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最古怪的武器(求訂閱、推薦、收藏)
字數:5592 加入書籤
在平頂丘和常惠人馬立處間,兩山夾著是寬十多裏、往兩邊延展的綠野,中央處嵌著徑長遠半裏的湖泊。蒼莽的原始森林、茂密的灌木、無限的草地、水生植物,將碧池圍住中央,湖岸植物倒影入湖,幾可亂真,偶爾風吹水蕩,山林倒影就給扭曲為色彩繽紛的光影。
比對起大沙海的幹旱酷熱,又或天山之北的大風雪,眼前的天地仿似獨立於常惠所認識的世界之外,是不受任何騷擾的離世淨土。
草浪裏隱見營帳,牛羊成群,炊煙處處。
“叮!叮!叮!”
群犬吠叫,馬嘶駝鳴。
不知是警報還是迎客的敲擊清音裏,最接近的一排樹林鑽出十多騎,朝他立處衝將過來。看他們掛刀背弓的模樣威勢,便知是驍勇善戰的牧民,對外來者抱持戒心。
常惠沒法肯定自己身在何處,隻可肯定走錯了路,否則蘇飛逸該特別指出有這樣一個沙漠區內的綠野勝地。
他高舉右手,另一手按在胸前,不單表示沒有武器,還示好問安,夾雪兒往下馳去,在丘腳與來騎相遇。
常惠立馬停定,十多騎在他前方打橫排開,其中一騎排眾而出,直抵他馬頭前才從他右側繞過,兜了個圈,再次來到他前方,說了幾句他不明白的話。
常惠懂得的隻烏孫和匈奴兩種語言,由於有過在蒲昌海說匈奴語而被敵視的經驗,不敢造次,遂以烏孫語道:“朋友們!我隻是個過路的人,絕無惡意。”
顯然是頭子的大漢仔細端詳他好一會兒,以漢語道:“你是漢人!對嗎?”
常惠喜出望外,道:“對!我是漢人,你的漢語說得比我好。”
大漢立即變得友善,笑道:“我的祖父是漢人,當然懂說漢語。”
接著別頭向後方族人以族話說了十多句話,族人似被他說服了,紛紛點頭。
大漢轉回來向常惠道:“跟在你後麵的有多少人?”
常惠道:“隻得我一個。”
大漢難以置信的道:“隻得你一人,且是騎馬而不是乘駱駝?怎可能呢?自前方的水源斷絕後,東麵最接近的另一個水源也在百裏之外,你怎可能孤人單騎從那裏走到這裏來?”
常惠略一計算,道:“我至少趕了四百多裏路,由天山一直跑到這裏來。嘿!這是什麽地方?位於大沙海哪一個位置?”
大漢驚疑不定地打量他幾眼,又和後麵的族人說話,他的族人今次改為搖頭,還發出嘲弄的笑聲。
雪兒仰首嘶叫,表示它失去了耐性。
包括領頭大漢的坐騎在內,無不被雪兒的威勢驚懾,往後退開,任主子如何安撫,仍表現出害怕不安的情狀。
大漢的目光落到雪兒身上,難掩驚異。
常惠抱歉道:“它等得不耐煩了,可否讓它先到前麵喝水吃草?我會非常感激。”
大漢道:“馬兒沒有問題,可是閣下必須得祭司的許可,方可到聖湖去。”
常惠笑道:那就好哩!”
翻身下馬,一拍雪兒馬臀,雪兒歡嘶一聲,放蹄去了。
人人別頭去看它奔跑的英姿。
常惠卓立地上,一手接著大漢拋過來的水囊,拔塞倒進口裏去,那種“久旱逢甘露”的痛快暢美,傾盡天下言辭仍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大漢接回喝光了的水囊,在馬背上俯視他道:“我開始有點相信你了。你剛從馬背翻下來的動作很棒,有種沒法看真切的奇妙感覺,你的馬更非普通的馬兒,像極我族傳說裏通靈的神馬,不懼風沙雪雨。我叫路飛愛女帝,朋友高姓大名?”
常惠感覺著冰涼的水進入身體和從頸淌流入衣內的動人感覺,隨口道:“我叫常惠!是否立即去見貴族的祭司?弄清楚位置後,我立即離開,不會為你們帶來麻煩。咦!你們!”
人人“呆如木雞”,隻懂瞪眼瞧著他。
路飛愛女帝失聲道:“你就是常惠?”
常惠一怔道:“你們聽過我的名字嗎?”
後麵一個族人指著他不住搖頭,又急又快吐出大串常惠半個字也聽不懂的土語,但看神情,便知他不相信自己是常惠。
常惠心忖自己的朵兒夠響的了,連一個在大沙海不知哪個角落的偏遠遊牧民族,亦聽過他的名字。
路飛愛女帝沉下臉來,道:“按行程來算常惠和他的人怎會忽然到了這裏來,這不合情理,何況來的又隻是你一個人?”
