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萬年長安

字數:6048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

    長安城外遠空。

    瑜帥乘坐的機關船艦名為破雲號,原本是工部建造給帝國禦軍使用的運輸軍艦,後來由於更新換代,才從戰場上退了下來。

    艦軀如鷹,兩側橫有兩道機關翼翅,舒展時遮雲蔽日,蕩滌層雲。艦背寬厚如山,建有樓閣數十重。

    此時平穩飛行,正如翱翔於天際的太古鯤鵬,悠然破萬裏蒼冥,瞰無盡山河於眼下。

    瑜帥憑欄而望,感慨於機關道術的玄奇造化之時,亦不禁對大唐的山河壯闊有更深刻的體悟。

    乘舟破雲於山海之間,萬裏河山皆入眼下,總會油然而生一種壯闊的情感。

    目之所及,山海壯闊,皆為大唐。

    若吾為官,定要讓此山海靖平,無災無禍,百姓安康。

    這也是朝廷允許帝**艦接迎考生的原因之一吧,瑜帥心想。

    這般想著,遠方視野極盡處忽然出現一座大山,山體雪白如玉,高過雲海。

    隨著艦船逼近,一種極致的白逐漸鋪滿整個視野。

    忽然船艦上所有的外窗統統關閉,再也見不到艦外景色。

    一個平和溫厚的聲音響徹雲端。

    “大家稍安勿躁,艦外白光耀目,恐傷了諸位眼睛。長安城已到,我們很快就能穿過外城牆,進入城中。還請各位平靜等待。”

    噢……那是……一道城牆?

    驟然間被遮蔽了視野,艦體內一時低聲絮語四起,但聽到這個聲音,便都忽然安靜下來。

    這應該是隨船的官員,說不定就是皇上親遣的欽差。

    瑜帥也沒見過傳說中的欽差,他接收到的來自魏仲的安排,便是拿著烏木牌子到艦船附近找一個不起眼的士兵,隨後就上了船。

    為此他曾一度以為自己是偷渡客,但見船上的兵員對自己視若無睹,並不盤查,漸漸才轉換了心態。

    他打開一個木盒,盒中有一個小冊,內裏有他的名字和一些印章和guān fāng說明的文字。

    這是他的路引,名字是他,身份卻不是他。

    這是他新的身份。

    他是東浦鎮新選的天才,十年寒窗苦讀的窮書生,將往長安參加同考。

    同考是五院同考,麵向天下學子的一輪篩選。

    通過者才有向五院投遞路引的資格。

    一般有了同考資格,要入五院便不難。雖然還會有各院的一次考核,但這次考核更多的不是考驗考生的天資和能力,而是挑選適合各自學院的學生。

    即使最終不被長安城內的四學院選中,考生們也不會無處可去。

    城外的書院接收這些不入皓天四學的學生。

    屆時考生們縱使未必心甘,也唯有入書院一途。

    至於為何書院會成為落敗之選,這卻有話可講。

    世人皆知,大唐有五座收容天下學子的院,匯集有天下名士名師。

    分別是天道院,冰心院,偃院,聽雨院和書院。

    前四者傳承皓天四學,是太古四大宗門的下屬,位於長安城內,又名四大學院。

    而書院則傳承先秦百家,據說起源自秦朝滅亡時殘存的百家遺裔。

    論傳承淵源,太古四門傳自帝曦統治的太古時代,自古就是守衛人族的宗門,自然悠遠。

    論傳承道法,太古四門下屬的四大學院,分別傳承音,陣,傀,劍四大道法,此四法被皓天道教列入皓天四法,是被皓天承認的道法。

    在這個世界上,不被皓天承認的道法難以調集天地靈蘊,無法形成威力無匹的道法,對天地的影響極小。

    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無法修習皓天四法而修其他的修道者在修道界地位底下,有時甚至無法被尊稱為修士。

    這種情況直到唐初之時仍然存在,一直到君上即位,大量選取四院之外的英才入朝擔任要職,方才改觀。

    由此,四院之外的學問開始被世人重視,而當這些英才在朝堂上燃燒出非比尋常的巨大能量,推動帝國各方麵的迅速發展時,四法之外的修士,才真正得到了世人的尊重。

    而書院在長安城外,正是出產這些英才的地方。

    心裏想著這些,瑜帥的眼前卻忽然一亮。

    船艦舷窗緩緩開啟,亮起一道白線向上擴展。

    煙雲之下,良田萬頃,雜以阡陌縱橫。

    “這是長安內城外的郊野。”一個溫厚平和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瑜帥側頭一看,原來是一位身穿文士長袍的中年人。

    相貌堂堂,眉目溫和,氣質謙和,溫文爾雅,飽學之士。

    數息之間,瑜帥腦海迅速閃過諸多形容。結合此前聽到的聲音,他已對中年人的身份了然於心。

    他不動聲色,接道:“長安內城?”

