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蜃海 (醜)
字數:3924 加入書籤
陸炳林記得前些年看北京亞運會直播時,在主體育場曾看到一個巨大的電子計時器,好像是日本精工集團讚助的,有十幾米長,五米多高,每一個顯示數字,都有兩人高,即使坐在體育場另一端的自己,也可以清晰看到上麵的時間顯示。
在陸炳林的設想中,如果能搞到一個比這更大的計時器,那麽很有可能從海市蜃樓中觀察到這個計時器。讀出計時器上顯示的時間,就可以確認幹擾源造成時間扭曲的事實,甚至得出海市蜃樓本身就是時間漩渦的結論。
但他理想中的計時器造價極為昂貴,貴的陸炳林連去找日本廠家砍價的心思都沒有了。可天無絕人之路,一個朋友幫他聯係到了上海的一家精密儀器廠,可以生產出類似的巨型電子計時器,尺寸還可以比日本那台更大,造價也更便宜。當廠家了解到陸炳林弄這設備的原因後,直接給了一個出廠價。雖然後來把那個大家夥運到新疆的運費遠遠超過了購買的價格,但至少陸炳林的計劃成功了一半。
計時器運到後,陸炳林也遇到了一個難題,計時器主要用來顯示小時和分秒單位,雖然也可以顯示年月日,但數字顯示的非常小,在海市蜃樓的影像中一定是看不到。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陸炳林隻好設計了一個簡易的體係,根據在計時器不同的位置懸掛一麵旗幟,用旗幟位置來代表周一到周日的七天。年和月在陸炳林看來,並不需要特別標注,能夠測定出一周內的時間差異已經足夠了。
但超出陸炳林想象的是科考資金的籌集的難度。追蜃人足足運作了一年才勉強弄到足夠的資金,大部隊回到塔克拉瑪幹的實驗基地已經是九七年的春天。
最初實驗進行的非常順利,陸炳林加固了旗杆,將計時器吊裝到了旗杆上,計時器工作正常。為保障試驗所需要的電力,他們又弄來了幾台柴油發動機,一時間實驗基地轟鳴聲四起。更多的野外科考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過來,一切有序的展開。
陸炳林的考察車隊到達上次發現海市蜃樓的觀測點,卻沒有再看到海市蜃樓出現,這倒是在陸炳林的預料之內,畢竟不同季節氣候條件差異很大,一點點溫差,就會改變折射角度,一度的變化,在沙漠裏可能就代表幾十、上百公裏的誤差。但這一回有了上次的數據記錄,經過對比計算,陸炳林大致確定了可能性比較大的觀測點坐標,又花了兩個月進行實地觀測排除,終於在七月中旬,再次於實驗基地西南七百七十公裏處,觀測到了旗杆的海市蜃樓影像。
令陸炳林無比驚喜的是,與他之前的設想一樣,海市蜃樓中出現了計時器,雖然有些模糊,陸炳林還是分辨出了上麵的數字。當時觀測時間是上午十一點二十四分,但計時器顯示的是上午八點零三分。時間不同步,那麽很有可能是時間受到未知幹擾源的影響,發生了扭曲。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性,是八點零三分的計時器影像被存儲在了大氣中,到十一點二十四分時才被觀察到。
但海市蜃樓中顯示的計時器影像太小,周圍又似乎蒸騰著飄渺的霧氣,陸炳林一時沒法看清計時器上懸掛的旗幟,更無法判斷旗幟位置所代表的星期數。他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能夠證明時間發生了扭曲就足夠了。陸炳林把觀測計時器上旗幟位置的工作交給了下屬,自己則返回到車裏,立刻開始收集周圍的氣象觀測資料,代入公式,反推計時器的實際位置坐標。
和上一次的結果一樣,可能的坐標點有四五個,但都不是實驗基地的坐標。對比上一次推導的坐標點,陸炳林驚訝的發現雖然觀測點坐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天氣數據也完全不同,但兩次推導的海市蜃樓發生點坐標驚人的近似,都在魔鬼城附近直徑兩百公裏的半徑內。
看來,自己的數學模型並沒有錯,一定是魔鬼城那一帶存在一個奇特的幹擾源,從旗杆和計時器那裏反射的光線經過幹擾源時發生了扭曲,被投射到了現在的觀測點。但陸炳林實在想象不出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幹擾源,究竟是什麽有如此之大的能量,讓光線產生扭曲,甚至時間都發生了幾個小時的延遲。
