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窮人思維

字數:1521   加入書籤

A+A-




    很多生長於家境不寬裕的家庭的人,他們的父母大多都是勤儉持家,杜絕浪費的人。這也是被譽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這種環境長大的人,當然大多數都是繼承了父母的這種優良美德。勤儉不浪費的思維模式,已經在父母們的心中已長成參天大樹。它也像生物基因一樣遺傳給了他們的下一代。

    前幾年我工作單位的一位領導,經常提起他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人。有時候家裏來客戶做了很多菜,吃不完,舍不得倒掉,放在冰箱吃兩三天這些剩菜剩飯,結果引發了他的腸胃病。結果就是到醫院輸了幾天液。他和父親說了很多次,但他父親就是改不掉這習慣。這正是過去物質匱乏時的窮人的思維方式,在他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戒不掉。

    我的以前上學的時候,遇到一位非常節約的勤儉持家的老師,哪裏的菜呀生活用品價格低一點兒,她就會往那個地兒跑,有的時候買了東西節約10多塊錢,坐車要來回一個多小時,她也是感覺無所謂,認為自己賺到了。她似乎認為自己的那一個多小時就值10多塊錢。窮人思維的模式就是花時間節約錢,少花錢,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而富人思維是花錢節約時間,更多的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生活在大城市裏的上班族們,早上出門上班是不是經常會遇到一些跟你們一起擠公交車或地鐵的大媽大爺,他們不是要去公園鍛煉身體的,而是帶著購物的小推車奔向某個大超市的。因為他們知道那個大超市今天會搞大型促銷huó dòng,要去搶購的。可是你知道他們也吃不了用不了那麽東西呀,他們是給自己的兒女買的。我的一個同事的父母就是這樣的,她的父母經常趁大超市搞促銷的時候買很多東西,然後給她也買了許多東西,在家裏囤了不少東西。要吃很久用很久的東西,還有一些感覺上便宜卻不知道日後能否用得上的東西,她的父母感覺這樣做了省了很多錢。

    大約10年以前的自己也是深受這種思維模式的綁架。因為繼承父母的這種種思維模式,不容易去除掉。以前都不願花錢買個洗衣機,因為覺得一個用一台洗衣機不太劃算。殊不知自己花在洗衣服的上的時間是那麽多,而且還感覺累。自從用了洗衣機之後,感覺洗衣服是非常輕鬆的事情,隻需要動動手指,按幾個鍵就搞定。人不受累,並且在洗衣機工作的時間,我還可以做其它事情。真的是省時又省力。要除掉這種思維模式的困擾,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改變的。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這種勤儉節約的思維方式,是值得推崇的美德。但在當代社會物質極度發達的年代,這種思維模式顯得格格不入。它會限製我們的思維,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我們為什麽會產生這樣的思維模式呢?似乎跟我們大腦億萬年進化有關。我們的社會進入物質產品極度發達的時間是很短的一段時間。在此之前的社會都是物質產品比較匱乏的,所以為了求存,大腦就進化出付出很小代價來獲取利益最大化的思維模式。也是就要勤儉節約,之前的年代要獲取食物很不容易,而且食物也不充裕,所以也絕對不可以浪費。當然這種思維模式也有它的優勢所在,隻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不太適用了。當我們處理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直覺思維很容易把我們往這個方向上引領,但是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在多想一下,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不是能多一個角度,以便使能讓我們找到一種從長遠眼光來看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