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家底很厚
字數:7320 加入書籤
通過藏式毅與閻錫山的談判,東北軍與晉綏軍化幹戈為玉帛,兩家罷兵,湯玉書灰溜溜的交出搶劫的財物,退出了山西,湯玉麟的奉軍返回熱河。東北軍的王紹南放開古北口,晉綏軍的第37師退回山西。戰端和平解決了。
閻錫山支援東北軍的一批湯姆遜衝鋒槍也如期運到了天津,這批槍被分配到幾個主力師,特別是前線的部隊都得到了加強,其中於學忠的安東方麵軍得到了200支,張樹森的第三師也得到了200支。
在奉天、霸縣(因為閻錫山在霸縣),晉奉兩家都分別設置了聯絡處,任命聯絡官,以加強雙方的聯絡溝通。
......
就在晉奉兩家和談之時,安東的戰場上還有個小插曲——日軍的軍艦炮擊安東城。
日本國的海軍很龐大,二戰時期堪稱世界之最,光是航空母艦日本人在二戰時就造了二三十艘(29艘)。當然了,現在二戰還沒有開打,日本的海軍也還沒有那麽大。還是以航母為例,目前日軍服役的航母隻有三艘:鳳翔號、赤城號和加賀號,在1928年可以實際作戰的隻有鳳翔號,另外兩艘還在試裝測試。鳳翔號屬於輕型航母,它號稱世界上第一艘下水的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的首戰是兩年半後在上海的所謂“一二八事變”。
目前在旅順口,日軍有一支艦隊,十幾隻艦船,為首的是輕巡洋艦天龍號。
這一次炮擊安東的是天龍號為首,帶了一艘護衛艦和一艘補給後勤船隻,一共三艘艦船。中國的海軍力量幾乎等於零,日本人單獨一隻軍艦也敢出動作戰的,所以出動三艘艦船已經是不錯了。日本海軍不願意給陸軍幹這種擦屁股的事,要不是日本政府催的緊,他們都懶得出動。
看到日軍的兵艦,安東的守軍很緊張,第二十九旅旅長王瑞華立即用電報上報到安東方麵軍。此時,於學忠正在鳳城前線。於學忠命令:如果守不住,可以後撤到安東以北的山區布防,日本人的軍艦是上不了岸的。但是,撤兵之前要爆破鴨綠江橋!
艦船對海防作戰就要看誰的火炮口徑大,當然還要有一條:看誰的炮打得準。海軍的艦炮口徑都大,日本人更是變態的追求大口徑,巡洋艦上就有200毫米以上的大炮,如果是戰列艦,300毫米以上的火炮很平常。而安東的守軍最大的炮是155毫米,隻有一門,是繳獲日本人的,103炮兵團配屬給他們的一個炮兵營裏邊有兩門120毫米榴彈炮,這兩門炮在附近的山上。
從火炮上說,東北軍落於下風。
從準確度上說,本來應該是陸地上的炮打得準,因為船隻會顛簸晃動,影響射擊精度。可是東北軍炮兵的技術實在是太差。
日軍艦船上的重炮打在城牆上就能掀掉兩三米的牆體,落入城中的炮彈就可以炸毀一片民房。因此,安東城軍民損失巨大,傷亡一百多人。守城的部隊隻能躲藏防炮,同時警告百姓不要亂跑,他們沒有別的辦法。
日軍的兵艦在十幾裏以外,東北軍有還擊能力的就是那三門重炮,別的炮射程都不夠,他們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開炮還擊,也是打兩炮就移動位置,橋頭陣地上就靠著防炮洞。他們的運氣還不錯,艦炮打不了那麽準,因此,三門重炮都沒有損失。
東北軍打了數十發炮彈,還算不錯,命中了一發。155毫米的炮彈隻要命中,那也是很有威力的。天龍號甲板上的建築被摧毀一角,前炮塔受傷,也炸死了好幾個日本兵,這個損失也不小,起碼主炮暫時癱瘓。這一炮如果命中的是側舷則能打漏進水,嚴重的話沉沒也是可能的。
正像於學忠所說,軍艦不能登陸,日軍也不過是開炮泄憤而已,他們那幾個水兵如果上岸還不夠東北軍塞牙縫的。炮戰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日軍的軍艦撤退了。
這一戰安東軍民損失不小,此後駐軍動員當地百姓向山區轉移,部隊自身也加強了防炮的設施和訓練。
鴨綠江橋沒有被爆破,暫時得以保留。日軍沒有過於拚命攻擊是否也是顧慮到橋梁呢?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大橋的中段已經不能旋轉了,軍艦過不了大橋的位置,這也限製了他們的攻擊。
......
