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隔牆有耳
字數:6999 加入書籤
端著茶杯,林然站在落地窗前出神,回想起一年多前,那時已經加入質付部一段時間了,給包達偉發郵件以及口頭溝通了後續的工作方案——沒有反饋;找包達偉要正式員工名額——沒有;說想做個大部門共享平台想向北京借幾個員工用一至兩個月——很忙,抽不出來。
幾次之後,林然清楚了包達偉的態度,就不再找他,自己想方設法把大部門共享平台建設起來了,又想辦法進行了推廣和試運行。
試運行時,林然采用的是每周一次技術專刊的形式,用郵件向部門所有人員進行係統中的文檔,知識點的推送,但並不是隻簡單的羅列文件名和目錄,這樣引起不了員工的興趣。她每周考慮一個主題,然後去找相關的資料先學習研究,把相關知識點抽出來,把資料上傳到平台上,再把總結的相關知識點在技術專刊裏發布,同時給出相應的文檔指引。
除此之外,她也會把員工的一些技術上的經驗總結和目前業界的一些技術和業務熱點放進去。由於這些工作都是林然一個人完成的,有時候也覺得挺累,但想想這事的確很有意義,員工反響也挺好,所以她就這麽堅持了兩個多月,一周沒落。
這天,林然正在考慮能否有一些激勵措施讓員工能主動投稿,平台運行了兩個多月,現在瀏覽和下載量都上來了,但是經驗貢獻還不多。很多資料是她去搜羅的,技術經驗也主要由南京質付部的員工tí gòng,研發這兒她會重點找一些員工約稿,但主動投稿的員工不多。南京質付部人太少,北京的員工她又叫不動,這要時間長了可能就沒什麽新鮮東西了。
正想著,印臻行發了個微信過來,讓林然找她一下。她有點疑惑,印臻行平時對後端工作關注的不多,有什麽事也是找包達偉安排,很少直接找林然。
挺著六個多月的肚子,林然晃到印臻行辦公室門口,門關著,她輕輕敲了下,聽到印臻行說請進後慢慢推開門走了進去。
印臻行看到林然走進來,坐在位子上示意她坐下,看了看她的肚子說:“你這肚子之前看不大,現在看起來不小啊。”
林然摸了摸肚子,不由得一笑:“好像是,最近長得挺快,檢查倒都是在正常範圍內。”
“現在有胎動了吧?”
“有一些,感覺挺神奇的,肚子裏裝了個小東西。”林然摸著肚子不由得又微笑了一下。
“你這幾個月還算比較舒服的,到八個月時就會開始吃力了,要去玩啥的,趕緊抓緊時間。”印臻行是過來人,有不少經驗,她小孩現在六歲,要的也比較晚,但如果按年齡來算,林然其實比印臻行還大一歲才懷孕。
林然有時候有點感慨,同樣是這麽晚懷孕,人家印臻行都是公司VP了,自己還是個小經理,人和人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不過她知道印臻行當年剛懷孕的時候,可沒像她現在這麽小心,結果出差途中就見紅了,緊急住院保胎。就這樣後續也沒學乖,還滿世界跑,後來客戶實在看不下去她挺個肚子還這麽拚,要求她在家好好待著,她才安定了些。所以這個位子,是印臻行拚出來的,林然覺得自己肯定做不到,也不想這樣。
“嗯,我最近加班不多了,平時周末也都有去走走,多huó dòng一下,到時候爭取順產。”
“到時候聽醫生意見吧,你是高齡產婦,也不要太刻意追求順產,每個人身體機能不一樣,現在多huó dònghuó dòng,工作上不要太累了,懷孩子挺辛苦的,還是要注意休息。”林然心裏有點暖暖的,還沒來得及說謝,印臻行話峰就一轉:“我看你最近搞了個技術周刊,是包達偉要你做的麽?”
“呃……”林然遲疑了一下,不知道要怎麽說,越級告狀可不是她的風格,略想了一下回道:“我和包總說過這個事情,他沒有反對,然後衛剛城和佟楊配合我把事情做起來了。”
“開發人員是誰支持的?”印臻行問。
“我招了幾個實習生,先進行了一個月的技術研究和學習,衛剛城支持了一個美工,再請佟楊找了一個技術比較強的開發人員進行指導,所以開發的比較慢。”
印臻行微微眯了眯眼:“包達偉下麵不是有幾個開發人員,他沒給你支持麽?”
