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節 和珅扣動了扳機
字數:4682 加入書籤
周琅在黃埔港提出的稅則,其實也是今年開始在福建各口岸開始實行的新稅則。
因為一刀切的進出港稅,讓許多小船都不敢進港口貿易,這導致廈門這樣的沒有陸路通道的港口,幾乎失去了福建內地的貨源供應,漳州、福州這樣的有陸地相連的港口,也隻能通過陸路運輸,效率和成本都大大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影響了輸入貨物量。
所以周琅跟海關的人員多次溝通之後,提出了按照桅杆數量征稅的辦法。
這個辦法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幾乎將高昂的進出港征收局限到了海貿商船頭上,桅杆數量多的,基本都是遠洋船。中國船型,由於受到官府限製,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打造雙桅以上的商船。內河貿易的,很多都是單桅帆船,甚至是沒有桅杆的靠搖櫓推動的烏篷小船。
新稅則實行之後,果然改善了廈門等港口的輸入貨物量不足問題,大量的單桅帆船甚至烏篷船駛入廈門等港口,將福建內河流域的各種貨物不斷送入港口貿易。
至於遠洋船,別說歐洲那些大帆船了,就是跑南洋的中國商船,對一根桅杆收一千兩銀子的稅率也不敏感。就是國內貿易,那些雙桅船也承擔得起。
不過讓周琅失望的是,來福建貿易的西方商船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躲起來,原因很簡單,福建沒有廣州可以提供的眾多商品。隻有一個茶葉是暢銷品,可春茶期已經過去,大量茶葉貿易商已經離開。盡管夏天是外國商船到港的最佳時節,可因為進出港稅,大量的商船根本不願意來福建停靠,而是選擇了廣東。
但廣州貿易斷絕的情況,讓許多商船沒有了選擇,隻能來福建碰碰運氣。盡管福建的商品沒有廣州那麽豐富,夏茶對追求高質量的歐洲商船吸引力也不太大。可他們有整整半年的停靠期,沒準能找到值得采購的福建商品呢。
於是大量無法去廣州的洋船開始來到附近,停靠在廈門、泉州和福建三大口岸,船必須停在港口,人卻不一定要留下,他們這時候開始發現,福建對洋人的寬容讓人驚訝,竟然允許他們自由進出內地。
大量洋人開始結伴,雇傭當地向導,深入內地城市考察市場。
短短一個來月時間,周琅發現有二十多艘洋船駛入福建口岸,每艘船都是三桅帆船,繳納三千兩進港稅,總共也不過六萬兩,這點錢周琅並不看重,他看重的是隨著洋人貿易船到來的貿易機會。
也是通過這些洋人,周琅才了解到他們是被廣州禁絕貿易逼來的。
周琅發覺他在廣東的行動,竟然能夠將廣州的貿易機會轉移到福建,馬上就開始重視起來。
之前隻是想去給朱珪製造點麻煩,然後他的政敵將他擊敗,並不想付出太大的成本,現在看來,他可以加大投入了。
軍艦不需要派遣更多過去,二十艘戰艦足夠封鎖虎門,可是對虎門的控製力,周琅有些不放心。
邱通在虎門口,隻占領了一座南山炮台,顯然不足以控扼這座出海口。於是周琅馬上派出三十艘戰船,運載了一個軍,一萬人前往廣州增援。“軍”是擴軍之後新設的建製,一個軍就是一萬人,由一個副將統領,全福建的軍隊,現在整編為十二個軍。
這幾月來,福建地方越來越穩定,周琅可以抽調更多的兵力,所以就可以從容的調動一個軍出征廣州。
這一萬人去廣州,不是去打廣州城的,而是控製珠江航道,主要目的就是本著虎門的,隻要控製了虎門,廣州貿易也就被周琅控製了。
虎門是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而且易守難攻,多出航道兩岸都是山,布置大炮就能封鎖整條航道,正是因為廣州最方便控製,所以一口通商的時候,乾隆才會選擇廣州,而不是寧波或者其他地方。
朱珪的麻煩終於來了,不但惹來了周琅,而且一直對他很忌憚的大清第一權臣和珅,終於扣動了射向朱珪背景的武器扳機。
和珅正式向皇帝彈劾朱珪怯戰,縱賊,虐民三大罪狀。賊寇兵臨廣州城,朱珪坐擁大軍數萬,卻不出戰剿賊,是為怯戰;賊匪橫行珠江,朱珪不調水師攔截,是為縱賊;反倒在廣州禁絕貿易,不顧小民死活,是為虐民!