6月25日,張作霖找來常蔭槐、兵工廠的廠長薑維軒、迫擊炮廠廠長伍作平,他們商議的是工廠搬遷和戰時的後方建設,張作相也在座。
張作霖在談話前宣布了一件事,他說:“我們退出了北京,就成了地方性的勢力了,我這個國家元首的名義不過是暫時借用一下,遲早要放棄的,因此,我們就要建立自己的政府機構,部隊也要分批整編。下麵我宣布一個內定的任命:我們政府的名字就叫做‘東北四省軍政府’,輔帥任這個軍政府的主席,主持這四省全麵的政務。過些天就要公布出去了,但是,現在就要進入工作狀態。瀚勃,你來做一個交通廳的廳長吧。我們不是中央政權,不能叫做交通部隻能叫交通廳,在沒有正式宣布之前,暫時叫交通總辦。工業廳擬定楊宇霆做廳長,他在外麵還沒回來。蔣維軒、伍作平你們二位將來都在工業廳任職,職務等楊宇霆回來後再行定奪。”
常蔭槐帶頭,起身向張作霖行鞠躬禮,口說:“感謝大帥提拔,我們一定為大帥效力!”
張作霖點點頭,接受他們的行禮。
軍政府主席,這是不需要選舉的,自我任命就算數。其行政執法也沒有什麽依據,就是一言堂,他說出來的話就是法律,有點獨裁的意思。如果不是上麵還有個張大帥,張作相就等於是東北的土皇帝了。
這個內定的任命,張作霖將逐步的傳達,這個過程也就等於征求意見了。何時宣布呢?那就看張作霖何時通電放棄國家元首之位了。
常蔭槐,字瀚勃,今年40歲,政法學堂畢業,算是高級知識分子了。他現在的職務是北洋政府的交通部次長,就是交通部副部長。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唐山大學的校長,這所大學後來是著名的唐山鐵道學院,後改名為唐山交通大學。
薑維軒是兵工廠的廠長,兵工廠位於奉天城的東麵,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沈陽重型機器廠,是我國重型機械工業的搖籃。伍作平是迫擊炮廠的廠長,該廠位於南滿鐵路的西側,所以該地區叫做鐵西,那裏是沈陽的重工業的基地,工廠林立,一家挨著一家,成規模的大廠就有上千家,這個工業規模在當時的亞洲絕對首屈一指。
現代化的工業都是互相配套的,不是哪一家工廠就可以一家獨大。比如管路閥門,就有專業的閥門廠,甚至還要劃分高壓閥門和低壓閥門。坦克車上就需要不少的閥門,就要到閥門廠去采購。類似的還有開關廠(電器高低壓開關)、軸承廠、齒輪廠、儀表廠等等,可以列出上百種的專業工廠,就是小小的螺絲、螺母也要有專業廠(那叫標準件廠),缺少了誰都不行。比如砂輪廠,它號稱工業的牙齒,那意思就是:最初級的加工就是使用砂輪的,如果沒有砂輪,所有的加工業全部要趴窩。
當時的交通物流水平是很低的,絕對沒有網絡采購。再加上由於戰爭造成的地域隔絕,交通中斷,所以工業區就要小而全,麵麵俱到了。
所以說奉天的軍事工業要搬家絕對不容易,那是一個浩大的係統工程。張作霖找他們來就是把大框架談一談,提一些原則的要求。具體的事務還要下麵的人去辦。好在前麵已經做了一個搬遷的規劃,有了一個範本。
當時的奉天及其周圍的撫順、鞍山、本溪、鐵嶺這一塊地區,被稱作東方的魯爾工業區。魯爾工業區是德國的重工業基地,在歐洲首屈一指。1949年東北解放,來自關內的幹部說:“不到東北,就不知道什麽叫工業。”由此可見,這一地區當時已經具備了亞洲之最的工業。
