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逃亡
字數:3320 加入書籤
說起大宋的軍,他是真煩惱,現代的軍就是一級軍事組織,可宋朝這個軍即有軍事上的組織如廂軍裏的某某軍,也是地方的行政機構如安化軍。其實這種設置是自唐朝軍鎮演變而來,隻是宋朝設置的更甚,百把人就叫軍。
現在他手裏有了五個軍的指揮使,統領府要抬禁,那些人也算是他的部下,去送死當炮灰,他還真的不能不管,唉,先到統領府去看看吧!
跟陸伯來到了統領府,在門房等了半天,才由一個下人帶到了會客廳,見到了統領。統領是個文官,頭上長了兩翅膀,三縷胡須到顯得臉更加小了,年紀看不出來,四十到六十哪個年齡段安在其身上都可以,倒是沒有什麽威嚴。
搖頭晃腦問起其他的指揮使,他趕快起了個諾:’’幾個老兄染病在身,委托在下同大人求個情,有事負責轉達,望老大人見諒!’’
‘’吳都頭,公文交由他,事情就你負責催辦,不得誤了期限!’’
胖呼呼的吳都頭和他們一起回到了壯城軍的軍部,陸伯趕快上茶,清他坐下。
吳都頭喝了一口茶,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文天祥在邵武召集鄉兵會戰蒙古人,準備不足,兵力缺口很大,想調集福州南逃的禁軍北上,左丞相陳宜中不想把戰鬥力強的禁軍擺在前麵,又不想擔不救援的惡名,便想出了湊拚成軍北赴的暫緩之策。廂軍抬禁名額是七百名,可使廂軍子弟壯勇直禁。期限為七月十五日。
他和陸伯在吳都頭走後,都苦笑了一下,這還真是禍從天降,一茬戰死,這又來割了。
他現在是左右為難,廂軍他沒有什麽感情,壯城軍也沒有什麽好壞之感,甚至其他幾個軍一個人都不認識,可幾張文書上寫的清清楚楚指揮使可都是他的人。
在軍部裏楞了半天,還是無奈的叫過魯封,三人商量了一會,決定先拉一個名單,五個軍的年滿十五歲,品行端正,身體健康,沒有在籍的廂軍子弟,由兩個暗中通風,有泉州客商招夥計,管吃管住,每人月餉一貫,聯係人陸伯,魯封。然後再放風抬禁,製造緊張空氣,再趁夜高月明時逃往鼓山湧泉。
魯封采取的是先找每個軍的小夥伴,由小夥伴按條件拉名單,再匯總。
陸伯則找每個軍的要好都頭,按條件推薦。
然後兩人再互相核對名單數字,劃掉不合適的,最後核定為一千零九十二人。
看了數字,他嚇了一跳,這麽多人,臉色就有點不大好,不做聲地看了看陸伯魯封,陸伯趕快解釋了數量多的原因,是因為這幾年戰亂,廂軍自己也沒有招兵,原在各行幫忙有點收入的也因南逃人群衝擊下閑置了。
沒敢貿然決定,騎馬就回到了小山穀,叫來邱參。
兩人坐在道奇駕駛樓裏商量起這事。
他所顧慮的是糧食,如果這一千多人進來,糧食就隻夠十天半月的了,購糧的渠道還沒有,戰士的溫飽要保證啊!
邱參謀長撇了撇嘴,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說:”我的大團長,我們是這個時代的最強的軍隊,沒糧,搶啊!沒錢,搶啊!這才幾個人,給我一萬人,一個月就能打到大都!’’
‘’嗨!’’他一拍腦門,真是的,沒錢沒糧咱搶呀,這年代,可比抗日時好的多了,土匪,hàn jiān,叛亂者,蒙古人多好的肥羊啊!
騎起馬一溜煙回到了城裏,陸伯魯封還在,就告訴他們,行動不變,煽動名單上的少年逃亡!
寧節軍傻都頭林樹崖,外號樹丫,高大壯猛,長了一副好皮囊,年輕時甚得姑娘喜愛,娶妻還未生子,路遇一逃荒女,納為妾。三月後,產下一子,視為己出,左右街坊笑聞嗤之。
十幾年後,其子長大chéng rén了,正妻也有了兩個兒子,三個大小夥子,沒有正當營生,樹丫餉錢時有時不有的,家中漸漸陷入困頓,老大林東同魯封熟識,聯係他,告訴他要招夥計,林東趕快就告訴父親,樹丫趕快告訴他,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最好把兩個弟弟也帶去,傳聞要入禁邵武,擔心哪!
條件夠的家庭都在議論此事,大都支持並準備行囊。戰亂時有條活路不容易,陸伯魯封的地位急劇提高,甚至被視為恩人!
三日後的一個夜晚,齊羊士的一連全副武裝在城門接應,一共有一千零五十七人報道,連夜進山,悄悄地隱沒在夜色中。
轉天吳都頭過來催促,並拿出了一本名冊,要這些人直接入禁。安家費五貫,算很是優惠了。
陸伯仔細看了名冊,告訴他冊上隻有兩百人左右,其他的去年就出海了當船工去了,吳都頭也無奈,總不能出海抓人吧。
入禁的三百多人讓很多人羨慕,五貫,將近兩百斤糧食,據說月餉還有二十貫,能不能拿到就兩說了,這甚至讓當夥計的家裏隱隱有些後悔。
陸伯現在岸然是福州廂軍的總頭目,李雲龍交代所有的事物由他處理,他又找了幾個老都頭,給足好處,幫忙處理日常事務,重大的由傳令兵傳回山裏。
物資,卡車已經全部運進禪院,齊羊士,薑田帶著一百六十名教官開始了訓練,新兵包括和尚一共一千二百一十八人,魯封也被送回訓練。
方丈有點得寸進尺了,見到這夥人嚴守紀律,作風嚴謹的軍隊怎麽也不像土匪,不偷,不搶對人和藹可親,就沒事就來團部,開始還小心翼翼的,後來就大大方方地坐在團部喝茶了。
和邱參倒有共同語言,引經論古,天南海北的不亦樂乎,相互視為知音,相見恨晚。讓李團長很是鄙視。
一天,兩人談到福建泉州呂家時,都對其富裕讚歎不已,經商富甲福建,廣州,福州,泉州店鋪眾多,海上貨船遊弋,南下交祉,北上rì běn,高麗獲利豐厚。勢力僅次泉州巨商蒲家。
兩人討論時似乎專在團長在時,且高聲:’’方丈,傳聞呂家在福州馬尾有一港口,專貨糧食布匹,置換福州鐵,鉛,白銀貨物,是一個集散地,可有此事?’’
方丈押了一口茶,又捋了捋胡須:’’怎麽不是,福州大半物產由呂家把持,馬尾修有貨棧倉儲,大船雲集,各類貨物堆積如山,富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