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退學

字數:4348   加入書籤

A+A-




    稍息片刻,貢夫子開始講解,每本書都隻講解幾句。每個人的學習進度都不一樣,講解到誰的內容,誰便放下手中的事,認真聽講。

    不多時,講解完畢。按照慣例,便是背誦時間。

    大家的便按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要求,按照夫子所教的,放聲大叫地朗誦起來。這時候學生都很有jī qíng,因為讀完後,你到夫子麵前背完便放學了。

    謝柳左看右看,都不是為自己讀書的,放聲大叫是為了讀給老師聽。

    唐朝沒有《三字經》、《百家姓》,也沒有《弟子規》,《論語》、《孝經》不屬於啟蒙教材,學生要把漢字學得差不多才可以開始讀這兩本書。

    現在,大部分人學的是《千字文》,這書千年以後的也是很多人相當熟悉的,一有人讀起“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旁邊的人就會自然地接下去“秋收冬藏……”很熟悉、很親切。《千字文》相傳是南朝梁武帝指令給事郎周興嗣取一千個不同的字編寫而成,四字一句,對偶押韻,包括天文地理、文學藝術、修身治國……。總之,這是曆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一本啟蒙教材。

    不過,還有一本唐代啟蒙書就少有人知道了,那是西漢史遊寫的《急就篇》。‘急就’就是‘速成’的意思,全書有兩千多字,包括三言、四言和七言句子,有點像簡易版小百科全書。這書開頭是這樣寫的:“急就奇觚與從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喜。請道其章。”意思是說:我這本書很好,列出了很多奇異物品、姓名等,並且分類清楚不混亂,能讓讀者給快速地學會,隻要你好好努力就會有收獲,下麵請看詳細內容。這本書分成三部分,常識性、實用性相當強。

    仔細聽,居然還有人在背《九九乘法歌》。謝柳樂了,他能倒背如流啊!

    “一一如一,一二如二,一三如三……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

    太簡單了,這《九九乘法歌》是唐代兒童要學要背的重要內容,這個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唐代背的時候,要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背起,所以謝柳能倒背如流,也許,真正背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混亂。

    好吧!這裏麵學子大部分都讀這幾本書,隻有極個別人已經開始看《論語》。

    亂哄哄,嘰喳喳,或搖頭擺尾、或彼此瞪眼,也有偷偷地你拍我一下,我撓你一下的,一邊笑,一邊叫著、喊著念書。真是:“一群烏鴉噪晚風,諸生齊放好喉嚨……其中有個聰明者,一日三行讀《大》、《中》。”

    謝柳一邊聽人讀書,一邊胡思亂想。

    天下讀書人都想通過讀書成就功名,謝柳不想。不要看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這些路太難走了。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明經、進士三科的路不僅難走,而且還有人為設置的障礙。其實,明算謝柳應該很容易通過的,謝柳可是大學畢業,數學、物理、化學那是必學的。

    想到讀書出人頭地,不得不說,這個難度對謝柳來說要求高了些。何況,讀書,什麽最重要當然是記憶力啊,傳說中的科舉強人都是過目不忘的牛人或者是有大毅力的強人。

    這幾日,在祠堂背族規的經曆,讓謝柳確定自己真沒有過眼不忘的能力。這不到三百字的族規,讀了不下一百遍才背出來。這在學習全靠背的年代是完全沒有前途的。

    記得,曆史上好像有個牛人,曾國藩。傳說:“湘軍統帥曾國藩出身寒門,智商並不特別高,但是非常勤奮刻苦,規定自己每天必須背誦出一篇文章,否則就不上床睡覺。一天晚上,曾國藩在家背書,半夜裏一個小偷溜進屋裏,見一個書生在背書,就躲在陰暗角落裏,想等他讀完後上床睡覺後再來下手。可是,曾國藩一直讀了很多遍還沒有去睡覺,因為他沒能背出來。眼見得雞要叫了,天要亮了,小偷終於忍不住了,從角落裏走出來,指著曾國藩斥責道:“你這秀才,真是蠢得可以了!一篇文章,就這幾個字,翻來覆去讀了這麽多遍還背不出,看我來背!”說完,就背了起來,背完冷笑一聲,拂袖而去。”曾國藩目瞪口呆,看小偷揚長而去。後來,曾國藩名傳四海,成就了一番偉業,靠的是大毅力。隻是,幾千年就出了一個曾國藩,“拙誠”二字人家堅持了一輩子,謝柳隻怕堅持不了三個晚上啊!