可是有一點要提醒一下,上麵那位對東北工業發感慨的幹部,他所看到的是沈陽劫後餘生的景象。蘇聯紅軍進入東北以後,對東北的劫掠可是比小日本狠多了。他們劫掠東三省的物資太驚人了,下麵僅僅列出沈陽的損失:
沈陽一地,共972座大型工廠被蘇軍洗劫得幹幹淨淨,隻要是金屬的,蘇軍就拆卸一空,全部運走,即便運不走,也要破壞殆盡,鐵路被扒光(各個工廠裏麵都是通鐵路的,蘇聯人扒的就是這種鐵路),螺絲釘都拿走。蘇軍甚至還破壞了城市的供水、排水、供暖設施,使得全城滿目瘡痍,蘇軍把東北當做對敵占領區了。美國航空機械師羅伯特·希克說“蘇聯人搶空了這座城市,他們留給沈陽人民的隻剩下市中心一座頭頂坦克的蘇聯陣亡將士紀念碑。”除了工業設備,蘇軍還搶走了超過300萬美元的現金和大量的農資糧食。1946年,蘇聯剛剛取得對德戰爭的勝利,國內物資供應仍然十分緊張,仍然采取配給製度,但蘇軍進入東北後很快就取消了配給製,因為蘇軍搶走了東北各糧倉裏天文數字般的巨量糧食。當時的沈陽人回憶道:“所有的麵粉廠和糧食加工廠都在晝夜不停地工作,麵粉、大豆、稻米把火車塞得滿滿的,全部運到了蘇聯境內,給東北老百姓連口糧都不留下,連老百姓的牛羊都成批往火車上趕。蘇聯人裝機器和糧食的木箱也都是用東北的木材製造的。”上年紀了的東北老人至今提起蘇聯人都咬牙切齒。
沈陽全城的工業死氣沉沉,隻剩20多家還能開工。蘇聯紅軍累計劫走了東北75%的鐵路火車和93%的貨車車廂。
東北集中了當時中國95%以上的工業,因此蘇軍幾乎把中國所有的工業設施都搶光了。在蘇聯軍隊到來之前,沈陽市區有188萬人口,蘇聯人走的時候,沈陽隻有10萬人口了。人都到哪裏去了?工廠倒閉,沒有了謀生的手段,人們自然會到鄉下去找生路,因此,人都跑光了。
筆者60年代末工作於東北某重型機械廠,我所操作的設備是一台大型日本造機床,我的師傅告訴我,這台設備日偽時期就安裝在這裏,他就是操作這台機床的工人。老毛子趕走了日本人,這台機床就被搶走了。幾年以後,它又作為蘇聯“援助”中國的物資,又被運回來了,還是安裝在原地,連地腳螺絲都不用動。我們工廠裏這種蘇聯“援助”設備很多。要知道,蘇聯的“援助”是要錢的,價格多少我不知道,不敢亂說。
......
張作相說道:“瀚勃,我們擬定的戰略後方就是熱河,第一步先考慮阜新,因為那裏有我們的鐵路,還有大煤礦,有電廠,有工業建設的基礎。戰略的大後方還是承德,可是承德不通鐵路,這就不行了。咱們東北的氣候你也知道,隻有鐵路才是全天候的交通,風雨不誤。所以,從阜新到承德的鐵路一定要修,這就是找你來的目的。”
常蔭槐說道:“大帥,輔帥,我先要把手頭的人攏一攏,把工程機構的架子搭起來,需要的資金、鐵軌、物資都計算一下,然後交一份報告。”
張作霖插話:“要盡快開工。車站可以少一點,減少一些工程量,要縮短工期,讓火車早點跑起來。”
張作霖對薑維軒、伍作平說:“我知道兵工廠搬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搬,我們與小日本早晚要大戰一場,日本人的國力遠比我們強,奉天是很難保住的。搬不走的,就是炸掉也不能留給日本人,你們搬家就要有炸工廠的決心!
