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節 讓人窒息的三天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英德互相宣戰,之後的事情雙方都按部就班的進行,有條不紊。原因其實是這兩國,早就做了開戰的準備。
德法開戰已經三個月,三個月中,雙方都製定了詳細的預案,德國肯定會對英國參戰有相關的預防措施,同樣,英國肯定也製定了一旦參戰之後的行動計劃。
甚至英國跟法國之間,早就協商好了合作方式。
德國首先是海軍出擊,然後迅速回縮,沿海布設水雷,隻留下漢堡通出海的狹長水道,並將一半海軍收縮道漢堡,德國幾乎是完成了自我封鎖,目的不過是防止英軍從海上登陸。另一半海軍主力布置在波羅的海,封鎖了丹麥諸海峽,阻止英軍可能強闖波羅的海。德國的地形,沿海地區主要在波羅的海,此時的波蘭,是一個沒有海岸線的內陸國,沿海地區從德國一直延伸到俄國的海岸都是古代日耳曼人遷徙、開拓和入侵的地區,因此一直是東普魯士的領土。波羅的海跟北海之間,隻隔著丹麥以及丹麥和瑞典之間的幾條狹長的海峽,十分容易封鎖。
顯然德國進行自我封鎖,是主動放棄了海貿,因為德國人很清楚,一旦跟英國開戰,英國一定會封鎖德國海岸,與其被動的接受英國封鎖,不如主動自我封鎖,防止英國登陸,更現實一些。
德國的主攻方向還是在陸地上,能否結束戰爭,能否取得勝利,是看德國能否擊敗法國來決定的。隻要法國戰敗,英國最大的能力,不過是繼續封鎖德國,就像他們跟拿破侖帝國那樣,進行長期對抗。但這威脅不到戰勝法國後,統治歐洲大陸的德國。
英國這邊的行動同樣迅速,擊退了德國破交艦之後,他們一邊在國內製造德國主動攻擊英國海軍的輿論,激起民憤,掀起反德民族情緒,這很重要,因為在種族上,盎格魯撒克遜人跟日耳曼人同種,英語跟德語的發音也更相近,兩國之間的關係向來比英法之間的關係密切,聯係也更緊密,英國王室通婚最多的,就是德意誌地區的諸侯。
軍事行動上,海軍率先出擊,封鎖德國海岸,同時登陸法國港口,護送運兵船開始向法國增援。
普法戰爭之後,英國已經建立了一支27萬人的常備軍,對英國來說,這是史上最龐大的常備陸軍,但相比其他國家來說,其實是很袖珍的,在世界範圍內,連前十都排不進去,甚至還比不上希臘30萬常備軍的水平。
但英國實行募兵製,兵員素質,軍餉標準,訓練水平,都是歐洲一流,這一點上,甚至以訓練嚴格文明的德國軍隊都有所不如,因此英軍是一直數量不多,但極為精銳的部隊。
英軍將絕大多數陸軍,20萬人迅速開赴法國。同時組建更多的軍隊,能組建隊少軍隊,英國人自己都不敢保證,因為在募兵製下,他需要國民主動報名參軍,隻能以軍餉和愛國情緒來鼓勵年輕人參軍。三千多萬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會在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報名參軍,去其他國家作戰,這誰都無法保證。
調往法國的這20萬精銳英軍,也沒有直接開赴前線,而是接替法國軍隊,在法國北部沿海駐防,很顯然,英國人並不是很請願為法國人流血犧牲,他們隻打算維持後方安全,讓法國人可以抽調更多兵力去拚命。
同時英國開始在海外募兵,不過這些軍隊沒有任何調往歐洲的跡象,因為英國的殖民地艦隊,早就已經調回歐洲,連護航都沒有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貿然運兵的。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中國動向不明。
戰前中國信誓旦旦,跟德國同盟關係到期後,不會延長,不會重簽,也不會幹涉歐洲戰爭,同時又保證,在同盟關係到期之前,中國還是會履行同盟義務的。但戰爭就在中德同盟結束前一刻,爆發了。中國會怎麽選擇,如果他們選擇履行義務,可是他們並沒有立刻向英國或法國宣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如果他們不願意參戰,也沒有聲明中立態度,沒有給不履行義務尋找理由。戰爭爆發二十四小時之後,中國一直都沒有對戰爭表態。
