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反應第二(4)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然後朱博撤銷了尚方禁蒙羞的案底,並張貼告示“澄清”尚方禁的冤枉,還在一之內召見尚方禁三次,以示親近。 尚方禁從此四處奔走,早出晚歸,揭發了境內多數盜首及其親信。短短一年時間,由尚方禁tí gòng線索而偵破的案卷就厚達兩尺,朱博借機提拔尚方禁為遵縣縣令,尚方禁感恩戴德的赴任去了。 朱博又召見了那個府功曹,責問道:“你收受他人huì lù,依刑律該如何處置?” 府功曹一聽,嚇得臉色慘白,趕緊跪地謝罪。朱博便以將功折罪為由,命府功曹將曆年來所收受的huì lù及其他不義之財,一毫不差地記錄下來交給他。那府功曹害怕不已,忙將自己由不正當途徑獲得的財物全都寫了下來,呈給朱博。朱博查看了記錄,知道他已老實交代,就對他: “此事隻有你我二人知道,我有心懲治你,可又委實不忍;但如果不給你一個罪名,又如何對得起刑律和皇上?你應該怎麽辦?” 府功曹垂首坐在那裏,一言不發。朱博便命令道:“你馬上坐下來寫一個改過自新的赦文,然後……”朱博著扔給府功曹一把刀,“把你剛才所記的一切全部銷毀。” 府功曹如逢大赦,驚喜萬分,急忙寫完赦文,拿刀把自己剛才所記的竹簡劃爛。朱博便讓他仍歸舊職,府功曹從此以後兢兢業業,再也不敢做錯事了。 從“如圓與方,如方與圓”中所得的啟示是:為人處世應明方圓之道。朱博在此就成功地把握了這一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下屬有錯,必須糾正,但卻犯不著一棍子打死,否則到最後便無人可用了。朱博恩威並施,可謂深諳用人之道。看到尚方禁能知恥,表明其良知未泯,仍可挽救;府功曹雖貪婪卻懼怕刑法,免其罪責、給他敲了警鍾之後必不敢再犯錯。可見,用方圓之道靈活變通地對待他人,往往能激發其潛能與熱情,使之更加忠誠地為自己辦事。 再加一把柴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位打算戒煙的人在碰到同事問他吸不吸煙的時候,可能回答吸煙,也可能回答不吸煙;但是當同事把煙從口袋裏掏出來遞過去:“喂!吸煙吧!給你一支。”這時候,他很可能嘴裏著:“我準備戒煙了。”但同時手卻不由自主地伸了過去。顯然,同事明確的提示起了作用。這種適時“再加一把柴”的方法在商品買賣、人際交往等各方麵都被經常地運用。著名演家黃土基就有過這樣的敘述: 某年夏,我出差到杭州,在一家文物商店看著櫃台上的各種精巧折扇,心裏很舒服。一位女營業員大概看出了我是外地人,就主動地道:“先生,你要看哪一種扇子?杭州的檀香木折扇是本地的特產,尤其是這種帶有墜子的女折扇,製作是很精美的,外地的同誌來杭州,都會買一把贈送給親人作紀念的。這種折扇扇起來有陣陣的檀香味,不信你試試。想要哪一把呢?”看來我是非買一把不可了。我剛產生了非買一把的念頭,營業員就拿出好幾把讓我挑選。她還怕我不買,又追加了一句:“這些折扇價格很便宜的,都在五元上下。”我拿起其中一把扇了扇,的確有陣陣檀香味拂麵而來。其實就算不扇,那間文物商店裏也本身就充滿了濃鬱的檀香味道。那時,我剛剛離開學校,獨自一個人在外地工作,雖然沒有親密的女友,但最終我還是買了一把女式折扇。 其實無論在商品買賣還是在人際交往中,對方主動而強烈的提示很容易誘導人的行為。正所謂“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司言也,若聲之於響;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如舌之取燔骨。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所以人們是很容易接受提示的,隻要你這把“柴”加得及時,加得恰到好處。 見什麽人什麽話 在為人處世中,善於掌握話藝術者足以左右他人的意誌。隻有見人人話,見鬼鬼話,才能得到對方的接納和信任,進而自己才能從中獲益。而所謂的“見人人話,見鬼鬼話”,其實仍跳不出反應術的範圍,隻是表述上更形象、概括一些而已。 “見什麽人什麽話”,首先就得知己知彼,對不同的人不同的話,隨機應變,才能事事順遂。有一則笑話,的是某人擅長奉承,一日請客,客人到齊後,他挨個問人家是怎麽來的。第一位是坐出租車來的,他大拇指一豎:“瀟灑,瀟灑!”第二位是個領導,是親自開車來的,他驚歎道:“時髦,時髦!”第三位顯得不好意思,是騎自行車來的,他拍著人家的肩頭連聲稱讚:“廉潔,廉潔!”第四位沒權也沒勢,自行車也丟了,是走著來的,他也麵露羨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見他捧技高超,想難一難他,是爬著來的,他擊掌叫好:“穩當,穩當!”看到這裏,你也許會捧腹大笑,但細思之下,定能悟出好人話、鬼話的奧妙所在。 得更具體些,“見人人話,見鬼鬼話”,就是要根據對方的興趣愛好話。