常惠感興趣的道:“關於我的事,你們是從哪裏聽回來的?嗬!我曉得哩!肯定是天山族的兄弟告訴你們。”
猜錯也不打緊,天山族活動範圍廣闊,與這裏的牧民多少有點交情。但猜中的機會相當高,為偵察鮮卑族馬賊,說不定會請與馬賊對立的民族幫忙,消息因而泄露。
路飛愛女帝又回頭向本族兄弟說了一番話,令他們安靜下來,道:“你竟真的是常惠?有方法證明嗎?聽說你愛用古怪的武器。”
常惠道:“例如呢?”
路飛愛女帝抓頭道:“都是很難記牢的東西,聽過後忘記了。如果你確是名震大小戈壁的常惠,合該渾身武器,怎會如閣下般兩手空空的?”
常惠是第二次聽到“戈壁”之名,第一次“北戈壁”,由山欣道出,今次還冠以“大小”兩字,不由生出好奇心,不過實非問個究竟的時刻,因他急著去洗澡,還有是鮮果隨風送至的氣味,令他食指大動。探手入懷,掏出連弩,道:“這個夠古怪吧!”
“錚!”
連弩張開,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金芒。
所有人全看呆了眼。
常惠以最迅快的手法將連弩還原,送回袍內,微笑道:“最古怪的武器,正是常某。”
說時身體朝前傾側,在對方完全掌握他要幹何事前,雙腳縮撐,衝天而上,越過眾人,炮彈般朝他們後方的野林投去。
路飛愛女帝等本能地轉頭看他,隻見他沒入林巔,迅又再彈出來,逢樹過樹的幾個起落,變成了個小點,朝極可能是大沙海最動人的大湖投去。
常惠確迷失了路途。
他所到之處,叫白鹿野,位處孔雀河東岸,受到孔雀河支流的灌溉,還成就了聚居在野原遊牧民族白鹿人的聖湖。
白鹿野離西麵的孔雀河三十餘裏,其支流小孔雀河從這裏的岩地冒出地麵,形成腰帶狀自西而東的綠洲原野,最寬處二十多裏,長達四十裏,成為強大白鹿族的樂土。
白鹿族本屬蒲昌海其中一個遊牧民族,三、四代前從蒲昌海遷徙過來,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亦會與蒲昌海和高昌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
近數十年來,白鹿族日趨興盛,人數超逾一萬人,不論男女,均習騎射,主要的敵人正是鮮卑族馬賊。其可戰之士達三千之眾,且倚屏嶺立寨,有強大的防禦工事,故呼延荒雖多次率賊來犯,都是無功而回。
可是時勢變化,呼延荒得匈奴全力支持後,不住坐大,連翁歸靡亦不放在眼內,何況是白鹿族。故而近幾年來,白鹿族是在惶恐裏度日。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從天山族處得知有常惠這個救星。
常惠甫抵大沙海,立即重挫呼延荒,又將匈奴人逐出騰格爾綠洲,輝煌的戰果早經天山族人傳入他們耳內。
現在竟迎得常惠到白鹿野來,怎教他們不歡喜如狂,奔走相告。
當常惠隻穿一條短褲,濕漉漉從湖水冒出來時,湖岸已擠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幼數千人,人人瞪大眼睛看他,弄得他不知多麽尷尬,心忖幸好沒有脫個精光。
雪兒比他自然多了,根本不怕被圍睹,“悠然自得”擇湖邊嫩草“大快朵頤”。
比對起旅途的艱困辛苦,現在等若到了仙境福地。
路飛愛女帝伴著個戴著鹿皮製帽子、衣飾鮮豔,自有一股領袖威嚴的中年女人,來到岸旁,隻看人人尊敬讓道的樣子,便知她即使非是路飛愛女帝口中的祭司,也該是族內身份尊崇的人物。
路飛愛女帝向常惠招手,中年女子則含笑靜候。
常惠暗罵自己不夠機警,剛才有機會開溜卻舍不得離開湖水,弄得此刻不得不以半裸的身體示眾。
再潛入水裏去,在水底施展彈射,下一刻已傲立岸緣一塊石上。
兩個攜著彩布的年輕白鹿族姑娘“興高采烈”的從路飛愛女帝和中年女子後麵奔出來,用彩布將他包裹起來,幾乎是緊包著他地“愛不釋手”為他抹幹身體。
常惠得此盛情款待,頗為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白鹿族數千人同時發出震湖歡呼,女兒們還忘形的唱歌起舞。
常惠的感覺便如置身夢域。
當夜白鹿族舉行盛大的野火會招待常惠,白鹿野喜氣洋洋,族人在聖湖四周燃起數百篝火,燒烤鹿腿和羊腿,肉香四溢。
除女祭司外,常惠這野火席人數多達三十二人,圍成兩個大圈,當然是族內最有地位的族長、長老和出色的戰士,路飛愛女帝隻能陪坐外圈。
他們的一席設在湖東,不但可盡覽湖岸美景,還對著宏偉巍峨的聖山屏嶺,確另有一番身處異域的感受。
常惠為安他們的心,以回報熱情的款待,將今次與敵人交鋒的多場戰事,“繪影繪聲”、“活靈活現”的娓娓道出,又於關鍵處賣賣關子,不論老少,都聽得“驚心動魄”,甚乎難以置信,當說到他掉過頭來反擊追殺他的人時,四周擠了逾百人,令常惠品嚐到當一個受歡迎的說書者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