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石中人
字數:6303 加入書籤
“什麽大喜事?”宋力剛懷疑、警惕、擔憂的看著女兒,“你不會又和什麽人立下了什麽大約定吧?”
宋知夏搖頭:“父親放心,女兒不會隨便亂來的。”
宋力剛和宋勇毅齊齊挑眉,很是不信,她亂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宋知夏也不糾結這點,直接把她的發現才說了:“父親,女兒今日發現了一個奇物,一塊天外隕石,一塊天然的帶著神仙天人像的奇石。”最後一句宋知夏加重了語氣。
神仙天人像,天外隕石。
宋力剛和宋勇毅挺直了腰背,目光炯炯的看著宋知夏。
“明日東景會把奇石搬到我們府中,到時候,父親和兄長,就會知道那塊天外隕石,到底有多奇了。”宋知夏點到即止,俏皮地眨眼閉嘴,保持神秘。
宋力剛和宋勇毅都被宋知夏的話勾得心裏癢癢的,恨不能馬上就能看到,他們知道,能被宋知夏如此在意的奇石,必定極為不凡,而且,神仙天人像啊,若是真的,這是天降祥瑞啊,對於新朝大業,是收攏人心的極大助力。
在一夜的焦急等待後,天色剛亮,宋力剛和宋勇毅就早早的來到正廳,等待著東景和奇石的到來。
宋知夏沒有父兄那般著急,找石頭、挖石頭、搬石頭,哪個環節不需要時間,急也白急,所以她和往常一樣的按時起床、用膳,用完膳後才慢悠悠的往正廳行去。
宋知夏進得正廳,發現廳裏隻有父親和兄長兩人。
“父親,為何不多叫些人來?”宋知夏提點父親,“人多了,日後才會有人證明,天外隕石是天生天像,而不是我們偽造的。”
宋力剛恍然大悟:“是,是為父疏忽了,是該多叫些人來。夏兒,你可有什麽人薦?”
“宋家的人,像是賈青師傅,還有宋家主支的人,都該來。父親帳下的大將,封軍廊軍的將軍們,身在祈州的也該來。高門大族也該請,如今還停留在祈州城內的大族,父親不妨都派人去請來。對了,已經收編進封軍廊軍的其它原州軍的將領們,也可找幾個過來見證。”宋知夏應道。
宋力剛皺眉:“叫這麽多人?會不會不妥?那塊天外隕石,果真有神異?”
宋勇毅也擔心:“萬一那塊天外隕石隻是一般,我們興師動眾的把那麽多人請來,豈不是讓人看了笑話?”
宋知夏卻胸有成竹:“不會,奇石確有神異。”
見父親和兄長還有些猶豫,宋知夏催促道:“父親,快去請人吧,不然石頭都到了,見證人卻未到,這一盛事豈不浪費。”
宋力剛見女兒果真不怕,隻能信了女兒,讓人去請各位見證人。
一波又一波的見證人被請進了宋府,宋家主支和封軍廊軍將領聞知是有喜事請他們來觀,個個興致勃勃,而那些高門大族,以及原州軍的將領們,則忐忑不安麵帶憂色,擔心是場鴻門宴,借名喜事,卻借機清算。
或喜或憂的見證人們進了宋府,人還未到齊,八甲戰士們就扛著奇石到了。
奇石巨大,高達兩丈,寬有一丈,上尖下圓,似一長卵。
四個八甲戰士扛著用圓木製成的扛架,把奇石抬了進來,因為奇石太高,宋府大門通行不了,八甲戰士們隻能從圍牆邊上把扛架拆了,把奇石扔進來,裏邊的八甲戰士接應住,再放到重新組裝好的扛架上抬進來。
正廳前是一處闊院,八甲戰士們把奇石放置於闊院之中,奇石一落地,底下的石板便凹陷了幾分,還有裂紋延出,可見奇石沉重。
宋力剛站在正廳前,指著奇石:“夏兒,這便是你說的天外隕石?”
宋知夏走至奇石之前,嬌俏反問:“父親,可看出這奇石的妙處來?”
宋力剛細細打量奇石,老實承認:“看不出。”他是個實實在在的武夫,真不知道怎麽從這塊黑乎乎的石頭上看出神仙天人像來,這得多天馬行空才看得出來啊。
宋知夏輕笑,也不逗父親了,轉而向賈青問:“賈青師傅可看出來了?這石頭像什麽?”
賈青幹巴巴地應道:“像個大蟲卵。”
說罷他覺得說蟲卵可能會嚇到小姑娘,就改口說:“要不像大米粒?”
宋知夏大笑:“不是,容二娘細細描來。”
宋知夏讓碧珠去取來畫筆和清水,又讓宋勇毅搬來高椅,放置在奇石前。
畫筆吸飽了清水,筆尖在石頭上遊走起來,從下向上,一路騰挪彎轉,待到筆尖不及處,宋知夏一腳踩在高椅上,借力騰空,筆尖再次觸石,蜿蜒而走,筆勢相連,一刻不停,繼續往下而去,待到宋知夏落地,畫筆已停。
整幅神仙天人圖,一氣嗬成,天賜神圖,皎皎欲出。
旁觀的見證人們都屏住了呼吸,心神為神圖所懾,不敢言語,惟恐驚了石中之人。
太像了,太像了,奇石上的一凸一凹、一曲一折,都與清水神仙圖無一分不符,好似,好似這石中真的藏著一個人,隻要一驚了他,那人就要破石而出了。
宋知夏朝東景身後的度西走去:“度西,你擅長石藝,能不能幫我把這幅圖削出來?不用多仔細,隻要把多餘的邊角削掉,有個大輪廓出來就行。”
度西朝東景看去,東景點了點頭,度西挺胸而出:“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小事而已。”嘿嘿,又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啦。
度西撥刀而出,眾人皆驚。
蠻夷蠢笨,不肯敬天禮地,該不會真有膽要對神仙不敬吧?