人們因職業、個性、閱曆及文化素養等方麵的不同,興趣和愛好自然也會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的興趣、愛好還會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年輕時對垂釣感興趣,而到了晚年,卻愛好養花種草。而你若知道你的交際對象對某方麵感興趣,你與之打交道時如果先談些與其興趣有關的話題,對方就容易向你打開話匣子。 有一個青年想向一位老中醫求教針灸技巧,為了博得老中醫的歡心,他在登門求教之前作了認真細致的調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醫平時愛好書法,遂瀏覽了一些書法方麵的書籍。起初,老中醫對他態度冷淡,但當青年人發現老中醫案幾上放著書寫好的字幅時,便拿起字幅邊欣賞邊:“老先生這幅墨寶寫得雄勁挺拔,真是好書法啊!”對老中醫的書法予以讚賞,促使老中醫升騰起愉悅感和自豪感。接著,青年人又:“老先生,您這寫的是唐代顏真卿所創的顏體吧?”這樣,就進一步激發了老中醫的談話興趣。果然,老中醫的態度轉化了,話也多了起來。接著,青年人對所談話題著意挖掘,環環相扣,致使老中醫精神大振,談鋒甚健。終於,老中醫欣然收下了這個“懂書法”的弟子。 在為人處世中,我們所麵對的交際對象性格迥異,有的生性內向,不僅自己話比較講究方式方法,而且也很希望別人話有分寸。因此,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就要特別注意話方式,盡可能對其表現得尊重和謙恭些。當然,也有的交際對象性格比較急躁、直率,講話猶如拉風箱般直來直去,同時,也不太計較別人的話方式。所以,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就要開門見山,有話直,千萬不要兜圈子。 有位名牌大學中文係畢業的高才生,在人才招聘會上,想讓某公司經理招聘其為辦公室mì shū,青年人在經理麵前作自我推銷時話拐彎抹角,半不切題旨。她先:“經理,聽你們公司的環境相當不錯。”經理點了點頭。接著,高才生又:“現在高學曆的人才是越來越多了。”經理還是點了點頭,什麽也沒。而後,高才生又:“經理,mì shū一般要大學畢業,要比較能寫吧?”高才生的話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還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豈料,這位經理是個急性子,他喜歡別人與他一樣,話辦事幹脆利落。正因為高才生未能摸透經理的性格,結果話未完,經理便托詞離去,高才生的求職也化成了泡影。 由此可見,要想根據別人的潛在心理話,把話到對方的心坎兒上,就要時刻注意揣摩你的交際對象心裏在想什麽。如果你的話與對方的心理相吻合,對方就樂於接受;反之,你的話就會使對方產生排斥和抵觸心理。所以,“其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 在為人處世中,需要與不同身份的人交際,因此,針對不同的身份,所選話題也應有所不同,即要選擇與之身份、職業相近或相符的話題。比如,你在旅途上遇到了一位老農民,如果你把話引向現代女性的美容上去,肯定是“驢唇不對馬嘴”了。倘若你:“大叔,今年的收成咋樣啊?每畝地的麥能收多少?”這樣,就能激起老農與你談話的共鳴點和興奮點。 要贏得別人的喜歡,就要談論別人感興趣的事。因此,在為人處世方麵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遇到老人就一定要去談他的孫子、孫女,在老人的心目中,他的孫子、孫女是最可愛的,很多大人物出去旅遊、辦公事甚至植樹,都要將孫子或孫女帶上。你給老人買東西還不如給其孫輩買東西,讓他印象深刻。遇到對方有位孫子,你就猛誇他孫子真聰明、真活潑。孩子聰不聰明誰知道呢?反正這話對方肯定樂意聽。如果對方有位孫女,你就他孫女真可愛、真真。孩子自然個個可愛,這話也不假。 另外,對一個集郵迷你不妨談幾枚好郵票;對一個足球迷談他喜歡的球隊如何取勝,球技如何高超;對注重養生之道者談談氣功和太極拳;向一個成功者請教他的奮鬥史和成功的經驗…… 與人交談時,如果能較好地運用上述方式方法,就能把話到對方的心坎兒上,也即“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你也就能“言到功成”了! 總而言之,“見什麽人什麽話”告訴我們,談話時要盡量使用對方認同的語言,談論對方熟悉和關心的話題,並且要視當時的具體情況靈活應變,以便在迎合對方心理的同時,也贏得對方的好感;唯有贏得對方的好感,才有可能得到我們想獲得的東西,而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種技巧。正所謂“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