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渡陳倉
字數:3562 加入書籤
湯白半靠在家中寬大的真皮沙發中,一條腿半搭著,著地的腳後跟不耐煩的在地上來回磨蹭,眉頭緊皺,不耐煩的聽著diàn huà裏β產品老總柳通說裁人的困難:“如果要求我們產品部這麽大麵積的減少人員,我很難保證團隊與後續工作的穩定……”聯著diàn huà的耳機線觸著脖子,突然讓湯白覺得很不舒服,有直接扯下耳機的衝動。
“媽的,你這些小員工穩定,老子怎麽辦?”湯白在心裏罵到。這一年多費勁心思,眼看著總裁寶座就要到手,結果董事會對去年交出的答卷極其不滿,要求今年必須大幅提升利潤,湯白和CFO(首席財務官)曲徑商量對策,曲徑給他的結論是:提升利潤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人工成本,而ruǎn jiàn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所以最有效降低成本的辦法就是裁人。
裁人是否能保證現有市場和客戶有穩定?湯白心裏也不是很有把握。公司現任的CTO(首席技術官)Jason去年剛從美國過來不久,原來的業務形態和現公司不同,所以Jason對現在的整體技術和業務支撐能力並不能給出完整的評估,隻能就單項的技術給出一些建議。Jason去年主持了一段時間產品技術工作,但是產品線間各自為政的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也沒有公司級的新產品發布。倒是大平台產品部不痛不癢的發布了個AAA平台產品,號稱達到業界領先,已有成功應用案例,但其實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平台產品老總林信有平時一向話多,人稱“林大嘴”,今天開diàn huà會議倒是基本不說話,因為他知道他不需要說什麽,大平台產品有個分管的副總裁,給大平台產品部上了一道保險,這次的裁人對他不會有什麽影響。
說來可笑,一個近3000人規模的ruǎn jiàn公司,在要求縮減人員規模的時候,決策依據並不是產品、市場的評估,也沒有太多後續演進和競爭力的考慮,因為董事會隻給了不到兩個月時間,要求看到今年實現淨利2.5億的目標的可能性,否則全體管理層下課,公司chū shòu。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湯白覺得已經沒有時間考慮什麽產品、什麽未來的競爭力,先把成本降下來,保住利潤,再考慮發展才是硬道理。“人都活不下去了,還談什麽發展?這些員工裁了以後有利潤了再重新招就是了,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找。”,這是湯白現在心中的真實想法,但不能說出來,隻能夠以產品競爭力不足、效率不高的名義,要求產品部大幅減少人員。
實際上,湯白看β產品部早就不順眼了,去年β產品部打了兩場硬戰,解決了兩個市場上客戶投訴的大難題,湯白當時正為了市場上其它客戶的投訴焦頭爛額,想讓β產品更多的協助解決問題。但湯白當時隻是個行業老總,與柳通是平級,柳通並沒有給湯白太多麵子,遇到問題都是就事論事,不屬於他們範圍的就堅決不接,這讓湯白非常不爽。柳通其實有他的難處,因為公司考核產品部主的指標主要是:訂單、利潤和產品競爭力,這些指標就要求產品要盡量擴大市場,提升產品化程度和保持競爭力。而今年的幾個市場問題的解決,已經損耗了產品部太多的精力,影響到了新產品的開發,如果柳通把精力再放在其它市場的問題解決上,那這些指標則基本不可能完成,所有員工的年終獎和第二年的調薪都會受到影響。
但湯白不這麽認為,他打心眼裏看不起產品部,覺得這行重要的是客戶滿意度,派員工在現場按客戶的需求實現了,客戶自然會付錢,產品不產品的沒那麽重要。湯白從小喜歡看《水滸傳》、《三國演義》之類的書,常常想像自己在權力的巔峰,手中握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生殺大權。自從去年幾次要求柳通協助被拒絕之後,他就暗下決心,要把β產品部收了,讓柳通下台。
