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求援

字數:8067   加入書籤

A+A-




    袁方他們終究還是回去了張信雖然心有不舍但是卻沒有阻止才分別幾個月自己都有些懷念溪山村裏的父老鄉親們還有州學裏的莫夫子更加不用說他們幾個久別家鄉的遊子那思念之情隻怕更深。

    雖然孫進說不想招搖但是張信哪裏讓他們這麽輕易回去在京城集市中大肆采購一番之後給了眾人大約三輛大車的禮物不僅是溪山村裏的父老還有安6州學的夫子先生連袁方幾人的家人都有份如果不是怕幾人帶著不方便張信恨不能再買上兩大車呢。

    “相公不要難過了你可以時常給他們寫信啊。”看到滿臉憂思的張信綠綺心裏也覺得不好受柔聲的安慰起來。

    “這幾個就是太死心眼想舉薦他們在朝廷上當個官兒也不願意不然直接讓他們把家人帶進京城哪裏還用回去啊。”張信輕罵道。

    “若是如此相公怎能與他們結交為友。”綠綺柔媚笑道如果自己相公的朋友是這類的人自己肯定會勸他不要與之來往免得受其影響。

    “綺兒說的是。”人都走了說什麽也沒有用了張信拋開不快心情伸手把美人摟在懷中還是綠綺最好永遠不會離開自己。

    “放我下來讓人看到不好。”雖然在自家臥室內但是綠綺還是羞澀說道自己這個相公什麽都好就是喜歡摟摟抱抱的而且也不分什麽場合每次都是這樣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笑話自己。

    “放心這裏就你和我別人哪裏會看到啊。”張信輕輕笑道況且在自己家中看到又怎麽樣。羨慕死他們說完也不理會綠綺的嬌嗔準備調戲下自己可愛的小妻子。

    “大人外麵有人求見。”這時一位丫環進房中說道。

    “是誰啊。”張信疑惑起來而這時綠綺輕巧的掙脫張信的懷抱也不顧丫環驚詫的目光。連拉帶扯的把張信推開房門讓他趕快去辦正事自己卻快把門拴上了做完這件事情之後綠綺這才輕微嬌喘當看到丫環圓睜的眼睛後才記起原來房中還有人的一時之間小臉馬上粉紅起來。

    “夫人您地衣裳有些斜了。”丫環眨著可受的眼睛。善意的提醒道心裏卻異常羨慕起來綠綺順著丫環手指一看。隱隱約約露出幾處白皙羞得更加不知道如何自處隻好驚慌失措的跑回屏風之後整理起來。

    丫環說得不清不楚地。這讓張信有些疑惑。所以幹脆加快步伐向客廳走去。到了之後才現來人卻是沈園。既然是熟人來了。張信當然是連忙迎了上去。仔細算來。袁方他們一走。張信在京城之中。可以稱之為熟人好友地話。也隻有沈園和李構啦。

    “見過大人。”不管張信有多麽地客氣。沈園還是緊守自己地身份。人家與自己稱兄道弟那是平易近人。如果自己不識趣地話。那就是自己地不對了。

    “文昴他們剛走不久。你來得有些遲了。”張信微微歎氣道。

    “那個場麵我出現不合適。請大人不要見怪。”沈園垂頭說道。送別沈軒孫進他們地都是些文人學子。或者是一些進士官員。自己不過是個商人。若是一同前去。場麵肯定會有些尷尬地。還是不要湊這個熱鬧為好。反正該交待地事情自己早就和沈軒說了。

    “明明有機會謀個出身地。你偏偏就放棄了。現在後悔可能有些晚了。不過你要是回心轉意地話。我還是可以幫你試下地。”張信微笑提議道。反正到時幫沈園出示個興王府家仆地證明。然後再往吏部那麽一遞。九品官吏還是可以謀求得來地。等過幾年再找個機會破格提拔一下。不過以沈園地才學與出身。五品以上官佚恐怕是終身無望了。

    “謝謝大人掛心。但我還是覺得做個商人比較舒服。”沈園滿臉笑容推辭道。如果沒有張信地照應自己當然會選擇當官。但是現在既然已經攀上張信地關係。自己看一個人臉色行事就可以。何必再去找其他罪受呢。

    雖然從來沒有做過官吏但是以沈園的見識怎麽能不清楚那些低級官吏們的待遇以及情況是怎麽樣每天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無非就是希望能得到上司賞識然後能可以再上一步但哪怕是再上一步還是有人管著整天憂心忡忡的哪裏像自己這般輕閑自在。

