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南山北海瞎眼人
字數:4874 加入書籤
書寫坊擺放最多的不是寫的文章,而是無數書籍。
書全是李安然孜孜不倦的在乞丐狀元那裏借來書,日夜不休的抄寫下來的。
中年人離開書寫坊時快正午,屋裏碧落黃泉早已經將午飯準備好了。
做飯?他從來不會動手。否則碧落黃泉要來何用。
白虎城裏邊來的就是不一樣,每天變著花樣的菜式,看一眼,已經三分飽。
菜式再多都不重要,對於李安然來講,會天涯海角掌廚拿手好菜,“回魂湯”,才重要。
與中年人結下這不知道能不能實現的約定過後,在院中讀了會《逍遙經》後,已經是正午。
《逍遙經》早就已經熟記於心,這是幾百本書中令他感觸最深的,故而每天都會讀背一遍。
經文中那句,“鵬之大不知其幾千裏”,感觸最為之深。
碧落黃泉蹦蹦跳跳的出來喊他吃飯,回了屋,三下五除二的吃掉飯菜。
就像是被關押幾十年的犯人回鄉品嚐家鄉美味一樣。
遵循著,食不言寢不語的原則,整個過程安靜的很。
…………
山清水秀,山清水秀,小城水秀,怎麽可能少的了山。
山不在小城內,而是處於小城南門幾裏地外,由於最初的小城是王侯的封地,所以山自然被納入了小城地界內。
直到如今也沒有什麽改變,當然也沒有什麽人會閑到去爭執一座山的去留。
山中有廟,廟裏麵就很像小時候常聽到的,山裏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一樣。
這座廟裏麵也隻有一個老和尚和小沙彌。
廟是山的名字,山是王侯的封號,鎮南王,“鎮南山”,“鎮南廟”。
王侯一倒,樹倒猢猻散,山自然成了荒山,廟淪為野廟。
沒人上香,沒人去看,但是方丈卻樂此不疲,好像要守護著寺廟到山倒。
李安然吃完飯,想起來中年人那“十萬白骨無人掃”的話語,心裏就如同火烤。
用城內老中醫的話就是:上火。
因此花費了些錢財叫了輛馬車,向著南門幾裏地外的鎮南山奔去。
山不如官道平坦,所以馬夫不再走下去。
李安然下了車,獨自奔往上頂寺廟。
師傅,我看見山腳鳥獸飛動,想來是城裏來人了。”
藍布四處補丁的清秀小沙彌放下挑滿水的擔子,輕聲開口。
方丈的袈裟補丁較少,但是也好不到哪裏去。
小沙彌看著敲打木魚念著佛經的師傅。
他念完佛經,停止敲打木魚,起身看了看小沙彌:“來則來,去則去,他來你挑水便是,他不來你依舊挑水便是。”
聽見使師傅的話,小沙彌明白點頭:
師傅弟子明白了,水清如許,許如清水。”
沙彌念叨著他的法號:如許,清如許,意思是無論什麽事,心都如水般,清如許。
師傅,他是向著我們這來的。”
也許是香客。”
我們這裏幾年沒人來過了。”
幾年不代表永遠。”
…………
李安然徒步向著山頂走來,除了路過之時驚動是鳥獸之外,便是再無其他東西。
想要見到行人,更無疑是在癡人說夢。
走著走著,翻過了山腰,李安然便聽見清泉石上流之聲,一條小溪,徑直而下流去,時而幾尾魚遊過,山中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李安然小的時候來過山中,那個時候山裏還有無數行人。
小時來到山中,便是跟著其他地方來的大文人們的腳跟走,不敢跟太緊,怕被發現,跟在身後聽他們說白虎城的故事。
繼續向上走,山內的一草一木都和小時候一模一樣,像是永遠被定格了,掃視一眼,心中有些惋惜,可惜如此美景,隨著鎮南王興而興,敗而敗。
鎮南王倒的說法,小城裏麵隻有那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才敢提起,年紀像他們這般未加冠或是加冠不久的,隻能猜想。乞丐狀元說過是因為白虎王朝王侯法規中的規矩使然,白虎王朝王侯無法世襲,除了極大功者可以世襲三代之外,其他王侯一律不得世襲,然而鎮南王一生無子的事情,又恰恰是將乞丐狀元的說法給肯定下來,故而小城裏麵鎮南王倒下的原因以乞丐狀元的說法為盛。
當時乞丐狀元還不是狀元,隻是一個為人熟知,包涵詩書的文人,但是名氣也不咋的,大概都是當乞丐的日子混出來的。
當時城裏麵許多人不服氣這個說法,便是有人站出來問了一句“鎮南王身為七侯八王十三太保之首,三救先皇,算不算得上極大功者?”,這一問,便是將鎮南王倒下的真相埋藏起來,至今無人知其一二。
過了山腰便是看見寺廟,因為是鎮南王命名的,所以當初鎮南王特地差人來修建一番,所以寺廟至如今還是完好無損的。
寺廟前有一顆城北文人們說的,三世不會開花結果的桃樹,一顆倒地的柳樹,被鎮南王的侍衛砍下,做了凳子,一張白虎城裏麵來的石桌。
寺廟格外清靜,隻有小沙彌挑著水路過時,才會有腳步聲傳起。
李安然在熱鬧的小城裏麵待久了,忽然來到這清靜的寺廟還有些不習慣,站在桃樹下,抬頭看一眼桃樹,略有所思。
走進寺廟,隻有一尊金身佛像,一個敲打著木魚,天塌不驚的老和尚。
李安然靜靜聽著老和尚口中念的佛經,眼睛餘光掃視著四周。
不知何時,老和尚起身叫醒了李安然:“施主,可是心中有結?”
李安然點了點頭。
老和尚似乎早就知道一般,笑道:“我法號清鏡,心如明鏡,亦如水清。水可照人,鏡可看人。”
李安然思考一番,問道:“師傅,文好還是武好?”
小沙彌路過,疑惑的看了李安然一眼,等小沙彌走後,老和尚笑道:“遁入佛門,摒棄凡塵,文好,武也好。文可治天下,武可安天下。”
李安然點頭道:“有人說起十萬白骨。”
老和尚背著手轉了一圈:“你相信世人有仙神嗎?”
李安然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老和尚一笑:“我這裏隻有一尊佛像,知道為什麽嗎?因為心中有佛即可。若是不知道為什麽有十萬白骨,那麽你便將它視作是仙神所為。”
李安然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這麽說是有書中上天入地的仙神了嗎?
老和尚虔誠的看著金佛,道:“我給你講一個故事,我師傅給我說過,南山北海有一個哭瞎了眼的人。”
轉身看著李安然的疑惑,老和尚又道:“就是坑殺了一百二十萬生靈的南山北海。”
李安然眼中隱隱約約有著怒火,拽緊拳頭:“我會去那個地方的,我父母也是一百二十萬之一。”
老和尚沒有像乞丐狀元這般勸誡著李安然,反而是希望他去:“你應該去看一下。”
李安然不解。
老和尚拿來兩個蒲團,示意少年坐下,小沙彌拿來杯清茶,遞給李安然,李安然喝了一口後,笑道:“於情你該去看一下,因為那裏麵有你父母,於理又不希望你去。”
李安然點了點頭,示意已經明白:“那我選擇於情,隻是南山北海何處去?”
老和尚搖頭:“不知道,或許你去白虎城問別人,南山北海哭瞎了眼的人在哪裏,可能會有人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