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風光之萬家燈火(11)

字數:3382   加入書籤

A+A-




    龍城縣在整個江南省裏算是區縣裏經濟比較好的,源於在龍城有幾個大型和中型企業。當然都是化工,冶金,造紙等重工業。解決的就業人口多,拉動的經濟也見效快,另一方麵汙染也嚴重。隻不過,為了經濟發展,也不得不承受這必須的社會成本了。在當地有一種說法:龍城的人肝大兩公分都是正常的。

    首屈一指的大企業是直屬中央的兩家石化企業:紅旗化纖總廠和江南向陽化工集團。這兩家企業的職工就有兩萬多人,加上家屬子女,就有幾萬人的規模了。工廠一開動,周圍就逐漸聚集了一些商戶和門店,於是兩家工廠都形成了一個小社會。有自己的電影院,配套的子弟校,醫院,集市等。更大一點的紅旗化纖總廠還有自己的出租車,獨立於龍城縣出租車係統以外。另外還有一家團結紙廠,秦安紡織廠,鐵合金廠也是上千人的大廠,收入比一般的企業職工高出一截的他們穿著代表身份的勞保服,勞保皮鞋,睥睨一切的姿態讓人心生羨慕。甚至直接拉高了周圍的消費水平。

    效益良好的時候,這些企業的職工都是很有優越感的。在婚姻上占盡優勢,誰叫他們收入高,福利好呢?這種鐵飯碗不就是人們的追求嘛!好單位=鐵飯碗,這是那個時代的鮮明特征。

    可惜隨著改革的進程,國企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大量的職工下崗,內退,停薪留職。所以,當萬家保險來到龍城的時候,很多原來的工人改換了門庭,在保險業開始了自己的新人生。這種情況,神州人壽和海洋保險也是一樣的。

    王承寬就是其中之一。

    他家裏還有一哥一妹,他是最得寵的一個。從小就顯得機靈,長相又比哥哥俊俏,所以獨得父母的恩寵。高中畢業後沒有考上大學,於是相應號召去當兵。小夥子嘴巴甜,模樣乖,很快就被領導要來當通訊兵。可惜幾年後還是轉業回家,不過還好,父親正好退休,他也就接了班。到江南向陽化工集團上班沒幾年,又遇上下崗分流。沒辦法之下,他隻好再尋他路。

    在此期間,他和一個兄弟夥一起做了一件成功的事。

    泡妞!

    來萬家做保險,王承寬認識了一個兄弟夥。高子雲,瓦條臉,薄身板,黑眼圈,癟嘴唇,平常喜歡皺眉頭,好像總在思考什麽。年齡接近,兩個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江南把非常好的朋友稱之為兄弟夥。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之意。

    有一次,兩個人出去搭檔展業。無意中發現了龍城縣城關基金會在搞活動,就是在街邊擺宣傳拉存款。兩個騷氣蓬勃的青年發現有兩個女子很漂亮,一個甜糯可愛,一個俊朗淡雅。於是兩人邊觀察邊點評,最後根據自我喜好分了任務。高子雲喜歡俊朗淡雅那個,王承寬喜歡甜糯可愛那個。約好一起進攻,相互配合,彼此補位,信息分享。

    於是兩個人就開始行動,先搭訕幫忙搬桌子凳子,然後打聽姓名。後來又自我介紹,要求一起合作。在旁邊擺萬家保險的谘詢攤。

    幾次三番的糾纏,試探,兩個女孩子的芳心被兩個殷勤的年輕人打動。於是,王承寬和甜美可愛的杜鵑成為了男女戀人,高子雲和俊朗淡雅的楊暢很快住到了一起。

    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王承寬和杜鵑已經談婚論嫁。雙方的父母也還滿意。主要是王家父母滿意,杜家不太痛快。看得起王承寬這個小夥子,英俊瀟灑,聰明活潑。但是工作方麵就有些不滿意,家庭條件也比較差。認識了杜鵑後,王承寬才知道,杜家看似不顯山不露水,其實是一個殷實家庭。城裏有四套房子,兩個門麵。媽媽是居委會主任,人大代表,精明強悍。爸爸是一個老好人,有個穩定工作,性格溫和。而杜鵑,是他們的掌上明珠,獨生女兒。

    架不住女兒自己喜歡,再加上王承寬還是很會討人喜歡。於是兩個人結婚了。結婚的時候,於遠明也去了,看到這一對璧人,盛大的婚禮,新娘眼裏瑩瑩的淚珠,於遠明心裏也開始臆想自己未來的婚禮了。

    新房就在杜家,王承寬相當於做了個上門女婿。

    一切都是好的開始,工作方麵,王承寬也正在全力衝刺主管晉升。

    可是對於於遠明來說是豐收的三月,對於王承寬來說就是一個黑暗的三月。

    一方麵,努力了幾個月,主管晉升還是沒有達成。公司這個季度末晉升了幾個主管。這種打擊還是很傷人。

    另外,杜鵑所在的基金會和其他基金會一樣被取締了。本來作為一個工作人員也沒什麽。

    但是這個基金會和杜鵑的媽媽有些關係,而且有些追不回來的貸款也牽扯到她。

    最近家裏為這個事情如何處理搞得很僵。

    杜鵑的心情也變得很差,第一次和王承寬因為瑣事吵了幾句。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王承寬感覺壓力空前。

    正好有個戰友在重慶喊他去做礦泉水生意。幾番思考,心一橫。不做保險了,去省城工作。

    多年以後,於遠明讀了一本叫《巨嬰國》的心理學書籍,就想起王承寬當年的這個決定,到底是突圍還是逃避呢?

    但當時,於遠明覺得有些反應不過來。

    王承寬故作輕鬆,把於遠明叫到一邊,把他介紹給高子雲。說高子雲是他最好的兄弟夥,將來在公司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可以找高子雲。

    另外,他那個剛剛買了沒多久的密碼箱,轉賣給了於遠明。

    2015年的某一天,江南省蒲州區,半山國際小區。

    於遠明正在家裏整理書籍,筆記本,雜誌。書櫃裏眾多的書需要分門別類,兒子在一旁幫忙。

    翻出一本唐詩鑒賞,於遠明扔給兒子:喏,這本送給你!

    一會兒又找到一本台灣作家劉墉的《我不是教你詐》,也扔給兒子:這本也是你的了。

    兒子在另一邊,打開頂層的櫃門,看到一個把手。拉出來,是一個有些傷痕的密碼箱。

    兒子好奇地問:爸爸這是什麽?

    於遠明接過箱子,輸入密碼,打開密碼箱,裏麵還有一些保險公司的資料。他回答兒子:這個是爸爸原來工作的箱子,是我青春的記憶。

    撫摸著這密碼箱的累累傷痕,於遠明似乎又回到了那激情展業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