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有錢!

字數:6678   加入書籤

A+A-




    現在的山東有兩個戰場,一個是阻擊第6師團的濰坊戰場,另一個攻取青島的戰場,兩邊同時開戰,讓我們看看青島的戰場吧。

    威海到青島是300多裏的行程,派遣軍第一兵團湯玉書部25日接到命令後,當即出發。這一段路沒有鐵路,但是公路官道寬闊暢通,他們沿著大道行進,速度也很快,27日中午到達了青島的東北部。

    濟南第6師團突圍的同時,青島的日軍也接到了“全力接應的命令”。在青島有日軍的二流守備部隊四五千人,是一個旅團,都是輕步兵裝備的地方部隊。日本內閣的命令不能當做耳旁風,那是要認真執行的,所以他們派出了一個聯隊兩千多人去接應第6師團。

    從地理上說,青島日軍的接應部隊是沿著鐵路線向西北進軍。湯玉書部從東北方而來。時間上差了一天,所以湯玉書到達青島北麵時,青島的援軍已經出去兩天了,也就是說,青島的援軍被堵在了青島之外,青島城中還有一半人馬。青島空虛了!這可是絕好的機會。

    得知這個情況,第一兵團建好防線之後上報到指揮部,並與第二兵團取得聯係,欲殲滅青島的這支援軍。張學良當即下令:“不要管青島出去的這個聯隊,直接攻打青島,動作要快!今日夜間就打夜戰,攻入青島市區。”

    一個日軍二流的聯隊,夾在第一、第二兵團之間,已經不可能有什麽作為了,監視著他們即可。對於東北軍來說,取青島乃是當務之急。

    青島是個新興的城市,那還是德國人占據此地為殖民地的時候建設的。此前這裏就是個軍事衛所,名曰靈山衛。所以青島除了小小的衛城是沒有城牆的,但是它有堅固的軍事要塞工事,那是德國人修建的。

    青島灣非常的小,但是,旁邊的膠州灣很大,方圓40裏。膠州灣的軍事意義重大,是天然的海軍基地。在現代,它是東海艦隊的母港。

    這個年代裏,青島城隻是占據著膠州灣東側的一小部分,在膠州灣的西側隻有軍事工事和炮台。

    想當年日本人攻打青島時也是費了一番力氣的,打了兩個月,久攻不克,最後還是迂回登陸,從陸地上攻克了青島。當時德國的守軍是一萬多人。而今天日本守軍隻剩下了兩千多人了。

    造成青島空虛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第6師團在濟南,日本人認為第6師團就是青島的守軍,青島並不空虛,可事實上第6師團回不來。第二,青島的守備部隊是一個旅團兩個聯隊,前兩天被派出去一個聯隊接應第6師團了,結果守軍減少了一半。

    前些天取威海就打了一場夜戰,賺了便宜,因此,張學良的指令還是要夜戰。不過在城市中打夜戰可以減少平民的傷亡,的確有好處。

    夜戰威海的主力是馬占山部第五十五旅,他們也算是有經驗了,這一次還是他們打頭陣,進攻市區,第十五師負責外圍。

    圍繞著膠州灣有還幾個半島,這些半島的名字很有意思,都是顏色。東南的那個半島叫做青島,它是青島城市的主要部分,青島的名稱就由此而來。青島的對麵是黃島,海灣的北部還有個紅島,紅、黃、青三原色。

    地形最為複雜的是黃島,主要的海防炮台也在黃島。

    負責外圍的第十五師的任務也是很沉重的,它的三個團分在三處。第141團負責打黃島,也就是攻打主要的海防炮台。第142團負責青島的外圍,那裏有一處常備的要塞工事,這是青島戰役最艱巨的任務。143團負責紅島,也包括向北警戒,青島日軍出去接應的那個聯隊就在這個方向上,因此143團還有打阻擊的任務,也不輕鬆。

    28日的淩晨1點,部隊出擊,第142團與第五十五旅是同一條路,他們一起從北部接近市區。需要142團攻克的要塞就位於市區北部東側的山坡上,這裏屬於嶗山。

    嶗山占據了青島市區的東部,西部是膠州灣。所以這一處工事就控製了進出青島的通道,當然這個要塞是必須攻克的。這處通道有十裏寬,就是5000米,輕重機槍都打不了那麽遠。所以,在夜間視線不好的情況下,如果解決了崗哨,部隊也是可以偷渡通過,進入市區的。如果可以偷渡,則攻擊要塞的同時,也可以占領市區,讓戰鬥在整個城市中全麵開花,這對於要塞固守的日軍也是一個心理打擊:東北軍都進入市區了,這個要塞還有什麽用?

