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一百一十一 章

字數:8105   加入書籤

A+A-


    京營十萬大軍迅速點齊, 高煦在午時前,就帶著這些人火速奔往薊州方向。

    而在此之前,張為勝率領的二十萬增援大軍,早已與韃靼南下先頭部隊短兵相接。

    一場激戰已經打響。

    敵軍四五十萬之眾, 張偉勝卻隻有二十萬人,人數少了一半多。這本來是極為吃虧的, 但好在, 薊州至京城的路並非平坦開闊。

    沿途多有高山峽穀, 雙方相遇之地以如此, 數十萬大軍根本無法鋪展,隻能前鋒拚殺倒地之後, 後續繼續撲上去。

    這麽一來, 張為勝大軍完全沒有落於下風,且由於家國被入侵,將士激憤之下尤為悍勇,反倒壓了對方一頭。

    昨夜攻破薊州, 清晨與大周援軍相遇,激戰到午後, 屍體倒伏無數, 韃靼進攻的腳步,卻完全停滯下來。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京城的計劃被破壞了, 時間拖得越久越不好, 這是大周的地盤, 對方不是沒有精兵悍將, 一旦被合圍,大虧就吃定了。

    韃靼統帥胡和魯當機立斷,立即命中軍與後軍原地掉頭,往回折返。

    由於京城特殊的地緣環境,它往東北西三個方向的道路並不多,韃靼原先走的是最近一條,可惜如今被阻,他們隻從為數不多的另外兩三條路,挑一條還算合適的繞過去。

    好在這地形環境不僅局限了他們,也局限了大周,這繞道雖遠了不少,但張為勝大軍卻也難及時阻截。

    京城怕是一時半會夠不上了,但隻要趕在對方增援大軍趕到,包圍圈合成之前突出,抵達平坦開闊的地方,他們便算成功了一半。

    韃靼鐵騎並非浪得虛名,隻要能施展開來,勝算便有了。至於沿途補給,京畿之地,不是有無數富庶村鎮嗎?

    韃靼能想到的事情,高煦當然不會不懂,因此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攔截並合圍住這些敵軍。

    盡數剿滅可能性不大,敵軍敗退,逼他們原路撤回,才是上策。

    高煦接了聖旨後,第一時間傳信遼東、宣府兩座要塞,立即分一半兵馬馳援,再連同大寧、永平等地的班軍,圍堵韃靼大軍,絕不讓敵方突圍南下。

    教令非常及時,接令的駐軍反應迅速,陸續抵達指定地點,效果是顯著的,大合圍圈及時形成。

    缺口堵住了,五六處激戰起,現在正在慢慢收縮合圍圈。

    “韃靼大軍雖受困於地形,但他們悍勇不容小覷,即便遭遇打擊,最多也就退回薊州罷了。”

    薊州仍在韃靼手裏,他們兵力充足,真到了萬不得已之時,大不了,就退回去。

    預期目的已達到,戰況也受到控製,京城之危暫時解了,但高煦依舊劍眉微蹙,“下一步,我們該奪回薊州。”

    現在這個合圍戰役,己方是主場,補給源源不斷,而對方則剛好相反,勝利是必然的。

    隻可惜,薊州這等要塞,韃靼並沒有搶掠一番就走,而是留作據點,剩了幾萬兵馬守著。

    韃靼兵多將廣,實力是有的,一旦見勢不好,他們退回薊州,就能暫作休整。

    薊州城高池深,裏麵糧草不少,在己方手裏當然大大的好,隻是一旦落入敵軍手裏,就成了一塊硬骨頭了。

    大周這邊若不想攻城損傷太大,隻能采用圍困策略。

    但是問題在於,圍也不是那麽好圍的。

    韃靼不止這幾十萬大軍,薊州被占領這麽大的勝利,可汗肯定抽調守軍加入大戰。

    薊州城往北,與韃靼接壤,這是一整片開闊之地。敵方增援大軍到來,大周若合圍的話,此處軍隊必然腹背受敵,一個不小心,或許還會被人吃下。

    這將會是一件極棘手的事。

    高煦凝眉沉思,那麽能不能,在敵軍增援大軍到來前,先將薊州奪回?