    況且沈園自己也知道自己最大的本事不是做官而是經商為官可能是在受罪而經商卻是自己的興趣既然在前途有保障地情況下沈園當然希望繼續經營自己的產業實現自己的目標。

    “你不防再考慮下什麽時候改變主意了隨時可以來找我。”張信有些鬱悶怎麽每次自己主動想幫人總是被人拒絕呢。

    “謝謝大人。”沈園真誠行禮道。

    “作坊那邊有什麽事情嗎?”張信問道知道以沈園的性格沒有事情的話肯定不會輕易上門來拜訪。

    “大人已經按照你的吩咐作坊庫房中已經存有萬斤佳釀還有五萬斤普通好酒而且還在不停的釀造中不知道大人下一步準備如何行動。”沈園激動的說道在得到張信的肯定之後自己馬上下令讓作坊夥計加班加點終於達到張信製定地目標了。

    “京城中的權貴們已經知道佳釀的名聲也清楚這並不是宮廷禦酒而且皇上對這酒也有些興趣已納為貢品也是時候打開市場了。”張信微笑道準備這麽久花了不下上萬兩銀子現在應該是回本的時候了。

    “請大人吩咐。”沈園習慣性的拿出紙筆說道。

    “按原計劃行事找京城各大知名酒樓給他們一點好處讓他們代為銷售待佳釀的名氣銷路打開之後。再在已經盤下來的商鋪中出售。”雖然美酒的名聲已經在京城上層權貴中留傳開來但相對京城百姓而言都不知道有這種酒想要讓佳釀聲名遠揚那還得依靠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大人放心三天之內我會把這件事情辦好地。”沈園信心滿滿說道。隻要酒樓地東家掌櫃不是笨蛋自然知道在自己店中出售這種佳釀會有什麽樣的好處起碼可以吸引許多權貴上門這可是雙贏地事情啊。

    “那事情就交給你了。”張信笑道這種事情當然是沈園負責難道說還要自己親自出馬不成那樣的話不知道有多少禦史彈劾自己呢畢竟雖然朝廷中不知道有多少大臣與京城商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但是誰也不敢擺在明麵上。因為大明律規定官員是不許經商的雖然現在這一條規定已經形同虛設。但是大家都保持默契不然傳揚出去肯定會損害自己的名聲不知道天下人怎麽看待自己呢。

    三天之後一種絕世佳釀的名聲忽然在京城市井之中迅流傳開來據人傳言這酒透明似水而帶著特殊香氣放喉之後有一股辛辣刺激地口感進入肚子之後那火辣的感覺久久不散。全身的熱血沸騰起來再喝上兩中全身上下都是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流言傳出之後京城百姓們第一反應是不相信但是不少人誓言旦旦的保證這絕對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看到人家指天立誓的模樣百姓開始半信半疑起來。然後自然而然的到附近酒樓去看看反正最算不買也好增長下見識啊。

    但是轉了幾家酒店酒鋪之後卻現沒有這種酒啊後來再那麽一打聽才知道這種佳釀是在京城裏的知名酒樓之中有出售知道這個消息囊中羞澀地百姓自然望而卻步但更多的人見酒的名氣這麽響亮。就帶著無比地好奇去觀看下。抱著如果價格太貴哪怕是天上的瓊漿玉液也不買的心理去看熱鬧。

    去到之後再現。原來這種佳釀也是分成幾個品級的價格最貴的是一種名字叫做五糧液的酒這種酒價格不菲聽說隻有權貴之家才有能力購買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幾種價格相對便宜的好酒像什麽二鍋頭、白幹、燒酒之類的。

    好奇是人性之中的弱點當有人忍痛掏出錢買了一瓶便宜地燒酒時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之中把酒瓶打開那特殊的香氣果然飄散出來然後再倒入杯子現這酒果然如傳言的一樣酒液居然是透明無色的和普通的水沒有多大的區別。

    這時誰都心存疑慮這會是酒嗎?該不會是上當了吧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自然端起杯子把酒一飲而盡這下子就麻煩了燒酒顧名思義這是張信特意吩咐沈園製作的高度數蒸餾酒原酒隻是簡單地處理下那火辣的味道根本沒有消去連張信也是淺嚐輒止根本不敢多喝那人一杯下去馬上給嗆著了喉嚨冒火半天沒有緩過來。

    正當圍觀的眾人以為這酒不是什麽好東西的時候那人卻再次品嚐起來經過詢問之後眾人才知道才知道這酒居然有驅寒的效果看到那人在嚴寒天氣之中額頭上居然還冒著熱汗幾杯之後居然當敢露出胸膛來散熱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當看到那人滿麵通紅以及身體上的那股熱氣騰騰誰都明白他不是在做假。