“我問過他,那些員工都有任務了,抽不出來,我想這個係統的技術也不是太複雜,所以就自己想辦法了,好在衛剛城和佟楊也都給了不少支持。”
“你現在這個係統運維工作量大麽?”印臻行又問道。
“現在開發已經基本結束了,有一些小的修修補補,沒什麽工作量,技術周刊基本我自己寫,每周也就花個半天一天的時間,引用的一些技術總結也是員工平時的周報等的內容,沒有什麽額外的工作量。”林然回答,印臻行問得這麽細,讓她心裏有些打鼓,不知道是什麽情況。
“那這個平台你後續還有什麽考慮麽?”印臻行接著又問道。
“我想後續能不能有一些措施去激發一下員工的參與度,最終是想把整個部門交流和共享的氛圍建立起來,這個可能不是太容易,但我會努力。”
“嗯,部門有一些公司的積分預算,我回頭看看還有多少,到時候撥一部分給你。”印臻行點點頭,林然心裏很開心,這說明印臻行認可了這個工作成果。
“另外,你的這個周刊,後續每周也抄送給劉總。”林然聽了又是一陣開心,這幾個月的鬱悶不由得一掃而光。劉總是印臻行的上級,他們這個事業群的最高負責人,公司的高級VP。
林然看印臻行沒有其它什麽要交待的了,想了一想,有點遲疑地說:“印總,我還有一個請求……”印臻行和她聊完了正在看手機,聽到她的話抬頭看了一眼,示意她說下去。
“我想……能不能給南京質付部加點人,南京這兒工作量不小,之前人員不夠都是由北京派人過來支持的,現在還有三個員工是北京長期出差在這兒的,這樣下去成本也高,南京部門的能力也難以沉澱和提升。”
林然頓了頓,看了下印臻行,沒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就繼續道:“這些員工要來都是直接支持衛剛城這兒的,前段時間和他過了一下後續計劃,印天產品五月就正式進入集成測試階段了,接著就是各現場的部署和上線,預計五月後工作量會有較大增加,五月後很多實習生也要回學校了,短期補充有點困難,而且能力方麵也很難達到要求,所以希望能不能增加三、四個正式員工。”
印臻行邊看手機邊點點頭:“我知道了,我再和衛剛城了解一下情況。”
林然開心地從印臻行辦公室走出來,回座位上喝了點水,處理了一下工作,準備去洗手間,她現在肚子大了,內髒被擠壓,上廁所的次數明顯比以前多。
從洗手間出來之後,在洗手台正好遇到吳健,她打了個招呼,吳健看到林然有點吃驚,表情很是奇怪,眼光躲躲閃閃的,勉強地應了一聲,手也沒洗就很快走了。
“我有這麽嚇人麽?”林然很納悶,是不是身上哪裏有不對勁的地方,她在洗手台的鏡子前仔細地把自己端詳了一遍,怎麽也沒看出來哪裏不對勁。“為什麽吳健看到我像見了鬼一樣?”她很是奇怪。
林然正在鏡子前sǎo miáo自己,突然從鏡子中看到側後方有個人在看著她笑,她定睛一看,是董方學,不知道笑了多久。
這一下讓林然有點不好意思,正想著怎麽開口,董方學很神秘地走到她身邊說:“然總,你剛去見印總啦。”
“呃~”林然一下沒反應過來什麽意思,不知道怎麽接話,沒等她開口,董方學又說:“然總,你從印總辦公室裏出來的時候好像很開心嘛。”
林然心裏微微有些不悅,“董方學這麽八卦,讓人感覺很沒分寸。”,但沒表現在臉上,笑笑說:“你是準備轉型當特工麽?這麽喜歡搞偵察。”
董方學打量了下四周沒人,神秘兮兮地示意林然跟他走。林然不知道他要幹啥,滿肚子疑惑地跟董方學走到一個小會議室,看著他把門關上,然後問道:“你這是演哪出啊?”
董方學沒有直接回答林然的話,問她要不要坐,林然搖了搖頭:“到底是啥情況啊?”
董方學看著林然說:“然總,我和你說個事你別激動啊。”林然嗯了一聲。
“剛才我在洗手間裏麵的時候,聽到吳健在打diàn huà,說你去印總辦公室了,然後出來的時候很開心,我聽他像是給包達偉打diàn huà。”
林然頓時就想起有幾次她和員工開完會不久,包達偉就給她打diàn huà,不痛不癢地問一些工作上的事,然後就旁敲側擊地提醒她,之前她有過一些疑惑,但是沒有往深處想,原來是這原因啊。
想到這林然有點哭笑不得,這包達偉也真是太奇葩了,這麽小的部門也要玩這種手段,至於麽?