    強攻損傷必會極大,且最重要的是,韃靼可汗率領大軍已在路上了,這短短時間內,未必會成功。

    這問題前麵說過了,如此一來,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高煦端詳著眼前的大周疆域圖,輕籲了一口氣,微垂眼瞼思索良策。

    旁邊有七八個大小武將,俱是負責留守拱衛皇太子的,諸人一時也無破解良策,正一起盯著疆域圖苦思。

    這當口,中帳門簾一掀,林陽身影出現。

    大夥兒見過這人幾次,皆知道這個相貌平庸的太監是皇太子心腹,回頭一看也不詫異。

    “殿下,有消息傳來了。”

    林陽見禮後,立即呈上密信,這消息是潛伏在韃靼的耶拉傳來的,因有外人在,他話語很含糊。

    “好,他做得好!”

    高煦抬手接過,垂目一掃,眸中沉凝登時一掃而空,,他精神一振,立即吩咐道:“林陽,立即傳信霍川。”

    *

    韃靼可汗傳令突襲薊州以後,連夜點兵,集結王都一半駐軍,還有附近的某些軍隊,共十數萬之眾,清晨便直接往薊州方向去了。

    破了薊州,這是南侵前所未有的勝利。要知道,當年 “鬆堡之役”,也就滅了鬆堡而已,還沒有突破後麵的雄關宣府,那麽近距離接近大周京城。

    然而,那場戰役,卻已足夠證明大王子的優秀,讓他順利繼承了汗位。

    這也能側麵說明了,此刻韃靼可汗的喜悅。

    薊州被破是夜晚,次日清晨,他收到飛鴿傳書,欣喜若狂。

    韃靼人多悍勇,可汗尤為甚,他熱血沸騰,迫不及待要趕赴薊州,親自指揮這場戰役。

    然而,這裏卻出現了一個問題。

    韃靼騎兵多,這話不假,但真沒多到兵丁人手一馬的地步。可汗率領的十數萬大軍,還是以步甲居多。

    步甲,再加上糧草輜重,即便急行軍,速度也快不到哪裏去。

    從王都到薊州,至少得十天出頭。

    戰機轉瞬即逝,哪裏等得到十天?

    但問題是,即便拋棄輜重,步甲靠兩條腿,也無法大幅度縮減行軍時間。

    可汗當機立斷,拋下大部隊,自己先行奔赴。他打馬星夜疾奔,約摸三四天,便能抵達薊州。

    這事兒是掩人耳目進行的,為防軍中有大周細作獲悉。

    可汗領了一萬騎兵,半夜悄悄離開,原來騎兵位置立即被合攏上。十幾萬大軍就少一萬,而且各營還限定了位置不許亂跑,因此除了幾個心腹,大軍中無人知曉。

    不過,耶拉還是很快發現了異常之處。

    他原來是中級武官,後來又升了一級,在大軍中,也算得上一號人物了,比尋常兵丁以及低級武官,要更能接近核心。

    他本一直密切關注著可汗以及幾位高級將領,次日一早,便立即察覺不同。

    王帳附近的守衛雖一如既往,但他隱隱感覺到外鬆內緊,幾位高級將領輪流出現,神情似是無異,但鷹隼般是視線還是不動聲色在掃視著附近。

    耶拉當即心頭一動。

    難道,可汗悄悄跑了?

    其實,他早就揣測過這事。畢竟易地而處,恐怕他本人也會迫不及待奔赴薊州,可汗行為不難理解,隻要能把行蹤掩藏得到位就沒問題了。

    有了猜測,耶拉便更著意觀察。

    韃靼大軍實行輪流值守製度,耶拉身份不算低了,因此他也在內圍,今天剛好輪到王帳前不遠一塊地方,為他的觀察提供了很大方便。

    不多時,王帳簾子掀起。

    耶拉這位置,說近其實也不太近,最起碼他看不清人臉,隻能靠服飾判斷。

    一個身穿可汗鎧甲的魁梧男子出來了,看身形,並無兩樣,這人一上馬後,親衛立即簇擁,外麵隻能隱隱看見“可汗”身影。

    一切似乎差別不大。

    但等親衛簇擁“可汗”,從麵前不遠經過時,耶拉還是立即發現了問題。

    由於耶拉心裏存著事,曾仔細觀察過這群親衛,他記性好,某些重要人物的麵孔記得真真的。

    現在,他立即發現少很多熟悉麵孔,尤其是韃靼可汗最信重那幾個。

    耶拉垂眸,遮住眸中一抹喜色,這回可以確定,可汗是昨夜離開了。

    東宮在低層武官中安插了人手,這些人要緊事探聽不了,但傳遞消息還是沒問題的。先前,他與許弛約定了好幾個傳信法子,如今正好用上。

    耶拉抓緊時間,伺機將消息傳出去,信鴿振翼,迅速將消息送返。

    現在,這封密信已在高煦手裏。

    他大喜,有了這個消息,薊州難題可解。

    “林陽,立即傳信霍川。”

