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風光之萬家燈火(9)

字數:4372   加入書籤

A+A-




    於遠明來到萬家保險,除了做業務,熟悉了公司的一些情況。也了解了龍城的保險市場。

    龍城現在有三家保險公司,神州人壽,萬家保險,海洋保險。

    在龍城最開始做市場的是神州人壽,他們一貫以老大哥,國家保險的麵目示人。

    萬家呢,是以市場化,專業化聞名。以創新服務,效率高而聞名。後來才知道,萬家已經引進了外資財團,而且正在籌備集團化經營。

    海洋保險最奇怪,他前身是國家某部委下屬的一個公司,後來順應時勢成立保險公司。既沒有神州那麽國有,但又具備國有的範兒。希望市場化,卻缺乏萬家的文化基因。

    在龍城,神州和萬家旗鼓相當,經常出現業務員短兵相接的直接競爭。海洋保險存在感不強。

    而1999年,正是保險業市場化發展節點的一個關鍵年份,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金融市場,隻是於遠明並不提前知道而已。

    於遠明關注的是自己的業務,關注的是產品銷售,話術,是客戶的需求。

    還有那些從未有過的體驗。

    進入公司的第三個月,是於遠明第一次拿到高工資。

    他相信了孟凡的月薪一萬多不是謊話。

    因為他拿到了3600多的月工資。底薪250元,傭金打八折,還要扣稅什麽的。

    於洪生工作了幾十年,才三百多的月工資。

    這一下,於遠明的自豪感爆棚了!

    師父王承寬很高興,帶他去二馬路買衣服。

    二馬路是當時龍城最繁華的地段,兩邊的門麵都是賣衣服的時尚所在地。

    王承寬說男人,特別是做保險的男人,必須得有幾件像樣的職業裝。幾件襯衫,幾條領帶。

    於是,通過講價還價,買了兩套西服,兩件襯衫,兩條領帶。

    王承寬又開始教於遠明穿西裝,一般不扣,敞開。莊重的場合或者需要扣上也不要扣滿了,最下麵一顆扣子留著。

    穿西裝就不要穿休閑皮鞋,黑色皮鞋最佳。襪子也不要穿白色襪子,深色最好。

    領帶更麻煩,於遠明從來沒係過。於是,王承寬手把手教於遠明係領帶。

    那天學會的係領帶方法,於遠明一直在用。後來又學會了其他的方法,但是最早的那種倒三角係法一直沒忘。

    第二天,穿上新買的一套衣服,係上領帶,提上包。完全不同的於遠明出現在公司。同一組的劉靜妹妹說哇,好帥啊!

    劉靜是一個胖乎乎的妹子,頭發染成黃色,皮膚很白缺乏血色。鼓起的腮幫子和肥嘟嘟的身材讓人倒了胃口。

    於遠明禮貌地回了一聲:哪裏有你乖哦!

    於遠明心裏明白,這種職場裏的相互恭維千萬別認真。

    第三個月,於遠明轉正了。這個時候他發現,那些前期的同學已經沒剩幾個了。陳歡第一個月交了幾張單子,現在基本沒來了,也沒交單。老老實實的蒲紅梅還在堅持,不聲不響地交了幾張單。那個張揚的彭家宇交了兩張單後也沒有來公司了,據說是去他爸爸的建築裝飾公司上班了。

    後來又來了一些新人,有幾個比較優秀。一個禿頭大哥,上唇留了些胡須,叫陸中國。一個小胖子,說是大學生,也是國營大廠的下崗職工,嘴巴很會說,於遠明覺得他的全部精明都寫在臉上。這個精明的小胖子叫遊波,他還有一個很屌的朋友,一起來的,叫張昌兵。張昌兵要高一些,瘦一些,說話很傲氣。他們這幾個在新人裏比較出色,除了業績還有平常的表現。每天都來公司上班,早會上偶爾的表現也很大方。

    三月份,中國的金融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

    所有的基金會被一夜之間取消。

    原來在龍城除了農村合作基金會,還有供銷社基金會,建委基金會等。好像很多單位都可以設立一個基金會。而中央對於基金會的開辦也是有多種意見。因為本身是傳統金融機構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而出現的基金會,在開辦過程中存在不規範,擴大化,經營混亂,呆賬壞賬多的風險。如果繼續開下去,風險會累積,未來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如果取締,也是麻煩。社會穩定,資金缺口,人員去處都是困難。

    長痛不如短痛,經過多番討論,基金會還是取消了。

    於遠明那段時間拜訪客戶也遇到一種拒絕:你們保險公司現在說得好聽,過幾年垮了怎麽辦?

    基金會都垮了,政府還不是說取締就取締。

    有一天早會,萬家公司邀請了龍城人民銀行的李行長來給大家講課。

    李行長很嚴肅地給大家傳達了中央此次取締基金會的文件精神。

    然後說:大家覺得基金會該不該取締?

    有些說該,有些說不該。

    李行長回饋:從規範經營來說,基金會的成立本身就不對。當初我們人民銀行是不支持的。但是同誌們也知道,有時候中國的事情就是這樣,你不支持也沒辦法。他還是開起來了。那麽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不取締,風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就像一個人手上生了個瘤子,現在怕痛不割,未來可能得把手截肢。

    李行長又問:大家知道取締的辦法是什麽嗎?

    大家也茫然,不太了解。

    於是李行長繼續普及:是這樣,中央作出取締所有基金會是深思熟慮的。也有一係列的辦法。基本來說是這樣:基金會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風險管控得力,經營良好,有利潤的;第二種經營也不錯,但是虧損了。但是虧損額不大。第三種,虧損比較嚴重的。那麽,處理肯定也是分別處理。

    第一種就是歸還本金,適當給予利息。

    第二種隻歸還本金;

    第三種歸還70%的本金,剩餘部分根據後期的情況予以歸還。

    大家在底下嘰嘰喳喳地鬧開了:

    你看嘛,本錢都不還,太流氓了。

    政府就是耍流氓,存錢的時候說沒問題,出了事情就推三阻四。

    那天的早會主持人是許秀波主管,她一看有些亂。急忙給大家打手勢,同時嘴裏喊:大家安靜安靜,聽李行長說。

    李行長繼續問:請問大家為什麽去基金會存錢?

    大家回答:利息高噻!

    李行長又問:請問高利息拿到了,有沒有分一部分給政府?

    大家說:那肯定沒有。

    李行長就笑了:你看,享受高利息的時候,沒有人想到政府。出事了,每個人都想找政府。

    告訴大家一句話,高收益高風險。都是相匹配的。這個世界沒有收益又高風險又小的事情。

    不管是存錢也好,投資也好,都要選擇合法的金融機構。比如萬家保險公司。

    最後一句話讓大家邊笑邊鼓掌,於是這次溝通完滿結束了。

    2012年,互聯網金融席卷中國大地。也是傳統金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技術創新,渠道改革的壓力下,衝出的一條血路;而蛋糕就那麽大,你要來搶,他需要守,勢必引發多方的利益博弈。回望曆史,1999年的基金會,早就已經預演類似的風波了。看來,在同一個地方打轉,是中國改革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