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何去何從十六

字數:6339   加入書籤

A+A-


    直到此時,他才終於下定決心,對幾名官員低聲道:“咱們幾個現在都是為了保命,就放三百石糧食,一旦郡裏問起來,我們都不能承認…!”

    幾名官員聽了這話,心中一鬆,一頭就答應了下來,應道:“縣令放心,大家都是為了保命…。”

    孔縣令又對縣丞說道:“那麽這三百石的糧食,我們就做進遼東帳裏…。”

    縣丞聞言,下意識地說道:“縣令高明,反正逃民無數,遼東收不到糧食,我們也可以推說是逃民私貪了…。”

    孔縣令眼睛眯了起來,他明白縣丞的意思,現在鬥米值幾千錢,這可是一個發財的好機會。

    “那就做六百石的帳,三百石放給饑民,另外三百石,就我們幾個…!”

    ······

    就在縣衙決定放糧的同時,在縣衙附近的一間屋子裏,王薄和他的十幾名骨幹手下,也在商量對策。

    王薄今年四十歲左右,因為讀過幾年書,外表略顯得文質彬彬,但多年的盜賊生涯,早已使他的心變得冷硬如鐵,他並不關心饑民死活,他唯一關心的便是自己的目的能否達到。

    這幾年他被張須陀不斷的征剿,使他感覺到自己已經窮途末路,與其一死,還不如轟轟烈烈做番大事,恰好齊郡大旱,朝廷又強征民夫運糧,使得民怨沸騰,王薄便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這次一萬餘饑民圍困縣衙,便是他和手下所為,此時王薄也在等待軍隊到來,他知道饑民聚集衝擊縣衙,官府必然會派兵來鎮壓,他就希望這樣的情形出現,官逼民反。

    此時,一名手下小心翼翼問道:“首領,我們要把這些饑民帶走嗎…?”

    王薄瞪了這個沒腦子的手下一眼,沒好氣的說道:“把這些饑民帶走,我拿什麽養活他們…?”

    另一名手下,也是粗魯地喊叫起來,吼道:“那我們來鄒平縣,豈不是吃飽了撐的…?”

    王薄大怒,掄起鞭子狠狠抽過去,嚇得所有手下都不敢吭聲了,王薄掃了眾人一眼,說道:“我們挑動饑民衝擊官府,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饑民效仿,讓這個張須陀疲於奔命,他便無暇顧及我們,我們才好就中取事…。”

    眾手下這才恍然大悟,還是首領高明啊!王薄看著麵前的一眾手下,又得意洋洋說道:“官府不是征發民夫送糧去遼東嗎?咱們就號召一下,不要把糧食送去遼東,直接把糧食送給咱們不好嗎?而且這些送糧民夫家裏有牛,光景應該不錯,他們人來了,家產也自然會帶來,有錢咱們就可以置辦兵器盔甲,倒時咱們兵強馬壯,也占據幾座縣令享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

    眾手下眼中都露出了向往的神色,在他們心中,皇帝的生活就是天天錦衣玉食,擁有成群美貌的女人。

    “幹…!”想到此處,十幾人一起大喊起來道:“首領,我們現在該怎麽做…?”

    王薄取出一張紙,陰陰笑道:“號召民眾,最好就是歌謠,我寫了一首,鄒平事了後,你們去官道上廣為傳播,相信他們走投無路,自然就來投靠我們…。”

    眾盜賊一起圍上,王薄清了清嗓子,然後得意洋洋唱道:“長白山前知世郎,穿著紅羅錦背襠,長矛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眾人紛紛大笑,帶有敬佩的說道:“好歌…!”

    就在這時,一名手下奔了進來,急聲喊道:“首領,縣衙說馬上放糧,讓大家稍安勿躁…!”

    王薄臉色一變,怎麽能讓官府放糧,他立刻對眾人吼道:“來不及等軍隊了,我們現就去煽動民眾,就說縣衙要鎮壓我們,你們帶頭衝擊縣衙…。”

    “那我們什麽時候走…?”

    王薄毫不遲疑道:“隻要衝擊一起,我們馬上就撤…!”

    盡管鄒平縣衙已告之民眾準備放糧,請民眾稍等,但一萬多饑民在饑餓和激憤的雙重折磨之下,已經失去了理智和耐心。

    有人甚至還在饑民中大喊道:“官府是在欺騙,在拖延時間,大家去倉庫取糧…!”

