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趕盡殺絕(求訂閱、推薦、打賞)

字數:4777   加入書籤

A+A-




    庫魯克塔格山南的勝利隻是牛刀小試,而呼延荒知機地不撤返本寨,顯示此人名不虛傳,不會感情用事,且數千馬賊竟一下子消失了似的,瞞過天山族的偵察,不負其馬賊潛蹤匿跡的本領,如果這批賊夥忽然又失去影蹤,再出現時已近在眼前,他們絕不奇怪。

    沔城喝著羊奶,皺眉思索道:“馬賊雖習慣了以強淩弱,憑眾欺寡,事實上行事非常謹慎,呼延荒的膽子為何忽然變得這麽大?”

    天山族探子回來了,在沔城和蘇飛逸間坐下,回報道:“有新發現,在離東北五裏一個小湖旁,找到有大批人曾在那裏紮營的痕跡,從遺下的情況來看,該是於我們抵達前匆匆離開,人數在二千人間,且肯定是匈奴人。”

    常惠等人原定的路線是沿孔雀河北上,經高昌古道,穿越天山,再改西行,直至抵達由天山從南奔流往北的裏移德建河,再往北轉。可是因失去本要在孔雀河東岸截擊他們的馬賊影蹤,為免中伏,改采偏東的路線,也打亂了天山族兄弟的布局,變得對前路的狀況近乎一無所知。否則這麽一支匈奴兵,怎瞞得過天山族的耳目?

    瑾瑜拍腿道:“這就對了,如非有匈奴大軍在附近,怎會見不到半個烏孫人?”

    沔城道:“這個匈奴軍團肯定兵力龐大,壓得烏孫人不敢輕舉妄動。他們究竟在哪裏呢?”

    又向常惠道:“該是聯絡烏孫人的時候了。”

    眾人目光全落在常惠身上,他的用兵如神,贏得所有人心服口服,唯他馬首是瞻。

    常惠正痛嚼熱辣辣、香氣四逸的鹿肉,聞言看了鄭吉一眼,道:“鄭兄怎麽看?”

    鄭吉探手抓著身邊的許延壽,笑道:“老許剛和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的見解比在下高明。”

    許延壽目光投往正燒得“劈啪”作響的柴火,值此初冬時分,由昨天起,天氣轉寒,灰黑的厚雲低垂天際,篝火散發的熱力於炎夏時令人揮汗如雨,此刻卻是溫熱舒服。

    許延壽沉吟片刻,道:“如我猜得不錯,呼延荒的傾巢追殺隻是個幌子,真正的殺著,是由匈奴人負責。壺衍鞮比任何人清楚,沒有十倍以上的兵力,還要策略戰術得宜,否則休想損我們的常爺半根毫毛。照我估計,這批敵人不該少於二萬人,是匈奴能征慣戰的精銳之師,且由李陵親自指揮。”

    聞言眾人皆動容。

    鄭吉笑道:“主帥怎麽看?”

    不論是沔城、瑾瑜,又或是蘇飛逸等皆非軍旅出身的人,雖然個個大動腦筋,思考應付之法,卻沒人敢說出來,因曉得不論構思得如何巧妙,仍隻是凡人之計,而常惠的腦袋裏麵卻能想出常人所無法預料的“奇思妙想”。

    常惠從容道:“很簡單,一切以我們的軍事目標為依歸。敵人本來的布置,是以為我們的目的是宰掉呼延荒,連我自己初時也這麽想,直至抵達古堡,弄清楚情況,方曉得若依原定計劃,不啻自尋死路。現在我們已避過一險。但要從這裏到伊犁河穀,路途遙遠,山河阻隔,對方則是以逸待勞,而我們可以拿出來見人的本錢又不多,何況幸運不會永遠追隨我們,如不能在抵達斯特林要塞時仍保持一定的實力,與送死沒有任何分別。”

    他們的軍事目標,即是要拿下敵人在沙漠裏的堅強要塞,然後死守,直至各方來援。

    沔城道:“現在我們舍呼延荒而北上,敵人會怎樣想呢?”

    常惠哈哈笑道:“這叫誤敵的第一著。”

    為人“沉默寡言”的瑾瑜沉聲道:“誤敵的第二著,是否詐作偷襲車延城呢?”

    常惠讚賞道:“瑾兄真知我心,猜對了大半,小弟耍的是連環招,先詐作過天山到赤穀城去見翁歸靡,然後兵分兩路。一路人馬來個大鬧車延城;另一路人馬留在天山,讓天山族的兄弟好好招呼,養足精神,才在天山族的兄弟照料下,沿黑水北上,從大小兩個沙漠間繞往瑪納斯湖。之後兩路人馬在那處會師,補給充足,準備妥當,便來個突入,以電光火石的速度,攻陷斯特林要塞,如果直至那一刻,李陵才知我們意不在車延,我們便成功了。”

    沔城說出所有人心中的疑惑,道:“如果真能如常兄所料,當然更好;但如若無功而還,一來一回,至少須費整個月的時間,再沒有風雪做掩護,豈非陷我們於大不利?”

