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風光之萬家燈火(19)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於遠明來保險公司快半年了,最大的感受是時間過得太快了!
原來覺得一周很長,在快節奏的業績競賽,方案達成比拚中,好像很快就結束了。
他已經增了三個員工,除了汪學敏,還增了一個中學時的同學董慧君,另外還有一個偶然認識的廖盛榮。都是將近30歲的已婚婦女,不同的是同學董慧君剛剛離婚。於遠明發現公司女性居多,做保險男性是比較少。特別是年輕男性不多,原因是做保險需要耐心講解,很多年輕男子缺乏耐心,麵子觀很強,一被拒絕就蔫了。女性則不然,親和力強,韌性更強。特別是已婚已育的婦女,和客戶又好溝通,話題也多。什麽都扯得上,隨便也能聊幾句。隻是她們的缺點是不愛學習,很多專業問題解決不了。據說最早的時候,那個現在收續期的陳蓉在外麵擺谘詢攤,隻是因為給一個小女孩把尿,就結識了孩子的奶奶,當天就賣出去一份萬家少兒保險。
就說那幾個結拜姊妹吧,大姐林小英喜樂大氣,業務做得怎麽好像不太注意。女兒據說找了一個台灣商人,家裏也不缺錢。大姐為人正派,樂於助人,在團隊很有號召力,幹兒子就是孟凡和陳蓉;二姐張正碧不一樣,兩口子都是龍城百貨公司下崗的,本來是一個能幹人,沒想到在曆史的大潮中被波浪推到了一個尷尬的地位。開始是孟凡招助理,看著300元的工資來萬家的。因為國有企業員工持續的優越感,一開口就說明了不做業務。孟凡笑著答應了她。沒想到等到第二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她傻眼了。別人都幾千幾千地領,隻有她一個人隻有300元。發現金就是不一樣,特別是孟凡的一萬多,簡直讓人眼裏噴火!更氣人的是他們還在早會上顯擺,更別說那些獎品了。小到杯子,雨傘。大到電飯煲,微波爐。這可不比傳統的國有企業,萬家就是嫌貧愛富,就是肥上加膘,就是狼多肉少,能不能吃到肉,喝到湯,看你自己的能耐了。做得好,工資高,獎勵多,鮮花榮譽掌聲;做得不好,沒什麽好說的,收入少,甚至沒有一分錢的收入。獎勵更不用說,隻能看著別人拿。所以,二姐張正碧立馬找到孟經理,要求入職做業務。她本身有能力,人脈也多,打破了舊有的觀念,很快就業績出色,成為優秀的營銷員了。但是二姐與大家有些麵和心不和,雖然麵子上關係還不錯,其實於遠明看得出來。在大家嘻嘻哈哈的時候,往往沒有她。她自己一門心思做業務,增新人,很快就晉升為主管了。三姐黃玉蘭一天嘻嘻哈哈的,其實是一個苦命的女人。早早就離了婚,一個人帶著女兒過日子。高大健壯的她顯得沒什麽心眼,離婚多年也沒有再找,做業務也是稀鬆太平。業績不算好,但是也每月有開單。但她為人豪爽,與人為善,在團隊也還是很受歡迎。四姐就是曾經的出納劉華,她的業績忽高忽低,主要看心情。於遠明後來才知道,她的老公是龍城政法高官。心情好,她就隨便做幾單。不高興,就耍耍玩玩,打麻將是最大的愛好。雖然是官太太,劉華卻很隨和,沒有什麽架子。最後五姐鍾華芳,老公也是個幹部。是龍城信用社的三把手,紀高官。她又在做安利,經常拿一些洗滌劑啊,沐浴露啊,蛋白粉之類的給大家分享。五姐是一個和平型的人,工作方麵倒也勤快,但是專業知識太差了。於遠明感覺她們這種人做不了多久的。
區經理王玉清也是這麽說的。不學習,不進步,遲早被淘汰。
王玉清還說過一句話讓於遠明記憶深刻:
公司不淘汰,公司被淘汰。
那是有一次王玉清在說公司的文化之一是競爭,激勵,淘汰。
於遠明有些不理解,就問:競爭,激勵我覺得很好。但是為什麽要淘汰呢?
公司有些員工現在業績不好,但是不代表未來不行。萬家也不給工資,何必一定要淘汰呢?
王玉清回答:公司不淘汰,公司被淘汰。
於遠明沒有轉過彎來:啥意思?
王玉清:咳,你腦子怎麽不開竅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萬家保險不淘汰那些沒業績的人,到頭來萬家就會被市場淘汰。明白沒有?
於遠明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好像也不太明白。
在早會上,王玉清還宣導了代理人考試的事情。於遠明也沒什麽感覺。1999年的營銷員持證的不到30%,大部分都是做業務掙錢,而已。
早會結束後,林小英問於遠明:遠明,你不去報名啊?
於遠明詫異:大姨媽,報什麽名?
林小英:剛剛在早會上,王玉清不是說了嗎?代理人資格考試報名啊!我說遠明啊,我們這些大媽,都老了,做保險也不知道能做多久。你還年輕,應該去考個證。將來絕對有好處的。
於遠明聽了,覺得有道理,但是心裏有些不好說的話,不知道怎麽回答。於是臉色就變得複雜而不明。
林小英: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於遠明看了看周圍,湊近大姨媽的耳朵悄悄說:大姨媽,我沒得高中畢業證啊!我是初中畢業。
大姨媽用責怪的語氣說:你這個娃兒啊!硬是老實!沒得就做一個嘛,又不看原件,最終還不是靠你自己去硬考過。
於遠明驚訝了:啊!?這個還可以做啊?
大姨媽:有什麽稀奇的?我看他們都是做的多。那些年有好多讀過高中的嘛,更何況有些早就弄丟了。你去找孟凡,他那裏辦法多。
於遠明趕緊致謝:謝謝大姨媽!
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心裏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去報名了。
也就幾天後,報名參加代理人考試的人被集中在一起看書學習,王玉清給每個學員發了一本厚厚的書。然後劃了一些重點,讓大家先通讀。第二天再讀。第三天才來給大家講重點。
這本書實在是太厚了。內容也繁雜:風險的產生,保險的原理,保險的起源,分類,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保險公司的設立,監管,高管人員的資格等等太多了。重點也多,感覺背不過來啊!不過,這本書讀完了,對於整個保險業就會多了很多正確的認識。於遠明心想,要是客戶都來認認真真讀這本書,知道了這些知識,買保險就不會提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了吧?
不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營銷員都不願意來啃的厚本子,客戶才沒有心情讀呢!
經過幾天囫圇吞棗的學習,然後就是回去自己看,背。
再然後就是通知去省城考試,考完後,也不知道成績。
管他呢,反正該過就過吧!於遠明心想
他不知道,一場席卷整個中國保險業的風暴即將來臨!這場風暴的發生與影響在中國保險史上劃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是一個發生在1999年6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