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揣篇第七(3)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正如喬經理的:“你做主,還是我做主?”你做的也許是對的,但是千萬不要讓上司覺得你是在擅作主張。有時候,上司變來變去,你委屈死了,這都是正常的。自以為迎合了老板,替老板排除了後顧之憂,或許還能得到老板的“額外獎勵”,可結果呢,卻成了“大姑娘生孩子——出力不討好”。這時候你不要順著自己的情緒走,而是要對自己更狠一些,冷靜地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讓領導不安了? 大多數上司都會希望自己的下屬充滿活力與衝勁,而不會希望下屬暮氣沉沉,像機器人一樣。而執行上司的決策,也並不表示你是一個毫無主見的下屬,更不代表著你將失去工作中的活力。但你應該知道,表現在工作上的活力與衝勁,一定要符合上司的理想與要求。否則上司反而會認為你不夠成熟,做事不經大腦,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給你了。 動什麽也不能動領導的權威感。如果一個上司覺得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有人不聽話了,那麽他就會像得了歇斯底裏症一樣變化無常,這也不能不正常。辦公室是一個團體,作為領導,一定有其管理原則和經營目的。下屬的責任,就是要在這一管理原則下,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這樣才能協助上司完成經營目標。如果下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自認為揣測到了上意,那麽即使做對了,也會使上司感覺不爽的。 所以,在現代職場中,作為一個下屬,如果希望獲得上司的欣賞,學會尊重上司的決定是第一要訣。不管你職位多高,你都不能忘記一點:你的工作是協助上司完成經營決策,而不是製定決策。因此,上司的決定,即使不盡如你意,甚至和你的意見完全相悖時,你也得低頭服從,這才是職場上真正的“測深揣情”。 處世活用 如何看清人的本質 春秋時期,楚國的太子建因為在眾王子爭權奪利的鬥爭中不幸失敗,終被其他王子取而代之。為了防止建東山再起,前來尋仇,新任太子便秘密派人將建殺死在鄭國。建的家人也死的死、逃的逃。建的兒子勝,為了防止新太子斬草除根,便跑到吳國隱居起來,表現出一副與世無爭的態度,讓人覺得他已經淡泊名利,沒有絲毫野心。 楚國的令尹子西對勝有一定的了解,認為勝還是個值得一用的人才,於是便想將他召回來為國效力。大臣沈子高聽事此,便前去勸阻子西。沈子高見了子西,問道:“聽您想要召回勝,有這回事嗎?”子西:“是啊。”沈子高又問:“那您準備怎麽用他呢?”子西又答道:“我聽勝這個人為人耿直剛強,而且我也曾經和他接觸過,對他有一定的了解。我覺得他是個人才,一定可以為國效力。” 沈子高連忙阻止道:“不行啊!我聽勝這個人心胸狹窄,為人狡詐,其父親是被廢黜後秘密謀殺的,他自己又是那樣一個性格孤傲急躁的人,一定不會忘記父親被殺的宿怨的。現在是他沒有報仇的機會,以後一旦得了機會,他肯定會報仇的。”子西卻堅持:“不會的,殺勝的父親的人現在已經不再世了,他還怎麽報仇?” 沈子高繼續勸道:“雖然現在造成勝的舊怨的人已不在人世了,但是,如果他回來後不能得到寵愛與重用,他內心必然會不舒服,從而使他憤怒的情緒更加激烈;如果他得到了寵愛與重用,他就會貪得無厭,尋機報仇;而一旦我們國內出了什麽事情,他一定不會老老實實待在邊境,而會趁著內亂,伺機尋釁鬧事。”即使到這份兒上,子西仍不以為然。 沈子高最後道:“我聽人,國家將要滅亡,必然會用人。而現在賞識人的,不就是您嗎?再,人誰沒有災病呢?智者不過是能早日將它除掉罷了。勝的父親被殺的宿怨,是國家的一大隱患。如今我們本該是關上城門,防止他回來報仇。而像您這樣公然把他召回,這不是引狼入室嗎?我看您離死期也沒有多長時間了。” 子西聽了此話很不高興,認為沈子高這是危言聳聽,誣蔑好人。難道自己連人都看不清嗎?他越想越覺得沈子高是無病shēn yín,於是,毅然把勝接回了國,對他讚賞有加,並且讓他掌管了與吳國接壤的邊防軍隊,還封他為白公。勝當時對子西感激涕零,跪下來發誓要一生效忠於子西,一定會為子西鞠躬盡瘁的。得子西心裏暖洋洋的,禁不住兩眼濕潤,趕緊把勝攙扶起來,還賜給他很多牛羊、珠寶之類的封賞。 白公勝自從控製了邊防軍隊後,就加緊操練,使自己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升。子西看著勝為自己這樣賣命,就更加地歡喜,不斷地給他獎賞。後來,勝帶領自己的部隊打敗了吳**隊,子西大喜,勝借機要求回到都城向楚王敬獻戰利品。楚王同意了,還為他準備了盛大的慶功宴。勝就趁著這個機會,帶著自己的部隊發動了叛亂,並在朝堂上親手殺死了子西和楚王,為自己的父親報了仇。這些全被沈子高言中了,子西可謂是自食惡果! 