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 一百三十六 章

字數:7627   加入書籤

A+A-


    “這家怎麽還沒分好?”紀婉青有些疑惑。

    現在已是哥哥封爵的第二天了, 先前哥哥就有分家打算, 又從紀榮嘴裏知道她嫁妝有祖產清單,一早就將賬冊等物拿了回去, 命人早早算了起來。

    承爵子嗣曆來占大頭, 照理不難分, 怎麽昨天大半天,加今日一上午也沒能弄好。

    何嬤嬤歎了一聲, “老奴打聽了,聽說不單單是現銀幾乎耗盡, 即便是祖產田莊以及好些字畫擺設, 俱都與原來賬冊對不上,現在重新清點, 得多耗費了許多時候。”

    紀宗賢真是個能耐人, 走關係、孝敬皇後母子,還有自家揮霍,數年時間, 竟把紀祖父攢下來的家當耗了過半。

    紀明錚麵如寒冰,他顧慮的果然不錯, 這麽一個荒唐人, 數十年後這個爵位能不能在,真是個大問題。

    連夜接著清點,病重的老侯爺隔日堅持再來, 以族長身份監督, 好一次性解決問題, 讓紀宗賢以後沒有耍賴的可能。

    沒錯,老侯爺病了,他年近八旬,病了不大容易好,又接連收到穆懷善魏王戰死的噩耗,心情沉重病上加病,聽大夫悄悄說,可能不大好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聽了紀明錚有請,還掙紮爬了起來。

    他對弟弟一家有愧,鬆堡之役他當時不知情,但事後大錯已鑄成,再痛斥兒子也無法挽回,他雖憤怒之下選擇撒手不再搭理外事,但卻不可能揭露自家通敵,致使奪爵滅族。

    這件事壓在心頭沉甸甸的,紀明錚立大功生還,他才輕鬆了些許,難得能幫上些小忙,他讓人抬著過來了。

    麵對殺父害母的仇人一家,紀家兄妹實在無法感激,隻能說算是物盡其用。

    “要是他能在這兩日病死,那就算便宜他了。”揭露通敵之事,已在倒計時中。

    紀婉青冷哼一聲,曾經對方幫她奪回父親私產,她是感激的,但在知悉父親戰死真相後,一切消弭殆盡。

    她就不相信,皇後兄妹做出這麽大一件事,老侯爺會毫不知情。

    “也不知,這祖產何時才能清點好?”

    祖產被揮霍固然讓人氣憤,但利索將二房掃地出門也是好的,在通敵揭露之前,老侯爺還是族長,將這事及時處理妥當,再好不過。

    這問題,何嬤嬤答不上,“要不,老奴再使人打聽打聽。”

    “不必了。”

    軟緞門簾撩起,進門的是高煦,他先去了次間抱上兒子,安哥兒在父親懷裏揉了揉眼睛,咯咯笑著。

    父子二人挨著紀婉青坐下,她戳了一兒子白嫩嫩的腮幫子,“娘的安兒睡醒了。”

    話罷,她瞅著夫君,奇道:“難道是殿下知道?”這問的是清點祖產的事。

    高煦頷首,並將咿呀叫喚的兒子放到紀婉青懷裏,也不用這小子伸手去夠,“你哥哥剛才使人傳信過來,說是今日宵禁之前,就能徹底解決這事。”

    紀明錚知道揭露通敵就在這兩日,所以才緊趕慢趕,看著差不多了,立即往東宮通了氣。

    正好,高煦預計的時間,正是明日早朝。

    “殿下,今夜就開始了麽?”

    娘家的事,紀婉青並不擔心的,她哥哥自會利索處理,二房一家馬上就會被掃地出門。

    她惦記的也不是通敵之事。

    畢竟信箋保存完好,即便皇帝本人想庇護也無法。倒是高煦先前說過,揭露之前便會開始動手,更讓她掛心。

    動手什麽?

