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出手相救
字數:6258 加入書籤
李璥聽到太子被廢的消息時已是第二天的早上了,但他臉上的表情卻和初聞此事的人並無二致,再加上他來到這個世界已有半年有餘,也算是初具威嚴,所以並不擔心會被人看出什麽端倪。
事實上李璥對於“李瑛被廢”的事是早有預料的,隻是不記得具體的原因罷了,但他卻選擇了冷眼旁觀,並沒有采取任何舉措,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麵:其一,他之前因為年幼,所以和李瑛三人幾乎沒見過幾麵,就更談不上有什麽深厚的交情了,那麽就算自己派人向他們傳信“不要私下聚會,以免授人以柄”,其效果恐怕也是可以預見的;其二,他很清楚此次事件的利益糾葛有多麽的複雜,若是貿然介入其中,會無端的得罪各方勢力不說,各種麻煩也會從此找上他、纏上他,讓他剪不斷,理還亂,更別提開展自己的計劃了;其三,其實廢太子一事最為關鍵的一點既不在李林甫、武惠妃等人身上,也不在李瑛等兄弟身上,而是在李隆基本人身上,是他對已經當了二十多年太子的李瑛不滿了、不信任了,擔心有人突然奪走自己擁有的權力、富貴,李隆基的心思不定,李瑛的太子之位就一天不穩,李璥自問沒有改變李隆基心意的能力,因此他明白自己能救得了他一次、一時,卻救不了他一輩子。
來到這個世界後,李璥發現自己並沒有向前世中主人公一樣變成過目不忘的神童,記憶力隻能說是比常人稍好一些罷了,因此他除了讀書識字外,還做了一件事:在剛搬到興慶宮的別院後,他就暗中將曆史上開元天寶前後數十年間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關鍵人物的主要生平用隻有自己可以識別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後又每天偷偷地將它們拿出來進行反複地記憶、默誦,直到確信自己到了打死都不會忘的程度之後才將它們全部燒掉。李璥倒不是擔心這些記錄會被其他的人識別,而是害怕會被有心人栽贓嫁禍成“詛咒君父”之類的死罪,漢武帝後期的“巫蠱之禍”簡直不要太出名,所以毀屍滅跡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在此期間,李璥的異常自是被月兒注意到了,但他隻是提了句“暫時保密,日後相告”後,對方便不僅不再多問了,還會經常幫著自己放哨,令他感動不已。
廢黜的皇後通常沒有好結果,倒台的太子也一樣,李璥清楚的記得,在原本的曆史上,十五天之後,李瑛兄弟三人就會被賜死在長安城東的驛站裏。一日之內殺三子,這不僅是唐朝的著名喋血慘案,就是在五千年的整個封建曆史上的hé píng統治時期都是極為罕見的。
因為李瑛當太子已經二十多年間從來沒出過什麽大錯,李瑤和李琚更是以學識著稱,也就是說三人並非是那種混吃等死的紈絝廢物,所以李璥準備救下他們的性命。
但李璥並沒有急於出手,因為他很清楚李隆基的性子,若是已經決定好了的事,定不會拖太久,而按照曆史上的處決時間來看,李隆基此時估計正處於搖擺之中,就算自己現在說服了他,他也很有可能會在李林甫和武惠妃等人的影響下再次發生動搖。因此李璥選擇先等一等,同時也是給李隆基一個清醒的時間,待李林甫等人覺得已經大功告成,放鬆警惕時,自己再暗中出言相勸也不算晚。
於是十四天後的夜裏,興慶宮南薰殿。
“拜見阿耶,拜見高翁。”李隆基和高力士二人一向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李璥早已習慣了這種情況了。
“三十郎請起,這麽晚了是有什麽事情嗎?”李隆基免禮道。
“不,還請阿耶聽我把話說完。”李璥卻並不起身,依舊拜倒在地道。
“你該不會是要給李瑛等人求情吧?”李隆基看到李璥的堅持,在稍一思索便猜出了大概。
“阿耶料事如神。”聽到李隆基直呼李瑛等人的名字,李璥便猜到“三劍客”恐怕已經被他定下了不怎麽美妙的結局,但該說的話還是得說。
“你難道不知道他們所犯的罪責以及準備怎麽對待你的嗎?”李隆基略顯疑惑的道。
“不管他們犯了什麽罪或怎麽對待我,但都改變不了我們之間的有著兄弟血脈關係事實,隻是不知阿耶準備怎麽處置二兄他們?”李璥知道現在不是替他們撇清罪責的時候,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就下他們的性命,至於其他的日後再說也不遲。
“告訴你也無妨,他們意圖謀反,當然是死罪了,處決時間就在明天。難道你有辦法替他們脫罪嗎?”李隆基不置可否地道。
“沒有。隻是我有些擔心阿耶的名聲會因這件事而受到損害,甚至……”李璥自是知道此次廢太子案的隱情,但他卻不願或者說不敢說出來,因為他很清楚這樣做的後果,不僅會得罪李林甫等人,還會讓李瑁等人也受到牽連,隻會讓宮廷局勢更加動蕩。
“甚至什麽?不要吞吞吐吐的,說!”李隆基略有些不耐地道。
“是。我還擔心諸位阿兄、阿姊會因此而對對阿耶產生深深地畏懼之心,從此戰戰兢兢的,不敢主動和阿耶親近。璥兒孟浪了,還請阿耶恕罪。”李璥聲音越來越小,到了最後已幾不可聞,但他確信李隆基是完全聽到了的,因為他發現對方已陷入了深思之中,且眉頭已快皺成了倒八字。
過了好一會,李隆基才又出聲道:“那你呢?若我真是處死了你二兄他們,你會害怕我嗎?”
