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奇怪的範曄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A+A-




    公元432年,彭城王劉義康的母親王太妃去世,義康悲痛萬分,母妃下葬之日,他扶棺悲憫,滿天的紙花,淒傷的挽歌,眾人穿著素白的孝衣,跟隨著王爺,哭聲一片,忽然從不遠處傳來幾聲刺耳的笑聲,眾人連忙朝那邊看去,卻是司徒府祭酒範廣淵的住所。正是臨街,開著北窗,挨著窗戶坐著三人,正在那兒飲著酒。劉義康勃然大怒,今日我母妃下葬之日,盡有如此刁民,在那飲酒作樂,開窗觀賞,叫來軍士,恨恨的說道

    “去,把那三人擒來,讓他們跪在我母棺前謝罪”

    不久,卻見那名軍士口隻帶一人前來,打眼細看,卻也認得,正是尚書部郎範曄,劉義康經過這幾年政治上血雨腥風的洗禮,早已變得心有城府,也不十分的發作,隻是冷冷的一笑,淡淡的說道

    “原來是範大人呀,今日我母新喪,大人可是興致不淺呀”

    “王爺,太妃去世,讓卑職想起逝去的母親,不禁悲傷不已,借酒消些愁兒,驚擾了王爺,卑職在這向王爺陪罪”

    範曄露出惶恐之色

    “那另外二人呢”

    “回王爺,那二人見卑職悲痛不已,怕傷壞了身子,來勸慰卑職,剛才驚到了王爺。不想連累朋友,便讓他二人回去了”

    “那剛才是何人發笑”,劉義康說到這時,已動了怒意

    “王爺,恕卑職直言,卑職醉眼觀去,隻見王爺一人真心哭泣,餘者盡皆在惺惺作態,觀其神。看其形,深覺滑稽,一時按奈不住,笑出聲來,王爺,確實是卑職的不是,望王爺大量,饒過卑職”

    其實範曄學識洲博,善於為文。為人傲岸不羈,劉義康也很喜歡他的才幹,雖不是親信,卻也實是自己這一係的下屬,便也不想十分的為難他,知他為了脫罪,在那賣巧胡謅,就算不革了他的職,小懲一下還是必須的,正是母喪之時,也不想和他過分糾纏,便說道

    “算了,看你平時官聲不錯,就不重罰了,你去宣城擔任太守去吧”

    說罷,不再理他,轉身便離開了。

    範曄被貶職以後,鬱悶異常,閑來無事,不禁才情迸發,就在任內整理各家有關後漢的史籍,開始從事後漢書的編篡工作,借以排除自己的心中不得誌的苦痛,他憑著自己獨有的見解,和對曆史的領悟力,寫出了讓他名留青史的著作“後漢書”

    公元438年,範曄任滿,調任長江王劉義欣鎮jun1 zhǎng吏,加封寧朔將軍,這年他嫡母過世,範曄卻遲遲不肯前去奔喪,後來想起上次貶官之事,不去又恐失了禮數,讓人彈劾,又損失了前程,卻又不願太違了自己的本心,便帶著妓妾一起前去。

    公元44O年,因為才華橫溢,升任左衛將軍,太子詹事,來到皇帝跟前做官,範曄不但文才出眾,還十分的精通音律,劉義隆很想聽聽他彈的琵琶,就笑著對他說

    “範卿家,朕聽說你琵琶

    彈的不錯,能否為朕彈一奏一曲”

    他卻很嚴肅的對宋帝說道

    “陛下,天下萬事,都是居其位謀其事,臣所位官職是太子詹事,左衛將軍,陛下若有軍,政之事,臣可以提提建議,盡為臣者的本份,陛下若要聽曲。可召宮庭樂師來即可”

    劉義隆隻防備軍略超人的武將和手握重權的大臣,如檀道濟,劉義康,並不忌憚範曄這樣的以文才見長,書生氣的臣子,聽罷也隻笑笑,並不往心裏在。有一次,皇帝在宮中宴請大臣。喝的盡興,想讓範曄彈奏,卻又怕他又拿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自己在人前抹不下麵子,便對他說。

    “範卿家,朕自歌一曲,你用琵琶為朕伴奏如何。”

    範曄見宋帝如此,自己也不失臉麵,也就不再用什麽正當理由去推辭,馬上奉旨彈奏一曲,但當皇帝唱完,他便立刻停止彈奏。

    他與皇帝保持距離,不願曲意奉承來顯示自己的文人傲骨,卻對同僚以本心相待,若他喜歡你。無論你怎麽煩他厭他遇事他也要執意拉上你,若他厭你,必定會出言相譏,從不隱滿心中所想。他就是這樣任意的以私心任性處世,豪不掩示,你若欣賞他。他卻要仗著你的喜愛與你生分,你若厭他惱他,他偏要想著法子和你親近。他就這樣任意的揮霍著自己才能給他帶來的大家對他的喜愛和信任,以書生的意氣,俠性任為,在朝堂上天馬行空著自己的人生。而因為他的地位,言行舉止所散發出來的信息卻打動了一個人。