    常惠道:“到車延攪風攪雨者,隻是大鬧一場,製造假象,這路人馬,人數隻限於十個之內,暫時的人選,就是小弟等幾個領頭的人物,最重要是保存實力,全身而退。”

    瑾瑜忍不住問道:“時間的問題如何解決?”

    常惠道:“技術就在這裏,兄弟們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由小弟傳他們‘以氣禦馬’的奇術,可將路程縮短至一半以上,當賊人們還在怪風雪阻路,苦盼春天來臨的時刻,我們已突破風雪,到了他背脊後。哈哈哈!”

    蘇飛逸半信半疑地環顧沔城、許延壽和鄭吉的神情,訝道:“你們都懂嗎?”

    鄭吉道:“這也叫‘人馬如一’,並非由常爺獨創,而是被當年‘帝國雙壁’衛青、霍去病迅疾如神、轉戰千裏的往績啟發,馬兒的體質還會因而轉佳,寒暑不侵。”

    瑾瑜羨慕地道:“我可以學嗎?”

    沔城道:“看你還敢不敢那麽懶惰,天天泡妞,先勤勤力力多練十年,再來求我。”

    眾皆大笑,本有點因失去方向而致稍微回落的士氣又攀高峰。常惠此計的巧妙處,不但在於避開與實力強大的敵人硬碰硬,更在抵達目標前,有安身的緩衝。天山乃天山族的地頭,躲進去後可休養生息,恢複元氣。待常惠引得敵人對付他們的主力,集中到車延城去時,藏軍天山的精兵旅就可神不知、鬼不覺地偷偷潛往斯特林西北方、位於沙漠外的瑪納斯湖。

    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極大,因為沒人想過他們敢深入沙漠,去攻打近乎不可能攻陷的要塞。

    常惠看似仍未回答沔城最早的問題,就是該否派人去聯係正麵臨種族滅絕威脅的族人們,實則已等於答了。隻有在動身到瑪納斯湖的一刻,方可由天山族的兄弟充當特使,分別知會烏孫、高昌、焉耆、龜茲等擁有軍事力量的國家種族,而在此之前,泄出任何風聲,戲法將不靈光。

    常惠抬頭望天,道:“今晚將有一場風雪。”

    沔城道:“從這裏到天山的百多裏路並不好走。”

    蘇飛逸道:“穿過大沙海又如何?唉!事實上我曾立誓不踏入大沙海半步,但卻是撇掉追兵的無上妙法,唯一問題是李陵乃有智慧的人,當猜到我們會於高昌東北的沙漠區鑽出來,將會布下羅網,把我們一網打盡。”

    許延壽笑道:“我還以為蘇兄天不怕、地不怕,原來沙漠是蘇兄的克星。”

    蘇飛逸雙目射出哀傷的神色,道:“我不是怕了沙漠,而是不想被勾起心事。”

    許延壽歉然道:“是我多嘴了!”

    蘇飛逸道:“大家兄弟,不用顧忌。我們現在的心情,與隨沔城來會常爺前,已有天南地北之別。當時是抱著必死之心,目標是能選擇死亡的方式,但求熱血痛快。現在呢?則充滿生機希望,每向前跨一步,似愈接近成功,此行最精采之處就是曉得大概死不掉。哈!”

    沔城道:“小子從未想過追隨常爺是去送死。當你見過常爺隨手一箭,命中三百步之外的箭靶,會深信不疑沒有人能奈何他。”

    鄭吉接話道:“因他根本不是人。”

    此時他們的小圈子外,還圍著二、三十人,聽他們說著人人關心的事,登時爆起震天笑聲。

    沔城道:“尚未解決明早行軍路線的問題嗬!”

    許延壽問道:“這裏誰熟悉大沙海?”

    蘇飛逸神情木然地舉手,眾人沉默下去,隻餘柴火的響聲。

    在眾人呆望著他之際,蘇飛逸沉聲道:“大沙海以蜂窩沙漠占一半,漠麵不見河流,沒有任何可供辨認的地標,鮮卑族馬賊常掛口邊的‘一漠一山’,漠是指大沙海,山是庫魯克塔格山,賴此一漠一山,才能作惡至今,各族莫奈其何。”

    常惠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麵色凝重的道:“我終於明白李陵的戰術。明早天亮前,匈奴雄師將從東、南、北三麵來犯,目標是將我們驅趕入大沙海,再由熟悉大沙海的馬賊來殲滅我們。”

    眾人聽到常惠此言後,臉上都現出驚駭之色。

    此計非常毒辣,乃趕盡殺絕的高明招數,如常惠說過的,勝利屬於有準備的人。在研究行軍路線前,他們從沒想到須橫渡令人生畏的大沙海,忽被逼得逃往沙漠,不用敵人收拾他們,自有沙漠代勞,何況還有善於在沙漠作戰的鮮卑族馬賊眈視一旁。前虎後狼,誰能活命?

    匈奴人一直派兵守著他們現在置身的草原,肯定他們來此後,便拔營離開,以免打草驚蛇。他們的行蹤全都落入敵人計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