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訪隱者

字數:10832   加入書籤

A+A-


    眼看那狂鳥振翅而來。

    登時掀起巨大氣浪,勁風驟起,林木沙沙作響。

    那狂鳥來勢洶洶,體形雖大,但異常迅捷,瞬息之間已飛撲至前,一雙利爪探出,寒光耀眼。

    司辰倒也不慌,抬手間青光大作,身前一丈內,虛空盡皆褶皺扭曲。

    狂鳥衝入扭曲的虛空之中,須臾之後,複又出現,依然保持著俯衝探爪的姿勢,隻不過,卻是處於距離司辰三丈開外之處。狂鳥似乎頗有靈智,瞬間發覺有異,然而它天性狂躁,尖叫一聲,振翅飛高兩丈,繼而又急速向司辰俯衝而來。

    司辰皺眉,駢指割破虛空,忽然消失於樹幹上。

    眨眼功夫,狂鳥已至,利爪本能地探出,那粗壯的樹幹立時毀於它一抓之下,木屑橫飛,巨樹顫抖。

    兩番撲擊不成,狂鳥大為惱怒,不斷地尖叫啼鳴,振翅轉身四處尋找。

    那狂鳥目力極佳,果然,又在十丈之外的另一處密林之間發現了藏匿其中的司辰。旋即盤旋一圈,再次急撲而來。

    司辰尋思,總是閃躲終究不是辦法,當下心念一橫,決定伺機出手,一舉解決這凶禽。

    待那狂鳥飛撲至眼前,司辰左手在身前急劃圓圈,而後一掌推出,支起一麵青色光盾。狂鳥毫不懼怕,迎麵衝來,無奈光盾堅固不得進前,狂鳥大怒,探出利爪一頓亂抓,鋒利的爪鉤磨刻在光盾上,激起陣陣青光,司辰大感吃力。

    “沒想到這怪鳥如此凶猛,倒是大意了!”

    司辰一咬牙,右掌虛抓,聚集一團靈氣,又是一掌推出,在靈力的加持之下,青色光盾光芒大作,生生將狂鳥抵退數丈。

    接連撲擊不成,那狂鳥已是怒不可遏,一雙凶目淩厲無比,頭上金冠已然變作赤紅,一對巨大利爪躍躍欲試。

    片刻後,狂鳥劇烈地扇動翅膀,在林間攪起強大的氣旋,它在氣旋上急速盤旋三圈,一聲尖嘯,又要俯衝而來。

    司辰亦有些惱怒,索性撤去光盾,雙手虛抓,靈氣暴漲,準備著奮力一擊。

    就在此時,一個清脆的孩童聲音響起:

    “小花!快住手!”

    那狂鳥似聽得懂人語,聞言尖嘯一聲,繼而凶勢稍減,頭冠上赤紅褪去,振翅輕緩,竟是平息下來……

    司辰不敢大意,仍虛握著青色靈團,循聲望去,卻見斜下方不遠處的灌木旁站立著一個手提藤籃的小女孩。

    “小花,快下來!”

    小女孩見狂鳥息怒,微笑著朝它招手,示意狂鳥過去。

    說也奇怪,那狂鳥凶悍無比,對這小女孩卻似極其溫順,竟真的緩緩振翅朝她飛去。片刻後,落於小女孩身旁。那小女孩也不懼怕,伸出細小的手臂,狂鳥匍匐低頭,幾乎貼於地麵,小女孩笑嘻嘻地撫摸著它的金冠,一人一鳥看似極其友好。

    忽而,小女孩轉頭朝向司辰,大聲說道:

    “樹上的那位哥哥,你下來吧,小花不會傷你的!”

    前前後後,司辰看在眼裏,詫異萬分,聽到女孩叫他,心想,在陸地之上無法借勢,狂鳥雖凶,料也不足為懼,遂輕身飄落,緩緩向小女孩走來。

    那狂鳥本匍匐在地,見司辰走近,覺得不安,正欲起身發作,女孩小手發力,一把摁住,繼而輕聲道:

    “小花別鬧,這位哥哥沒有惡意的。”

    說罷,小女孩微笑地看著司辰,仿佛在問:“我說得對嗎?”

