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福是緣基,緣是福種

字數:7157   加入書籤

A+A-




    福是緣基,緣是福種。

    有這樣一個公案:從前有一個很窮苦的修行人,沒有人供養他,一個人生活,吃飯有一頓沒一頓,衣服破爛不

    堪,於是他決定自己閉關,修黃財神的法門。修了很久,依然貧窮潦倒。但是仍然精進不斷,一日,夢見黃財神,

    他對財神說:我修了這麽久你的法,怎麽你也不加持我,我還是這麽窮苦。

    財神答道:我回去給你查查你的過去生,再來告訴你。

    後日,夢見財神,財神說:我回去給你查了你的過去生生世世,你都沒有布施過別人衣食受用,我也沒辦法

    啊!

    這位修行人沒有明白財神的開示,但是仍然不停的修。

    一日,他發現自己討來的飯裏居然多了一滴油,他很疑惑,因為從前吃飯都沒有吃到過油。

    夜裏,財神對他說:我回去又給你仔仔細細的查了你的過去生生世世,終於發現,你曾經布施給過窮人一塊錢,所以,在我的加持下你獲得了一滴油。

    財神慈悲開示:我也很想加持你,福田是自己種的,你沒種種子,如何去收割呢,我也沒辦法啊。你多布施,

    多奉獻,多忍辱,修我的法,自然得到巨大的加持。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饒恕

    人。

    現代很多人修這個法,那個法,求人天福報,沒有效果時就喪失信心,甚至懷疑邪見,其實佛菩薩無處不在,

    也很想加持眾生,隻是眾生業障深重,善根淺薄,自己造下的因,就要去承受。

    但是眾生卻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果就是種種子,你種什麽樣的種子,

    就收獲什麽樣的果實,所以想要獲得財富,在精進修持的同時,還要多布施,多忍辱,多奉獻。

    你種下布施,就收獲財富,你布施的越多,財富回報就越多

    你種下愛心,就收獲關愛,你慈悲的越多,愛心回報就越多

    你種下精進,就收獲成就,你種下放下,就收獲解脫。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

    當你種下善根的種子,有一天收獲的時候,不要忘記,願我以此福德能精進修行,獲得弘法利生的資糧,努力

    求成就度化一切的眾生。

    有福報才能為良好的緣打下基礎,換句話說,沒有福報的人,多遇惡緣;有福報的人,多遇善緣。

    跟不同的人相處,不同的境緣都是培養、積累福報的機會。

    安寧看過這句話,“福是緣基,緣是福種。”

    無法很深刻的明白。

    就一般而言,大家都聽過幾世修來的福氣。幾世修來的緣分。

    大約都能秒懂。。就是緣分和福氣都需要自己累積。。無法累積的也要開發前世的存貨。。

    但是,福到底是什麽呢?緣又是什麽?安寧百思不得其解。

    什麽是福有人說,健康是福。有人說,行善就是有福。還說,心閑是福,平淡是福,平平安安是福,諧俗是福,也說人生常有小不如意便是福,不幸也是一種幸福,吃虧是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可謂見仁見智。

    古人也言,思量事累苦,閑靜便是福;思量遇難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疾危苦,健康便是福;思量死亡苦,在生便是福;思量饑寒苦,溫飽便是福;思量挑擔苦,步行便是福;思量孤獨苦,有伴便是福;思量奔波苦,居家便是福;思量罪人苦,守法便是福;思量下愚苦,命裏便是福;思量露宿苦,有屋便是福。

    可見,福與苦相對。但是苦與福總是存在,也互相轉化。有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就說明這個道理。

    困難也是福。困難隻是暫時的,一旦條件成熟自會出現新的轉機。它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逆境,世上任何事物的發展往往是有其先兆的。

    今生坐享前生福,若不行善何處來。人生在世要多行善積德,行善就是積福,吉人自有天相。隻有好好珍惜今生之福,多行善事,廣積福源,來生才有福可享。先賢有雲,福不可享盡,且留三分與子孫。古代輪回說認為,今生福享得太盡,來生就會受窮。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姑且不論,至少告訴我們怎樣對待幸福,細水方可長流,隻有惜福的人才會永遠得到幸福。

    福是一種動態的變化。行善可以積福,惜緣也可以積福。

    如果把講福的上述統統換成緣,安寧偶然靈機一動,是不是也可以說的通呢?

    竟然也可以完全說的通。這是不是說明福和緣同卵雙生呢?一對雙胞胎嘛。

    那麽生它們的母親又是什麽呢?那還是緣嘛。。也可以說是因。。因果聯係,所以福緣深厚。。

    如果你善用因果,那麽你就可以福緣深厚。。

    非要搞清楚這些邏輯關係是很費勁的。。不過可以簡單的看清一些東西。

    我們所涉及的無非就是著方圓百十裏,隨著你能力的增強,你的涉及世界的能力也增強。

    但這隻是一方麵。因為這並非全部的你。

    你的一切,包括你想到的一切,與你有關的一切,都在你的涉獵範圍之內。

    這總的範圍,才是你的福緣,你的因果所在。

    所以,把自己安定下來,把你的心打開,你才可能擁有整個世界。把整個世界的能量借過來用。

    當然,你也需要貢獻自己的能量到這個世界中去。

    這就是給予與收獲,得到與付出。不光是物質層麵,精神層麵也是如此的。更進一步講,因果,福緣也是如此。

    緣呢?