向皇帝彈劾朱珪,隻是走一個程序,和珅很清楚,這件事上乾隆這個太上皇才有決定權,而他有信心乾隆會支持他,因為他已經先跟乾隆匯報過了。
嘉慶皇帝也很清楚這件事誰有決定權,因為乾隆退位前下過旨意,府道以上官員的任免還是由太上皇指導處理,朱珪可是一個總督,嘉慶無權決定。盡管他很想當場駁回和珅的彈劾,因為朱珪是他的恩師,可他不敢,他隻表示需要向太上皇請示,姿態放的很低。
嘉慶去向乾隆請示的結果就是,乾隆希望把朱珪從兩廣調走,降級調任安徽巡撫。嘉慶心裏很痛苦,但卻不敢反駁,隻能稱讚太上皇英明,然後親自擬聖旨給他的師傅,聖旨上沾了不少淚滴。
和珅贏了。曆史上和珅也是成功將朱珪降級,不過當時彈劾的罪名是不作為,由於閩浙海域常年海寇出沒,和珅將其歸咎於朱珪不肯在廣東攔住海寇,這就真是莫須有了。
但此時,和珅真的沒想過要鬥倒朱珪,因為和珅近來事兒實在是太多了,閩浙倡亂,乾隆震怒,和珅負責總管糧草督運、軍餉籌措一應事宜,忙的是焦頭爛額,還真沒心情給朱珪使絆子。
另外廣州的事情和珅也知道了,並沒有像周琅認為那樣,隻要他去給朱珪製造了麻煩,和珅就會抓住機會打擊朱珪。恰恰相反,得知福建逆匪周琅流竄到廣州,和珅巴不得朱珪留在廣州呢。
周琅去了廣州,廣州就成了一個燙手的地方,這時候鬥倒了朱珪,也沒人願意去做兩廣總督。當然也就沒人願意向和大人送禮,謀這個官缺了,對和珅來說,把這麽重要的位置按照正常程序交給某人,那是非常浪費的。所以他並沒有因為朱珪在廣州遇到的麻煩,想過要借機把朱珪趕走。
可朱珪偏偏碰了和珅的禁臠,就不由得和珅百忙之中也要出手動他。
朱珪觸犯到和珅的地方,正是他禁絕了廣州貿易,讓乾隆決定把他降職的,也是這個原因。
閩浙戰事僵持不下,前前後後已經花費了一千多萬兩銀子,兩江、湖廣一帶的軍隊都集結在了浙江,總兵力始終維持在三十萬上下,每天花出去海一般的銀子。
就連和珅都有些吃不消了。
和珅不敢跟乾隆抱怨,但他有辦法讓乾隆知道他的難處,他的難處,就是他的忠心,通過乾隆身邊的太監說他瘦了,通過一些皇帝身邊的權貴說和珅三過家門了,等等等等。
乾隆之所以寵和珅,就是因為和珅夠聰明,而且也有能力。和珅做內務府和戶部尚書之前,花錢大手大腳的乾隆,已經把國庫掏空了,內務府私庫更是多年入不敷出,讓乾隆十分苦惱,他富有天下,卻沒銀子花。
任用了和珅之後,乾隆再也沒有為銀子發愁過,他念和珅的好。可他也知道,打仗實在是太花錢了,而和珅卻沒有向他抱怨過半分。
直到和珅來向乾隆哭訴,說朱珪在廣東的行為大大影響了他籌措軍餉的進度。
粵海關是天子南庫,每年關稅收入近百萬兩,這些錢除了一部分留給廣東府庫外,大多數都進入了戶部的賬上。除了給國庫交錢,粵海關還上交內務府百萬兩銀子。給和珅家上交的銀子就不知道多少了。
這一公一私,兩項就是兩百萬兩銀子,全都是目前可以動用到打仗上的,但朱珪禁絕了貿易,今年的稅收必然大受影響,和珅當然有理由向乾隆狀告朱珪了。
乾隆也認為,朱珪的行為不妥,在這個要緊的時候,不識大體,豈能因為廣州的事情,而給朝廷在浙江的剿賊製造麻煩。
在和珅的極力勸說下,乾隆決定調走朱珪。
隻是朱珪走了,誰去廣東當總督呢,哪裏現在也有海寇侵襲,還是占了福建的大海寇周琅,如果不派一個有力的能吏去,別讓海寇鑽了孔子,結果把廣東也丟了就得不償失了。
朱珪的能力乾隆是認可的,如果不是和珅堅持,他真的不想把朱珪調走。
可乾隆一時之間想不到人選,他老了,腦子反應變得遲鈍了,也更願意聽和珅的建議,因為和珅總是能提出最讓他滿意的建議。
和珅給乾隆推薦了一個人,長麟!
讓長麟去廣東,乾隆馬上讚歎是好辦法。
為什麽?
因為長麟有經驗,乾隆依稀記得這個周琅幾年前就圍過一次廣州城,當時就是長麟在兩廣總督任上,最後有驚無險的趕走了周琅,還打死了周琅勾結的夷人頭目科林。
隻是乾隆想起來,長麟現在似乎是戴罪之身啊!(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