    司辰走到距離小女孩三尺之處才停下,細細地打量著她。

    這小女孩約十二三歲,頭戴青藤發箍,脖掛銀環吊墜,長發及腰,身穿獸皮短裙,明明一副山居獵戶打扮,卻偏偏五官精致,皮膚白皙,模樣天真可愛。

    目光相接,司辰微微一笑,道:

    “多謝小mèi mèi仗義相救!不知身邊凶禽可是‘狂鳥’?”

    小女孩笑嘻嘻地說道:

    “原來哥哥你知道?正是‘狂鳥’,隻不過我喜歡叫他‘小花’。”

    說罷,看向地上匍匐的凶禽,輕輕撫摸,像是極其寵愛。那狂鳥此刻溫順至極,完全沒了往日凶相。

    司辰滿腦黑線,又問道:

    “小mèi mèi可是住在此間?又怎會跟這凶禽如此要好?”

    小女孩卻是狡頡地笑著,不答反問:

    “哥哥,你可是來這靈山中尋‘紫菀草’1的嗎?”

    司辰不解,

    “‘紫菀草’?那是什麽?”

    小女孩眨巴眼睛,似在揣度司辰之話是真是假。片刻後,她又微笑道:

    “看你的樣子不像壞人,應該不會騙我的。好吧,我叫‘仙依’,就住在前麵水潭邊的大樹下。我和‘小花’從小就認識,那時候它隻有這麽點兒大,嘻嘻!”

    說罷,仙依伸出白皙的小手專心比劃著,司辰看去卻是大約半尺來寬的樣子。

    司辰見她可愛,忽然想起語聆,那小家夥若在此處,一定很高興結交眼前這位可愛女娃。

    “仙依,你父母呢?”

    仙依似略有不悅,小嘴一嘟,

    “哥哥,你還沒告訴我你叫什麽呢,好沒禮貌!”

    司辰當下大赧,

    “額,是我的不是!對不起,仙依小mèi mèi,我叫‘司辰’,來自‘聽雨樓’。”

    仙依這才複又露出笑臉,

    “司辰哥哥,‘聽雨樓’在哪,好玩嗎?我長這麽大也沒離開過靈山,你便說了我也是不知道的。”

    說罷,一臉沮喪的樣子。

    ……

    兩人一問一答大約過了盞茶功夫,司辰才算對此間情況有所了解。

    原來,靈山之中並無甚珍寶出世,隻是山中珍奇草藥品類繁多,確是屬實。近日,更是有稀世奇株‘紫菀’破土成熟,出現霞光異彩,許是那霞光偶然間被采藥山民望見,誤以為是天材地寶故而以訛傳訛、盲目誇大。那名喚‘仙依’的小女孩從小無父無母,家中隻有爺爺,在這靈山之中結廬而居,以野獸花果為食,二人相依為命,日子雖清苦,倒也逍遙自在。

    ……

    “司辰哥哥快走,前麵那棵大樹下就是我家了!”

    仙依一蹦一跳地走在前麵,而那狂鳥也一深一淺地步行相隨。

    司辰跟在那狂鳥之後,看著這凶禽笨拙的行走樣子,不覺笑出聲來。那狂鳥極有靈性,登時回轉鳥首怒瞪司辰,喉頭間不住嘀咕,似在威懾,司辰隻得皺眉捂嘴。

    片刻功夫,二人一鳥已來到一個水潭前。

    司辰何曾想到茂密的山林之中竟然有如此開闊的一處幽境,日光普照,潭水清清,四周滿地繽紛,不時傳來陣陣芬芳。

    那水潭呈扁形,最長處約十丈,最窄處約五丈;潭邊芳草如茵,有各色花朵點綴其間,有些還閃爍著微微光澤,料想便是那些奇株異草;芳草再外圍便是參天林木;潭前有一小草廬,想必便是仙依的家。

    “爺爺!有客人來了……”

    仙依開心地叫著,向草廬跑跑去,未及進屋,便有一位白發老者拄著藤杖從屋內走出。

    隻見那老者白發齊肩,身著細藤織衣,手持古藤長杖,腳穿草履,麵容慈祥,雖衣著粗鄙,卻雙目有神,氣度不凡。

    老者徑直來到二rén miàn前,也不搭話,默默地打量著司辰,麵色不溫不火,不知所想。

    司辰微笑作揖,

    “晚輩誤入仙鄉,甚感唐突,望乞見諒。”

    白發老者冷哼一聲,麵色嚴肅道:

    “哼,誤入?若老夫所料不差,閣下乃修真人士,入我靈山,不知意欲何為?”

