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祭祖

字數:2444   加入書籤

A+A-


    每年的年三十,是小營莊人的大日子,這一天,是小營莊的男人們全體出動去祭祖的日子。大概2、3點鍾的樣子,莊裏的男人們(小營莊的人祭祖,從來都不讓族裏的媳婦們、姑娘們參加)都會集合成陸、吳兩群,分別去祭祖。



    陸家一群三十幾口人要去的第一站是陸一山爺爺的爺爺和太爺爺的墓地,在距離他們村最近的楊村,以前步行,走過去要二十多分鍾,現在家家都有了自行車,比以前方便快捷多了。陸一山聽老人講,當時陸家有錢有勢,在近幾個村都有地,所以老人去世以後就埋在了那裏。後來家境越來越差,老陸家的人一部分遷去了山東,斷了音訊。一部分留下了就成了小營莊的陸家一族。



    接下來就是回村去祭爺爺和爺爺的幾個兄弟。陸一山的爺爺兄弟四人,陸一山的爺爺排行老三,現在隻有四爺爺陸文宇在世了。不得不說,陸家的人丁還是很興旺的,陸一山的爺爺“文”字輩兄弟四人,父親“啟”字輩的兄弟十人,陸一山“一”字輩的男丁又有近二十人。



    陸家一群按照長輩們的順序祭奠,。祭到陸一山爺爺的時候也是他們祭祖的最後一站了。吳家的一群人也恰逢祭奠到了距離他們不遠的一個祖墳。遼闊的農田裏,相距不過一、二裏,放眼望去似乎就近在眼前。



    吳家那邊的鞭炮聲先響了起來。陸一山的族伯陸啟聰說:我們的鞭炮先不要放,等他們放完了再說。



    等了大概有一分多鍾,那邊的鞭炮才放完。陸啟聰興奮的說:放吧,他們鞭炮放完了,今年他們不行啊,才放這麽小的炮。



    鞭炮放完,陸一山能感覺到整個陸家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原因很簡單,他們的鞭炮比吳家放的時間更長。而在整個陸家人看來,那邊吳家人的臉都讓他們自己丟光了。



    在小營莊,每年陸家、吳家人最團結的時候或許就是在祭祖的時候了,兩邊都憋足了勁和對方比,以前是比誰買的紙錢多,現在是看誰的鞭炮燃放的時間長。今年,顯然是陸家人贏了。就這一件事,陸家人能嘲笑吳家人整整一年。



    然而,這種良好感覺並沒有像往年那樣保持那麽久。



    陸一山和弟弟隨父親到家中,與母親和姐姐一道剛剛開開心心的吃完年夜飯,等待聯歡晚會的功夫,就聽得大門外傳來了族伯陸啟良在村中主路上來來回回邊走邊叫罵的聲音。



    陸啟良是陸一山二爺爺的大兒子,二爺爺一共兩個兒子,老大是陸啟良,老二叫陸啟明。



    陸一山剛想出門去看一看,就被父親用眼神阻止了。或許是從小就挨慣了父親的打的原因,陸一山的性格有點懦弱。陸一山直到很久以後都還清楚的記得,因為點燃了鄰居家的柴火垛差點被父親扔進火堆;因為深夜到同學家打遊戲不回家,被在雨夜裏趕來的父親一耳光扇進了泥坑裏,還有因為kǎo shì成績不佳被父親罰跪在石子上等等諸如此類。



    好奇的陸一山還是扯著姐姐和弟弟蹲在大門裏邊聽陸啟良在罵什麽。聽了半天,陸一山都沒明白,隻大約聽出來是因為土地的事情,罵的很難聽,就連上三代、下三代的都牽連著罵了出來。



    陸一山姐弟三人回到屋裏,問父親母親知不知道是什麽情況。父親告訴他們,陸啟良罵的是大爺爺家三伯陸啟誌,捎帶著也罵了陸一山的四爺爺老陸頭陸文宇。



    陸啟良和陸啟誌兩家有一塊地挨著。長期以來,兩家就為了地界的問題互不相讓。雖然早先生產隊在分地的時候明確了地界,並且在地界上砸下了地標,可兩家關於地標裏外的問題還是不依不饒,長期明爭暗鬥,今天你犁我一尺,明天我占你一隴。由此經常“罵戰”不斷。讓陸老三不解的是,他們“罵戰”大都集中在春播秋種以及夏收秋收時節,這大過年的怎麽又罵上了。



    以前“罵戰”的時候,老陸頭出來說過幾次話,勸兩家和解,兩家表麵上好好好的,背地裏還是我行我素,老陸頭也就懶得管了。



    陸老三不知道的是,下午墳地祭祖的時候,陸啟良經過自家地發現自己的地不知道什麽時候又被對方占過去了一隴,心裏就很大的火氣,晚上吃飯喝點酒,又經不住媳婦的嘮叨,就跑出來不指名道姓的罵了起來。



    聯歡晚會開始了,陸一山也就沒在關注門外的“故事”,不知道什麽時候,門外的聲音似乎停息了。



    伴隨著淩晨的鍾聲準時響起,一些趕早的小營莊人開始燃放起了鞭炮,希望新的一年裏能夠“開門紅”。小營莊人用連綿不斷的鞭炮聲迎來了新的一年,直到東方迎來了新的朝霞。



    新的一年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