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籌劃
字數:8372 加入書籤
事情說起來簡單可是後果卻非常嚴重要知道金花銀的作用不僅是供皇室花銷而已還要養著京城各衛所的官兵將領還有無數的權貴勳爵的年俸張信執掌過內帑自然知道每年百多萬兩的金花銀剛好合適應付這些開銷有的時候還要從戶部的太倉庫之中借調幾十萬兩才能滿足內帑的需要。
如今卻少了近半就算皇帝不在乎但是如果因為這樣使得京城衛所將領或者勳爵拿不到屬於自己的銀子這後果沒有人可以承擔現在鮑忠身為管理內帑的太監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皇帝拿他出來頂罪那也是正常的事情以鮑忠的聰明才智哪裏會想不到這一點思來想去之後覺得能幫自己的隻有張信啦這才跑上門來求援的。
“消息已經確認了嗎?稅銀為什麽收不上來?是天災還是人禍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賦稅是收起來了一時之間沒有轉到京城而已?”張信冷靜詢問道反正沒有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張信當然不會緊張。
“奴婢已經再三確認了從江南轉運使司傳來的消息說地方官員已經盡力征收了但是隻有那麽多。”鮑忠哀聲說道。
“沒有說原因什麽而使賦稅減半嗎?”張信問道上交的銀子突然之間少了近半怎麽說也有個理由吧不然如何讓人信服。
“他們說各地的賦稅真的隻有這麽多還有賦稅地藉為證。”鮑忠有些無奈說道。
“那以前怎麽能收得那麽多的。”張信皺眉說道難道借口都懶得想了這也太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了吧他們怎麽有這個膽子啊。
“他們說那是因為以前各地中官為了討好皇上對百姓課以重賦欺壓良民搜刮民脂民膏所以才會有這麽多的賦稅但是現在聖明天子在位。招回天下守備太監他們自然按照朝廷規矩征收賦稅。”鮑忠吞吞吐吐說道心裏卻暗恨之極。
“你認為這是真的嗎?”張信淡淡問道心中半信半疑。
“奴婢不知。”鮑忠遲疑說道自己同僚是什麽得性他心裏自然清楚這些事情他們真的沒少做。所以也不敢肯定但是不管理由是真是假現在倒黴的是自己啊。
“那你想我怎麽幫忙啊。”張信輕聲說道:“銀子收不上來我也沒有辦法啊。”
“大人。這件事情奴婢還沒有敢向皇上匯報。就是害怕皇上雷霆之怒。那樣地話奴婢性命難保。還請大人救奴婢一命吧。”鮑忠悲泣說道。
“你回去把各地上報地賦閑憑證收集起來。分類整理好。然後再查查弘治年間江南地區地賦稅到底有多少。”張信沉吟片刻。覺得隻要核對下就明白了。也不是什麽難事。如果說兩樣沒有多少差別地話。那肯定沒有什麽問題。如果有極大差距地話。不用想就知道其中必定有貓膩。
“奴婢明白。謝謝大人指點。”關心則亂。鮑忠拍拍腦門。怎麽沒有想到這個。連忙起來向張信告別。想趕緊回去把事情給核對清楚啦。
“不管事情到底是如何地。還是趕快把情況向皇上稟報。不然皇上治你個知情不報之罪。我也幫不了你。”送鮑忠出門地時候。張信好心地提醒道。
“奴婢曉得。謝謝大人。”鮑忠感激笑道。如果是自己地同僚。哪裏會有這麽好心。恨不得馬上把事情報給皇上知道。好把自己拉下來。自己今天來找大人果然沒有錯。一看就知道他是個大好人。
張信默默地回到書房。又再次陷入沉思。其實綠綺地猜測沒有錯。最近張信在為朱厚與大臣們爭論地事情心煩不已。總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麽。可是一時之間也想不出辦法可以把君臣之間地隔閡消除。
