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四連
字數:3406 加入書籤
對於方嘉的話李雲龍基本是相信的,五台出家,應有度牒方丈才會收留,頭上戒疤有多年的疤痕,居山寺也不象有什麽企圖。
和邱參謀長商量了一下,準備成立第四連騎兵連,方嘉任連長,抽調張文為指導員,再抽三個班長七個老兵組建新單位,晚上就動員,連夜組建。
團部前的大廣場前,十幾支火把照得通亮,前麵擺著一張桌子,兩邊站著選出來的十一名未來騎兵連骨幹,清秀的臉個子不高,有點書生氣的李文站在前麵。
老方丈被請到,旁邊,有一個戰士拖了一把椅子讓他做下,這讓其他僧人心裏定了定。
李雲龍走上桌前,看著鴉雀無聲的下麵,高聲大吼:”我,李雲龍,要抗元,願意的請報名,不願意的到方丈那裏站著。”
方嘉第一個站出來:”我願意!我報名!”
由於方嘉已經做了一些人的工作,站在方丈那裏的不到三十人,大部分是湧泉禪院的在冊僧人。
老方丈帶走沒有報名的僧人,邱參謀長又宣布了連長,指導員,排長的人選。
騎兵連算是成立了,馬槍,馬刀,馬鞍原來馬上就帶有,為了運送物資卸下來了,為了安全起見,馬槍被扣下來了。
僧兵有一百六十人加上十一個獨立團調過去的一共一百七十一名,算是一個加強連了。
獨立團現在有五百六十一人了,馬匹原來有三百七十匹,騎兵連撥過去按人頭算還剩下一百九十九匹戰馬。
為了簡便,邱參謀長建議再改裝一個騎兵連,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騎兵連,馬的作用被限製了,更多的作用是交通工具,運載工具以增強機動能力。由於獨立團的wǔ qì大部分是繳獲來的日械,這個連也叫日械騎兵連。
這個連就落在肖衛的三連,三連有一百零九人,單人單馬就還剩下九十匹馬了。
林肯的偵查連,三十五人,也是單人單馬,一,二連各分了十匹作為通訊班用。剩下的就是團部的通訊排,警衛排用。
馬匹分完了,邱參謀長就開始忙著製定訓練計劃了,一旦物資運送完畢,訓練就要開始了,不但騎兵連要訓練,其他三個連也要訓練磨合。都是新組建的部隊,要形成默契,形成戰鬥力要時間,要相互熟悉。
天亮後,邱參謀長帶隊修路去了,整個部隊就剩下他和二十名戰士,分散警戒著。
他閑逛地又來到了方丈的住所,見方丈正在訓一個小和尚,便饒有興趣地翹起二郎腿坐在石凳上看起了熱鬧。
小和尚要想騎馬,老方丈訓斥他要靜修,小和尚頂嘴:”騎馬又不犯戒律!”
看見團長,方丈就不言語了,小和尚一溜煙跑了。
“方丈,您的火氣有點大呀!”
“還不是你們,禪院被你們占了,還有幾個徒弟跟你們跑了!”
“我說方丈,你那徒弟可是自願的!禪院我就暫住,暫住!”
沒有理悻悻的又回到了團部,隨手撿起邱參謀長畫地圖,一眼望去就拔不出來了。
地圖上標明宋元軍事事態圖,時間是1276年7月1日,黑色的是元軍,淺紅的是宋軍,宋軍的地盤隻有兩廣,福建江西一小部分。標注的軍力,宋軍隻有福建和廣州周邊有一些。
大黑的箭頭直指向福州,另外稍小的箭頭穿向廣州,福州前麵邵武一個巨大的黑箭頭分成幾個小箭頭,淺紅的箭頭也分成了幾個相比黑箭頭要小,表明勢弱。
他看到這裏默默地計算,還有多少時間在福州生存下去,一天就在團部計算,可無論怎樣算,勝算都不大,局部打贏戰爭沒有問題,可要同蒙元進行全麵的戰爭,人力物力財力都不夠,一但彈藥消耗完畢,那就是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了,手下的戰士在冷兵器麵前是螻蟻呀!
現在他缺的是時間,缺的是財力呀!
來到這大宋朝,就是想過點舒心的日子,想讓兄弟們娶妻生子,過個富家翁的美好日子。可如果變成四等人,整天下跪像狗一樣的匍匍在地,不說兄弟們,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決不能讓蒙古人讓自己下跪!
大宋這不好,那不好,起碼不用下跪,也不亂shā rén,講點法律,講點人性,隻要不作死當個富家翁是真不錯。
福州城裏的陸伯讓留守的戰士送了一封信,打開一看,是都統府都統要討論戰事讓其過府,李雲龍想了一下,覺得還是去看看為好。
騎上馬,先找到了邱參謀長,看到一路排開在修路,便順著新修的路上了去。
其實路還是好修的,因為道奇卡車並不寬,加上是十輪卡車,陷進去一個車胎影響不大,完全可以用木製品石塊甚至硬樹枝墊道,反正是一次性的。
見到卡車時已有一輛已開出了荊棘叢,第二輛正在清理輪子下麵的石塊,為了減輕卡車的重量,車上的物資大都卸了下來,滿地都是,隻有兩輛裝滿油桶的卡車沒有辦法卸,暫時先不動。
同邱參商量了一下,齊羊士回禪院坐陣,以防有變化。
騎上馬一路煙塵來到了指揮使軍部,見到陸伯魯封及幾個戰士都在,還沒有喝口水,陸伯就介紹了情況,說都統要商量抬禁的事。說起都統就是個臨時的官,戰時才有,可這戰時也太久了,慢慢地這都統就變成了福州軍常設了,主要管禁軍,因為廂軍沒有什麽戰鬥力,他也不加理會,在他眼裏,現在還不如鄉兵,鄉兵可以選精壯漢子,廂軍經過幾輪抬禁,剩下的盡是老弱病殘。
魯封的父親就是抬禁。抬禁要是前些年可是天大的好事,光從銀兩上看廂軍每年餉錢是二十貫,禁軍就是六百貫,還不說社會地位的優越。
可禁軍是要戰鬥的,死傷就平常了,可以說是拿命換的。沒有戰爭的時候你拿他幾十年高餉平平安安退役,妻兒老小有點積蓄再買點地或做點小生意真是樂哉樂哉!有了戰爭抬禁就坑人了,餉錢還沒拿到,就戰死了,誰也不願意,一遇抬禁就逃亡的情景。
問起五個軍的情況,知道壯士不多了,但可怕的是有一批這幾年成長起來的少年,估計統領想打他們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