雖然李隆基掩飾的很好,但李璥還是從中聽出了一絲忐忑與期盼,於是他揚起腦袋注視著對方道:“會有一些害怕。”
聽了李璥的回答,李隆基固然不是很滿意,卻也很欣慰,因為麵前的兒子沒有為了達到目的而對他說假話。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實話往往聽著不是很順耳,卻會讓人很受用,比如此時,李隆基點了點頭道,“在這種時候,你非但沒有落井下石,更沒有選擇冷眼旁觀,而是勇敢地挺身而出,並施之以援手,你很不錯。”
“這麽說,阿耶是同意放二兄他們一馬了。”李璥聽到李隆基的已有所緩和,便立即驚喜萬分地問道,他根本沒料到對方會這麽好說話。同時他的心中有了一個猜測,也許在原本的曆史上,李隆基就並非是鐵了心地要殺掉三個兒子吧,畢竟虎毒還不食子呢,而自己的求情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但為什麽三人最終還是被殺掉了,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算是吧,不過他們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總要讓他們吃點苦頭,長長記性才行。”李隆基先是肯定了李璥的猜測,接著又道,“時間也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
“是。”目的已經達到,李璥也就不再久留。
待李璥的身影消失在大殿後,之前一直沉默不語的高力士才出聲道:“大家,你準備怎麽處置二郎他們呢?”
李隆基歎了一口氣道:“本來是打算趁此機會除掉這三個不老實的家夥的,不過既然三十郎替他們求了情,再加上我也不願雙手沾滿親生兒子的血,那就先懲戒一番,然後再幽禁一段時間吧。對了,今晚上的事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大家請放心,老奴知道該怎麽做。”高力士說完就下去安排了。
於是整個興慶宮所有可能看到看到過李璥身影的人都受到了警告,就連月兒也不例外,隻是她為了不讓李璥擔心才沒有說出來罷了。
第二天,宮中就傳出了旨意,“李瑛、李瑤和李琚汙蔑君父,不忠不孝,然朕不忍父子相殘,故交由宗正寺每人杖責一百,再各自羈押回府,無敕令不得出。”至此,廢太子案正式了結,然而由於各自的立場不同,此刻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三劍客”的母族自然是一片驚喜的,主要是事發的當天夜裏太子妃兄、駙馬都尉肅薛鏽就被判了長期流放瀼州的刑罰,隻是待他走到藍田驛時卻又被賜自盡,這便讓眾人的心中變得極為惶恐不安,而事後又用盡手段四處打探消息並對李瑛等人進行營救,卻始終沒有任何進展,但就在眾人已經陷入了絕望後,事情卻突然出現了轉機,怎能不讓人喜極而泣。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
而另一方的李林甫、武惠妃等人自是極為鬱悶的了,本來在他們的預計之中,李瑛等人是會被李隆基下令處死的,但結果卻讓他們深刻地明白了什麽叫事與願違,不過“李瑛失去了太子之位”這一結果也算沒讓眾人白忙活一場。
但朝堂的局勢卻從此變得越發微妙起來,為什麽呀?因為太子位空了,各方勢力都希望自己支持的皇子能夠被立為新的太子,而他們自己也可以憑借此功成為潛邸之臣。
其中大家最為看好的是有兩人,其一是十八子皇子壽王李瑁,因為他本人生的玉樹臨風,其母親更是當下最為受寵的武惠妃,枕頭風得厲害,每個人都是深有感觸的;其二是三皇子李璵,因為他是剩餘有資格的皇子中最為年長的,符合“無嫡立長”的立儲規則,隻是他之前被李瑛壓迫著,才顯得十分低調。表麵上來看,兩者是勢均力敵的,實則不然,因為對李隆基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實他的耳根子是十分軟的,所以大多人都更看好前者一些。
