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初遇夢中人
字數:3687 加入書籤
A+A-
。。。。。。
離石洞,外間之景了然於前,雖與淵祭村中無異,然朝辭心中明朗,此乃紅塵之地,終與故鄉不同。
又自知世事繁華,乃為雲煙,過客莫戀,方可了然一生。若心中清靜,則不會徒惹凡世塵埃。故而一路之行,朝辭心如止水,不見凡物,不聽凡音。
一月過後,方才到了神都之地。朝辭立於城樓之下,麵戴白紗,白衣相配,絕世獨立,宛如上仙。呆望城樓神都二字,心中無限感慨。
當日大唐初建,兩族無限榮華,無奈李淵心變,故淵祭離去,消於世間。今日歸來,已是物是人非,竟乃女王為帝,洛陽為都,國號為周,就連洛陽,今已名神都。
歎古往今來,王朝更替,多少帝王將才,將性命付與這天下河山,可悲也可敬。而這盛世繁華,更來之不易,今世之人,當惜之。
淵祭雖曾被李唐屠殺,意冷心灰離唐而去,然終能隱與清秀之地,不戀世間繁華,自得一片安樂人間,故心中對李唐甚是默然,已無憎恨之意。
朝辭明了,今入神都為凡人,莫惹世間塵埃,不見李唐皇室, 不聞廟堂官員,方能安然歸去。
一切妥當,入城而去。才見城中繁華無限,與傳說無異。隻見街城小道,皆為小攤商販,叫賣不斷,高樓台閣,若隔窗而望,皆為達官貴人,詩酒才子。
不由令人長歎:難盡歌舞如長安,一世繁華當洛陽。世間能有如此安樂,當屬帝王之功。
城中河道,蜿蜒相連,河上船隻,或大或小,皆為行舟之樂。兩岸為鬧市,晝夜不分,最為繁華。
街市如此,坊間亦然。皆為舞樂升平,歡聲不斷,來往數千,交易頻繁。
許久,已不為鬧市,轉而靜許幾分,仍由褐藍梟帶領,朝辭相隨。
終到一屋宅門前,遂停。抬眼望去,門前石獅左右相坐,似傲視群雄,乃為上品。走進再望,門上有匾,題字卿府。
朝辭隻知褐藍,故而心中有疑,為何此處題字卿府。然心有疑莫相問,隻待後而觀之。
門前寬闊,不似尋常人家,自知繁華之地,皆為貴人。正欲入府,忽見一男子,藍衣相襯,出門而來,見褐藍梟,拜禮言道:“ 父親終於歸來,墨弟隻怕熬不住今日了。”
此人乃褐藍梟之子褐藍軻,丹鳳雙眼,瞳孔有神,眉如山河,氣如神石,實乃公子如玉,舉世無雙。
見朝辭,隻覺一身白衣顯仙氣,一方麵紗遮秀容,墨發如垂柳,雙眼似星辰,直言道:“ 竟似仙子雲霄來,此生一見一生傾。”
神都千萬女子,不及眼前半分。故而一時迷眼,不知身在何處,實乃謫仙之美,不忍離眼。
褐藍梟搖頭,無奈歎息,言子本愛玩笑,然無惡意,朝辭莫怪之。豈先進府中,看望其侄。
自知乃褐氏之子,世交多年,本無他意,朝辭故也笑之。
遂入府,十七尾隨,遇褐藍軻,冷眼看之,似有凶惡之意。然其忽見此金色毛犬,一時驚嚇,不敢惹怒之,不敢玩笑之。
直入小院,院中除竹林一片再無其他花色,雖清幽,然朝辭隻覺此景熟悉無比,宛如家中竹林,一時心中歡喜,甚愛之。
世間有君如吾意,不愛牡丹愛竹林。未知其人,已知其德,應乃良善之輩,朝辭故而笑之。
屏退他人,獨留朝辭、褐藍父子三人於屋內,外加十七。其觀屋內全景,有丹青,皆為山水之作,有筆墨,皆散淡淡清香,故主人應為心境平息之人。
桌上書籍幾冊,乃詩經,整齊擺放。細觀之,更有兵法,其書頁泛黃,褶皺甚多,必乃日夜於手中讀之。
旁有架子,上有盔甲一件,乃銀絲鑲嵌,軟甲為底,且做工精細,刀槍不入,實為沙場上品,凡人不可得,必為將帥之物。
如此,朝辭即知此非褐藍之地,乃官員之所,又有盔甲於旁,定是沙場征戰之輩。然淵祭一族不見李唐皇室,不聞廟堂官員,此乃大忌,故而心有不安。
褐藍軻將床簾掀起,以待朝辭查看。然朝辭無意,見盔甲色變,褐藍梟故而喚之。
朝辭終不近床沿,不觀其人,直言道:“ 此子乃朝之官員,大周重臣,得李唐護之,淵祭之人莫敢近矣,今恐愧對莊主。”
隻因卿如墨身居朝中職位,故雖懷褐氏血脈而不敢驚擾淵祭,然今命在旦夕,不得不為。那日隻言乃褐藍梟之侄,未曾多言,雲阿婆對其不疑,故未曾測之,以此瞞過。
今朝辭聰慧,一眼識之。褐藍梟不敢再瞞,言道:“ 此因乃源於老夫之妹,當年其與如墨之父一見鍾情,竟不顧祖上遺訓,執意與之連理。後如墨之父戰死沙場,小妹隨之,唯留如墨一人。”
“ 如墨孤苦,自幼由褐藍扶之,不想一病不起,實在可憐。雖有祖訓,褐氏一族不得為官,然如墨僅一半血脈,不該如此,所報之應其父母已了,如墨乃為無辜之者,祭神明了,自上蒼明矣。”
前人之過,後人之罪,既犯祖訓,豈是一雙性命可了之。故今日之病,乃是天意,懲其褐氏違訓之罪,未累族人,已是大恩,不可強求。
朝辭雖為淵祭祭神,然終為年幼者,諸事尚未可知,當固守本分,不敢違之,“ 此乃因果之事,又涉將帥之身,淵祭當不可為,朝辭愧矣。”
語閉,自當離去。非心如石木,無奈祖訓在上,萬不可違,若為,必有懲戒。前為李唐傷己,險些滅族,今當遠去。
欲出屋門,然十七不隨,僅望床上之人不肯離去,甚是奇怪。忽一躍而起至卿如墨之懷,欲將其驚醒。無奈其已性命危矣,難醒之。
朝辭不覺,即將離去,幸十七出聲使其止步,尚未回頭一顧,竟忽聞病中之人低語呢喃喚阿辭,言語溫柔,如似故人。
不覺驚醒朝辭夢中之影,才覺話語熟悉如夢裏,夢裏此言溫海矣,相伴已是十年久,今日一聞萬般留。
夢裏雲煙虛無定,竹馬青梅自難識,忽聞呢喃喚阿辭,世間紅塵唯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