    正在出神,就聽得有人講:“把手伸出來。”

    然後,謝柳看到前排的小胖子戰戰兢兢地伸出手來,隨後,啪、啪、啪……一連串的暴擊,手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腫了起來。

    謝柳瞬間清醒過來,這是唐代,體罰學生是常事。貢夫子打人是出了名的,打手心最輕,其次打後背,最狠的是當場扒下您的褲子下衣,手持荊條,狂揍尊臀與嫩腿,兩處不布滿血痕決不停止。重點是從沒有家長為這事到學校來鬧,因為這社會上普遍認為“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反倒是溺愛孩子護犢子會被鄰裏指摘。想想後世,謝柳初做老師時,是能打、能罵學生的,打完、罵完,還有家長來感謝;後來,慢慢地不能打了,再後來不能罵了,再再後來講話要注意藝術了,悲催啊!萬惡的封建舊社會。

    不過,在這世,辦個私學,做個老師也許不錯。謝柳為自己的想法,暗喜不已。

    “哎呀!不好,這人人都是要背的,怎麽辦?上午讀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要背啊!念得是有口無心。”一念至此,謝柳心跳加速,冷汗泉湧。

    怎麽辦?最有效也是最常見的辦法是‘臨時抱佛腳’。慌亂的謝柳撫平手上紙卷,突然發現自己要背的是《千字文》,頓時鬆了口氣。

    終於輪到自己了。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龍師火帝,鳥官人皇……

    怎麽還不叫停,謝柳盡量語調平緩,但自己知道再背下去就露餡了。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下麵是什麽?有沒有人提醒一下,謝柳知道,如果人緣好,有人會小聲提醒或把書有意放到你能看到而老師不在意的地方。

    沒有。

    穿越之後,謝柳發現自己與前世相比,還是沒有運動天賦,性格內向沒變。唯一令謝柳驚喜的是視力,視力絕佳。前世近視眼的他,深知近視之苦,無論何時、何地,不離不棄地陪伴他的是一副近視眼鏡。

    “伸出手來。”貢夫子的聲音不帶絲毫情感。

    “要被打了,要被打了,出來啊!出來。”謝柳心中狂喊,臉上卻不敢有絲毫不願,隻是手伸得慢慢騰騰。

    帶著風聲的戒尺惡狠狠奔向謝柳的小手,下意識的向後一縮,戒尺‘砰’的一聲撞擊在課桌上,全班驚動。謝柳知道壞了,還好,就在此時《懷素千字文》終於在腦海中出現。這是一本謝柳曾經臨摹過的字帖,共八十四行,字字用意,用筆千變萬化,卻呈現一片平淡古雅,終不離魏晉法度,是懷素晚年的代表作。明代姚公綬評此帖“一字值一金”,故又稱《千金帖》。

    謝柳見貢夫子一臉怒氣,一副要發飆的模樣。謝柳連忙搶著說道:“夫子,我會背。”不待夫子發話,便接著背下去:“坐朝問道,垂拱平章。愛育黎首……”

    謝柳一邊背一邊偷看貢夫子的臉色,見其慢慢平和下來,心定了許多,便照著字帖讀了下去。慢慢地,貢夫子臉色變得溫和起來,謝柳見已讀到三分之一處,知道過猶不及。道:“夫子,下麵的不會背了。”

    貢夫子收起戒尺,道:“下一個。“

    謝柳如釋重負,趕忙坐下。心裏隻是想著《懷素千字文》字帖出來的要是更快些就好了。

    下課了,放學了,謝柳收拾好自己的學具,來到貢夫子前,很認真地施了一禮,道:“先生,學生家中有事,今後不能來上學了。”

    貢夫子並沒有太多驚訝,這學堂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多了,像謝柳這樣上學中規中矩,既不顯懈怠,也不顯勤奮,隻是安安靜靜地做一個不為所注意的學子。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從貢夫子處出來,謝柳長長地吸了口氣,然後暗暗地道:“新的征程開始了。”

    後來,這事情,成了貢夫子一生中最痛,每每說起來,貢夫子總要說一句:“我可是教了他七個月,整整二百一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