    當然是大位之事。

    外事繁雜,高煦不可能樁樁件件知會妻子,但他卻從未有隱瞞打算。

    他的想法,紀婉青是知道的。

    這回籍著揭露通敵之事,高煦暗暗劍指帝位。

    當然,他是太子,名正言順的帝位繼承人,篡逆的汙名肯定不樂意沾上的。

    好在經過這幾個月時間,皇宮特別前朝,已基本落入東宮掌控之中,適當布置安排,等火候到了,就能名正言順。

    “嗯,青兒莫要擔憂,孤已安排妥當,退一萬步這謀算不成,孤還有後著。”

    非到萬不得已,高煦不希望動用武力,但這不代表他沒有武力。

    兵權,在帝位更替時,曆來能起到決定性作用,昌平帝給了一個機會,他已將兵權牢牢掌握在手中,立足於必勝之地。

    “這幾日,孤可能無暇分神,你與安兒放寬心留在屋裏即可。”

    “好。”

    高煦又忙碌起來了,匆匆與妻子用過午膳後,就往前麵去了。

    “殿下,陳王求見陛下,二人密談許久,出門時,陳王神色略鬆。”

    有了孫進忠的倒戈,他們對乾清宮動靜更了如指掌。

    “哦?”

    高煦挑眉,他這弟弟是父皇意見達成一致,要聯手應對東宮了?

    這是確實是真的,皇後傷心勁頭稍過,立即意識到情況嚴重,趕緊召了陳王進宮,母子抱頭痛哭後“消除芥蒂”,她隨即讓小兒子接掌坤寧宮一黨勢力。

    母子舅甥一邊整合手上勢力,一邊商議對策,最後達成一致,與皇帝合作。

    陳王耐心等了等,等昌平帝徹底明白自身處境後,他今早立即求見。

    父子閉門密議很久,午膳前才散了,據孫進忠所言,事後二人神色看起來都鬆了些許。

    看來,合作是談妥了。

    高煦淡淡一笑,也不奇怪,畢竟立場隨利益改變再正常不過。

    “不必理會,另外,你傳話丁文山,可以準備撤回了。”陳王現在想蹦躂晚了。

    林陽一一記下,又詢問道:“殿下,那物事什麽時候遞到孫進忠手裏?”

    高煦沉吟片刻,“今夜前即可,你讓他早朝前用上。”

    什麽物事?

    答案是一小瓷瓶藥粉,毒是沒毒的,畢竟高沒有弑父的打算。這是劉太醫專門研究的一個配方,服用過後,若人情緒突然激動,就會出現暈眩甚至昏闕症狀。

    人中藥後把脈把不出來,就是藥效持續效果頗短,也就兩個時辰左右,過後再激動就不影響了,所以隻能早朝前使用。

    至於下藥人選,孫進忠是最合適的。

    *

    乾清宮。

    昌平帝神色稍霽,恢複胃口,晚膳也用了不少。他第一次發現,陳王這個兒子還是不錯的,對方的求見太及時了。

    王瑞珩苦勸皇帝,說太子孝順,讓他不要擔憂,其實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雖拒絕配合鏟除東宮,但他還是不會容許篡位弑君之事出現的。

    保皇黨勢力不小,昌平帝境況其實遠不到最糟,但對一個皇帝而言,這已經無法接受了。

    在他束手無策的時候,陳王來了,皇帝第一次正視這個兒子,他發現對方比其胞兄魏王要好太多。

    魏王戰死的消息,昌平帝早就收到的,他本身父愛缺乏,自己的事兒也大,聽過就算,沒空傷感。

    甚至見過陳王以後,他還有點慶幸魏王死得及時,因為以二兒子的一貫作風,合作肯定不會這麽及時暢快。

    “孫進忠,朕要早些歇息。”