張信知道雖然楊廷和有些頑固心胸不夠廣闊有時候還很小氣。容不得別人對他有意見。最重要的是仗著自己是擁立功臣。對朱厚雖然平麵上恭敬有禮其實覺得他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孩總想獨攬朝政覺得皇帝應該多聽下自己的諫言這樣才是社稷之福。
當然以上隻不過是張信自己推理出來的結果而已楊廷和心裏是否如此像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張信可以肯定一點如今朝廷中地大臣們除去堅守朱子理學這點讓張信覺得煩之外從他們的所作所為看來說是對大明一片忠誠也不為過有的時候還是考慮下民生問題地平定地方叛亂賑濟地方之災之類的事情他們也很積極的。
其實張信一直很是疑惑明朝中前期的大臣們不管他們存有什麽樣的缺點但是隻要占據高位相對而言很少有為自己謀私利的念頭(不是說沒有)一心一意開始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考慮的都是什麽大局、江山、社稷以楊廷和、毛紀、蔣冕等人為例在道德人品方麵東廠錦衣衛還真找不出半點可以攻訐的地方。
特別是在正德朝期間太監們什麽手段都敢使出來不斷地往這些大臣身上潑汙水栽贓陷害但是不僅朝廷百官以及民間百姓不相信連正德皇帝都使勁搖頭表示根本不相信有這種事情張信也不希望因為大禮爭的原因使得這些清正賢明的大臣退位讓一些不務正事的人得以上位隻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想做到這點非常困難。
考慮半天之後再次一無所獲張信苦笑擦著額頭自己果然是大好人啊居然費心的為別人著想而且別人也不知道看來自己果然有成為聖人的潛質啊張信自嘲的苦笑決定先放鬆下再說。
放鬆?張信眼睛一亮朝廷上皇帝與大臣爭吵得這麽厲害不就是因為他們太過清閑了嗎?如果給他們點事情做那麽雖然不能消除爭端。但也可以讓他們消停些想起廷推閣臣與祭奠正德皇帝那段時間君臣之間可是難得的和睦相處啊。
給他們做些什麽事情呢?張信隨之沉吟起來不過以張信地聰明才智眼睛一轉馬上就有了主意狡黠一笑之後馬上招呼仆役進房。
“大人有何吩咐。”仆役進房之後行禮說道。
“去把王傑給我叫來。”張信指示說道。說得十分含糊也不怕仆役不明白。
“遵命。”仆役似乎非常明白張信的意思根本沒有仔細詢問向張信告退之後毫不猶豫的出門而去不久之後就帶著一身常服裝扮的王傑返回然後知趣的退出書房順手輕輕地拴上房門就站在門前警戒著。
“卑職參見提督大人。”等仆役退出之後。王傑立即跪拜道心中一片喜色立功的機會又來了。
“從錦衣衛調到東廠還好吧?若是不習慣。我可以和陳寅說一下再把你安排回鎮撫司裏。”張信輕輕笑道知道王傑肯定是不會願意的。
“謝謝提督卑職非常適應東廠的事務無須再讓提督勞心。”王傑露出感激之色說道自己現在在東廠之中可以說是手握實權怎麽想回到錦衣衛中當個小百戶。
“習慣就好東廠現在正屬於重組時期有許多地事情要處理。事務繁忙一些你以後就多多擔待吧。”張信微笑說道似乎在許諾什麽。
“卑職絕對不辜負大人期望。”王傑哪裏聽不出張信地暗示雖然心花怒放但臉上卻充滿堅定之色。
“今天找你來是有件事情要麻煩你不知道你有沒有空?”激起手下地上進心之後張信也沒有再廢話直接開口說道。
“請大人吩咐。”王傑昂挺胸道。隻有笨蛋才會推辭。
“我想了解下成祖皇帝和宣宗皇帝時期及近幾年全國地田地情況還有就是這幾個時期的賦稅是多少。”張信微笑說道:“隻是我與戶部的大人們不熟悉所以也不好冒昧去打擾人家你有什麽辦法嗎?”
