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錯有錯著
字數:4863 加入書籤
瑾瑜道:“賊子連續趕了多天的路,人人筋疲力盡,警覺性非常低,隻要能瞞過靈銳的駱駝,我們或可在不驚動前方的糧水隊下,將這批人收拾。”
護後駝隊在他們說話間,已沒入裏外的沙塵裏,似像消失了,但對於常惠他們來說,隻用喝幾口熱茶的工夫即可趕上。
許延壽道:“糧水隊離護後部隊至少有兩裏距離,隻要不讓任何賊子發出警報,鬧翻了天也不曉得後方發生了什麽事。唉!但那是沒有可能的。”
各人心中同意,因每駝兩人,除非像常惠、鄭吉般的高手,可一下子幹掉兩人,否則總有人能藉翻下駝背等方法,取得吹響警哨的機會。
常惠道:“我有個可姑且一試的主意,就是這批人全交給你們,由我去對付糧水隊,隻要能製著領路的駱駝,便可偏離賊子的原定路線。在這個地方,偏離幾裏,絕察覺不到異樣,那時發警報也沒用了。”
瑾瑜大喜道:“好主意!應該是可行的。”
鄭吉道:“我們會配合你。”
常惠一聲令下,眾人行動起來,追著駝隊迅速去了。
常惠獨自在沙海奔馳,感覺著風向的變化。據瑾瑜所說,鮮卑族的賊子每人均身備竹製哨子,哨響還可以有變化,在危急時知會己方人馬。竹哨哨聲尖銳,能遠傳數裏,若是順風,範圍可更遠。如果常惠揀對方向,令運糧駝隊偏離至逆風處,即使吹響警哨仍驚動不到前方的主力部隊。
常惠從東麵斜斜往駝隊前方切過去,至離領路駝手數百丈的前方旋動起來,兩掌內勁爆發,立即沒入自己一手炮製的小型龍卷風裏,激起大片沙塵,卷旋上六、七丈的天空,再往敵隊撤過去。
對龍卷風他是印象極深,更悉其性,即使是沙漠老手,亦要被他蒙騙。
他絕非多此一舉,而是此行不容有失。
領路駝手負的不單是領路的重責,須打醒精神緊隨在前隊之後,還負起留意遠近的放哨任務,愈接近敵人,愈提升警戒。稍有異樣,亦逃不過這個精選出來的沙漠好手。
時間的拿捏更重要。
每隔一炷香的時間,駝隊間會以火號做例行通訊,互報平安,常惠就是待至一次報訊後發動。否則前隊看不到應有的火號,立知後隊出事,全軍掉頭來攻,就糟糕透頂。
常惠朝敵隊方向旋著移去,至離領路駝手不到百丈處,使個千斤墜,大半截身體埋入沙子裏,塵卷再移前二十多丈,但畢竟非是真龍卷風,失去動力後撤往地麵。
領路的駝手本已勒著座下駱駝,此時大鬆一口氣,回複原速,筆直朝常惠走過來。看著駝足不住接近,在進入風燈映照的範圍前,常惠整個人沉進沙子裏去。即使是秘人,也隻能在夜晚施展此沙底閉氣之術,若在炎陽當空的白天,肯定給活生生烤熟。
常惠心中默計,就在駝兒前足離他藏處不到三尺的一刻,施展彈射,疾衝而出,幾乎是貼著駝側升往駝背,駝手驚覺不妙時,已被他的指風刺中耳鼓要穴,立即了賬,他卻坐到駝手屍身前方,又不讓對方掉離駝背,那後麵的人看上來,會以為一切依然。
常惠壓下心中的喜悅,領著由五百頭裝滿糧水,卻隻有百多人管理的龐大駝隊,浩浩蕩蕩地改走偏往西北的方向。
離天亮已不到一個時辰。
鄭吉等依循與常惠的約定,於離天明半個時辰發動攻擊,先由鄭吉、許延壽、沔城由左右兩側切入敵隊中段突襲,惹起混亂時,緊跟後方的三十六個高手已如狼似虎地撲上來,殺人奪駝。這批賊兵,即使在正常狀態已非是他們對手,何況經十多天的顛簸勞頓,人人腰酸背痛,且是猝不及防,鬥誌薄弱,幾個照麵已立告崩潰,餘下者被斬瓜切菜般撂掉。
瑾瑜逐一檢查倒在沙上的敵人,未死者補上一刀,看似殘忍,卻是給對方一個痛快,免受沙漠無情的折磨,但亦看出仇恨如何養成一個本性善良的人鋼鐵般的複仇意誌。
太陽升離地平前,眾人懷著勝利的熱情,冒著人力難抗、而且還在不住提升的炎毒,朝騰格裏綠洲放駝趕路。
許延壽、沔城和常惠並駝而走,鄭吉殿後,瑾瑜則重操故業,指示眾人如何管好駝隊,要知六百多頭駱駝,一旦不慣給陌生人指使,亂起來可不是說笑的。最努力的是沔城,今次算是他打響的頭炮,表現出色,得到常惠等人的稱許,興奮不已,一點也不懼怕沙漠裏麵可怕的氣候變化。
許延壽笑道:“最理想莫如撞正呼延荒從綠洲敗退回來,還以為我們是他的人,直送過來,我們可省回很多工夫。”
沔城道:“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在此個鬼地方,約好碰頭也可能失諸交臂,且若要逃,也跑往另一個綠洲。”
沙漠是天下間最易迷途的地方,想找一片綠洲,等於要在沙灘尋找某片沙粒。
沔城道:“真想看到呼延荒曉得失去糧水時的表情。”
許延壽見常惠一直沒說話,訝道:“常爺有心事嗎?”