    司辰麵色尷尬,卻也不好否認,隻得實話實說:

    “晚輩‘聽雨樓’弟子司辰,奉師門之命前往不周山勘察魔人動向,期間路過‘風韋鎮’,聽聞靈山中諸多怪異,故特來查看,不想遭遇仙依豢養之狂鳥,打鬥之下,仙依前來解圍,方才有驚無險。”

    仙依又從旁補充道:

    “爺爺,司辰哥哥不是壞人,他並沒有傷害‘小花’,也不是來圖謀靈草的。”

    老者聞言微微一怔,而後又仔細琢磨片刻方才神色緩和,

    “原來如此,相遇即是有緣,若不嫌山野粗鄙,便請進草廬一敘。”

    ……

    三人進得草廬,那狂鳥卻是振翅飛上一棵參天古木,想是歸巢去了。

    草廬之內甚為簡單,除了內室三間,便是一秉香案、一具格櫃,此外就隻剩下眼前的一副木質桌椅。

    三人圍桌坐定,老者繼續問道:

    “小兄弟適才口中所言‘聽雨樓’可是在那雲夢山中?”

    司辰聞言大喜,旋即答道:

    “正是雲夢山聽雨樓,不知前輩何以知曉?”

    隻聽那老者喃喃道:“不知不覺已近百年了……”

    “百年?”司辰不解。

    那老者從回憶中醒來,看著司辰,良久才問道:

    “那上官雲是你什麽人?”

    司辰又是一驚,

    “正是晚輩師父!”

    老者聞言,迷茫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

    “他……他近來可好?”

    司辰答:

    “托前輩之福,家師身體健朗。不知,前輩何以認識家師?”

    ……

    二人你來我往大約談了倆個時辰,直說得小仙依在一旁伏案瞌睡。

    原來,這老者名叫“石靈”,年幼之時亦是一名孤兒,被隱居於靈山中的神人“石夷”2收養。那神人“石夷”原本是數千年前神界掌管天時之神,因某日延誤時機,被黃帝貶謫下界,負責掌管人界日出、日落。後來,神人“石夷”被召回神界,隻留下養子石靈,石靈孤苦無依,遂先後收養了孤兒“石橫”和孤女“石仙依”。不料那石橫天性凶狠,孩提之時隱匿不顯,長大之後卻好狠爛殺、恣意妄為,石靈一怒之下將其驅逐,如今已曆二十餘年。

    至於石靈如何知曉聽雨樓和上官雲,則是因為上官雲早年時期修真有成,師父排遣其下山尋覓機緣,上官雲一路西行來到這靈山,發現奇株異草無數,遂采之,結果被石靈發現前來阻攔,二人大鬥一場不分勝負,乃言和結交,石靈以草藥相贈,上官雲亦贈石靈玉佩一枚。

    此刻,司辰手中握著師父當年贈給老者的玉佩,輕揉摩挲,回想起臨行前師父瞬間蒼老的樣子,不覺心念起伏,感慨萬分。

    “師父,您老千萬保重身體……”

    老者又欲發問:

    “小兄弟……”

    司辰連忙打斷,

    “前輩乃家師至交,若不嫌棄,可隨家師稱呼晚輩‘辰兒’。”

    老者拂須笑道:

    “好,好。辰兒,我來問你,你方才所說欲前往不周山尋覓魔蹤,確是何故?”

    司辰聞言便將如何在乾坤風雲會上受傷被送回聽雨樓,傷好後師父囑托下山西行,風韋鎮聽到傳聞等一係列來龍去脈詳細地說了一遍。

    老者聞言陷入沉思,半晌才娓娓道來:

    “如此說來,確有蹊蹺。老夫久居此地,這靈山之中並無魔人盤踞,但老夫已二十餘年足不出戶,也不敢斷言此山中從未出現魔人蹤跡。若說此地有怪異之處,除了奇株異草繁多,恐怕就隻有……”

    司辰頓覺老者還有下文,當下問道:

    “前輩可是有難言之隱?”

    老者略一遲疑,繼續說道:

    “也罷,你也不是外人,索性告訴你罷。其實靈山深處除了草藥,還有一個隱秘,那便是你聽聞的‘十巫妖’之所在。”

    司辰大驚,

    “傳聞不虛,果真有巫妖?”

    老者微笑,

    “不!傳聞確不屬實,那十位並非巫妖,而是神祗。”

    司辰已無法表達內心的驚訝,

    “神?神祗?”

