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責問
字數:8511 加入書籤
而此時候身為謠言主角的楊廷和卻一臉無奈心中大罵造謠惑眾之人自己什麽時候向皇帝提議清量田地了不過楊慎可不這麽認為。
“父親的提議純屬為國為民沒有半點私心卻不想得到小人汙蔑。”楊慎義憤填膺說道:“皇上不應該聽信讒言啊。”
楊廷和沒有說話總不能和兒子說自己從來沒有想過做這件事情外麵的都是流言蜚語不可相信隻不過這樣有損自己清譽楊廷和可不願意破壞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形象心裏對捏造流言之人更加恨得咬牙切齒。
“孩兒準備上書皇上再議清丈田地之事。”楊慎堅定說道。
“你不怕有人反對?”楊廷和淡淡說道。
“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孩兒不怕任何阻撓。”楊慎興奮說道:“況且不知道有多少官員已經上疏給皇上孩兒也不甘落後。”
“那去寫奏折吧。”楊廷和點頭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恐怕由不得自己把這件事情拋開不管不然多年的清名就毀於一旦況且在楊廷和心裏也很重視這件事情。
待楊慎喜悅的回房之後楊廷和靜靜的思考起來額田之事原本沒有幾人知道的而且知情之人都明白這事的複雜以他們的城府肯定不必泄露出去從謠言的流傳迅來看楊廷和知道肯定是有人從中推波助瀾能一夜之間在京城裏散布消息的除了錦衣衛和東廠之外還能有誰看來這事應該是皇帝授意的。
想到事情是朱厚授意的楊廷和心裏並沒有多大的怨意反而感到一絲喜悅有這樣英明果斷的皇帝對大明社稷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起碼不用擔心因為皇帝昏庸。而寵信奸佞之徒禍國殃民。
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通過這件事情了解到皇帝的決心連小皇帝都有這個魄力解決這事那自己還有什麽好怕的況且天下百姓與朝廷百官都在等自己的動作自己怎麽可以令他們失望。楊廷和微笑起來也起來回房寫起奏折來。
翌日清晨朝廷官員冒著風雪在午門等候上朝趁著還沒有上殿這段時間官員們分成若幹個小團體悄悄地議論起來內容當然是近日來的流言上朝官員把午門擠得滿滿的可是有一個地方卻空出一大片來。因為那裏站著四個朝廷上的重臣沒有資格的人是不會輕易上前去打擾的。
“諸位學士。近日來可曾聽到什麽流言蜚語啊。”費宏微笑問道。心裏卻沒有半點喜氣。雖然流言地主角是楊廷和。但是卻附帶著其他幾個大學士。誰也沒有缺少。還好都是正麵形象。不然地話。費宏心裏恐怕更加苦惱。
“流言都已經傳出直隸。老夫怎麽可能沒聽到。”毛紀沉聲說道。楊廷和和蔣冕也笑著點頭表示自己清楚。
“想必也有不少官員向皇上匯報此事啦。真可謂直達上聽啊。”費宏感歎說道。
“總不能放任流言不管。待會老夫要向皇上進言。請皇上下令順天府衙。通告安民。不許再提及此事。”蔣冕皺眉說道。什麽時候朝廷大事輪到市井小民妄加議論起來了。最好是借機揪出造謠之人嚴加懲處。
還沒有等其他學士對這事表自己地看法。太和殿內鍾聲響動。在值勤太監地傳唱聲中。文武百官列班站好。有條不紊地進入金鑾殿內。片刻之後朱厚出現在龍椅之上。百官依禮參見之後。返回自己地位置站好。等待朝議地來臨。
“皇上有旨。有本緊奏。無本退朝。”值勤太監例行公事喊唱起來。聲音在殿內不停地回蕩著。.shudao.net 書道連殿外地守衛都可以聽到。
“啟稟皇上。臣有本上奏。”沉默片刻之後大學士蔣冕站出來行禮道。
“所為何事?”朱厚冷淡說道。心裏卻十分喜悅認為蔣冕參奏地肯定是額田之事這個自己可要好好的處理。
“皇上近日來京城流言四起議論之人皆是朝廷重臣而且對朝廷施政妄加指責長此下去必將損害朝廷威嚴還請皇上下旨張榜勒令如有誰膽敢妄議者處以笞刑再尋出挑起此事之人予以嚴罰懲一儆百。”蔣冕嚴肅說道。