    廣州刺史孔默之因為收受huì lù獲罪,劉義康卻私心替他求情。讓他兔於刑罰,他有一子,名叫孔熙先,也與範熙一樣,博古通今,廣知文史,又與天文,曆法,占卜頗有造詣,儒家提倡以孝悌為本,廣以仁愛,父親受了劉義康如此的恩惠,作為人子,焉能不報?不但要報,還需湧泉相報,他見皇帝體弱多病,還心係著潘貴妃的美色,身子日漸消瘦,時常病的死去活來,想著恐怕不久將要離開人世,便計算著聯合幾個重臣,謀害了皇帝。推劉義康登上皇位,即可報恩,又能下開朝之功。

    他如同選將派帥一樣。在宋帝周圍的一幫大臣裏仔細挑選,隻有範曄和他性行類似,滿腹怨言。任俠肆為,即然選中那就馬上行動。他雷曆風行,馬上通過拉擾範曄的外甥謝琮與範曄見了麵。二人一樣的博學,很快從起先的相互試探到誌趣相投,相見恨晚,又都酷愛賭戲,他在範曄麵前顯示出了高超的賭技,卻又總是不動聲色的輸給他。而且認賭服輸,不顯一絲心疼錢財和輸有不甘之色,讓範曄喜得和他更加的親近。他仔細揣摸,度摸著火候到了,便心平氣和的對他說道

    “皇上體弱,又喜猜忌,我夜觀天象,算出天下不久將會移主。將軍應早做打算,行擁立之功,可保一世榮華,我觀太子年弱,恐難當大任,彭成王英明神武,精於政務,卻遭皇上猜忌,調往遠處的南方,遠離朝堂,我父曾受他活命之恩,我願以死相報,也替將軍計,前任左將軍劉湛為彭成王舊部。皇上病重,便疑心他與彭成王舊部,皇上病重,便疑心他與彭成王有所關聯,陰謀害他,最後竟將劉領軍處斬,將軍目前權位和劉將軍相當,又同出自彭成王舊部,將軍自認有劉將軍當年受寵於皇上嗎?若一有異動,皇上必會疑心將軍,以皇上為人,恕我直言,恐將重蹈劉領軍複轍呀!”

    範曄聞言大驚失色,又有些心動,當下默不做聲,孔熙先連忙繼續說道

    “大人祖上為皇帝立下建國之勳,卻排除在皇室之外。不能和皇帝聯姻,將軍身為高士,自知這是置將軍於豬狗之地,將軍甘心為其效命,就不怕遭天下人恥笑嗎?”

    範曄聞聽此言,憤然捶桌,歎息不已,孔熙先知其已是心動。便在他耳邊說了幾句。範曄點頭應允。

    中將軍徐湛之也是劉義康的舊部,孔熙先便以劉義康的名義給其寫了一封信,約其做為內應,徐湛之欣然答應,並派人相告,衡陽王劉義季出任雍州刺使,武陵王劉駿出任雍州刺使,南平王劉鑠出任豫州刺使,三人同一天起程,宋帝將親自在武帳岡為他們送行,孔熙先大喜,正是動手的好時機,範曄是禁軍統領,皇帝出行,正是他護衛左右,正好可以侍機下手,便把這事告訴了範曄,二人商議了一日,要在那一日發動政變,殺掉皇帝,然後擁立劉義康為帝。

    到了那日,劉義隆果然身旁隻帶了範曄,前去武帳岡替三王送行,孔熙先作為外侍隻在屋外等候,席間,劉義隆與三王推杯換盞,範曄持刀站立在劉義隆身旁護駕,歡樂了許久,四人興致盎然,皆醉倒在桌前,孔熙先知曉屋內情形,,又怕自己冒然行事驚擾了屋外武士,便趁著範曄出門如廁之時,趕緊偷偷拉住了他,讓其趕快下手,範曄點頭答應,可回到屋內,看著醉臥的宋帝,他心驚肉跳,終究逃不脫文人性子,手握著刀柄,猶豫了許久,因太過害怕。始終不敢下手,急得屋外偷視的孔熙先是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心中暗歎“豎子鼠輩,不足與謀,吾輩命不久矣”

    沒過多久,宴席散去。劉義季等人也已離去,宋帝也回到宮中。行刺以失敗告終。徐湛之得到消息,知事情已難成功,與其和這些成不得事的人為伍,不如早日脫身,以免日後事敗滿門問斬,就進入了宮中,巧妙的撇開自己,將事情的前因後果向宋帝報密。並指認範曄是政變的主謀,宋帝大怒,當夜遣人密秘收捕了孔熙先,嚴刑拷打,孔熙先熬不住打,隻得供認了罪行,寫了證狀,畫了押,拿出證狀,質問範曄為何謀反,範曄以為自己沒有行事。當無大礙,那曉得事情一時轉變的如此之快。倉促之間,滿腹經綸,竟然無言以對,又見孔熙先的證詞。知已東窗事發,無法推脫,隻得跪將下來,摘下官帽,伏首認罪。

    第二日淩晨,宋帝下令將孔熙先,範曄,謝綜等一幹人犯押入大牢,卻獨不見了徐湛之,眾人方知告密者乃是此人,範曄又悔又恨,做詩感歎,在生已可知,來緣話無識,好醜共一丘,何足異枉直”

    這年十二月,範曄被押赴刑場,時年四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