    所以,在142團接近要塞時,第五十五旅已經打響了,他們在強行突破。青島沒有城牆,不等於沒有防禦,在戰爭不斷的年代裏,保衛城市的碉堡工事隨處可見。在夜間,防禦工事,或者碉堡隻要一開火,進攻的一方就看到了一條長長的火舌。東北軍有無後坐力炮,就是專門拔除這種火力點的利器,隻要隱蔽好,不被敵人發現,一炮就解決問題。而夜間又利於隱蔽。

    142團負責打要塞,更加需要無後坐力炮。東北軍每個營都會配上一門,師長湯玉書又特意的調撥了六門,142團就有了九門無後坐力炮。142團的團長是湯玉山,當然是湯玉麟、湯玉書的弟弟了。這可是上陣親兄弟。

    叫做“軍事要塞工事”的都是一個複雜的工事群體,內部的空間很大,不但有機槍的射擊孔,還有炮兵陣地。防護部分都是堅固的鋼筋水泥搗製的,再覆蓋厚厚的土層。

    這種要塞工事,空軍也很難對付,一般的炸彈不能穿透其頂部,需要特製的重型穿甲彈。

    無後坐力炮對付這種工事的關鍵,就在於炮手能否靠近到400米之內。如果在日間,這種要塞還是難於靠近的。那就要考慮土工作業挖壕溝什麽的,設法靠近。夜間視線不好,就容易一些,何況東北軍還有裝甲車呢?

    無後坐力炮的口徑從50毫米到110毫米有多個品種,目前東北軍用的有82、60、50毫米三種,50毫米的用於空軍。82口徑的可以直射500米,60口徑的400米,這說的是最佳射程,就是一炮打入射擊孔的距離。82口徑的穿甲彈可以擊穿500毫米的水泥牆,炮彈全長一米三,一般的碉堡一炮就能打成粉碎的碎塊。通俗的說,它就是戰士肩扛的重炮,也是這個時代的短程導彈。

    槍炮聲已經響起來了,日軍已經警覺。142團團長湯玉山在戰場上觀察敵情。黑夜,並且多雲,星光微弱。望遠鏡毫無作用(絕對不會有紅外夜視望遠鏡),隻能目視觀察。要塞工事在山坡上,難於辨認,哪裏有射擊孔更是無法判斷。山坡不是很高,前麵所有的障礙物,或者可以借助隱蔽的地形、樹木等早就被清除了,射界開闊。如果在日間,兩三千米之內無法隱藏。這種工事簡直是刀槍不入啊!

    作戰的方案早就擬定好了,就看執行的效果了。

    湯玉山胖墩墩的有點發福,他的這個團長位置是張作霖為了安撫湯玉麟而安置的,第15師的師長是湯玉書;第141團團長湯玉銘;第142團團長就是這位湯玉山中校。

    在湯玉麟登上熱河都統的寶座時就把他的這三位兄弟安插到他的部隊中了,因此,這幾兄弟都有了四五年的從軍經曆。多年從軍,再怎麽笨也能懂得一些軍事常識。他們臨出征之前湯玉麟也警告了他們,要認真指揮,執行軍令,如果出了差錯,大哥我是沒法保你們的!好自為之!

    現在的湯玉山回過頭命令道:“開始吧!”

    “是!”這是一營長在回答。湯玉山手下的幾個營長還是不錯的,都是東北軍的老兵了,也經過軍校的再教育。

    “第一組,上!煙幕彈掩護!”

    他們屬於第三軍,是乙種軍,沒有坦克,但是有東北自己組裝的裝甲車,他們現在就靠這個了。夜戰還是帶來了便利,如果是白天,要塞裏還是有火炮的,那可是這種薄皮裝甲車的克星。打煙幕彈還是為了雙保險。

    “轟,轟!”幾發煙幕彈打出去,前方更是看不清了。

    猛然間,兩條光柱亮起來,山坡上一左一右,打開了兩個探照燈,燈光不停的晃動,交叉掃描,炮彈打出的煙霧清晰可見。

    “山炮,打探照燈!”

    距離太遠,機槍夠不著,隻能用炮,但是估計沒用,因為探照燈也是在工事裏麵的,山炮沒有那麽準,誤差幾米可以控製,沒有無後坐力炮那麽精確。

    “繼續發射煙幕彈!”

