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磕頭禮
字數:3964 加入書籤
關曉軍上輩子到底是什麽時候踏入關福亮家大門的,已經是極為模糊的事情了,好像是在七八歲以後的事情,具體的時間節點,他已經記不太清了。
但這一次,卻是他這一輩子第一次進入關福亮家裏。
從關曉軍小時候,關雲山就一再叮囑關曉軍,不讓他踏進關福亮家的大門,小孩子什麽都不懂,自然是家長說啥他們就聽啥,因此一直就沒有進入過關福亮院子裏。
有時候從關福亮家的大門路過,也曾好奇的趴在門口向裏張望,但每次關福亮顫顫巍巍的喊他進去的時候,關曉軍每次都轉身就跑,不敢跟自己這個三老爺爺有任何接觸。
有時候跑遠了,再回頭看時,就看到關福亮孤單的身影呆呆的站在大門口,一臉的落寞,夕陽照在他的身上,將他的身影拉的老長老長。
今天他與關陽生平第一次踏入這個宅院來給關福亮兩口子拜年,關福亮兩口子的反應之大令人吃驚。
麵前這位老邁不堪的老婦人,當初狠心的那位的三奶奶,此時已經衰老的不像樣子,她此時一身黑布棉襖棉褲,棉褲小腿處纏著黑裹腿,將兩隻小腳纏的愈發的小巧,兩腳尖尖,兩條腿猶如圓規一樣。
她頭上包著一條黑抹額,抹額正前方還鑲著一塊橢圓形的綠玉,在門口燭光的映照下發著瑩瑩綠光。
此時她見到關陽姐弟的到來,心情激蕩之下,癱坐在門檻上,放聲大哭。
幾十年前,就在這個門檻上,關宏達年幼的二弟,就趴在這條門檻上直勾勾的看著她手裏的飯碗,然後眼睛慢慢黯淡,腦袋緩緩低垂,半個身子趴在屋裏,兩條腿還在門檻外麵,就那麽生生餓死。
“別……別哭了!”
關福亮看了自己妻子一眼,低聲道:“別嚇著孩子!”
老婦人急忙止住哭聲,快速擦掉眼淚,扶著門框緩緩起身,“是,我,我糊塗了!”
關陽見三老奶奶嚎啕大哭,確實感到有點害怕,有心想跑,但手掌被關福亮緊緊抓住,要是掙紮的話,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她心裏正發毛呢,就已經被關福亮拉著她跟弟弟一起進了堂屋。
堂屋裏正對門口的牆上掛著一幅南極仙翁手托壽桃的大畫,畫紙上南極仙翁的大腦門凸顯的極為誇張,仙翁身邊站著著一隻梅花鹿,梅花鹿嘴裏銜著一顆靈芝。
整幅畫都透著一股子喜慶的味道,兩邊是兩副對聯,一副短,一副長。
畫紙泛黃,一看就是有年頭的畫了,這是當初關家那位左都禦史的老祖宗收到的賀壽畫軸,後來傳到了關福亮手中,被他當成了中堂條幅,掛在了牆上。
在畫軸下麵是一張長長的黑色條幾,條幾兩頭兩個白色瓷瓶,上插假花。
條幾下麵是一張八仙桌子,桌子兩側擺著高背鏤花太師椅。
這些家具被擦拭的極為潔淨,在方桌上燭光的映照下,反射著微微的光。
關福亮將關陽姐弟領進屋裏之後,手忙腳亂的從桌子上的小筐裏抓瓜子花生往關曉軍姐弟手裏塞,“拿著,孩子!裝兜裏啊!”
關曉軍接過花生瓜子裝進兜裏,拉著關陽又向旁邊的老婦人道:“老奶奶,我們給您磕頭啦!祝您新年好!”
見兩個孩子給自己磕頭,老婦人慌得不行,將兩人扶起來後,伸手在身上摸了摸,臉上露出焦急之色。
她似乎沒有給孩子準備壓歲錢,此時身上沒錢,頓時就有點發窘。
關曉軍不想看她為難,拉著關陽走出房門後,才轉身對屋裏的對兩人道:“老爺爺,老奶奶,我爺爺說了,今天中午,請你們兩去家裏吃飯!”
關福亮身子一震,緩緩坐在太師椅上,捂著眼睛低頭哭了片刻,這才抬起頭來。
一抬頭就看到兩個孩子已經要走出大門了,急忙道:“小軍,陽陽,先別走,先別走!”
他在屋裏一臉激動,“好孩子,你們先等一會兒啊,先等一會兒!”
關陽站在院子裏,對關曉軍低聲道:“咱們這老爺爺老奶奶這麽大年紀了,怎麽還動不動就哭鼻子?也不知道害羞!”
關曉軍笑道:“你不懂!”
關陽哼道:“就你懂!看把你能的!”
此時關福亮屋裏傳出了翻箱倒櫃的聲音,過了片刻後,關福亮提著一個提花藍布包袱走了過來,“小軍,大過年的,我也沒啥給你們的,這裏有幾塊銀元,你拿著玩去吧!”
他將包袱遞給關曉軍,“好孩子,你給宏達說,是我對不住他娘倆……我……”
他說到這裏,聲音哽住,對關曉軍擺了擺手,“快回去吧!天怪冷的!”
關曉軍接過包袱,雙手一沉,差點抓不住,急忙用力托住,對關福亮道:“老爺爺,那我們先走了啊!”
見關曉軍接過包袱,關福亮似乎辦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下來,囑咐兩人道:“路上小心點!別跑太快!”
關曉軍走出大門之後,托著沉甸甸的包袱極為吃力,對關陽道:“姐,你幫我抬一下啊!”
關陽小聲問道:“老爺爺說,這包袱裏是銀元,啥是銀元啊?”
關曉軍道:“就是銀子做的硬幣。”
關陽頓時緊張起來,警惕的張望四周,“銀子?這裏麵都是銀子嗎?”
她年紀雖幼,卻知道銀子的珍貴,此時緊張無比,一把將包袱搶了過來,抱在懷中大步向前,“快,咱們先回家給爺爺瞧瞧去!”
關曉軍此時也極為驚訝,沒想到這次拜年,關福亮竟然這麽舍得,一大包銀元就這麽給了自己。
銀元,關曉軍是見過的,在關自在家裏有的是,被關自在用牛皮紙裹成長長的圓柱形,放在一個樟木箱子裏,關陽此時手中的銀手鐲,還有關曉軍脖子上的銀項圈,都是關自在拿銀元找銀匠打造的。
這個時代,作為“祖上闊氣過”的一些人家,基本上家裏都會藏著或多或少的幾枚銀元,但像關福亮一下子給了這麽多的情況,關曉軍還是第一次遇到。
一百枚銀元差不多也就五斤來重,而關福亮給他的包裹十分沉重,少說也有十多斤,這麽一算,起碼有三百來枚銀幣。
關福亮今天這手筆不可謂不大,這些銀幣放在民國時期,足可以在京城買下一個大宅子了。放在鄉下,起碼能買一二百畝地。
也不知道這麽多銀元,關福亮是怎麽存下來的,但今天,放了大半輩子的東西,他卻給了關曉軍。
解放後這麽多年的苦日子,似乎讓他想明白了一些問題,或許他早就想把這些銀元給關宏達,想要跟自己的侄子道歉,但卻一直都沒有膽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三爺兩口子,也是一對可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