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太極之鄉
字數:2042 加入書籤
轉眼就到了十一長假.晚飯後,爺爺李竣道:“翔翔,你準備一下,國慶期間我帶你去陳家溝.”
“陳家溝,就是陳氏太極的陳家溝?”楊翔心中多少有點明白.
“正是,如今你的太極已有大成,並且還練出了內氣,是時候出去交流交流了,閉門造軍可不行,曆來的武術大家無一不是交遊天下,在實戰中錘練和提高自已.練太極陳家溝不可不去.若是有時間還要去一趟少林寺.太極少林二者一剛一柔,都的體會.”
“啊,還要去少林寺,少林寺可是個風景名勝,婷婷一起去吧.”一聽還要到少林寺去,寺當下就想到了李淑婷.武術界向有‘北重少林,南尊武當’之說.少林寺武術以剛猛為主.
楊翔李淑婷在爺爺楊竣的帶領下先是坐飛機到鄭州,然後乘車到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家溝城東5公裏處的清風嶺中段,距焦作市區35公裏,之所以稱之為太極故裏,不僅是因為黃河與洛河交匯孕育出太極陰陽文化,更因為在這裏誕生了風靡世界的武術精粹——太極拳。太極拳是明朝末年陳家溝村民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諸優秀拳種之精華,結合導引、吐納術、中醫經絡學,創編的一種新的內功拳種,按陰陽轉換之意取名太極拳。
一步入陳家溝,就猶如步入了太極文化聖地。這裏有令人敬仰的太極拳祖祠,有響譽國內外的陳家溝武術館,有充滿傳奇色彩的楊露禪學拳處。其中,太極拳祖祠是為紀念太極拳曆代宗師所建。祖祠由山門、碑廊、拳譜堂、祖師堂、揚武殿、耀德殿等組成。祖祠院內的廣場兩側塑建有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的銅像以及曆代太極拳宗師的碑碣,碑碣上刻有曆代宗師的簡介,這是中外太極拳愛好者為紀念太極宗師名人們所鐫立的。
在陳家溝武術館,可以一覽當代太極拳師的風采。在武術館大廳的四麵牆壁上,可以看到當代太極拳名家以及後起之秀的展板。其中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十九世太極拳傳人陳小旺,曾多次奪得全國太極拳、太極推手冠軍,以其精湛的武技折服武林。與他相臨的是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十九世傳人、全國武術十大名師、河南武術館副館長陳正雷;以及與陳小旺、陳正雷並稱為“四大金剛”的王西安、朱天才,他門個個身懷絕技,人人身手不凡,傳拳授藝於五湖四海,名聲遠播於世界各地。太極拳自17世紀創編以來,經過數百年的不斷發展,目前以成為參練人數最多的世界第一運動。1978年,一代偉人******揮毫寫下了“太極拳好”極具號召力的題詞。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1500名中日太極拳選手的精彩表演震撼了世界。1992年,溫縣被國家體委首批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全世界每年都有大批的太極拳愛好者前來拜師學藝、參觀旅遊,陳家溝也被中外太極拳愛好著視為“太極聖地”。自1992年以來,焦作溫縣以成功舉辦了5屆太極拳年會,共有30多個國家100多個太極拳組織數萬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了比賽或表演。目前全世界參練太極拳的總人數以達到1億多人,有各種太極拳組織1000多個。而在陳家溝,全村80%以上的人會打太極拳,就連小孩子做遊戲也離不開太極拳招式,所以這裏至今尚有“喝了陳溝水,都會蹺蹺腿”的說法。
當下找到酒店入住,吃過晚飯楊翔和李淑婷出去散步。陳家溝到處都是與太極有關的和事,不少人還穿著古式的藥練功服,廣場上還有人群在音樂中練太極拳。果然不愧太極之鄉,太極已深入當地人的骨髓,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沒有人不知道太極拳的,對曆史上的太極大家陳王廷,楊露禪及當今的太極四大金剛陳正雷、陳小旺、王西安、朱天才,更是耳嫻能熟。很多人都可以說出與太極有關的故事來。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餐,楊竣就帶二小來到了清峰嶺。
“知道為什麽帶你來這裏?”看著蒼翠的青山,爺爺問道。
“知道,先祖李露禪就是在這裏學藝的。”楊翔記的看過一部電影,好象講的就是楊露禪偷師學藝,結合當前的情況,楊翔多少有些明白爺爺為何要先到這裏來。
楊竣點頭道:“當年先祖楊露禪常常攀上清峰嶺頭,藏在樹叢中向下麵的武學園內獵看傳拳情景,並在門前空地上練習,電影《神丐》、電視連續劇《太極宗師》、小說《偷拳》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楊露禪正式在這裏拜陳長興為師,並獲得陳氏秘傳拳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