    “對,長安內城。”中年人出言將瑜帥的疑惑解除,隨後解釋道:“長安分內外,方才我們閉窗穿過的那道城牆,便是長安的外城牆,入了外城牆便是長安,但要到長安城,卻還要一段距離,屆時也還有一道內城牆。”

    “過了內城牆後,才算真正到了長安城。”

    瑜帥聞言,望了望煙雲之下的阡陌桑田,不禁疑惑道:“那……這是什麽?”

    中年人溫和一笑,卻不說話。瑜帥也不再提問,兩人就靜靜地站著,望著遠方。

    時間隨煙雲遠去,風景亦時時不同,直到遠方出現一道低矮的黑線。

    隨著艦船臨近,那道黑線逐漸向兩側延展,而後慢慢拔高,漸成一道巍峨的城牆。

    當艦船飛過某一條無形的界線後,城牆後的景象便隨之收入眼底,也震撼了瑜帥的心神。

    先是一道筆直寬闊的長街,猶如豎直的筆劃,將天地中分兩半。

    街上遊人如織,有如墨點洇染,漸漸向四周擴散。

    行道兩側飛簷鬥角,樓閣錯落,行人此進彼出,尤為繁華。

    城內的所有樓閣建築的建造,都隱隱規避著某些線條,看起來井然有序。

    而這些線條又如huó dòng的脈管一般,片刻不停地將huó dòng的墨點輸送到城內各處,賦予靜靜佇立的樓閣生機和活力。

    這是一座活著的城市。瑜帥心生感慨。

    “那是天門街。”中年人指著那道豎直的筆劃說道。

    “你再看,看城牆外。”

    瑜帥聞言,低頭望了一眼。

    阡陌桑田依舊,然而此時在瑜帥眼裏又有了不同。

    所有的阡陌桑田,隱隱都順著那道筆劃分隔兩側。

    那道猶如鬼神揮就的筆劃,化作筆直壯闊的長街將整座長安城,視野所及的天地規整地分割成兩半。

    就連那雲,都好似隱隱不同。

    中年人指著筆劃左側,位居東側的那片天地說道:“這是萬年縣。”

    言罷,又指著右側,位居西邊的那片天地說道:“這是長安縣。”

    “萬年前,秦帝姬皓在此立都,建立鹹陽,外城牆便是從那時開始修建,一年壘高一丈,曆朝曆代,非亂世不間斷。也正因如此,那道城牆如今已破雲淩空,高及萬丈。”

    “亡秦後,漢高祖劉毅改鹹陽為長安,立都於此,寄寓江山長治久安。而後漢傾黎興,中間雖經曆了數百年的亂世,卻依舊隱隱為天下核心。”

    “黎朝建立後,黎高祖改長安為大興,依舊立為皇都,江山延續了數千年。”

    “直至我朝,黎皇無道,禍亂蒼生,天下大亂,兵禍四起。陛下率三十萬唐騎四處征戰,終於掃平八方諸侯,靖平宇內。”

    “最終陛下兵臨大興城下,黎皇自縊,遂與黎太子決戰摘星台。黎太子戰敗自刎,大興城拱手讓之。由此,萬年古都免遭戰亂之禍。”

    “元啟元年,陛下改大興為長安,定都於此。”

    “其時長安外城牆高有萬丈,見證著古都長安的萬年辰光。陛下於太極宮中揮毫擲筆,一縷墨線從殿門出,穿宮城承天門,過皇城朱雀門,破長安城明德門,終止外城天門。從此天門街東為萬年縣,寓意古都萬年繁華,西為長安縣,寄寓今世長治久安。京兆府總領二縣,居於其中。”

    “而後,陛下將舊部安置在內城之外,練精兵百萬。又力排眾議,引進四學之外的機關術天才,建造出禦空而行的機關巨艦。”

    “如今隻要戰事一起,機關艦隊隨時可運兵百萬,半月內空降大唐的任何一域疆土,平定匪禍邊亂。”

    “陛下即位以來長居太極宮內施政,勵精圖治,從諫如流,薄賦尚儉,心係民生。”

    “我輩亦在此長安城內與陛下一同論政,針砭時弊,掃除天下弊疾。”

    “如此才使我大唐以短短十數年,平穩戰後的動蕩局麵,成就了四海安平。”

    “由此,隻要陛下還在長安,隻要長安猶在,天下便可真正地長治久安。”

    中年人言語間展露著無限自豪:“此即為長安,千古第一帝都。”

    艦船俯衝而下,劃破長空,氣爆聲凝成一陣鷹嘯……

    瑜帥深深震撼,末了低聲喃道:

    “盛世萬年……長治久安……這裏是……”

    “萬年……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