,你如何悟性高的話,書已經讀完了。後麵比較難的就是虛無主義之類。你像上帝之死,如果你學過西方哲學史的話,還是很簡單的。

    無非是各種死,上帝之死,人之死,作者之死。。(作者千萬不能死的,如果所有事情都能完完本本的呈現,作者也是可以死的,嗬嗬)

    當然,也有各種活。明白了它們的價值,我們才能更好的存在吧。

    肯定有人喊出過我們隻是要存在,更好的存在。所以,一切都可以推測就是基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