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一 慈母教子

字數:6138   加入書籤

A+A-




    摟著李雲龍痛哭的阮老夫人,驀然聽見“轟”的一聲響起。立即鬆開一隻手掏出手帕一邊擦拭眼淚,一邊轉向聲音來源地。

    就看見:兒媳嶽紅英倒在地上,大兒子李雲飛急忙奔跑過去扶起她伸手掐她的人中穴位,嘴裏忙不迭地大喊:紅英,我知道你兩位舅舅和嶽虎、嶽豹的動機,也是為了李銳和李華的前程。我絕對不會棄他們於不顧,你快振作起來吧!

    說著話,他就看到了嶽紅英睜開眼睛衝著他搖著頭說:雲飛,以前咱待他也不好;現在,他又受到了來自咱兩位舅舅和哥哥的陷害。你說什麽都是無濟於事啊!哎,也許真是老天爺要滅亡嶽府人。這是“天意難違”啊!

    說著話,她機械似的坐起身再也忍不住地捂住嘴巴抽泣了。眼裏流露的全是:極其濃厚的可憐和絕望哦!

    自己的糟糠之妻捂住嘴巴抽泣,肩膀也激烈地聳動著。還有,她的眼神裏流露出的可憐和絕望。李雲飛的心兒,真是猶如“刀砍火焚”一樣在流淌著。劇烈地酸痛著----

    於是,他終於走到豹弟李雲龍的身邊望著他說:龍弟,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哥哥真是沒有料到呀!不過,不管怎麽說他們都是你大嫂的嫡係至親。哥哥求你“網開一麵”繞過嶽府人吧!

    聞聽此言,一雙孫兒急忙從樹蔭裏鑽出來奔跑到嶽紅英的身邊,一邊蹲在她兩邊伸手擦拭著她臉上的淚水,一邊嚇得高喊:娘親、娘親,爹爹一定會求得小叔去一趟京城。您千萬別再灰心喪誌啊!

    說著話,這對小哥倆又奔跑到李雲龍的身邊,搖晃著他的雙臂聲淚俱下地哭喊:小叔,咱爹爹說了姥爺和外婆是為了咱倆著想,才指使兩位舅舅進京尋找兩位舅姥爺設計陷害你的。隻要,你饒恕他們不死。咱們以後一定牢記你的大恩大德啊!

    說著話,兩個小家夥就猛地雙膝一曲跪在李雲龍的麵前。一雙尚且稚氣的淚眼可憐兮兮地仰望著:自己的嫡親小叔。彷佛就要鑽進這位小叔的心裏哦!

    看到這一幕,那些看熱鬧的人們全都心酸得淒然落淚了。他們紛紛走到近前委婉地勸說李雲龍:孩子,不管怎麽說,李府人和嶽府人總是親家。你就看在兩個嫡親侄子和大哥大嫂的份上,就去一趟京城吧!

    接著,大家失望至極地看見:李雲龍硬生生地掰開兩個兩個侄子稚嫩的小手,擰著脖子別過臉不再看他倆了。全然將他倆和周圍旁觀者的話,當作耳邊“刮過一陣風”啦!

    這時,嶽員外、嶽夫人再也顧不得嶽府人的形象了。趕緊像個乞丐似的爬到李雲龍腳邊屈膝就跪,抬起渾濁的淚眼異口同聲地說:賢侄,以前嶽府人確確實實多有得罪。以後,咱們保證視“李府人”為上帝。定將連連供奉厚禮哦!還望你就“大人不記小人過”去一趟京城,為犬兒和胞弟向聖上求情。給他們一條生路啊!

    那些圍觀者看到這裏,又是一陣唏噓:哎,嶽府人和李府人的狀況。真是應了古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意思:世上沒有永遠永遠得勢的人,也沒有永遠永遠弱小可欺的人。此一時彼一時,讓人難以捉摸個中經典的寓意啊!

    李銳和李華聽到這裏,又忍不住爬到李雲龍的腳邊拉著他的雙臂,像一對乞兒似的囁嚅著說:小叔,咱姥爺和外婆已經表態了。以後不再為難李府人啦!除此之外,兩位老人還給你下跪了。你就“高抬貴手”吧!