    天色剛剛擦黑,往日就是召幸妃嬪的時候,但昌平帝此刻全無此意。恢複早朝的聖旨今早的頒下去了,他要早些歇息養精儲銳。

    陳王說得對,他到底是帝皇之尊,在早朝這種場合能起到極大作用。

    明麵上,皇太子總不能違逆的。

    他說話管用,陳王在朝堂有勢力,雙方攜手,才能共贏對付東宮。

    有了目標,昌平帝麵上陰沉少了許多,孫進忠忙應了一聲,吩咐捧著洗漱用品的宮人太監趕緊進來,他也一同上前伺候著。

    皇帝歇下了,內殿燭火熄滅許多,安排好值夜的宮人,孫進忠才退了出來。

    他雖是禦前大總管,但也挺累的,皇帝早起前等著伺候,一直等皇帝睡下才能歇息。

    不過他待遇卻十分好,有非常的不錯的一間獨立屋子,還有幾個小太監貼身伺候。

    剛回到自己屋裏坐下,小太監忙忙碌碌打水擰帕,剛整理好,孫進忠耳朵一動,便聽見隔扇窗被敲響。

    聲音很輕,一長二短一長,似乎是風吹到什麽東西打在窗欞子上。

    小太監沒什麽反應,孫進忠卻倏地抬眼,他不動聲色道:“行了,咱家要歇下了,你們下去罷。”

    小太監唯唯諾諾,湊趣幾句便躡手躡腳退下了,並掩上了房門。

    他等了片刻,隔扇門再次被人無聲推開。

    進來的是一個藍袍小太監,孫進忠認識這人很久,對方負責廊道灑掃,一貫勤快不多話,也不怎麽會經營,一直沒能往上升,到了前幾日他才知道,原來對方是東宮的暗線。

    孫進忠投靠了東宮。

    他本來以為自己對皇帝足夠忠誠,享受夠了也能豁得出去命,隻可惜事到臨頭,他發現自己還是畏懼死亡的。

    孫敬忠跟在皇帝身邊多年,眼界是有的,現在局勢怎麽樣,他看得比自己的主子明白太多。

    他不想死,他去年才尋到失散多年的弟弟了,兄弟重逢很高興,弟弟還把一兒一女過繼到他膝下。

    他找到家人還有了後,最有滋有味的生活才剛開始,他必須活下去,不能讓家人一起陪葬。

    “殿下有何吩咐?”

    這裏不是清靜地方,孫進忠不敢耽擱,見了人就立即壓低聲音詢問。

    小太監也不廢話,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個瓷瓶,“這瓶裏的藥粉無色無味,一次隻需半個指甲蓋分量,明日早朝前,你設法讓陛下服下。”

    孫進忠心中一震,小瓷瓶險些脫手而出,“這是!?”

    “無色無味無毒,就是有點小效果。” 小太監一笑,“你放心,我家主子沒有弑君打算。”

    這話孫進忠倒沒懷疑,畢竟皇太子本身名正言順,又大權在握,實在沒必要染上篡位汙名。

    他也就是乍一聽藥粉驚了驚。

    “你不必驚慌,我家主子既然答應事成放你一馬,讓你出宮自過日子去,就必會如此。”

    “你替我叩謝殿下。”

    東宮處事為人,孫進忠多年看在眼裏,這也是他沒考慮了太久,就點頭答應投靠的重要原因。

    二人很謹慎,匆匆說了幾句,小太監就悄悄離去了。

    孫進忠心裏存著事,這一夜沒怎麽睡,寅時他就起了,匆匆往乾清宮內殿趕去。

    “陛下,陛下該起了。”

    現在的昌平帝很看重早朝,孫進忠隔著帳幔喚了兩聲,他就起了。

    洗漱更衣,接著就先抓緊時間墊些早點,以免稍後早朝腹中饑餓。

    皇帝用了好些才罷,孫進忠如往常一般,立即捧了一盞熱茶過來。

    昌平帝接過,撇了撇茶葉沫子,用點心肯定有些幹,他連續喝了好幾口才放下。

    纏枝紋的青花茶盞就被隨意擱在高幾上,孫進忠垂眸瞥了眼。

    成了。

    他心底暗暗鬆了口氣,雖然知道自己出手,必定成功,但這等事肯定得落實才能安心。

    這個小插曲須臾則過,除孫進忠無人察覺,他隨即躬身道:“陛下,早朝時辰差不多了。”

    “那走吧。”

    一身明黃龍袍的皇帝上了禦駕,被儀杖隊伍禁衛軍簇擁著往文明殿而去。

    文明殿殿門早早開啟,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整整齊齊,吳正庸剛與外孫交換一個眼神,便聽到太監尖利的傳唱聲驟起。

    “皇上駕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