“有這等事情?”朱厚皺眉說道心裏卻有些惱怒蔣冕不時時務放著正事不理卻在小事上糾纏不清。
“啟稟皇上蔣學士所言屬實近日來民間傳言因為天下額田減少皇上準備加稅而楊學士向皇上提出清丈天下額田效仿太祖當年重新編造魚鱗圖冊以增賦稅這樣就可不用向民間加稅了這等言論已經傳向四方想必其他各省已然知道。”通政司的一位官員站出來證實道。
“豈有此理司禮監這幫奴婢居然膽敢泄露朝廷機密朕必將嚴加懲治。”朱厚勃然大怒道冷哼一聲盯著旁邊地太監讓太監冷汗直流若不是顧及這裏是朝會恐怕早就忍不信跪地求饒向皇帝解釋事情與自己無關啦。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眼睛裏閃過疑惑之後那時候皇帝找他們商議的時候明明沒有提起過這件事情啊隨後露出了然之色看來皇帝已經知道民間的傳言現在這樣說就是想把這件事情坐實下來讓幾個大學士有口難辯而楊廷和此時更加確定起來流言之事與皇帝肯定有關。
“皇上楊學士清丈田地的提議十分有理不知道皇上為何會拒絕況且妄加征稅會使得民間百姓心有怨言有損皇上聖明啊。”一位禦史站出來說道得到不少人的響應引起一片附和之聲激起幾個清流心中不憤立刻站出來向皇帝進言希望皇帝能體察民間疾苦不要任意加稅。支持楊廷和的提議。
當然朝廷之中不可能是一堂言隨後又有幾個官員站了出來向皇帝進言說清丈田地之事關係重大不可以操之過急不然會造成地方人心惶惶動蕩不安的。請皇帝要三思後行當然這些人之中有些是老成持重的有些卻是心有鬼胎地。
而這時朱厚卻十分喜悅的看著殿下百官為這事爭吵起來就是怕沒有人理會爭論就說明官員非常重視這件事情隻要加以引導那麽事情就可以按自己期望的方向展不過朱厚也留意到。朝廷上的幾個大臣還在沉默不語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使得不少官員也唯唯諾諾。正站在旁邊觀望。
“楊學士事情因你而起卻不知道你有何想法。”等到爭論慢慢地平息之後朱厚開口詢問道。
想法?楊廷和心裏苦笑現在他最想做的就是澄清說明這件事情與自己無關但是看著數十個官員期待灼熱的眼神這話無論如何也是說不出口的。
“臣堅持已見。”楊廷和沉聲說道知道皇帝肯定會明白自己地意思。雖然朱厚明白但是朝廷的官員卻不知道事情真與楊廷和無關啊以為他所謂地堅持已見就是堅持在清查田地一心為國的官員都露出笑容也有不少人是垂頭喪氣的。
其實在楊廷和心裏還是很支持這個主張的不然現在就開口委婉表示反對了哪裏用含糊其辭這分明是心軟嘴硬而已。ap;書.道
“當初朕之所為不同意楊學士的提議。就是擔心事關重大稍有不慎會給地方造成不良影響但是既然諸位卿家如此堅持那朕也不好反對不過正如剛才幾位卿家所言事情不能過急。”朱厚輕輕說道:“事情就交給內閣處理吧幾位學士與諸位大臣商議之後再擬定一個折子給朕批閱。”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接著朱厚再處理幾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就心情舒暢的宣布退朝。如果有官員細心留意就會現剛才朱厚就隻是詢問楊廷和一句。沒有再詢問其他官員然後就把事情給決定了這與他平日地習慣根本不同。
朝會結束不少官員圍在楊廷和身邊祝賀他又為社稷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而楊廷和心中雖然無奈但是還得微笑應付起來慢慢了出了皇城這裏官員也不好再糾纏下去紛紛向楊廷和打過招呼然後朝著自己地官轎走去而這時楊廷和現吏部尚書喬宇正站在自己地轎子旁。
“楊學士。”喬宇拱手道。
“喬大人有何事情?”楊廷和微笑還禮問道這裏漫天風雪寒冷刺骨如果沒有事情地話誰不想早點回府取暖啊。
“昨日皇上向下官詢問六部各司是否有空缺想讓翰林院的侍讀張信進去任職吩咐下官斟酌安排。”喬宇輕輕說道。
“張信?”楊廷和沉吟起來隨後問道:“皇上可指定安排張信進哪部嗎?”
