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高王之歎

字數:3017   加入書籤

A+A-




    聞言,高澄驚得猛的瞪大了眼睛,臉上變了顏色,對麵的尉景卻已是搶先怒吼道:“他敢?!”

    丞相方才那句話,尉景是聽懂了的。

    雖然雙方都一直在籌謀著大戰一場,但他卻沒想到,剛登基不到三年的元修,竟有膽子敢先出shā shǒu。

    高丞相的麵上,此時卻帶著一絲無所謂的笑意。輕輕一抬手,止住了尉景。

    高丞相緩緩站了起來,雙手隨意的扣在腰帶上,肩背挺得筆直,若有所思的轉過身,看向背後牆壁上懸掛的那張巨大的《大魏山川輿圖》,目光中精光閃動,再開口時,語氣裏卻有著些許說不出來的惆悵。

    “孤,原是想與他攜手,共戡天下的。若能繼文、武二帝之偉業,鮮、漢共治,修文強武,革除弊製。如此不出二十年,我大魏百萬鐵騎定可一鼓而定江南。屆時華夏一統,孤便可再揮軍北征,馬踏契丹、北逐蠕蠕,一舉克除北虜,永絕邊患!將北方的萬裏草原,變成我大魏騎軍永久的牧場,現強漢未有之榮光!如此,我大魏便至少能再有二百年之太平,孤等此生亦能成就萬古之偉業!”

    在高、尉二人眼中,他那被燭光投映在圖上的身影,偉岸而挺拔,那睥睨天下英雄的豪情,那氣蓋萬裏河山的遠誌,讓二人聽得熱血噴張,耳畔仿佛聽見了天下萬民的山呼,眼前也似乎望見了兩江南北的繁華錦繡,不由得連呼吸都隨著他的話,漸漸變得粗重起來。

    高丞相此時也是說到動情之處,胸口激烈的起伏著。

    他注視著地圖良久,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虎眉微抬,想繼續說些什麽。凝神良久,卻終是化成一聲喟然長歎,似要將胸中萬千的不甘與無奈都在此刻傾吐。

    他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喃喃道:“可,孤終究還是看錯了他……”

    “那俺們就廢了他!”

    尉景此時已是滿臉的殺氣,重重一拳擂在地上,怒吼道。

    轉過身,高丞相的神態已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盤腿坐下,對尉景的憤怒不置可否。停了片刻,才向高澄問道:“黑獺近日可有動作?”

    “那廝親自率軍兩萬,已至原州,怕是就這幾日,便要攻打高平城了。”高澄道。

    “宇文泰這個三姓家奴!俺老尉早就看出他是個忘恩負義之輩。妹夫隻需予俺一個萬人隊,看俺如何去平了西北!”尉景猛的一拳擊打在自己胸前的皮甲上吼道。

    “你這狗熊!殺雞焉用牛刀?拓拔嶽已死,孤已許莫侯陳悅接掌雍涼防務。西北此時又是雪地,這黑獺臨時拚湊出的一兩萬人馬倒不一定就能輕易下得了原州,不過是做做樣子,想從洛陽那個小子那裏騙來些好處罷了。孤讓你來,是另有事相托”,高丞相見尉景始終一副求戰心切的模樣,終於是沒好氣的交底道:“你去替孤駐軍朔州如何?明日孤即上表天子,奏請拜你為定北將軍,節製朔、顯、恒三州軍事,並領鄴都民夫征遣事,過兩天你便赴任去吧”。

    “這?!”尉景聞言,驚得熊一般的身子猛的直起,瞪大了一雙牛眼,不可置信的望著高丞相道:“眼下入洛之戰在即,俺怎能在此時離開?!”

    高丞相輕捋了一下美髯,斜睨了尉景一眼,沒好氣的道:“得了吧,你打得什麽盤算,孤知道。你是孤的自家人,孤也是吃你家的飯長大的,這些許小功,這次便讓給其他兄弟吧。”

    聽了這句話,高澄吃驚的發現,自己這位黑熊一般長著滿臉橫肉的中年姑父,此時眼中竟似有委曲的淚光在閃動。這讓他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雙手緊緊抓著腿上的袍擺,嘴角不停的抽動著。

    “喏!”半晌,尉景才終於委曲的別過頭去,心不甘情不願的從鼻子裏擠出來一個字。

    “士真,何至於此?”高丞相好氣又好笑的向尉景那裏探出半個身子,親昵的道:“朔、顯、恒三州甚為關鍵,北製蠕蠕、西扼西北,可是孤的大後方啊。除了你,孤著實不敢將此重責委於他人。隻是一場入洛之戰而已,哪有與蠕蠕大軍廝殺,來得痛快?”

    “哼!”卻見尉景氣鼓著嘴,搖晃著一顆碩大的黑腦袋,不憤的道:“你休要誆俺!黑獺那廝兵不足兩萬,自保尤有不足,安敢進犯?還需要俺去扼哪門子的西北?那蠕蠕剛遣來特使,封賞都還沒討回去呢,聽說他們還正在和突厥人幹仗,這幾年怕是都不會南下!你把俺打發到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去,分明還是信了禦史府那幫小人的讒言!”

    高澄聞言,忍著笑,偷眼瞄了一眼父親,心道:看來自己這個憨姑父也不是個愚夫啊,心裏這小算盤巴拉得挺響。

    卻見高丞相此時把臉一沉,佯怒道:“胡說!你這幾十年來,怎生還這麽不長進?!休得多言!讓你去便去,替孤把北麵守好了,便是大功一件,省得在這個時候給孤添麻煩!”

    尉景見丞相發怒,當下嚅嚅不敢再言。

    高澄眼睛卻是一亮,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用意:此時將尉景這尊嗜血的殺神發配往西北苦寒之地,既能震懾宵小,又堵住了朝廷言官們的嘴;不但保全了姑父的身家,還使帝黨們在入洛之戰前沒法拿他貪墨一事要挾父親,更是四兩搏千斤的以“鄴都民夫征遣事”的差使,向皇帝宣示了遷都的決心,無形的回駁了那溫舍人的奏疏,真可謂是一舉數得!心中不禁對父親的智慧大讚!

    他抬起眼皮,瞄了一眼尤自在對麵晃著腦袋,一臉不憤的姑父,暗道:看來等下還是私下將父親的用意告訴姑父為好,不然估計以他的智商,怕是很難理解父親的深意。

    “稟丞相!司馬大行台八百裏急遞:殷州軍先鋒已入渤海,濟州災民動遷,月內可抵洛陽!”

    此時,門外傳來幕府書吏的稟報聲,屋內三人俱是抬頭互望一眼:大幕終於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