    大冷天有什麽比能驅寒的東西更讓人想擁有經過無數地人大膽嚐試之後證明這酒確實非同一般那家中富裕地百姓還有什麽猶豫的怎麽能讓隔壁家地那個混蛋在自己麵前炫耀呢自己也要買一瓶來嚐嚐。

    其實不隻是百姓而已早對五糧液有所耳聞的權貴們也耐不住心中的好奇紛紛吩咐仆役買幾壇回來喝過五糧夜之後再品嚐其他黃酒總是覺得不是滋味一邊是清澈透明的淳香佳釀一邊是渾濁沉澱的清淡黃酒是人都會做出選擇特別是在宴請客人時。你居然拿不出幾壇五糧液招待來客這哪裏還有麵子自然吩咐仆役再去多買十幾壇以放在家中庫存反正佳釀當然是越久越淳也不怕說佳釀會變質。

    想到這點也當然不會隻是一個人。當權貴們都起這個念頭的時候各大酒樓中的五糧液銷售一空見到生意興隆酒樓的東家掌櫃哪裏不知道該怎麽做連忙聯係沈園這次不是要幫代售了而是想從來沈園那裏進貨以賺取更多的利潤而沈園當然明白什麽時候該放棄一部分利益。為了更好的打開銷路沈園自然願意與京城裏地酒樓合作。

    當然看到沈園的生意做得這麽火暴。也有不少人開始打起主意來如果自己能分上一杯羹還那不是財源滾滾而來如果能把作坊歸於自己名下那更加完美了要對付一個人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要摸清對方的底細有能力的人自然很快的把沈園身份地來龍去脈都調查清楚。看到資料之後什麽念頭都煙消雲散起來而有些人還沒有這個本事當知道沈園不過是從湖廣來的一個外地商人之後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開始動起歪腦筋來。

    實事證明沒有實力的人最後總是會吃虧的聽到沈園的匯報張信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帶上禮物到6鬆家作客半天之後的事情可想而知當自己府邸前麵總有錦衣衛路過徘徊的時候隻要不是白癡都明白要去打聽到底是怎麽回事在知情人的點撥下這才恍然大悟連忙備好禮物去找沈園協商起來。

    經營地事情張信自然全部交給沈園負責自己自然在家中坐享其成專業的事情還是由交專人處理吧。自己還是不要給人家添亂為好。畢竟自己還在渡蜜月之中雖然與幾位好友離別有些傷感。但是如今府邸隻有自己與綠綺張信當然樂在其中每日與妻子柔情蜜意的吟風弄月把其他事情都拋諸腦後。

    而此時朝廷上風波再起與張璁等人商議過後朱厚給內閣下一道詔書其生父母興獻帝、後分別為興獻皇帝、興國皇太後再度引朝廷百官地嘩然沒有多久大學士楊廷和、禮部尚書毛澄、吏部尚書喬宇、侍郎賈泳、給事中朱鳴陽等百餘人上疏力爭。

    楊廷和認為興獻王、妃加帝、後與以前各朝各代相比都已經是尊稱已極若加“皇”字就是忘所後而重本生任私恩而棄大義喬宇也認為若加“皇”字於本生之親則與正統溷而無別揆之理則不合驗之人心則不安非所以重宗廟、正名分。

    而張璁等人也不甘示弱紛紛上疏支持皇帝的主張反正剛剛平靜一陣的朝廷再次為崇禮之事爭論不休起來麵對這樣的情況張信也沒有辦法哪裏自己說的再有道理再怎麽說明內耗之禍恐怕也沒有人理會自己畢竟曆朝曆代無數的事實告訴張信哪怕在麵臨亡國之禍時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堅守“真理”的士大夫們還是希望證明自己是對的。

    每天收到東廠蕃子送來的情報都是皇帝與大臣們爭論地內容要不就是大臣們聚在一起商議該怎麽應付眼前的情況幸好無論君臣們怎麽爭辯但是還沒有影響京城百姓的生活雖然不明白為什麽皇上與大官們在爭吵什麽但是他們非常明智的閉口不談這些事情。

    而讀書人卻不一樣了知道皇帝與百官爭論的內容後讚成有之反對有之紛紛開始對回家翻閱古籍希望能從中找到證明自己觀點而又能反駁對方評論的聖人之言久而久之因為這場持續的辯論也間接促成了研究曆史先例以及古代掌故和研究本朝曆史的風氣在民間形成。