    韃靼可汗趕赴薊州,不過三四天功夫,從這裏調遣兵馬攔截,是來不及的了。

    霍川駐守的正是宣府,從韃靼王都方向趕往薊州的路徑,正好有一個點很接近宣府,除非可汗繞遠路。

    隻是若繞遠路,那就違背他了的初衷,可能性不大。

    高煦今晨調遣的軍隊之一,正好有宣府,想必現在霍川已經點好兵馬,開始往這邊趕來。

    “命霍川火速掉頭,從宣府北門而出,攔截韃靼可汗。”

    要就此滅殺可汗,高煦沒想過這等美事,對方敢輕裝上路,就是必然有保命之法。

    隻不過,這附近潛藏的韃靼軍隊,都一股腦投入薊州之戰了。細細考量過後,他認為對方的保命之法,必然還是應在攻入大周這幾十萬大軍上去。

    可汗必然有快速而有效的法子,可以召喚大軍回援。

    這麽一來,薊州之困可解了。

    回援可汗,誰敢怠慢?這必須趕回去至少大部分軍隊,這麽一來,即便舍不得薊州,留守兵力也將大大減少。

    形勢頃刻掉轉,我眾敵寡,薊州很快能取回來,並全殲守敵。

    “傳令張為勝,讓他稍後加緊攻勢。”正好趁敵軍不得不撤退回援時,奮力擊殺。

    等一一安排妥當後,末了,高煦又說了一句,“林陽,你傳信囑咐他,此事過後排查必會空前嚴厲,讓他小心在意。”

    這個隱晦不明的“他”,說的當然是耶拉。

    韃靼可汗既然悄悄離開大軍,就自信能掩下消息,這回突兀被阻截,明顯是貼身心腹,或者高中級武將裏頭出了細作。

    自己遭遇危險,好不容易得來的薊州又丟了,幾者相加,他的怒火可想而知。

    耶拉必須慎之又慎。

    “此次過後,若非重要消息,讓他不要再輕易傳信。”

    高煦話罷,林陽利落應了一聲,匆匆出門傳遞消息。

    *

    高煦策略很正確,霍川北上細細搜索韃靼可汗,其實是晚了些許,對方已經過去了。

    但好在,新鮮馬蹄印等痕跡仍在,他立即領軍往東邊追去,等追上了,不由分說,立即掩殺過去。

    喊殺聲震天,沙塵滾滾,好在可汗帶領這一萬騎兵不簡單,能征善戰,戰鬥經驗極其豐富,不待命令,立即結成圓陣,將可汗團團護住。

    “有人泄露本汗行蹤!”

    這人身份絕對不會低,可汗咬牙切齒,他要將對方找出來,碎屍萬段!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現在首先是要保命突圍。

    可汗是個果斷之人,臉上青黑變化一陣,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傳信胡和魯,立即馳援。”

    “放棄薊州,大軍盡數折返!”

    可汗並非短視之人,若留少部分軍隊在薊州,很快就會被大周拿下。薊州注定保不住,與其損失這些人馬,不如狠心撤回。

    心腹立即取出一張紙箋,寫了一式兩份密信,一招手,屬下奉上一個籠子。

    籠子裝了兩隻海東青,毛色油亮,身姿矯健。密信塞進一個金屬小筒,係在它的爪子上。

    心腹一放手,海東青打了兩個轉,一振翅衝上雲霄,瞬間不見蹤影。

    “大汗,海東青極快,胡和魯一日內必到。”這一萬騎兵都是精銳,隻重防守,撐一日沒問題。

    心腹暗暗一歎,不過一日之後,這批精銳折損會相當大,真是太讓人心痛了。

    可汗何嚐不知?

    再聯想被迫吐回去的薊州,他心痛難當,切齒道:“好一個大周皇太子!”

    韃靼在大周,同樣有暗牒,可汗對大周諸般變化還是很清楚的,他鄙夷昌平帝之餘,又對高煦恨極。

    這是可汗多年從戎生涯中,吃的最大一個虧,“沒想到啊,犬父竟出了虎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