    馬達聲響起,一輛戰車衝出去。距離四千米,裝甲車也要開幾分鍾才能接近。四千米的距離還是太遠,就是日間也看不清。日軍發現的目標,就是那一片煙霧,機槍已經打響了。但是這個距離超出了機槍的有效射程,日軍開槍是因為他們無法判斷東北軍是不是已經衝到了前沿,這是壓製性的射擊。

    裝甲車的前方是有角度的,就是所謂的衝角。如果是垂直的鋼板,重機槍是可能穿透的,裝甲車也不是特別的保險。

    裝甲車冒著彈雨向前衝,煙幕彈不時的發射,給予掩護。距離越來越接近了。火光一閃,敵方的堡壘中發出了炮聲的轟鳴,日本鬼子開炮了。聽聲音是幾門山炮同時射擊,鬼子是看不到裝甲車的,他們隻是朝著煙霧盲目射擊。

    還算順利,裝甲車開到了山腳下,上了山坡。

    天空中一閃,兩枚照明彈懸掛在天空,把山坡前照的雪亮。距離近了,煙幕也就不太頂用了。一枚炮彈擊中了裝甲車前方的地麵,爆炸的距離太近,車子趴窩了,但是沒有解體,因為不是直接命中。

    裝甲車的後門打開了,幾名士兵連滾帶爬的跳出來,他們是一個無後坐力炮的攻擊小組。目前的距離已經達到了攻擊的要求,能不能打一炮,就看運氣了。為了他們的瞄準,煙幕彈就不能再打了。

    湯玉山緊張地等待著。

    人們隻是聽到槍聲,始終等不到那驚天動地的無後坐力炮的聲音,也看不到開炮的火光。完了!這一個組失敗了。

    “第二組,上!”

    同樣的,還是煙幕彈開道,冒著鬼子的槍炮,向前猛衝。

    這輛車的運氣更是不佳,沒走出一半,車輪炸飛了,車體冒著煙,不動了。

    “第三組,上!”

    這一組還算順利,超過了第一組的位置。

    正常的攻擊方案是,打開裝甲車的後門,這是為的是釋放炮尾的火焰,借助裝甲車的射擊孔發射炮彈。在車體的掩護下,如果運氣好,可以打上兩三炮。

    湯玉山終於看到了那明亮長長的火焰和驚天動地的轟鳴聲,無後坐力炮打出了第一炮。隻是這一炮,日軍要塞中所有的槍炮全部啞火了,探照燈也熄滅了。

    這是為什麽?

    因為這種要塞的內部是聯通的,巨大的炮彈在堡壘內部爆炸,沒炸死的,也被振死了,震不死也會暈過去。總之沒有可以活動的人了,造成了暫短的空白。

    湯玉山,很興奮,他命令:“重炮拉上來,近距離轟!”

    要塞是一個體係,主要的堡壘打掉了,日軍還是有抵抗的能力的。在這麽大的一片開闊地上,日軍隻要保留一兩個火力點,衝鋒的傷亡會非常大,所以才要用炮轟。

    這也是日俄戰爭中,日軍將領兒玉源太郎攻克雞冠山要塞的辦法——重炮轟!

    既然用重炮解決問題,為什麽還要用突擊組、無後坐力炮呢?

    如果沒有無後坐力炮的戰果,第一,敵軍工事非常堅固,沒有明確的目標,重炮的炮擊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不知道要浪費多少炮彈,兒玉源太郎炮擊雞冠山要塞,就轟了好幾天。第二,拉到一線的火炮很危險,日本鬼子也有火炮,也是可以反擊的。

    所以,無後坐力炮的作用是,清除了敵軍的反抗能力,並且掀開了要塞的一角。

    現在,炮兵團僅有的三門120榴彈炮全部拉到一線,直瞄射擊,對著火光打,那就是無後坐力炮打開的缺口。

    重炮還沒就位的時候,前方的無後坐力炮又打了兩炮,進一步擴大了缺口。

    這三門重炮全部瞄著那個冒火的窟窿打,並且都是延時的穿甲彈,每一發炮彈都打到要塞的內部,一個齊射,就掀掉幾米的山坡,連續的打上百十發炮彈,這片山坡就成了一個大坑,要塞成了齏粉,什麽都沒有了。

    這種戰法早就研究好了,並且經過多次的模擬演練。沒有訓練那裏會有今日的戰果?

    東北軍富有,不在乎!用人民幣說,重炮的炮彈都是上萬元一發,至少五千元以上。這一頓炮彈要多少銀子?東北軍有錢!沒錢打不了這個仗。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54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