看一個人不能簡簡單單地憑其外表,而應深入分析他的性格,看到他的內心。外表的東西有很多都是假相,隻有內心深處的東西才是真實的。“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我們要學會“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尤其是在jiāo yǒu的過程中,千萬不可以貌取人。子西堅決要勝回國就是因為他隻看到了勝外表的剛強耿直,而沒有看到沈子高所看到的勝的心胸狹窄、為人狡猾等。本來勝的父親被殺,他心中就充滿了怨恨,隻不過不表現出來罷了。對於這樣一個心胸狹窄、處心積慮的人來,一定不會忘記殺父之仇,一定會伺機報複的。子西要勝回國,明顯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所以,看事物要看其本質,有時本質的東西是不容易被發掘出來的,但是,隻要你有一顆善於發現觀察、善於揣度分析的心,你就一定能透過重重迷霧而直達本質。 培養自己的觀察力 大偵探福爾摩斯的故事,早已聞名遐邇,廣為流傳,膾炙人口。那些形形色色、離奇古怪的複雜案件,一經福爾摩斯的偵察分析,蛛絲馬跡即刻顯現出其非凡意義,很快就真相大白了。在作家柯南?道爾的筆下,福爾摩斯完全是一位學識淵博、觀察力非凡、善於揣度人心尤其是罪犯心理的神奇偵探。 福爾摩斯塑像話有一次,福爾摩斯同他的助手華生同時鑒別一塊剛剛得到的懷表。華生的鑒別僅僅停留在懷表的指針、刻度的設計和造型上,不能發現一絲別的有價值的線索。而福爾摩斯僅僅憑借手中的放大鏡,看到了表殼背麵的兩個字母、四個數字和鑰匙孔周圍布滿的上千條錯亂的劃痕,再經過縝密的分析推理,便得出如下令人歎服的結論:那兩個字母表示主人的姓氏;四個數字是倫敦的當鋪的當票號碼,表明懷表的主人常常淪落至窮困潦倒的境地;而鑰匙孔周圍布滿的上千條錯亂的劃痕,則明懷表的主人在把鑰匙插進孔去給表上弦的時候手腕總是在顫抖,因而這個人多半是個嗜酒成性的醉漢……福爾摩斯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並沒有顧及這隻懷表的新舊程度和價值,而是緊緊抓住那些與案件有本質聯係的細節,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從而收獲頗多。 其實觀察不僅僅是用眼睛看看就行了,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知覺,它是通過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嘴巴嚐、手摸等去有目的地認識周圍事物的心理過程。在這當中,視覺起著重要的作用,有90%的外界信息是通過視覺這個渠道進入人腦的。因此,也可以把“觀察”理解為“觀看”與“考察”。 一個人的觀察能力與他的知識、經驗以及職業興趣有著密切關係。對於同一塊懷表,福爾摩斯之所以能夠比華生理解得更深,一下子就能抓住了那些不大明顯,然而卻是本質的特征,正是因為他有著不同的知識和經驗。 而且,人的觀察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那麽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呢? 第一,要有明確的觀察任務。在確定任務時,可以把總任務分解為一係列細的和逐步解決的任務。這樣可以避免知覺的偶然性和自發性,提高觀察的積極主動性。 第二,觀察的成功與否主要依賴是否具備一定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俗話:“誰知道的最多,誰看到的就最多。”一位富有學識的考古學家,能夠在一片殘缺不全的烏龜殼(甲骨)上,發現不少重要而有趣的東西,而一個門外漢卻懵然不覺,毫無所獲。 第三,觀察應當有順序、有係統地進行,這樣才能看到事物各個部分之間的聯係、關係,而不至於遺漏某些重要的特征。 第四,要設法使更多的感覺器官參與認識事物的huó dòng。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獲得關於事物的全方位的感性知識,而且所得到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第五,觀察時應當做好記錄。這不僅對於收集和進一步整理分析所觀察到的事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而且也是促進準確觀察的寶貴方法。 我們在生活中每都需要與人進行交流,掌握準確觀察人的方法,凡事細加揣度,能讓你進一步把握好人際交往中的微妙關係,你也就可以在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人際交往中備受歡迎與關注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