常惠道:“我沒什麽,隻是突然之間想起了一些舊事。”
許延壽見他臉色微變,誤以為常惠因自己言者無心的話,致“問心有愧”,歉然道:“常兄……”
常惠自言自語地道:“我們有否低估了李陵?”
沔城道:“隻看對方沒有白花氣力追入沙漠,便知此人的智計,對他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常惠沉吟道:“昨夜的事發生得太快了,沒有思量的時間。壺衍鞮既收到我們會來清剿呼延荒的確切消息,有充足時間構想對付我的策略,而此事則交由他最出色的大將李陵處理,布好陣勢、陷阱等我們去投入羅網。”
許延壽變得神色沉重,道:“確是如此,所以鮮卑族人準備充足,封鎖木陵隘,且忍著不動手,直至我們完成集結,棄堡離開,方派人斷我們後路。”
沔城色變道:“不好!我們算漏了那支在我們到達草原前離開的匈奴部隊。”
許延壽的臉色由沉重變為血色盡褪,在刺目的陽光裏,眾人神色喪白。這支不知去向的部隊,該早他們一步進占綠洲,奪走他們的救命活路。事實將與常惠等人盤算的截然相反,被逼得流亡沙漠的再不是呼延荒和他的賊黨,而是他們的精兵勁旅。
鮮卑族馬賊抵達由匈奴部隊占據的騰格裏綠洲後,休息兩天,便可以趕赴蒼狼綠洲,再以綠洲為基地,追殺他們。
他們的心情立即墜入絕望的深淵。遠程奔襲,變成亡命天涯,休說什麽保持完整的精兵勁旅,如果能有一半人能活著離開沙漠,已經是超出預想。
常惠道:“有人來哩!”
沔城和許延壽極目瞧去,在天地難分、被炎陽的色光統一的遠處,隱見一個黑點在移動著,以兩人的過人目力,仍生出影子不住重疊又分離的錯覺,弄不清楚有多少人。
常惠嚷道:“是蘇飛逸,有救哩!”
他的話剛剛說完,便一拍健駝,直奔迎去。
沔城和許延壽莫不精神大振,因來的隻是蘇飛逸,而不是大批己方人馬“棄戈曳甲”地來會,代表著蘇飛逸已安頓好其它人,獨自到來攔截他們,免他們到綠洲去送死。
兩人呼嘯一聲,追著常惠去了。
蘇飛逸果然帶來了在眼前的不利形勢下的最好消息。
蘇飛逸不愧是在沙漠長大的人,在離開騰格裏綠洲不到三十裏的距離,改采逆風的方向,隔遠已憑異乎常人的鼻子,嗅到水氣裏帶著燃燒東西的氣味,代表有人在生火取暖,曉得不妙,改朝位於綠洲西南方四十裏處一個叫“日照井”的地方前去。此井設於從綠洲流過來一條地底河的支脈處,長年藏水,但僅夠供數人之用。
所以既沒有發生交戰,當然也就沒有人員方麵的傷亡。
蘇飛逸見他們劫來整個糧水駝隊,大鬆一口氣,在幹旱沙漠裏最重要是糧水無缺,其它均為次要。
後麵的人這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個個暗抹一把冷汗,又感激老天爺眷顧,戰意昂揚地隨蘇飛逸到日照井與精兵勁旅會合。
雖然無止無休、艱苦困難,令人疲乏的危險旅程還在後頭,但那種從失而得、轉危為安的動人感覺,卻使精兵勁旅團的眾人均感到難以忘懷。
日照井處於極可能是大沙海裏最與別不同的地方,位於一個縱橫兩裏的不規則沙穀內,由隆起達二丈許的沙丘團團圍起來,等若一個小盆地。地麵由沙、泥和石夾雜而成,長滿各類沙漠獨有的植物,顯然地底長期受地下水源的滋潤。最妙是從外麵看來,絕察覺不到有這麽個奇異的處所。事實上,即使最具好奇心者,多看四周兩眼後,便會因沙漠千篇一律的景色生出厭倦,一心埋頭趕路,不願多加留意。
蘇飛逸一直懷疑鮮卑族馬賊並不知道大沙海有這麽一個奇異的樂土,現在終於得到證實,盆地內沒有馬賊曾到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