    接著,阮老夫人就看見:李雲龍生硬地甩掉兩個侄子的小手,惡狠狠地說:哼,想讓我替你們舅姥爺和我舅舅向聖上求情。門都沒有啊!

    看到這裏的阮老夫人,終於忍不住地揪起李雲龍的耳朵責罵:兒子呀,都說“殺人不過頭點地”。眼下,嶽府兩位老人都跪在你的腳邊。縱使你心中也千萬條仇恨,也應該讓它們擱淺。否則,你就有愧於讀了不到十年的書啦!

    聞聽此言,李雲龍的嘴巴噘起老高似乎可以掛上一隻油壺。他委屈至極地替自己努力辯解:娘親呀,非是兒子太小氣了。而是,咱們老夫人這些年裏所遭受到嶽府人的淩辱。也真是堪比汪洋大海一樣深、一樣廣啦!我想,任誰遭受到這種非人的折磨。肯定都會牢記心間啊!

    阮老夫人當然明白:此時此刻,兒子的心裏到底有多酸痛。隻是,她依然勸說著兒子:雲龍,既然嶽府人和我們李府人沾親帶故的。咱們就絕對必須對他們“網開一麵”囉!否則,萬一嶽府人真的因為咱們李府人“見死不救”而丟掉腦袋。天下人就會恥笑咱們李府人氣量狹小啊!

    聽到這裏,李雲龍的眼淚忍不住又落了下來。他酸溜溜地哭訴:娘親,一旦嶽府人“重見天日”了。你的小兒子可就又是“命在旦夕”,李府人也會過上“重蹈覆轍”的日子了。不管怎麽說,咱總是覺得有他們在一天,就不會有我的幸福啊!

    阮老夫人將嘴巴貼著李雲龍的耳垂邊,語氣委婉地給他講了一則丈夫曾經講給她聽的古代故事——

    梁大夫有宋就者,嚐為邊縣令,與楚鄰界。梁之邊亭,與楚之邊亭,皆種瓜,各有數。

    梁之邊亭人,劬力數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惡。

    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惡也。楚亭人心惡梁亭之賢己,因夜往竊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

    梁亭覺之,因請其尉,亦欲竊往報搔楚亭之瓜,尉以請宋就。就曰:惡!是何可?構怨,禍之道也,人惡亦惡,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竊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

    於是,梁亭乃每暮夜竊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則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則乃梁亭之為也。

    楚令聞之大悅,因具以聞楚王,楚王聞之,惄然愧,以意自閔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無有他罪乎?此梁之陰讓也。

    乃謝以重幣,而請交於梁王,楚王時則稱說梁王以為信,故梁楚之歡,由宋就始。語曰:轉敗而為功,因禍而為福。老子曰:報怨以德。此之謂也啊!

    李雲龍當然知道:這段古文的意思就是:梁國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經做過一個邊境縣的縣令,這個縣和楚國相鄰界。梁國的邊境兵營和楚國的邊境兵營都種瓜,各有各的方法。

    梁國戍邊的人勤勞努力,經常澆灌他們的瓜田,所以瓜長得很好;楚國士兵因為懶惰很少去澆灌他們的瓜,所以瓜長得不好。

    楚國縣令因為梁國的瓜長得好,而對自己楚國的瓜長得不好感到很生氣。楚國士兵心裏嫉恨:梁國士兵(瓜種得)比自己好。於是,夜晚偷偷去破壞他們的瓜,所以(梁國的)瓜總有枯死的。

    梁國士兵發現了這件事,於是請求縣尉,也想偷偷前去報複破壞楚營的瓜田。縣尉拿這件事向宋就請示。

    宋就說:唉!這怎麽行呢?結下了仇怨,是惹禍的根苗呀。人家使壞你也跟著使壞,怎麽心胸狹小得這樣厲害!要讓我教給你辦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過去,偷偷地為楚國兵營在夜裏好好地澆灌他們的瓜園,不要讓他們知道。

    於是,梁國士兵就在每天夜間偷偷地去澆灌楚兵的瓜園。楚國士兵早晨去瓜園巡視,就發現都已經澆過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長得好了。楚國士兵感到奇怪,就仔細查看,才知道是梁國士兵幹的。楚國縣令聽說這件事很高興,於是詳細地把這件事報告給楚王。

    楚王聽了之後,又憂愁又慚愧,把這事當成自己的心病。於是告訴主管官吏說:調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裏破壞的人,他們還有其他罪過嗎?這是梁國人在暗中責備我們呀。於是拿出豐厚的禮物,向宋就表示歉意,並請求與梁王結交。

    楚王時常稱讚梁王,認為他能守信用。所以梁楚兩國的友好關係,是從宋就開始的。古語說:把失敗的情況轉向成功,把災禍轉變成幸福。才是徹徹底底扭虧為贏啊!