    一萬多人憤怒地大吼起來,在王薄數十名手下的帶領下,民眾終於爆發了,儼如洪水潰堤,撞開縣衙大門,人流洶湧地衝進了縣衙,在饑民衝進縣衙的同時,縣裏的上萬居民也聞訊從四麵八方趕來,參與搶奪糧食,爭先恐後,互相踐踏,慘叫聲、哭喊聲,整個縣城都瘋狂了。

    幾柱香過後,西城門,張須陀率領五百騎兵,風馳電掣般衝進了縣城,但他們還是來晚了一步,倉庫早已被一搶而空,縣衙周圍隻剩下幾百名,沒有搶到糧食而不甘離去的饑民。

    縣令、縣丞、主簿和十幾名衙役都被打死,人頭懸在縣衙大門上,屍體則血肉模糊地扔在台階邊,包括縣衙後宅的縣令家人也一並被殺,幾十隻饑餓的野狗,正在瘋狂地撕咬著屍體。

    這個場景令張須陀勃然大怒,正好此時,一名少年男子慌慌張張從縣衙內跑出,背了一袋黑豆,這是他從衙役房中發現,張須陀殺機迸發,張弓便是一箭,少年慘叫一聲,被一箭射死。

    “給我殺…!”

    五百騎兵狂風般衝上,揮刀劈砍尚未逃走的饑民,數百饑民哭喊連天,四散奔逃。

    秦瓊見裏麵有很多老人和孩子,他心中不忍,大喊一聲道:“住手…!”

    秦瓊是果毅都尉,在他的命令下,騎兵們停住了殺戮,張須陀怒視秦瓊,吼道:“你敢違抗我的命令…?”

    秦瓊指著幾名婦孺,反駁道:“要殺就去殺王薄,和這些饑民何幹?他們都是婦孺,如何能殺人…?”

    張須陀凶狠地盯著秦瓊,秦瓊低下頭,半晌才說道:“卑職願受軍法處置…!”

    張須陀慢慢回頭,盯著這些饑民,盡管他知道衝擊縣衙和這些人無關,但鄒平縣已經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如果不血腥鎮壓,震懾住饑民,那就還會有十個、百個鄒平縣出現,天下將大亂。

    於是,他斷然下令道:“殺!無論老幼,一個不留…!”

    騎兵們雖然心中也是有些不忍心,但是仍然揮刀衝上砍殺,頓時一片慘叫,幾百名饑民倒在血泊之中,秦瓊心中難過之極,別過頭去,不肯動手殺人。

    張須陀瞥了他一眼,冷笑一聲道:“我軍令如山,你竟敢違抗,來人!拖下去重打一百軍棍…。”

    ······

    在長白山大盜王薄的挑唆之下,鄒平爆發了第一起饑民衝擊縣衙搶糧事件,但因齊郡丞張須陀的血腥鎮壓,震懾住了饑民,而沒有形成連鎖效應,與此同時,在郡衙的默許下,各縣官府也懼怕鄒平縣的搶糧風潮燃到自己頭上,也陸陸續續開義倉少量賑濟饑民,並勸說大戶賑災,使饑荒略略得到了緩解。

    而這時,一首琅琅上口的卻開始在黃河兩岸六郡內流傳,號召民眾抵抗征役,很多因為丟失官糧而走投無路的民夫紛紛逃往長白山投靠王薄,王薄的力量漸漸壯大起來。

    進入四月,涼州一地寒意仍盛,北風席卷平原,此時總管府的房間內,韓世諤正和副總管韓忠、副帥李靖,以及幕僚房玄齡、魏征等人正在開會,這幾人都是他的心腹,跟隨他多年,此時,韓世諤憂心忡忡對他們說道:“孤剛剛接到兵部的調兵令,命我們涼州軍出兵五萬準備參與高麗戰役,坦率地說,孤對這次戰役前景並不看好,明明可以用三五萬軍隊,便可以打贏的戰役,聖上卻要舉傾國之兵,據說齊郡那邊局勢很嚴重,水災澇災接連不斷,已經出現了饑民造反。”