“皇上地意思是讓張信進戶部讓下官查尋戶部各清吏司中是否有缺。”喬宇恭敬回答起來忽然間似乎想起什麽再次說道:“皇上還有吩咐希望張信在戶部之中擔任郎中或者員外郎之職。”
“既然皇上有吩咐那麽就讓張信進工部擔任主事吧。”考慮片刻楊廷和指示道。
“下官明白。”喬宇點頭道接著也沒有再廢話恭敬的向楊廷和行禮告辭然後也回到自己的轎子之中吩咐轎夫打道回府。
大學士蔣冕的提議最終還是得到執行了朱厚吩咐順天府官員即日起馬上張榜禁止百姓議論朝政至於捉拿散布流言之人卻交給錦衣衛辦理百官也無話可說畢竟與官府衙役相比錦衣衛做這個才是最在行的。
得到皇帝旨意之後錦衣衛指揮使陳寅和王佐呆楞起來誰是挑起流言之人他們心裏麵非常清楚明白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按照皇帝吩咐的去辦第一個不放過自己的就是皇帝但是聖旨不能不執行啊考慮之後兩人不約而同的想到去找張信商量。
想到張信府中地佳釀兩人再也按捺不住。立即吩咐手下準備好禮物然後帶上幾個護衛直奔張信府邸而去抵達張信府邸之後門房仆役問明意直接把兩人請到客廳等候。然後去書房向張信匯報而張信也沒有讓他們久等片刻之後就出現在客廳與兩人見禮。
“大人皇上有旨讓我等查尋散布流言之人嚴加懲處不知道大人的意思是?”寒喧幾句之後陳寅知道張信的秉性。馬上切入正題道。
“既然皇上吩咐下來我們當然要按旨行事。”考慮片刻張信笑道:“但是貿然出動錦衣衛在京城大肆搜查。說不定明日禦史言官又要參奏你們啦不如在鎮撫司詔獄挑幾個犯人讓他們認罪隨意打幾板子後交差了事況且皇上與朝廷大臣們日理萬機不會在意這種事情的過兩天就忘記了。”
“大人有所不知現在詔獄之中地犯人都已經在刑部備過案這樣做的話恐怕有些不妥。”王佐尷尬笑道。
其實事情也不怪他們。楊廷和把江彬拿下後順便對錦衣衛清理一次其中自然最關照惡名遠揚的詔獄經過重新審訊之後把無辜受冤枉的犯人都給釋放出來這下子錦衣衛的詔獄之中隻留下區區數十個江洋大盜之類地犯人或者準備候斬地重刑犯這些人的名字都記載在刑部的檔案裏。
而且這幾個月來錦衣衛被都察院的禦史盯著特別緊。又要忙著裁革冗員之事也沒有再胡亂捉人張信吩咐的事情還真不好辦。
“那好辦想必京城之中也有不少遊手好閑欺壓百姓之徒你們派人幾個把他們帶回來這些人平日裏無所事事挑弄口舌是非的事情應該沒有少做散布流言蜚語怎麽可能少得了他們。”眼睛一轉。張信又找出個理由來。況且把這些人捉起來也是在做好事。說不定京城百姓還要感謝錦衣衛呢。
“大人所言在理我等明白怎麽辦了。”陳寅笑道。
解決此事之後已經接近午時張信吩咐仆役準備膳食熱情的留客而陳寅和王佐正有此意客氣的推脫兩句就順勢答應下來席間兩人不停地向張信述說近日來錦衣衛地重組情況還針對某種問題請求張信的指點。
錦衣衛雖然名為情報機構其實卻是特殊地警察部門對此張信也沒有什麽好地建議隻是吩咐他們平日裏忠君愛國出動的時候不要擾民其餘一切照舊即可如果可能的話整頓下軍紀嚴加訓練免得錦衣衛上下清閑無聊總是惹是生非。
其實張信也有自己的顧慮東廠已經被大臣們清理得差不多了自己接手可以說是重新再組建一個部門隻不過這個部門是掛東廠的牌子而已錦衣衛卻是不同實行的是軍戶製度衛所的關係錯綜複雜若是輕易改動肯定觸動不少人的利益恐怕連陳寅和王佐也不會支持自己的。
酒足飯飽之後陳寅與王佐滿意而歸回到鎮撫司之後馬上派手下按照張信地意思捉了一批流氓地痞無賴回來經過審訊之後這些人都承認自己曾經和他談論過流言的事情既然連當事人都承認了那還有什麽好說的陳寅和王佐命人寫好供詞之後馬上讓他們畫押然後向朱厚匯報此事。
朱厚似乎也沒有追究的意思直接認同陳寅和王佐的匯報讓他們去和刑部及大理寺說一下就可以結案至於那些散布流言之人就沒有那麽好運每人被打二十大板不說還要關上一個月。
有了官府的通告京城百姓心中害怕也不敢再談起這件事情可是禁止百姓談論卻沒有禁止權貴和仕林學子議論啊聽聞皇上同意楊廷和的提議之後學子們一片沸騰開始寫文章聲援楊廷和讚揚皇帝和大臣們關心百姓疾苦。