    聖人老子曾經說過:用恩惠來回報別人的仇怨,就是說的這類事情呀。別人已經做錯了事,哪裏值得咱們再次效仿呢?

    想到這裏,李雲龍淚水漣漣地望著阮老夫人不服氣地說:娘親,皇後娘娘一直意欲讓我做東宮駙馬爺。兒子回京麵聖的消息,如果讓她知道了又會威逼利誘。聽到我的拒絕之後,肯定都會鳳顏大怒了。搞不好還會有生命之危啊!比起嶽府人來說孰輕孰重呢?兒子心中自有分曉,還望您老千萬莫要再多言啊!

    聞聽此言,嶽員外、嶽夫人心裏陡然一凜:咦,阮老夫人都勸不回李雲龍的心兒。看來,閨女紅英和女婿雲飛說的話兒也不會挺用啊!哎呀,如果昀華和宇浩出不了天牢。那虎兒和豹兒豈不是命在旦夕啦!

    想到這裏,他倆的耳中就鑽進了阮老夫人淳淳善導的話語:三子,俗語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再說,神仙尚且無一完美的。咱們都是土生土長的一介凡人,誰又能夠保證一輩子不犯錯呢?

    李雲龍望了一眼,一直站在身邊默不作聲的王員外和王金花。轉向阮老夫人淒然笑著說:娘親,倒不是兒子無情無義。隻是,兒子委實不想對不住恩公和義姐。更不想做枉死城的冤死鬼啊!

    他的話音剛落地。王員外和王金花就一齊握住他的手異口同聲地勸說:雲龍,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不妨就再去一趟京城,咱們就在響馬鎮李府等你回來“拜堂成親”哦!

    李雲龍就是做上“一千零一夜”的夢,都絕對不會想到:這些話,竟然出自王府爺兒倆的嘴巴。他傻眼發愣啦!

    哦,此時此刻傻眼發愣的人,其實並不僅僅是李雲龍一個人。而是所有在場的人哦!

    因為,大家全都心知肚明:如果,換做自己是王員外和王金花爺兒倆。肯定不會明明知道李雲龍去了京城,有可能就會變成當朝的東宮駙馬爺。還去奉勸他前往京城啊!

    尤其是那個王銀鳳,就是讓她挖苦腦汁想事兒。她肯定都不敢置信眼前發生的一幕幕,都是真實可信度。哎呀,爹爹和金花姐的腦袋難道全都“抽風”啦!

    這時,阮老夫人的話語又綿延、回旋在人們頭頂上空:三子,如果你不再去京城一趟的話。萬一當初兩位居丞相和嶽府兩位少爺真的被聖上賜死,他們府中漏網的後人也一定會來找你尋仇。到時候的結局,可就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了。那還得了啊!

    聽到這裏,王銀鳳終於神誌清醒了。她急忙衝著阮老夫人怒不可歇地說:老夫人,咱敬你是長輩才尊稱你為嬸子。我爹、我姐看上李府的小兒子,就已經是李府無窮無盡的榮耀了。你可不要倚老賣老地得了便宜還賣乖啊!

    聞聽此言,王金花急忙拉住妹妹悄聲責怪:鳳妹妹,都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看你都跟我未來的婆母說什麽話呀?你這樣子是存心不讓我過好嗎?你若繼續頂撞咱婆母,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啦!

    王銀鳳一聽,委屈至極地說:金花姐,咱是為你的幸福和老夫人據理力爭。你怎麽倒打一耙怪起我來呢?

    王員外滿臉慍怒地說:鳳兒,老夫人的想法絕對符合情理。你趕緊閉上你的嘴巴,休得再多言哦!

    他的話音剛落地,王銀鳳就真的閉上了嘴巴不再言語了。隻是,她真的搞不明白:爹爹和姐姐,為什麽也讚同阮老夫人的想法呢?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