正在他陷入沉思之時,負責觀測的追蜃人進到了車裏。這一次海市蜃樓出現的時間很長,幾乎有三十五分鍾,追蜃人全程進行了錄像。在車裏,追蜃人打開了攝像機,也許是攝像機裏記錄的內容過於匪夷所思,追蜃人的手不停的顫抖,陸炳林隻好拿過攝影機,自己往回倒錄影帶。
追蜃人喝了口水,平複了一下心情,才告訴陸炳林自己在海市蜃樓中的發現。最初因為海市蜃樓上漂浮的霧氣,讓整個影像有點模糊,隱約能夠分辨計時器上的數字,但觀察了一陣,追蜃人就發現計時器上的數字是不斷變化的,這可以證明海市蜃樓反射的影像並不是一幅靜態圖,而應該如同攝像直播一樣,同步記錄著實驗基地的狀況,隻是時間上有三個多小時的延遲。
但很快追蜃人就發現了詭異的地方,計時器上的秒單位顯示幾乎是靜止不動的,或者說跳動得太快,根本分辨不清。而分單位的顯示跳動的速度極快,比正常快至少五六倍,那麽這根本就不是同步或略有延遲的影像,而是一個真正的時間漩渦。
聽了追蜃人的講述,看過錄相資料,陸炳林反而平靜了下來。看來所有的觀測數據都將謎底指問了魔鬼城,隻有實地進入那一片死亡之地,才能搞清造成時間扭曲的真正原因,如果有那裏的第一手數據,自己建立的海市蜃樓折射成像模型才能真正完善。
陸炳林將攝像機交還給追蜃人,又忙著在地圖上標注起來。另一隻勘察的小分隊,就在自己北麵十五公裏處,這時出發,天黑前就應該能到達魔鬼城南麵的一個公式推導的坐標點,而自己這支隊伍馬上出發,估計晚最多一小時就可以和他們匯合。在那裏駐紮一夜,估計用上兩天時間,就可以采集完所有的數據。
陸炳林沒有再猶豫,拿起衛星電話,將進發魔鬼城的命令下達給了另一支隊伍。這一邊也馬上行動起來,將各種儀器設備裝車,清點了補給,準備啟程。
這一次隨陸炳林行動的,還有支援過來的新疆建設兵團的一個通訊班,八個通訊兵和工程兵,由一位叫趙振國的副排長帶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考察隊假設臨時的通訊線路,這是陸炳林花了大力氣在北京爭取來的支持。
別看沙漠渺無人煙,但從五十年代的石油勘探,到六十年代的兩彈一星,以及七十年代一係列大規模科考活動,建設兵團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曆經四十多年的艱苦奮鬥,沙漠中已經有了建設兵團數百個永久補給點和設備倉庫。
自從陸炳林的科考隊出發,後勤與通信便是由趙排長負責。趙排長在這片沙漠駐守了五年,恐怕沒人比他更了解這裏,依托沙漠裏的設備倉庫,從行進路線的設計,甚至是每一天的日程安排,基本上陸炳林都交給了趙排長。當然,趙排長也沒有令他失望,一切井井有條,完善而高效。
但當趙排長聽到陸炳林進發魔鬼城的命令,一反常態的猶豫起來。趙排長的意見主要有兩條,一是魔鬼城附近百餘公裏,再沒有建設兵團的補給點,科考隊的食物和水雖然充足,可通訊線纜畢竟有限,和實驗基地的聯係還可以保障,但與另一支考察隊伍的聯係將變得非常困難。
二是,魔鬼城附近氣候情況複雜,經常會突發異常的氣候狀況,沒有充分的準備,晚上在那裏紮營是非常危險的。
趙排長的理由還是很充分的,但陸炳林還是從他的話裏捕捉到了一些反常。雖然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對趙排長這人,陸炳林自認為還是很了解,他是個標準的軍人,對命令有著近乎執拗的服從性,人又隨和而嚴謹,所以自從出發以來,他對科考隊的行動計劃沒有任何的抵觸情況,即便計劃有不妥當的地方,他也盡自己所能,想方設法地去解決,而不是反對。
對趙排長的意見,陸炳林不得不耐下心來,多做一些解釋。畢竟海市蜃樓的出現,有極強的偶然性,不盡早趕到魔鬼城,拿到第一手的監測數據,重新檢驗成像模型,之前的搜索工作等於前功盡棄,這一趟可以說對整個計劃的成敗至關重要。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地著腳,若少慕聲聞,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情。--《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