    “生命是一種緣的組合體。”

    “緣是天定的,份是人為的!”

    緣,就是因緣。

    因緣無量呀。無量因緣,為方便,分為四類: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

    怎麽理解上麵4類緣呢?譬如有樹種。樹種要生根、發芽、成長。樹種是親因緣,沒有樹種,則不必談樹的生長。樹種要生根、發芽、生長,這是所緣緣。生根、發芽、生長的這些因素不能中斷,這是無間緣。增上緣則來源於外界對樹的影響。

    緣就是關係的意思,兩樣東西有了關係(連係)就有了緣,沒關係的就不存在緣。就像我和你一樣,本來沒什麽關係,就不存在緣。

    安寧對新了解的這四種緣著實有點頭暈,暈一會兒就好。

    還是蠻有意思的,種子乃本緣,根,葉,芽,來完成這段緣分。外界的叫增上緣。這個所緣緣和無間緣不好區分,但是以後慢慢就會了解。

    根,芽,葉,來源於種子,但是又不是種子。既是內在又是外在。行於外,而秀於內。

    基因信息外化,形成新的東西。但是整體又相連,這種情況,既是緣所在,又是無法分離。

    安寧對於自己的理解和學習能力還是有自信的,而且無限的堅持調整,無限的堅持錯誤。嗬嗬。

    一個問題有的時候要過一兩年才能解決。比如就這個問題。

    福是緣基,緣是福種。

    緣也可以說是條件,也可以說是已知聯絡未知,有趣連接無趣,未來連接現在,現在連接過去的橋梁和媒介。

    連接因果,因可以說是你的行為,那麽果就是福。

    因緣如果不這麽仔細的區分,是可以理解福是緣基,緣是福種的。

    果是因的根基,因是果的種子。

    好了,解析完畢。但是,這樣就明白了嗎?遠遠沒有。

    慢慢做,慢慢行,隨緣解決。

    安寧剛來到天台山的時候,發現和家鄉的人們其實都是一樣。

    一樣的忙碌,一樣的需要靜心和思考。

    安寧跨越幾省,到底是為了什麽呢?安寧是為了籌集上學的學費。圍棋老師南方工資高些。

    安寧不是不安土重遷,不是不留戀故鄉,而是背負任務,苦修遠行,改變而已。

    他讀過,人生關鍵是你在做什麽。你在做什麽,決定你的未來。

    其實很簡單,你不斷地在做什麽,就決定你未來的成就。

    當然,你還能做什麽,決定你的多種能力的未來。多才多藝也是一種選擇。

    一是改變自己的路徑,也就是所謂的人生規劃,職業規劃;另一個是改變自己的內在,也就是內在的能力。

    這個內在的能力不簡單,怎麽說呢?

    弓匠調角水人調船,

    巧匠調木智者調身。

    譬如厚石風不能移,

    智者意重惠譽不傾,

    譬如深淵澄靜清明,

    慧人聞道心淨歡然。

    說這段話的比丘對需要開悟的少年說:“曆劫修行,調禦自身。”

    外在的能力會隨著年歲而逐漸變化消減,也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需要而變得可有可無。但內在的能力不同,它是會緊緊跟著人身的,人身不滅,能力便不會消失。

    內在統禦外在。

    心中有天下,心中有山水,心中有起點

    安寧偶然翻到一個網友林浩寫的起點賦,聊以*******下麵短文不占字數)

    “起點,在大者,可經天緯地;在中者,可平國定亂;在小者,可立言正身。

    此三者實無高下分別,倘能融於一心之間,筆鋒微吐,即是chuán shì雄文。

    有道者,隻筆尖點墨,即可於方寸間縱橫捭闔,左右天下;無道者,執萬裏江山,亦常在俗務中作繭自縛,不能自拔。

    是故,不論居廟堂之高,亦或處江湖之遠,胸中常存浩然正氣,目澈神州,視通萬裏,皆可當此起點一詞。

    吾輩生於世間,雖然身世地位千差萬別,不由自主;但胸懷氣度,眼光境界,卻可培養,

    若不妄自菲薄,固步自封,常度養性情於內,開通心意於外,每以誠意待人,真心處事,則久而久之,發言吐句必成珠玉,行文落筆自有芳華,其道漸成。

    何必慨歎身居低位,何必抱怨無法施展?

    點滴清泉,亦映寰宇,一江濁水,難照青山!

    內成聖者,外自為王,此天道也!

    一言一行,一字一句,無不是可用心處,

    常存此意,日以行之,則雖陋室蔽衣,單人隻筆,亦可縱橫無敵矣,

    即便身將腐朽,亦有意氣長存,

    這永生一書,

    便不算白白看過,

    這起點書網,

    便不算白白來過。“

    好了,最後的兩字被我換成起點了。似乎把全篇都換成起點也讀的通。

    這完全說明了,能調禦自身者,方可調禦外物,再者調禦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