董方學看到林然沒說話,以為她鬱悶了,說:“然總,你可別氣著,你懷著寶寶呢。”
林然回過神來,笑了一下:“我沒生氣,是想起來之前有一些事情是覺得挺奇怪的,你這一說我就明白了是什麽原因了。”
“對了,董方學,”林然想起另一件事情:“我今天和印總說了印天產品後續工作計劃和缺人的情況,也申請了增加正式的質付員工,印總說要找衛剛城再溝通一下,你也和衛剛城說一下情況吧,你現在這兒已經壓力非常大了,我也擔心再不加人後續的計劃都會受影響。”
董方學一聽這話挺開心:“謝謝然總,我馬上去找衛剛城說這事去。”他撥腿就走,到了門邊又回頭說了一句:“然總,吳健後續能不能不負責我這塊產品,這人水平又差,人品又次,我實在受不了他。”
“嗯,我知道,最近郭曉曉參與你這塊工作的比例已經大大提升了,主要是我現在沒有合適的人員可以調換,所以我本想等過一段時間再調整,他跟著你產品大半年了,印天產品非常複雜,專業性很強,有人接手也要熟悉一段時間,我也覺得他做你這塊不是太合適,後續看能不能給他調整個工作範圍。”
“那謝謝然總了。”董方學拉開門出去了。
吳健給包達偉打diàn huà的事,林然並沒有特別放在心上,她更多的還是考慮後續部門的運作和發展。
“以董方學這麽嫉惡如仇的性格,今天知道吳健這個情況,後續他們兩個配合肯定會出大問題。“林然思量著,之前她就考慮過幾個吳健的替換方案,也和其它幾個開發組長吹過風。但一直覺得不用太著急,想等四月左右印天產品開發差不多了,再進行調整。
“看來要提早把吳健從印天產品中替換出來了,要不改天這兩個打起來都不奇怪。”林然把之前考慮的幾個方案在腦海裏又過了一下,猜測郭曉曉會傾向哪一個,準備下午再找郭曉曉商量一下,以現在的情況,不能讓董方學和吳健再配合下去了。
林然去洗手間的時候沒帶手機,回到位子上的時候,她特地看了下手機,沒有發現未接diàn huà。“以包達偉的性格,估計不久就要找來了。”林然想著,又一看已過了十二點,她懶得操心這種破事,收拾下就去吃飯了。
下午,林然考慮了幾個吳健的替換方案後,就去找郭曉曉,征求她的意見。
郭曉曉也是對吳健非常頭疼,說他很不好溝通,而且對業務理解的非常慢,總是要求開發把所有細節寫成文檔給他。
“其實這個要求也不能說完全不合理,隻是在目前這樣的緊急情況下,開發人員更需要測試人員幫助他們,而非總是隻提這樣那樣的要求。”郭曉曉說。
“而且之前文檔還是有不少的,但是需求和設計變化的很快,要全部同步改工作量非常大,而上線的計劃卻一直在提前。我覺得是吳健自己的理解能力不是太強,這些需求設計開發內部其實都會評審,像這種情況我一般就先自己記一下,然後覺得理解不了或是容易有分歧的地方就找開發先確認好,先確保在測試的時候把好關,至於相關的文檔,在產品發布和交付的時候是肯定要有的,但是現在的確來不及。”郭曉曉劈裏啪啦地說了一通,她被調來和吳健配合快半年了,對他也是不大滿意。
林然點頭表示讚同,郭曉曉的觀點和她的觀察基本是吻合的。
她又問郭曉曉:“我想把吳健做個調整,從其它產品裏找個測試和他對調一下,先把他置換出來,讓他去負責一下別的產品看能不能適應,你看看這樣是不是可以。”
郭曉曉想了一下說:“這樣應該可以,你希望誰來替換?”
林然把她覺得的合適的人選和這些人選置換出來之後的過渡方案和郭曉曉說了一下,郭曉曉果然挑中了林然預判的方案。林然一看那這下好辦了,就和郭曉曉確定了替換的時間,同時立馬去找另一個產品開發負責人丁玉華溝通了情況,丁玉華雖然不是太情願,但一則他的脾氣比董方學好,二則林然答應說他產品的測試組長不變,吳健隻是配合測試組長工作,他也不好說什麽,就同意了。
這事很快就定了下來,林然第二天上午就和吳健溝通了工作調整的事情,吳健有些驚訝,問是什麽原因,林然隻說一個是希望員工每個產品都熟悉一下,避免一個產品測試久了有定向思維,另一個則是覺得吳健的能力可能更適合另一個產品。她能看出來吳健並沒有完全認可這兩個說法,但沒有提出不同意調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