而權貴們卻反應不一不怕清查的自然不會對此表什麽意見有時候甚至會在暗地裏幸災樂禍而家中大量未呈報田地的卻惱怒起來平白無故禍從天降他們哪裏會願意啊。開始聯合起來準備阻撓此事地進行可以想象清丈田地的事情不會如此簡單就可以解決的況且事情才在京城裏流傳而已若是擴散到大明各地。恐怕更加熱鬧非常啦。
而這時候張信也沒有清閑下來因為武定侯郭勳已經找上門來看這氣勢似乎是來興師問罪來的張信當然不會害怕熱情洋溢的把人請到客廳讓仆役奉上香茶之後也沒有說話就這樣笑吟吟的看著郭勳。
“張侍讀你可知道你已經把大明地勳爵都得罪了。”郭勳無奈歎氣道。
“郭侯爺。我膽子不大你可不要嚇我啊我連一個勳爵都不敢輕易冒犯。更不用說得罪天下勳爵啦。”張信斂去笑意驚慌失措道。
“你若是膽小那天下沒有膽大的啦。”郭勳搖頭說道。
“郭侯爺這話到底是什麽意思啊進門先是沉默不語然後就拿這句話嚇唬人。”張信滿臉疑惑問道。
“張侍讀就不要在小侯麵前裝糊塗了先是向皇上稟報天下額田減少的事情然後散布流言將事情栽到楊輔身上自己卻從中撇清。真是好算計啊若是楊輔知道之後肯定會火冒三丈地。”郭勳微笑道。
“郭侯爺話可不能亂說傳揚出去會讓人笑話我恬不知恥居然往自己身上攬功這事情明明就是楊學士所為而且錦衣衛已經把散布流言之人都捉住了這怎麽又扯到我頭上來了。”張信眨眼說道:“不管郭侯爺怎麽說。天下人都不會相信地。”
“天下人不信但是有人會相信的。”郭勳輕笑道:“朝中幾位學士現在心中想必惱怒得很到時知道是拜張侍讀所賜就算全然不信但是半疑之下自然會對張侍讀格外照顧地而且勳爵之中壽寧侯與建昌侯肯定會深信不疑到時隻要再往外這一說。不知道會不會給張侍讀添麻煩啊。”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張信輕輕笑道:“相信皇上會還我一個清白的。”
“這個小侯也相信。”郭勳點頭同意。心中歎氣起來這個張信實在是太低調了。也沒有仗勢惹是生非京城之中雖然知道有這號人物但是對他絲毫不在意認為他不過是憑著關係占據高位而已而自己剛才說的話都是推測出來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事情與張信有關係恐怕沒有多少人會相信自己的。
“郭侯爺今天來就是為了和我說這番話?”張信笑道自己做的事情從來沒有想過欺瞞住天下之人偶爾有知情者也不奇怪大不了公開自己身份罷了。
“當然不是。”郭勳笑道卻在心裏歎息自己的計較全盤落空原來以為自己可以嚇唬一下張信然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還以為張信行事低調害怕曝光呢沒有想到他居然絲毫不為所動真是失算之極。
“請郭侯爺明言。”張信輕輕笑道:“如果不難的話我不會借故推脫地。”
“小侯為剛才的失禮向張侍讀賠罪了。”郭勳沒有急著說出來意反而誠懇的行禮說道一點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想必郭侯爺也是聽信流言這才來向我問明情況哪有失禮之言啊。”張信笑道一臉不在意地樣子。“就是如此讓張侍讀見笑了。”郭勳愧疚說道。
“這說明郭侯爺是在關心我不然也不會著急上門詢問啦。”張信笑道:“隻要郭侯爺明白事實真假那我就安心了。”
“還明張侍讀明白小侯心意啊。”郭勳感慨歎道臉上露出感動之色。
“此事就止揭過休要再提。”張信笑道:“郭侯爺可還有其他事情嗎?”
“小侯今日前來確實有一件事情想與張侍讀協商。”郭勳微笑道心裏在盤算著該怎麽和張信開口張信微微點頭也沒有說話直接看著郭勳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聽聞張侍讀有一位朋友在牛欄山村開了一個酒作坊釀造的正是近日來在京城引起轟動的五糧液。”郭勳回味說道:“這酒小侯在張侍讀婚宴當日有幸品嚐與天上的瓊漿玉液相比也絲毫不差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