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節 工團主義
字數:3515 加入書籤
工人運動和社會思想,在西方也正處於方興未艾的初級階段,許多設想都剛剛出現,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工人們淳樸的思想中,他們渴望看到未來那種人人都有足夠的財富,人人不用辛苦的工作,就可以豐衣足食。
他們認為工人窮,是因為資本家的剝削,因此有一個共識認為,要改變工人的現狀,未來的大同世界,一定不是資本家掌握財富和資產,那麽誰來掌握包括工廠在內的這些資產呢,思想家們做了大量的設想。
有的認為未來的一切資產,都應該掌握在政府手裏,所有人一起勞動,平分勞動果實,按需分配,沒有貧富差距。
但由於絕大多數工人組織都感受到了政府對他們的壓製,馬教主在西方被多國通緝,讓大家普遍不信任政府。於是又有一種更流行的思潮,讓工會代表工人來掌握資產,工人們自己生產,自己經營,這樣就沒有了剝削。盡管跟全民掌握資產的理想狀態還有差距,但作為一種過渡,一定比現在的資本家掌握資產要好的多。
所以當鬆江府工會收到皇帝的消息後,李先生自己都心動了,但他很猶豫,他認為這在尊嚴上過不去,他不太想接受皇帝的恩惠。
可工會中其他人都十分激動,認為這是大家擺脫資本家剝削的好機會。
“借錢嗎,又不是不還,我們給他利息不就得了。”
老三暢想著。
“對啊,皇帝老兒的錢,幹嘛不要。都是民脂民膏,還不都是從我們身上刮來的。”
李先生突然繞過了灣,點了點頭。
“好,我們同意了!我要跟皇帝親自談,這筆錢我們不白要,雖然他是民脂民膏,但我們坦坦蕩蕩!”
李先生對中間人說道。
中間人笑道:“李先生見諒,皇帝說了,見麵就不必了。他是看在幾萬工人迫於生計,衣食無著的份上,皇上跟李先生不是一路人,所以就不用見麵了!”
中間人說這話很解氣,因為他就是汪老板,曾經被李先生用這句話鄙視過的。
李先生心裏氣氛,冷哼一聲:“也罷。我也不想看到皇帝那張傲慢的臉。不過錢,我們是一定會還的。就按照貸款利率來算。”
中間人道:“皇上還說了,還錢的事情,你們記著就行。他說不急於一時,皇上叮囑過了。還是要以經營為重,做好財務平衡,最好能請一些專門的人才,在經營上,得按照市麵行情來做,切不可隨心所欲。”
李先生冷笑道:“別的不說,說起生產,還輪不到皇帝來教我們。”
中間人聳聳肩:“既然這樣,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既然各位同意,那就簽字吧。”
他拿出了一份協議,上麵是貸款的額度,總計三千萬兩黃金。
“皇上已經跟各家銀行和其他債務人達成了協議,其中兩千萬兩呢,是積欠的銀行債務,一千萬兩呢,留給你們做流動資金。這筆錢可得好好花,用來盡快恢複生產,可千萬不要都拿去做其他事情了!”
李先生一邊簽字,一邊冷笑:“放心,我們雖然窮,但還沒無恥到拿所有人的錢中飽私囊。這些錢是工會借的,就是所有工人借的,屬於所有工人。”
工會同意借錢的消息很快就通過電報回複到了皇宮。
皇太子回複皇帝:“爹,他們把錢拿走了。”
周琅點點頭,歎道:“借走就好,我還擔心他們礙於尊嚴問題,不肯借呢。”
皇太子道:“他們又不是理學家,哪裏會講究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種事。”
周琅道:“希望他們能做好吧。”
皇太子道:“父皇難道不相信他們?”
周琅道:“我很擔心哪。工會做產業,很可能打不過那些資本家經營的工廠。”
皇太子幸災樂禍:“那樣豈不更好,讓他們認清自己是什麽貨色。”
周琅痛斥道:“你這不是一個皇帝該有的心胸。作為皇帝,你不能有任何立場,你不是資本家的爪牙,不是官僚的後台,你是所有人的代表,工人,工會裏的工人,同樣是你的臣民!”
皇太子認錯:“兒臣知錯了。”
周琅之所以擔憂,不是他怕工人運動,他可以做出任何妥協,大不了他卷鋪蓋走人,讓大家共和去,他擔心的是內亂。各路政治勢力在工業時代無法達成平衡,勢必造成反反複複的內亂。如果是一個能夠成熟管理自己的工會,周琅大可以將權力讓渡給他們,然後讓工會勢力成為平衡新時代社會結構的力量之一,可問題是他沒看到工會成熟的經營,他們還很稚嫩,鬥爭的手段很單一,而且思想太激進。
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中,都麵臨這樣一個困境,最敢起來反抗的,並不是最需要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而是那些最敢於反抗的人,這些人往往都是理想主義者,有理想並不是壞事,問題是將理想付諸於激進的行動,帶有感情的去從事政治,往往脫離現實。法國人在這種狀態下不斷革命,付出的機會成本太高。德國人在這種狀態下納粹化,全世界都付出了成本。
周琅發現,中國問題的複雜,遠遠超出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就一個工會,中國的工人勢力就有同鄉會、幫會和工會之分,而且同鄉會一直依附於商會,主要是商業群體提供資金支持,幫會則江湖習氣太重。工會又不夠成熟,這樣的政治勢力很難成為平衡權力的一部分。
其實周琅更願意看到的是,是一個成熟穩重,並且頗具政治才華的工會領袖,他站出來跟其他勢力談判,聯合同鄉會和幫會,帶領他們,而不是跟他們內鬥。
更複雜的還有,同鄉會依附於商會,商會又是資本家的組織,結果資本家跟工人,在同鄉關係下聯合在了一起;幫會則跟成員之間,以江湖義氣聯係在了一起;他們都有自己的產業,有自己的工人,這更多類似於傳統的鄉村社會,地主即是鄉村社會的意見領袖,又是鄉村社會的資產所有者。
現在周琅幫助工會都掌握了資產,工會組織和工會成員,即是資本家,又是勞動者,這種關係之下,能出現什麽樣的結果,周琅根本就預測不到,因為人類曆史上沒有出現過。
讓他意外的是,這種工團主義,借助中國目前的影響力,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而且獲得了高度讚譽。(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