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不畏挫折--把每次困難都當成考驗 (3)
字數:2605 加入書籤
一,四位客人周末來到海底撈用餐,是要趕時間,點餐後要求服務員快點上菜。這時為這桌客人服務的李提醒客人:“我們會在20分鍾內請您點的菜全部上齊,請您喝點飲料先稍等一下。”大約10分鍾的時間,客人的菜陸續端了上來,用餐過程中客人不斷地讓服務員催菜。每次服務員都得馬上去看一下菜做得怎麽樣然後回來報告,可是這桌客人還是不滿意:“總是馬上就好,這都多久了,敷衍我們是不是?”服務員馬上解釋:“真是不好意思,可能是今客人太多,稍有耽誤,我已經催他們盡快了。”客人絲毫不讓:“這叫盡快呀,都了我們有急事,耽誤了你負責,把你們領導叫來。”
服務員雖然很生氣但還是一再道歉,客人存心找茬,她隻好找來經理。當經理匆匆趕來時,菜已經全上齊了,從下單到菜全上其一共用了25分鍾。經理見這客人有些無理取鬧的架勢,微笑著:“實在抱歉,今是周末,客人比較多,我們已經加了人手保證大家的用餐時間了。剛剛也有桌客人等了半個時了,我們實在不好意思,給他們贈送了一個果盤。您看你希望我們為您做點什麽呢?”經理的一席不卑不亢的話的恰到好處。客人的態度立刻沒那麽強硬了,經協商最後餐廳贈送給客人一個果盤,同時還送一張代金券。經理:“實在不好意思,總之是我們的工作失誤。各位下次光臨海底撈的時候,我們一定盡全力為大家服務。”
顧客永遠是正確的”是服務行業法寶,為顧客提供服務,顧客對餐廳提出的正當要求應盡量滿足,盡量避免與顧客爭吵。當有客人投訴,服務員不要急於辯解,更不要憑想象向客人解釋,而要以謙恭的態度聽客人發泄不滿,了解問題的核心在哪裏。服務員要禮貌並有尊嚴地對待這些無理取鬧的顧客,如果顧客不予理解,盡量避免卷入,或盡量自然地對待這些顧客,除提供必要的服務外,避免離桌太近。如果有人行為不檢點,應向經理報告,而避免爭吵。
大家都服務行業難做,的確如此。因為麵對的人群非常廣,各種性格的人都有,有時一些挑剔的顧客會讓你覺得氣不過,這時你要提醒自己這是你的工作,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就是你工作的能力。在一架即將起飛的飛機上,一位乘客請求空姐給他倒一杯水吃藥。空姐很有禮貌地:“先生,為了您的安全,請稍等片刻,等飛機進入平穩飛行後,我會立刻把水給您送過來,好嗎?”15分鍾後,飛機早已進入了平穩飛行狀態。突然,乘客服務鈴急促地響了起來,空姐猛然意識到:糟了,由於太忙,她忘記給那位乘客倒水了!
當空姐來到客艙,看見按響服務鈴的果然是剛才那位乘客。她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麵帶微笑地:“先生,實在對不起,由於我的疏忽,延誤了您吃藥的時間,我感到非常抱歉。”這位乘客指著手表道:“怎麽回事,有你這樣服務的嗎?還空姐呢!”空姐手裏端著水,心裏感到很委屈,但是,無論她怎麽道歉,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諒她的疏忽。接下來的飛行途中,為了補償自己工作的失誤,每次去客艙給乘客服務時,空姐都會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麵前,麵帶微笑地詢問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別的什麽幫助。然而,那位乘客餘怒未消,擺出一副不合作的樣子,並不理會空姐。這位空姐還依然是態度良好地為那位乘客服務。
最後,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給他送過去,空姐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投訴。此時空姐自己雖然覺得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職業道德,顯得非常有禮貌,而且麵帶微笑地道:“先生,我為剛才的失誤道歉,您有什麽要求盡管提。我都將欣然接受您的批評!”那位乘客沒有話,接過留言本寫了起來。等到飛機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陸續離開後,空姐打開留言本,卻驚奇地發現,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寫下的並不是投訴信,而是一封表揚她工作盡職職責、服務熱情周到的信。
有些客人提出投訴不過就是要服務員聽一聽牢騷,並不是就想和服務人員過不去,如果服務員能認真聽並適時送一點禮品,投訴有可能到此為止。作為服務人員要盡量控製自己的情緒,有些客人很刁鑽,但是如果和他爭執起來會把問題鬧得更大,這樣不但客人有了再糾纏下去的理由,同時會損害企業的形象。當你發現總是不能處理,應把情況報請領導處理。假如顧客與服務人員糾纏,尤其是牽扯到不應該談論的問題,服務人員可以微笑表示歉意,並迅速離開以擺脫這種場麵。這種以柔克剛的處理方式比麵對麵地和客人起衝突更可取,當你微笑著和客人迂回時,客人即使生氣也不好意思太強硬,那些找茬的客人也沒有了糾纏的理由。
勾兌風波來襲時
民以食為,食以安為先”。但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從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雙匯“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期思念、三全的“細菌門”,這些食品安全問題似乎總是離不了那些行業龍頭企業。近日,餐飲行業又鬧起了“勾兌門”。先是山西老陳醋,再到醬油、骨湯、豆漿、檸檬水、鮮榨果汁……一時間“勾兌門”鬧得沸沸揚揚,各路媒體仿佛整體變身食品監督專員。人們發現,原來身邊如此多美味可口的食品、調料,都是“用水衝的”。不同以往,“勾兌門”至今並未牽出真正的食品安全事故,“勾兌門”反映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商家的誠信。
對企業來,誠信、合法經營比什麽都重要。特別是知名企業,苦心經營多年終於樹立了品牌,應倍加珍惜才是,否則陷入各種“門”之中,必然遭遇公信力危機。食品行業對消費者而言,一直麵臨著兩個問題:一個是食品安全,一個就是食物營養。這應該是消費者對於食品的最基本的兩個要求,但是一些企業往往顧此失彼,食品安全或是勾兌事件常常發生。其實,在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背後,都有發現食品營養的問題。一方麵勾兌行為是食品安全的隱患,另一方麵也明了消費者對於食品開始有更高的需求,不僅安全,還要營養。從味千拉麵到肯德基,從永和豆漿到海底撈,再到如今的東來順,一家家知名企業被曝光,被輿論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