在熱河的新工廠,選地址要想到防空,工廠要疏散,不要像奉天這樣紮堆,還要交通方便。要選山溝裏,還要做偽裝,遠離工廠的地方建造一些假廠房,引誘敵軍飛機,真廠房要用大樹遮掩。動力方麵盡量的建設小電廠,局部供電。倉庫裏的物資要首先搬家,成品都搬到阜新。
我想到的要求就這些,更細的看這份搬遷規劃,細活還得你們幹,要多動腦多尋思,想出好辦法,好道道。”
薑、伍二人連忙答應:“是,我們一定不辜負大元帥的信任。”
東北的工業是張作霖一手操辦的,所以他絕對是內行,不會說外行話。
在兵工廠的倉庫中,有大量的軍火,不光是自己生產的,從外國買來的,也保存在工廠的倉庫中,例如,倉庫裏就保存有大量的航空炸彈,東北軍還從來沒用過。
曆史上,九一八事變之後,存於倉庫中的大量軍火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品種齊全、數量之大令人咋舌,其明細太龐大,我們簡要摘錄幾個數字:
步槍35萬支、手槍6萬多支、輕機槍1萬多挺、重機槍4000多挺、各型火炮和迫擊炮400多門、坦克89輛(庫房裏的新坦克)、步槍、機槍子彈上億發、炮彈2萬多發、手榴彈85萬枚、軍裝80萬套,還有可以供30萬人吃三年的糧食(東北的糧食很充足,這裏僅僅是沈陽軍隊庫房的軍糧數量)。
這個數字夠驚人吧!如果拿出這些軍備的十分之一給井岡山的紅軍,恐怕就沒有五次反圍剿了,搞不好中國工農紅軍可以去圍剿國民黨軍隊了。
不要說工廠的生產,僅僅工廠庫房裏的這些物資,搬到自己的大後方,就可以支撐東北軍打上兩三年了。張作霖的家底很厚實,這也是他敢於抗日的底氣。從全中國來說,東北是最有底氣的。
說到這裏,我們不禁為“九一八”時的張學良扼腕歎息,有這麽好的裝備、錢糧和工農業的基礎,為什麽那麽懦弱?為什麽就不敢反抗?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體上落後於日本,客觀的說,經濟不如人,部隊訓練素質不如人,這就有可能打敗仗,丟失大量的國土。但是,敗了也是名族英雄!頂天立地!沈陽是你的家,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此時的張作霖尚未安葬)為什麽不敢打!張學良還下命令:讓士兵挺著死,也不準抵抗!太窩囊了!張作霖英雄一世,怎麽留下這麽個兒子!
我們分析,當時的蔣介石有可能不想打,因為:第一,東北不是他的地盤,丟了他不心疼。第二,當時他的心思全在圍剿江西共產黨的身上了,他曾經說:“日本人有人幫我們打,共產黨要我們自己打。”第三,蔣介石有句名言:“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是明末重臣楊嗣昌說的)。第四,他也在積極備戰,比如他特別訓練的幾個德械師,那就是打日本用的,他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這就像目前張作霖的處境,我們倒是可以理解。
記得台灣的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嗎?他自己解釋“連戰”的名字就是“中日終有一戰”的意思(這句話是他在西安訪問時講的)。名字是他的父親給他起的,他的父親是當時的國民黨高級幹部,這件事就反映了當時國民黨高層的思想。
但是,張學良是不能推脫責任的,蔣介石說沒說過“不準抵抗”還沒有定論。我們認為,蔣介石說過什麽話,與張學良的不抵抗沒有關係,換句話說,蔣介石沒有責任。你張學良就是東北王,在東北就是你說了算數,東北軍就地反抗,打一場抗日戰爭,蔣介石管得了嗎?各路軍閥都是聽話的乖孩子嗎?都把蔣介石的話當聖旨嗎?怪別人隻能給人推脫責任的印象,沒用的。
想到這些,心裏真是窩火。
---49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