柳通放下diàn huà,長長歎了一口氣,把椅子轉了個方向,麵向著落地窗。彼時已是晚上九點多,ruǎn jiàn園燈光稀落,窗外夜色深沉,映著玻璃窗呈現著黑色的背景。辦公室的燈光不大亮,柳通的身影映在玻璃裏顯得很模糊,感覺快要消失一般。這次的風暴,他並不是沒有準備,隻是有些事情來的太突然。
2017年元旦之前,因為董事會對去年業績非常不滿,同時也對前任總裁儲佳不滿,董事長巫勝全麵接管了工作,找他談了話,倒是沒說太多東西,隻是簡單的告訴他:“公司業務可能出現較大調整,但你不用太擔心,此次調整主要是以新行業為主,你們受影響不大,公司要把不賺錢的行業砍掉,明年必須確保利潤,以給投資方一個交代。”同時也問了一下柳通的下一步計劃,可能因為還約談了其它部門老總,巫勝對柳通的計劃沒有太多的細問,隻談了十幾分鍾就結束了。
柳通回來之後,和運營部門又過了一下2016年各指標可能的完成情況,雖然預期不是很理想,在產品部中屬於中遊水平,但考慮到這是一個曆史包袱最重同時在轉型的部門,這樣的成績在這個環境下還勉強能說得過去。同時,去年底柳通也和運營部門一起討論了幾個月,準備全麵調整內部的業務管理流程,明年狠抓效率提升,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產品,2016年已經無法重來,把希望寄托在2017年吧。為了鼓舞士氣,春節前,在經費已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柳通還是安排了員工們進行了一次春節前的聚餐。
這次聚餐和往年相比,真是天上地下。以往每年聚餐除了吃飯,都會安排大家表演節目,然後有各種各樣的chōu jiǎng環節,吃飯也一般安排在四星左右標準的酒店。今年隻在ruǎn jiàn園附近找了個三星的賓館的餐廳,點了一些簡單的家常菜,沒有其它的任何助興的huó dòng,人均標準隻有往年的不到1/3。柳通帶著管理團隊給各桌員工敬了酒之後就回桌坐著,有來敬酒的就接一下,和周邊的人偶爾聊幾句,更多的時候思緒飄來飄去,今天好像老集中不了精神,總感覺哪裏不踏實。做技術的員工一般都喜歡思考,外向的不多,喝酒的時不大會活躍氣氛,加之這幾天已經有幾個新行業的部門全員接到辭退通知,雖然目前β產品部還沒有什麽動靜,但不同部門間人都認識,也會有所溝通,員工個個心有戚戚,氣氛愈顯沉悶。往常柳通在酒桌上還是比較活躍的,最近太多的變化讓他心事重重,周邊幾個人正好因故沒在座位上,加上有一段時間沒有人來敬酒,他不自覺的喝了幾杯白酒下去。
β產品部副總冼慶鬆剛去了下洗手間,順便在外麵給ài rén打了個diàn huà,匯報一下行蹤,回來就看到柳通一個人悶著在喝酒。他坐下,拍拍柳通的肩:“少喝點。”冼慶鬆平時不是個多話的人,今天倒是說了一通:“我們不是已經準備了15%的人員優化名單了麽?如果要裁員應該能夠應對。而且湯白之前說過,他是非常需要我們產品的能力,所以我們衝擊應該不會太大,今年業績指標完成的這麽差,肯定大家日子都會難過一些。整個行業現在也都不景氣,不少公司也在裁員,大環境如此,我們也隻有適應了。”柳通抬頭看看冼慶鬆,點點頭,拍拍冼慶鬆放在他肩上的手,沒說話。
冼慶鬆diàn huà響了,他看了一下,把屏幕朝向柳通,柳通看見上麵顯示著“湯白”,沒吱聲,看著冼慶鬆按下接聽鍵:“喂,湯總。”可能喝的有點多,柳通意識有點模糊,在空中飄了一會兒,他用力閉了下眼,甩了下頭,才把意識拉回來,才又聽到了冼慶鬆的聲音“好的,湯總,我明天到。”冼慶鬆掛了diàn huà對柳通說:“湯白讓我和袁博士明天到上海開會。”
“哦,那自己明天也要去上海了吧,看來今天晚上還是要少喝點,早點睡,明天才有精神。”柳通想,應該湯白要溝通關於調整的事宜了,正好此時有人敬酒,柳通一邊應承著,一邊注意看自己的手機,估計湯白要打他diàn huà,但直到他第二天起床,湯白的diàn huà也沒有打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