中國不表態,這是最讓英法甚至德國感到煎熬的情況。中國人沒有宣戰,英國就不敢主動實行計劃,否則中國就能占據輿論優勢,一旦本土加海外八億中國人的民族仇恨被激發,這比先下手為強搶占的先機可能危險更大,英國不願意讓自己陷入不利的輿論境地,因此絕不會主動對中國宣戰。法國則極為擔憂中國會從陸地上支援德國,那意味著難以想象的兵員優勢,已經感到人力枯竭的法國,此時深刻感受到了人的製約。
就是德國,也非常的焦慮。哪怕他們的大使不斷跟中國溝通,而每一次中國外交部門都表態會履行義務,並且明確表態,目前的情況,是符合中德同盟條約規定的情況的,中國負有無可推卸的義務。但隻要中國一日不參戰,就存在變數。中國的政治狀態十分複雜,各種力量製衡基本形成,但卻沒有英國那麽清晰。
中國的議會中,反對戰爭的勢力很強大,輿論也不支持戰爭。以文人士大夫為主的中國統治階層,雖然跟他們古代的祖先相比,已經改變了很多,視野寬廣了很多,但依然是一個相對保守的階層,跟其他國家的統治階層相比,他們對外界的興趣不夠大,缺乏擴張的興趣。尤其對中國之外,並且對中國不具有直接威脅的情況,漠不關心,不太願意介入外界事務。
另一方麵,中國擴張的已經夠大,即便以中國的人口基數,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很難迅速消化完所得到的利益。這種情況下的國家,除了極少數類似俄國這種擴張成性的帝國,否則一般都會產生孤立情緒。
第三方麵,代表底層利益的工會勢力日益強大,從工會最先在英國開始成為一股政治勢力開始,他們就是反戰的,工人組織從一些精神導師的理論中得到了一個教導,那就是戰爭從來都是對底層民眾不利的,是統治階層的爭權奪利,工人應該是世界的,無國界的,是國際主義者,全世界無產者應該聯合起來。出身猶太人的精神導師,大概是將居無定所的猶太民族的世界主義文化引入了這些理論中,早就了早期工人組織的普遍反戰。
輿論反對,掌握輿論是是文人階層,統治議會的同樣是這個階層,因此議會中的主流不支持戰爭;文人階層反對,由文人階層組成的官僚集團的大部分顯然也不會支持戰爭;日益崛起的工人勢力更是反對戰爭的情況下,中國本來是沒有參戰的可能的,但在高層的運作下,讓他們有了一個參戰的外交義務。
這很不保險。
不過中國的國情特殊,他們的憲法跟德國類似,君主的權力相對較大,必要的時候,君主是能夠繞過議會的。他們的高層一直保證會參戰,根據德國大使的了解,是以皇太子為首的高層,力主參戰,暫時壓到了官僚集團、議會和其他政治勢力。
目前執掌中國政權的,恰好就是皇太子勢力,但對發動戰爭的決定權,卻不在皇太子手裏,而是決定於已經不問世事的皇帝。
這就是最大的不安定因素,隻要皇帝不支持,中國政府隨時可以取消對德國的承諾。
所以中國一日沒有加入戰爭,就一日有變數,讓德國一日都無法安心。
德國對中國的了解,並沒有英國深刻,德國能明白的事情,英國人更明白,法國人跟中國的關係甚至比英國還要密切,至今在中國的科學體係中,法國因素都占有最大比重,中國的度量衡,科學規範,科學理論,都帶有濃濃的法式特征,中國的高級科學機構中,依然有不少法國科學家。這是從拿破侖時代起,中國就跟法國建立的密切聯係。
所以英法也清楚,隻要皇帝沒表態,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因此德國在不斷的催促中國政府,英法也在遊說中國政府,許下更大的承諾。其中甚至包括,將所有德國的海外領地都讓給中國。最重要的,英法都在嚐試直接跟中國皇帝對話,尤其是狀況很不利,又跟中國保持密切聯係的法國,他們甚至動員了拿破侖家族成員,請出了在倫敦流亡的前法國總理路易波拿巴的兒子為代表,試圖麵見中國皇帝。
在中國正式宣戰之前,雙方都還有機會改變最後的結局,因此在中國的外交戰爭,非但沒有結束,反而更加的激烈起來。
雙方都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中國是否參戰,如同一把懸掛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或者是一張已經拉開,卻沒有射出的弓箭,英法和德國雙方,都感到了一種窒息的壓力,如同等待裁決的罪犯一般,感覺到對命運的無力。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天,七十二個小時。
從武當山,傳下了一份皇帝的旨意,送到了京師。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