    現在山東六郡先後上書朝廷,說災害嚴重,饑民遍地,請求陛下暫緩調山東地方糧庫,聽說陛下也同意了,改調洛口回洛黎陽之糧前往遼東,這樣一來便使官倉存糧大減,還有朝廷準備在邊疆各鎮新設屯田監這個官職,意思就是說,朝廷可能會削減對邊疆各鎮的糧食供應。

    韓世諤長長歎了口氣,一場高麗戰役,對付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國,居然動用軍隊一百二十萬,幾乎就是傾國之兵,還有無數的後勤民夫,這需要多少糧食,有所增必有所減,朝廷想要邊疆屯田自給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可是一塊土地,至少要開墾一年,成為熟田後能種莊稼,那前後就要兩年時間,現在才屯田,是不是有點來不及了。

    別的地方咱們不去管他,孤就說我們涼州,孤之前特地視察過,也請教了很多老農民,他們都說涼州的土地,還算是肥沃,稍微耕作一下便能直接種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水,如果我們能在這段時間,再一次大興水利,挖掘河渠,那麽明年的糧食產量至少能增加三成,這樣,這樣我們不僅可以增加農田產量,糧食完全能自給,而且還能囤積糧食,為災年做準備。

    說道此處,韓世諤對眾人又道:“孤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次攻打高麗的戰役,很可能會死傷慘重,不管是高麗人失敗,還是我們失敗,傷亡都不會低,所以,孤不打算把涼州軍隊送到遼東送死,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想個穩妥的借口,逃過這次朝廷調兵…。”

    房間內一片沉默,半晌,李靖方才說道:“既然兵部已經下了調兵令,我們硬抗肯定是不行,而且一兵不出也不現實,我建議出一萬人馬,至少可以給兵部一個交代…。“

    韓忠眉頭一皺,又道:“可兵部要求是出兵五萬,我們隻出兵一萬,少了這麽多人,那怎麽向兵部交代,總要有一個理由…。”

    李靖開口笑道:“理由很好找,其實也是事實,因為我們涼州這一塊是邊鎮,是要防禦草原胡人,按照朝廷慣例,一般是六戶配一兵,我們卻是八戶半配一兵,兵力本身就不足,假如兵力再減少五萬,那麽防禦就會大大下降,容易被那些胡人趁機入侵,可以給朝廷說明這個情況…。”

    韓世諤背著手走了幾步,然後歎息一聲道:“其實我倒不擔心兵部,我覺得這是陛下的意思,傾國之兵調去遼東,中原空虛,就突顯出了邊疆的重兵,有點外重內輕,所以聖上為了平衡兵力,也要相應削減邊疆軍隊,我聽說豐州總管樊子蓋和代州總管馮孝慈那邊,都一樣被調兵了…。”

    韓世諤剛說到這,韓忠一拍大腿笑道:“我說呢,代州那裏怎麽會突然有人造反,原來馮孝慈也不願意出兵…。”

    “這是怎麽回事…!”這時幾人一起向他望來。

    韓忠也是連忙說道:“今天剛剛得到一些信息,說雁門賊帥尉文通聚眾三千人造反,馮總管帶兵和賊兵激戰,賊兵逃進了深山…。”

    眾人都是恍然大悟的笑了起來,這個造反確實很及時,房玄齡也是笑道:“估計這個賊帥尉文通早就有了,隻是留在關鍵時候用…。”

    李靖微微笑道:“其實我們也可以效仿代州,比如這個時候某個草原胡人部落大舉南下,威脅涼州,但是他們隻是威脅而不打,那麽朝廷就不會調涼州兵馬了…。”

    韓忠不解問道:“可是哪個草原部落,會那麽老實聽話…!”

    韓世諤卻是意味深長地笑了,因為李靖之計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他想到了西突厥的那些個小部落,或許處羅可汗可以幫他這個忙。

    ······

    幾天過後,幾乎整個涼州的老百姓都被動員起來,所有十六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子,都需要參加到修水利的各項工程中去,數十萬年輕青壯被組織起來,一場轟轟烈烈的修水利熱chao,在涼州的各地湧現。

    雖然涼州上下,都處於熱火朝天之中,但是中原腹地,卻依然籠罩在一片戰爭的y雲裏,連春ge都在一種極其冷淡的氛圍中度過。

    連普通民眾也感覺到了戰爭即將到來,大家都舍不得花錢了,攥緊每一枚銅錢,桌上的飯菜也沒有往年豐盛,連累老祖宗的供品,也比往年少了幾樣。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