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削藩
字數:3280 加入書籤
湯白半靠在家中寬大的真皮沙發中,一條腿半搭著,著地的腳後跟不耐煩的在地上來回磨蹭,眉頭緊皺,不耐煩的聽著diàn huà裏β產品老總柳通說裁人的困難:“如果要求我們產品部這麽大麵積的減少人員,我很難保證團隊與後續工作的穩定……”聯著diàn huà的耳機線觸著脖子,突然讓湯白覺得很不舒服,有直接扯下耳機的衝動。
“媽的,你這些小員工穩定,老子怎麽辦?”湯白在心裏罵到。這一年多費勁心思,眼看著總裁寶座就要到手,結果董事會對去年交出的答卷極其不滿,要求今年必須大幅提升利潤,湯白和CFO(首席財務官)曲徑商量對策,曲徑給他的結論是:提升利潤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人工成本,而ruǎn jiàn企業最大的成本就是人,所以最有效降低成本的辦法就是裁人。
裁人是否能保證現有市場和客戶有穩定?湯白心裏也不是很有把握。公司現任的CTO(首席技術官)Jason去年剛從美國過來不久,原來的業務形態和現公司不同,所以Jason對現在的整體技術和業務支撐能力並不能給出完整的評估,隻能就單項的技術給出一些建議。Jason去年主持了一段時間產品技術工作,但是產品線間各自為政的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也沒有公司級的新產品發布。倒是大平台產品部不痛不癢的發布了個AAA平台產品,號稱達到業界領先,已有成功應用案例,但其實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平台產品老總林信有平時一向話多,人稱“林大嘴”,今天開diàn huà會議倒是基本不說話,因為他知道他不需要說什麽,大平台產品有個分管的副總裁,給大平台產品部上了一道保險,這次的裁人對他不會有什麽影響。
“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和董事會討價還價的籌碼了,如果不能達到董事會要求,我們大家都麵臨著失業!,裁員這事誰都不想發生,但是現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必須要執行這個操作!”湯白語氣很生硬。
“公司業績不好,裁員無可厚非,但是我對裁員的方案無法理解,有沒有一個裁員的標準?”柳通繼續發問。
“這是經過公司評估後定的方案。”湯白回答。“公司評估?!”柳通心裏一聲冷哼,”公司現在不就是你一個人說了算?”
“論利潤,β產品部去年在各產品部中算中等,論合同額,是所有產品部中最高的,支撐的市場也最多,為什麽這次β產品部裁員比例最高?”柳通繼續追問,他平時一向溫和,但現在心裏恨不得伸出一千隻手把湯白掐死。由於是diàn huà會議,湯白在家中,而他在南京的辦公室裏,麵向落地窗站著,麵色潮紅,左手握著diàn huà,右手跟隨著他說話的語調上下揮舞著。
“柳通!”湯白剛說了兩個字,就被柳通快速打斷了,“我無法理解這個裁員方案的標準,我沒辦法和員工解釋!”
“柳通,我要提醒你!請注意你的職業性!這是公司的決定,請你冷靜一些!”湯白非常強硬。
“這******明顯是柿子挑軟的捏!還在這冠冕堂皇!”柳通心想,但沒再爭辯下去,他知道多說無用。今天開會的四個產品部,大平台產品部有個VP(副總裁)分管,π產品部的老總是集團公司董事長請來的,ε產品部老總是湯白的關係,隻有他柳通,β產品部的老總,一則隻是個總監級別,二則背無靠山。
“並不是我不執行公司的方案,但既然要裁員,公司肯定要定一個原則,什麽樣的員工可以走,什麽可以留,總要有個標準,否則如何執行?”柳通不再追問比例的事情,而是從操作角度提出異議。
“董事會提這個要求也是這幾天的事情,公司隻能夠給個大的操作指導意見,具體的標準各產品線自己定吧,時間太緊了,難免有所誤傷,這也沒有辦法。”其實湯白是有標準的,隻是不能說出口,他的標準隻有一個,就是搞垮柳通。
實際上,湯白看β產品部早就不順眼了,去年β產品部打了兩場硬戰,解決了兩個市場上客戶投訴的大難題,湯白當時正為了市場上其它客戶的投訴焦頭爛額,想讓β產品更多的協助解決問題。但他當時隻是個行業老總,與柳通是平級,柳通並沒有給他太多麵子,遇到問題都是就事論事,不屬於他們範圍的就堅決不接,這讓湯白非常不爽。
柳通其實有他的難處,因為公司考核產品部主的指標主要是:訂單、利潤和產品競爭力,這些指標就要求產品要盡量擴大市場,提升產品化程度和保持競爭力。而今年的幾個市場問題的解決,已經損耗了產品部太多的精力,影響到了新產品的開發,如果把精力再放在其它市場的問題解決上,那這些指標則基本不可能完成,所有員工的年終獎和第二年的調薪都會受到影響。
但湯白不這麽認為,他打心眼裏看不起產品部,覺得這行重要的是客戶滿意度,派員工在現場按客戶的需求實現了,客戶自然會付錢,產品不產品的沒那麽重要。湯白自小就信奉勝者為王,他一向直往權力,渴望自己能在權力的巔峰,手中握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生殺大權。自從去年幾次要求柳通協助被拒絕之後,他就暗下決心,要把β產品部收了。
“我會盡量和員工溝通,但我不能保證結果。”知道多說無益,柳通也不想多說什麽了,隻能妥協。
柳通放下diàn huà,長長歎了一口氣,坐回了椅子,把頭深深埋到雙手中,看起來像快鑽到桌子底下。“近50%的裁員比例啊,怎麽能拿出這個名單,怎麽和員工解釋β產品部的裁員比例大大高於整個公司的比例?”彼時已過了晚上九點,臨近春節,晚上加班的人比平時少了很多,ruǎn jiàn園燈光稀落,窗外夜色深沉,映著玻璃窗黑黑的,感覺有些壓抑。辦公室的燈光比較柔和,柳通的身影映在玻璃裏顯得很模糊,感覺快要消失一般。這次的風暴,他之前所有準備,但沒想到來的這麽猛烈,而且明擺著是衝β產品部來的,這讓他實在無法接受。
說來可笑,一個近3000人規模的ruǎn jiàn公司,在要求縮減人員規模的時候,決策依據並不是產品、市場的評估,也沒有太多後續演進和競爭力的考慮,之前董事會隻給了不到兩個月時間,要求看到今年實現淨利2.5億的目標的可能性。一月的時候,公司就把新行業砍掉了七七八八,直接支撐新行業的產品線就整個砍掉了兩個。剛過完春節卻又得知,董事會要求現有人員繼續減少15%,否則全體高管下課,公司chū shòu。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湯白覺得已經沒有時間考慮什麽產品、什麽未來的競爭力,先把成本降下來,保住利潤,讓董事會滿意,再考慮發展才是硬道理。“人都活不下去了,還談什麽發展?這些員工裁了以後有利潤了再重新招就是了,兩條腿的人還不好找。”,這是湯白現在心中的真實想法,但不能說出來,隻能夠以產品競爭力不足、效率不高的名義,要求產品部大幅減少人員,順便除掉柳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