“大人放心卑職馬上就去辦。”王傑毫不遲疑的說道根本沒有露出為難之色也沒有詢問張信為什麽要這樣做。
“不要因為我的一時好奇而驚動朝廷啊。”張信暗示說道最好是秘密行事。若是給禦史言官知道了。雖然也不用怕他們但是少些麻煩還是好的。
“卑職明白。”王傑點頭說道。看到張信再沒有說什麽也知趣的告退離去況且這件事情雖然不難但是也不是輕而易舉辦到的也要回去好好籌劃才行。
其實按張信地意思恨不得把大明開國到現在一百多年來的田地變化情況還有全國賦稅征收總額的資料都要地但是想到這些資料量一定非常大所以就特意挑選幾個有代表性的時期畢竟也要為手下考慮啊不僅要從戶部浩如煙海的文檔資料之中挑出自己所需要的來而且還要秘密行事這還是有些難度的。
所以張信也沒有給王傑定下日期也沒有下死命令就是希望他不要有心理負擔如果實現不行的話大不了自己親自出馬去拜訪戶部尚書孫交如果他不給自己麵子還就去找朱厚要道聖旨看誰還能阻攔自己。
事實證明張信還是小看了東廠的辦事能力兩天之後在仆役的幫助下王傑把一箱子的資料交到張信手上而張信當然大加讚賞起來隨口打滿心歡喜地王傑離開之後張信馬上埋頭苦幹開始分析整理起這些繁雜的典冊來。
雖然不知道張信最近在做什麽事情但是見到他每日都在書房之中不停忙碌綠綺心裏有些失落之餘對些卻表示支持當張信每日勞累的回到房中時總是迎來綠綺無邊的柔情以及體貼入微的關懷讓張信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乾清宮朱厚例行公事的把龍案上的奏折批閱完成準備稍微休息下去清寧宮給蔣後請安卻聽到內帑太監鮑忠的求見。朱厚知道宮裏地太監奴才沒有什麽事情肯定不敢來打擾自己的所以也沒有多想吩咐鮑忠前來覲見。
“奴婢參見皇上。”鮑忠行參拜大禮地事情身體在顫抖這顯然不是因為激動畢竟他身為內帑太監沒少在宮中拜見朱厚。情緒哪裏會反應這麽激烈啊。
“什麽事情?”朱厚根本沒有用正眼看跪拜的鮑忠更加沒有說免禮平身之類的話隻是用冷淡的聲音問道在朱厚心裏太監都是奴才要讓他們時常記得自己的身份。
“這是江南承運司上交內帑的金花銀還請皇上過目。”鮑忠雙膝緊貼地麵腰也不敢伸直顫抖地將奏折奉上。而站在一旁地黃錦也不等朱厚示意知靈地走下台階從鮑忠手上拿過奏折輕快的呈給朱厚。
“今年江南地區地收成不好嗎?怎麽才收上來三百萬石稅糧。折銀七十萬兩而已。”由於張信在接管內帑的時候時常向朱厚匯報內帑收入的情況所以朱厚對這些事情並非一竅不通隨意一翻看馬上就現其中不妥之處。
以前江南各省每年起運糧共五百萬石折金花銀一百二十多萬兩現在卻少了近一半要知道金花銀隻是少部分作軍官傣祿大部都歸宮廷消費說白了就是朱厚自己的私人財產。經過張信的熏陶朱厚現在對錢財可是非常重視地。
“啟稟皇上除去江西因為兵亂部分州縣免去田賦之外其餘各省一切正常而且還是難得的豐年。”鮑忠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若是地方收成不好早就上報戶部了想在這點上欺瞞皇帝。那是在找死。
“那是怎麽回事啊。”朱厚平淡問道而黃錦卻知道這時候朱厚心裏已經動怒了連忙後退兩步屏氣凝神起來。
“皇上據承運司匯報那是因為……。”鮑忠心驚膽戰地稟報起來雖然不了解皇帝的習性但是憑著敏銳的直覺鮑忠知道現在皇帝肯定是生氣了。
“事實真是如此嗎?你查證過沒有?”朱厚皺眉說道。這似乎有可能。但是他也不敢確定畢竟自己沒少聽說鎮守太監欺壓百姓的事情。
“請皇上恕罪。”鮑忠沒有回答皇帝的問題。反而連連磕起頭來。
“有事就說。”朱厚冷漠說道最討厭有人在自己麵前賣關子但是心裏卻有些莫明其妙好奇鮑忠的奇怪反應。
“其實奴婢前幾天已經收到承運司的匯報了但也在懷疑事情真偽所以特意出宮去請教張侍讀然後……。”鮑忠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到張信那裏的經過給皇帝交待了畢竟自己出宮地事情恐怕早就落入有心人眼中與其讓人揭還不如自己向皇帝稟明呢。
“哼待會自己到杖刑房領十板子。”不管是否事出有因朱厚都不打算放過膽敢隱瞞自己的內侍如果不是看在這奴才還算老實的份上自己絕對不輕饒。
“奴婢謝皇上開恩。”鮑忠心裏頓時放鬆起來既沒有掉腦袋也沒有除去內帑太監的職務挨十下板子也值了。
