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裏都一個回不去的故鄉

字數:1112   加入書籤

A+A-




    回不去的叫故鄉,到不了的叫遠方。故鄉是那個我們出生長大的地方,記載我們孩童時的美好回憶,長大之後,我們與故鄉斷開了連接,去了另一個他鄉,故鄉的種種美好在我們的記憶裏封存起來。故鄉在我們離家之後,也是一直處於不斷的綠展之中,而這些變化發展我們是沒有參與進去,我們在他鄉生活定居下來。一年可能才回家鄉幾次,呆不過一個月而已。我們對於故鄉的認知一直處於固化的認識狀態。回到故鄉之後,故鄉的一切離我們記憶中的都已經漸行漸遠,我們覺得格格不入,無法融入其中。

    兒時記憶中的小河流是那麽清澈透明,還經常和小夥伴下水去摸魚;如今的河已經已變渾水。記憶中美麗的小樹林小竹林也已經消失了,變成一座座民居。兒時一起玩耍的小夥伴也不知去向,都離開故鄉到了其它城市去工作了。

    故鄉,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上的坐標,還是一個時光源流中的刻度;更多的時候,我們談起故鄉這個話題,它還代表著一種精神層麵的向度。那個在“曾經”中存在過的域名,之所以被懷念,乃因它是已經消逝的某種文化或情感之廢墟。“故鄉”被狂飆突進的時代所拆遷,亦如民間道統之被摧毀,徒餘茫茫荒原在筆下憑吊。人之所為人,正是因為會懷念種種日漸消亡的物事,人的成長就是由這些伴隨著他成長的記憶中的事物所產生的各種記憶組成,如果這些記憶的人事物變得麵目全非或是消亡了,這個人就在故鄉也找不到存在感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在外接受了許多外麵的新的先進的事物思想理念,對比起那個封閉落後的小鄉村那兒的思想理念還一直停留在過去,也會讓自己在和故鄉人交流起來產生重大的障礙。使得你的腳步踏上家鄉故土後就想逃離。

    阿根廷影片《傑出公民》裏,男主角作家從瑞典皇室手裏接過諾貝爾獎、從故鄉鎮長手裏接過傑出公民獎。人生的尷尬,你都知道。坐在飛機上聽到廣播裏自己的名字、錄著電視節目猛然插進的廣告。人生的莫名,你都知道。你要給同鄉少年買輪椅、去赴陌生人的邀約。衣錦還鄉,故居作他用墓園已荒蕪。唯獨這份鄉愁安放何處,你不知道。這個故鄉是永遠也回不去了,隻有離開了。這位作家男主角也隻有在自己的作品中去安放這份鄉愁,他的作品是以故鄉為背景來展開故事線索。

    也許用一首席慕榮的詩《鄉愁》最能表達這種情感: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仿佛霧裏的揮手別離/離別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