眾人齊齊看向宋力剛,宋力剛開口欲攔,結果話語未出,刀光已經舞成一片,眾人心驚,惟恐石中人受損,武人將領們已經撥刀欲上了。
“成了。”度西滿意的收回了刀,回到了原來的站位上。
眾人的目光再次落到奇石之上,這一眼,更是令眾人如遭雷擊,心神大震,久久不敢語。
石中人,已經從圖畫成為立雕了,隻差薄薄一點石皮,仙人就要破石而出了。
宋知夏走到石人之前,伸手觸石,一推。
石人受力,站之不穩,眼看就要傾倒。
“住手住手。”
“罪過罪過。”
“扶住扶住。”
眾人飛撲護石,死死的頂住傾斜的石人,不肯讓他倒了。
宋知夏輕笑:“不怕,倒不了的。”
眾人不敢信她,不肯放手,小心使力,把石人給扶正了。
宋知夏待得石人立穩,卻又伸手一推,這一回她的力氣用小了,石人隻是在原地轉圈晃悠,卻不曾再倒。
眾人怒視宋知夏。
宋知夏笑道:“諸公請看,這石人可是不倒翁呢。”
眾人再看石人,果真底下厚圓,石板被石人碾成米分碎,石人卻隻是轉圈晃悠,不偏不歪,果真不倒。
不倒的石、仙,神異啊。
宋勇毅看得激動,向宋力剛進言:“父親,這個石、仙已經出了輪廓,再把多餘邊角打磨掉就成了。”
宋力剛點頭。
宋知夏卻反對:“兄長,不是小妹嫌棄你,你的主意實在是不行,這般的巨石,最相配的,恰恰就是粗獷的削切啊,這樣已經是最好的了。而且,石、仙最難得之處,就是九天隕落,天生天材,若是再精心雕琢,石、仙就不再是天生天材了,而是人力所為,如此豈不是辜負了上天的好意恩賜。”
眾人聽了宋知夏的話,細細琢磨,倒是越想越合意,的確,既是天生天材,何必再需人力雕琢呢,璞中帶真,才是上天真意啊。
宋勇毅麵現羞慚,他的確是出了個壞主意。
宋力剛拍了拍兒子,朝眾人微一拱手:“今日多謝諸位來此觀禮,石、仙既出,天下太平,宋家謝諸位大義。”
今日前來觀禮的見證人都不是蠢人,宋力剛的這番話一出,眾人便都領會到了他的幾分話中真意。
這是天賜祥瑞。
這是天命所向。
這是正統大義啊。
眾人齊齊回應:“天賜祥瑞,天下太平。”
眾人回府之後,短短半日,有幾十道家書從祈州城發向北方十州,“石、仙出世,天命所向”的說法開始在北方十州中傳播開來。
東景拘緊地坐在宋力剛對麵,他的身側則是康加頭目。
康加頭目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聽得宋力剛找他,他還以為是要簽訂新盟約的事,前天他剛讓東景向宋力剛催過,結果來了才知道,原來是要結親啊。
“哈哈哈哈,不錯嘛,小子,下手挺快的,這麽早就預定了啊。”康加頭目拍打著東景的肩膀,很是高興,一點兒也不覺得這個約定有什麽不公平的地方。
宋力剛假咳兩聲,把康加頭目的注意力引了過來:“康加頭目,我的女兒和東景,定下的是七年之約,今日請康加頭目來,就是請你做個見證,這七年內,東景不能與別的女人結親,若是東景違約,還請康加頭目施懲於他。”宋力剛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應該把七年之約向八甲部族公開,不然兩塊大陸離得那麽遠,東景背著夏兒偷吃,夏兒豈不是受委屈。
宋知夏把父親的話翻譯給康加頭目聽,雖然說的是她自己的終生大事,可是她卻一點兒也不羞澀。
康加頭目聽明白了:“行啊,我會好好看著東景的,不讓他勾搭別的女人。”
宋知夏又把康加頭目的話翻譯給父親聽。
宋力剛聽後,心中輕鬆了幾分:“我們這邊結親都要互贈信物,這是我們的信物。”宋力剛推過一個匣子。
宋知夏把匣子打開,裏麵是兩塊白玉鴛鴦佩,一塊是鴛,一塊是鴦。
宋知夏把父親的話,以及鴛鴦佩的含意說給康加頭目聽。
康加頭目看向東景:“夏的父親給了信物,一人一塊,你身上有合適的東西做信物嗎?”
東景想了想,把腰間的一把小刀給解了下來,直接對著宋知夏說:“你喜歡寶石,可是我身上帶的寶石都太小,等我回去後,取最大最漂亮的給你。現在嘛,我身上隻有這把小刀最合適做信物,這是由誇狼的狼牙打磨成的,很鋒利,而且是我親手打磨的,給你吧。”
宋知夏雙手接過小刀:“嗯。這是你的佩。”宋知夏把鴛佩推到東景的麵前。
東景把鴛佩收進囊袋裏,拍了拍:“放心吧,我會好好收著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