“核對的結果是什麽?”朱厚問道心裏也認為張信的主意不錯。
“啟稟皇上奴婢得到張侍讀的指點後連忙查尋弘治年間江南賦稅現那時上交的數額與現在的並無多大地差異誤差才不過幾萬兩而已。”鮑忠忐忑不安的回答道不知道等會皇帝有什麽反應。
其實也說明為什麽大明朝這麽多皇帝都喜歡向各地派出守備太監實在是因為這些太監實在是太得力了雖然明知道他們在地方為非作歹但是他們上貢的財物可以滿足自己的享樂花銷所以皇帝們也睜隻眼閉隻眼了隻有這些太監弄人群情鼎沸的時候那就推他們出來做替罪羊以安撫民憤然後隔段時候再換上一批新的太監如此反複繼續反正罵名都由他們頂著而好處卻是自己獲得的皇帝們自然樂此不疲。
“下去吧。”朱厚默然揮手。表情淡定讓人猜測不出他此時心中的想法再輕輕翻看奏折一眼之後也沒有再耽擱擺駕前往清寧宮了。
雖然相信鮑忠沒有這個膽子敢欺騙自己但是總不能聽信他一麵之辭。在事情還沒有完全查清楚之前朱厚不打算有所動作況且江南離京城太過遙遠了消息來回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事情總會明白地也不急於一時。
大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京城下起了鵝毛大雪天氣越加寒冷起來寒風呼嘯地天氣中。除了特殊原因之外誰都寧願待在家中取暖也不願意在外麵走動。也是在這個時候沈園蒸餾酒的生意也變得非常紅火起來就算不怎麽富裕地人家也願意花錢到商鋪之中購買一瓶燒酒驅寒。
隨著口口相傳沈園的生意也不在局限在京城裏慢慢的開始向直隸擴散相信隻要這個冬季結束佳釀可以直銷向全國各省那就是沈園大展鴻圖的時刻。現在沈園已經在著手新建作坊的事情了爭取在過完春節之後馬上動土施工。
而這個寒冷的天氣才是考驗朝廷官員們意誌地時候每日清晨天還沒有亮起來他們就要冒著冰寒刺骨的冰雪天氣穿著不是很保暖的朝服三五成群的來到午門前來列著班隊等候皇帝升殿雖然還沒有說服朱厚改變心意但是有不少忠心正直的大臣心裏還是很欣慰的。畢竟往年這個時候自己冒著嚴寒風雪在這裏等候時正德皇帝還是後宮裏安然大睡根本不理會他們焦急的心情讓他們站了幾個時辰最後才出來一個太監拋下輕飄飄的一句話:今日皇上不上朝請各位大人回去吧。
那時百官心裏那個恨啊雖然知道是這個結果但是他們每天都不得不來。畢竟誰知道皇帝哪天心情好。要上朝的時候自己卻沒有來那就是玩忽職守之罪啊。相對而言現在地皇帝性子雖然孤傲但還是很體恤臣子的見百官在這裏受凍居然命令太監準備好炭火讓他們取暖有不少官員決定待會少和皇帝辯論幾句哪怕是進諫語氣一定要溫和些讓皇上感受到自己的真誠。
當然冒著風雪上朝地官員肯定不包括張信現在這個時候他還在房中抱著美人溫暖嬌嫩的香軀做著美夢呢怎麽會願意起來受罪除非此時有人用香豔無比的方法喚醒他不然張信可以一直睡到午時才因為饑腸轆轆而起床。
卯時綠綺輕輕的睜開眼睛看著枕邊還在安然入睡的張信嬌媚的小臉上露出亦喜亦羞之色人雖然睡著了但是手卻不安分跟主人一樣壞與以前一樣為了能更快的把張信喚醒綠綺伸出纖指……
辰時神采奕奕的張信出現在書房之中把已經整理好的資料收拾好再在書房之中消磨一段時間在巳時末地時候覺得朱厚這個時候應該把奏折批閱完了便向仆役吩咐一聲回房中穿戴整齊微笑向綠綺告別然後踩著街上薄薄的積雪向皇宮前進。
抵達皇城的時候張信也不想在外麵受著寒風等候通傳從懷中拿出通行令牌然後在宮廷侍衛的護送下直接來到乾清門外而乾清宮的太監們對張信也不陌生向張信行禮之後也沒有多加盤問和刁難立即轉身進宮殿內向朱厚匯報了。
不久之後在太監的陪同下張信駕輕就熟的走進乾清宮也不等太監的指引直奔東暖閣而去這麽寒冷的天氣如果朱厚不在暖閣處理政務那才是怪事。
事實證明張信地猜測並不是完全正確的這個時候朱厚正忙碌著書案上還擺著十幾本沒有批閱的奏折見到張信行禮之後隻是微微一笑伸手示意張信坐下然後繼續把注意力集中在奏折之中來。
張信也沒有客氣坐在黃錦搬來的椅子上仔細的端詳起朱厚來一段時間沒有見原來沉穩的朱厚越顯得威嚴在不斷的與百官爭執中不僅迅變得成熟而且舉手投足之間充滿自信特別是眼睛之中不時閃過的睿智使人完全忽略他的年齡。
感謝大家地支持這麽多張月票看到非常爽嗬嗬(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