    當然禮爭的壞處更加多朱厚與大臣們忙著爭辯在朝政上當然沒有再多花心思隻是匆匆忙忙地草率把政事處理完然後就掏出奏折開始與皇帝抗爭起來雖然明知道再這樣下去恐怕流血事件在所難免但是不想惹朱厚生氣的張信隻能保持沉默其實明哲保身在這個情況下隻能是貶義詞隻不過張信不願意承認罷了。

    “相公你在想些什麽?”綠綺皺眉問道。素麗淡雅的小臉上露出憂慮之色雖然張信近些天總是眉開眼笑的臉上總是充滿燦爛的笑容但是憑著敏銳的直覺她隱隱約約感覺到張信平靜的背後隱藏著沉重的心事。

    “我在想。將來我們的孩子該取什麽名字才好。”張信笑道無論在什麽情況下也不能讓綠綺為自己擔心這是張信堅信地原則。

    “哪裏有這麽快啊。”雖然已經習慣張信不時地調戲但綠綺還是忍不住為這話羞紅起來佳人嬌嗔嫵媚的風情讓張信與之授魂正當張信怦然心動準備再繼續與綠綺進一步交流地時候門外卻傳來丫環敲門之聲。

    “大人客廳內有位宮裏的公公求見。”俏麗的小丫環低頭清聲說道。可是眼眸卻悄悄地看著綠綺注意到綠綺小臉上的暈紅之後心裏卻竊喜起來。待會出去又有話題可以與其他姐妹說了不過讓她奇怪的事怎麽綠綺夫人身上的衣裳居然穿戴得這麽整齊。

    “既然是從宮裏來的可能是皇上有事召見相公快些去迎接吧。”還好沒有被丫環看到綠綺努力想擺脫羞意可是從小手上傳來的異樣讓她根本無法保鎮靜。

    “那好吧我去去就回。”張信戀戀不舍的鬆開綠綺柔嫩滑膩的纖細小手心裏也認同綠綺的說法。在宮裏在這個時候來人想必是為崇禮地事情吧。

    “奴婢參見大人。”來到客廳之後張信才現從宮裏來之人卻是鮑忠自從張信辭去內帑的職務之後內帑就交給鮑忠接管他這個時候應該在內帑處理事情啊怎麽跑到自己家來的更讓張信感到困惑地是怎麽沒有聽說鮑忠已經被調到司禮監工作了。

    “鮑公公。好久不見了怎麽高升了也不告訴我一聲啊。”張信微笑道怎麽說司禮監也是二十四衙門之從內帑調到那裏說是高升也不為過。

    “大人說笑了承蒙大人提攜讓奴婢接管內帑房盡心盡力還來不及哪裏敢言高升啊。”鮑忠謙卑笑道。有些不明白張信的意思。

    “那你不在內帑中好好的辦事。怎麽有空前來傳旨啊我還以為你已經調到司禮監任職了呢。”張信笑道。要知道宮裏的太監想出皇城要比大臣們進宮難許多如果沒有通行令的話根本走不出皇宮半步。

    “奴婢不是來傳旨的。”鮑忠有些尷尬道。

    “不是傳旨那鮑公公前來所為何事啊。”張信感到莫明其妙雖然說自己曾經是他的上司但是兩人的交情還沒有好到沒事登門拜訪的地步如果是黃錦來了還可以理解。

    “奴婢今日前來是有求於大人還請大人予以援手。”鮑忠四顧之後沒有現什麽閑雜人員撲地一聲跪倒在地聲音悲切的說道。

    “有話好好說你先起來。”這個情景讓張信十分驚詫連忙把鮑忠扶起但是卻沒有答應什麽都不知道是什麽事情張信可不敢胡亂應承在張信的再三勸慰之後鮑忠這才抹哭勉強起身。

    “到底有什麽事情啊你不說我怎麽幫忙啊。”說句實在話看著鮑忠在自己跟前哭哭啼啼的模樣張信心裏真是惡寒之極但是看在往日的情份上總不能撒手不管吧況且要是讓府裏的仆役看到這暮又不知道要傳出什麽謠言了。

    “大人你可要救救奴婢啊。”鮑忠哀求道這件事情對自己來說非同小可若是讓皇上知道後生氣了那自己這輩子的前途都沒有了。

    “你再不說我真的不管了。”張信不悅道有什麽話還不快說吞吞吐吐的讓人惱火如果待會說地是什麽雞毛蒜皮的瑣事那休要怪自己翻臉不認人啦。

    “大人息怒請聽奴婢細細道來。”看到張信要生氣鮑忠哪裏還敢拖延連忙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張信說明了其實這事說開了也非常簡單隻不過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導致江南征收的金花銀貢賦減少近半而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