    ……

    老者微笑,示意司辰不要驚恐,而後向草廬之外看去,隻見天色已晚,旋即喚醒趴案熟睡中的小仙依,吩咐她準備做飯,款待司辰。

    ……

    小仙依年紀雖不大,但從小自力更生,經年累月下來,卻是做的一手好飯菜。

    司辰看著眼前頗為豐盛的一桌子菜,踟躕間卻不知道從哪個先開始動手。

    小仙依聰明伶俐,當下笑道:

    “司辰哥哥,我來給你介紹,這盤是紅燒老虎肉,噢,就是今天小花抓回來的那隻大老虎;這盤是炒莧實4;這盤是山雀蛋;還有梅實幹5、白蘑菇湯……哦,對啦!咱們現下喝的是嫩筍露。”

    司辰微笑地看著這可愛小女孩如數家珍般的報菜名,回聯想起過去自己和師父、師妹、師弟在雲夢山相伴生活的點點滴滴,忽然感覺這種恬然隱居的愜意才是自己過去二十年來最珍貴的收獲。

    “仙依,你真厲害,小小年紀竟然會做這麽多道菜!”

    “爺爺很早就開始教我了,可我卻是學了好久,剛開始總是把菜燒糊……”說罷,仙依頑皮地吐了吐舌頭。

    ……

    饒是司辰從小在山間長大,這靈山土生土長的野味仍令他大感鮮美。

    ……

    是夜,司辰躺在小潭邊的織網藤床上,聽著蟲鳴,仰望星空,而後略感困乏,便輕輕合上眼,不覺入夢,夢境中浮現出一個粉衣少女的活潑身影……

    ……

    翌日,清晨。

    司辰早早醒來,那石靈老者答應帶他前往拜訪那傳說中的“巫妖”亦或“神祗”。

    ……

    二人向西北方向密林更深處走去,一路荊棘叢生,大約走了一裏,複又開朗。

    但見一塊被青藤覆蓋的巨石之下,有一麵石壁,那石壁似乎經年曆久,遍布著歲月留下的風霜。

    二人進前立定,石靈老者手指石壁,說道:

    “這便是你所說的‘十巫妖’了。”

    司辰順眼看去。

    果然,石壁上依稀刻畫著十位人首蛇身的“巫妖”,這些人皆身著藤甲,蛇身盤旋匍匐,手舉過頭。走近細看,十人或手持小叉、或手握藥鋤……;或怒目、或悲苦、或大笑、或沉思……;十人行為怪異,神色複雜,像是在進行一種儀式,又像是在朝奉跪拜,雖線條簡單,竟也惟妙惟肖。

    ……

    司辰轉過頭,一臉迷惑地望著石靈老者。

    “前輩曾說這十人並非‘巫妖’,而是……‘神祗’?”

    老者點頭,

    “這十位原本名喚‘女媧腸’,乃是創世天神女媧娘娘之腸所化。相傳女媧采五色石補天,不料天穹崩塌嚴重,靈石不足以彌補,天崩之象斷斷續續,女媧胸懷悲憫之心,竟毅然犧牲自己,以身補天。女媧死後,少部分殘軀落回大地,這十位便是其中之一。女媧本就人首蛇身,故而這十位亦是如此。”

    司辰長歎一聲,

    “想不到,竟是如此……”

    石靈老者亦唏噓慨歎,

    “若真有你所說的魔人在靈山附近出沒,除此之外,我想不會有其他緣故了。”

    司辰疑惑道:

    “莫非他們是覬覦這十位?”

    石靈老者點頭,

    “女媧者,古之神聖女6,化萬物者,大地之母,其殘軀所化亦為神祗,神力極其強大,魔人陰險殘暴,想必早有所圖。”

    ……

    二人望著眼前的石像,那粗糙的線條曲折坎坷,筆畫溝壑深深淺淺曆盡浮沉,仿佛向人訴說著那段遠古洪荒歲月的無盡滄桑……

    1《神農本草經·上經·草》味苦溫。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蹶,安五藏。生山穀。

    2《山海經·大荒西經》有人名曰石夷,來風曰韋,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

    3《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

    4《神農本草經·上經·菜》味甘寒。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熱。久服,益氣力,不饑,輕身。一名馬莧。

    5《神農本草經·中經·果》味酸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惡疾。生川穀。

    6《說文解字》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