李璥雖然知道曆史的走向,但此刻他卻有些茫然了,因為在他看來,原本的曆史上李瑁之所以會落選,主要有三方麵原因:其一,他的最大優勢在於其母武惠妃,至於李林甫等人的支持隻能算是輔助之效,但在原本的曆史上武惠妃卻在陷害三王就因為經常夢見他們的“鬼魂”而憂懼成疾,並在數月之後(十二月七日)就去世了,這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其二,他的王妃是楊玉環,本來就算她再漂亮也沒什麽,但關鍵是在武惠妃死後她就被李隆基“一見鍾情”了,那麽在這種境地下李瑁再想登上太子之位的難度可想而知,因為恐怕李隆基也極為擔心“在他死後,成為皇帝的李瑁會怎樣對待楊玉環”吧;其三,發生了前兩件事後,李瑁必然已經失去了李隆基對他的寵愛,李林甫等人自然也早已放棄他了他更沒有李璵(即後來的李亨)的“立長”的優勢,那麽他的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那麽其實李璵成功的原因也已經顯而易見了,他沒有李瑁那麽多的外在優勢,也沒有“紅顏禍水”一般的妻子,有的隻是自己那上天注定的“長子”身份,再加上不錯的才能、謙恭溫和的性格,他的成功也就並非全是偶然了。
但以上所說的都隻是原本的曆史罷了,那個時空的李璥早在半年前就死了,然而如今是什麽情況呢?李璥不僅被一個未來世界的人穿越重生了,且不論這個世界的性質,平行空間什麽的都暫且別提,隻看看如今的這個因李璥而發生的改變吧:
其一,“三劍客”都沒有被處死,那麽李瑛有沒有可能因為某種原因而再次登上太子之位呢?當然這種情況在唐之前的曆史中並沒有出現過,但李璥作為後世之人卻是知道一例的,清聖祖康熙就將二皇子胤礽廢立了兩次,當然李瑛的情況與胤礽有所不同,他再次上位的可能比較渺茫。
其二,既然“三劍客”沒死,那麽武惠妃就不會因此事受到太大的刺激,她也不會在三十八歲就早早死去,因此李瑁的這一優勢便會繼續存在。但在武惠妃沒死的情況下,李隆基會不會在見到楊玉環後就喜新厭舊,乃至於移情別戀呢?這點同樣是未知的。
其三,在李瑁優勢尚存,劣勢未顯的情況下,李林甫等人便有很大的可能會繼續支持他,隻有李璵的情況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麽變化,但他卻是已走在無形中落入了下風。
李璥在苦想了許久之後,卻是發現越理越亂,便隻好選擇了放棄,準備將dá àn交給時間來解決,反正十二月七日(原本曆史上,武惠妃的死亡時間)之前,雙方也爭不出個子寅卯醜來。
由於之前為了鞏固前世的記憶,李璥便在李隆基提出給他安排讀書之事時以“身體尚未完全恢複”為由給拒絕了,但如今閑來無事,他便再次升起了讀書的念頭,因為興慶宮的別院固然如世外桃源一般,但長久地待在這裏,除了會讓他的意誌不斷地被消磨外,並不會有什麽收獲。
興慶宮,南薰殿。
“阿耶,我的身體已經完全好了,所以我想繼續之前的學業。”李璥對李隆基道。
“那你有什麽打算嗎?是讓我為你選個侍度,還是安排你去弘文館?”李隆基問。
“請阿耶為我請一個侍度吧。”李璥道。
“好。”李隆基先是對李璥點了點頭,又向旁邊的高力士道:“力士,你可有合適的人選呀?”
“老奴舉薦三個人,賀知章、李白、顏真卿。”高力士伸出三根手指道。
“三十郎,你選一個吧?”李隆基撫了撫胡須道。
“高翁能為我分別介紹一下他們嗎?”雖然李璥對三人的事跡並不陌生,但還是想聽聽唐代人對他們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