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替罪羊

字數:4879   加入書籤

A+A-




    7月13日晨,位於海城的第一炮兵師所屬的200多門炮開始了炮擊,成千上萬的炮彈飛向日軍的陣地和營地。隨後,隸屬於第六軍的第17炮兵師也加入了炮擊,他們有兩個重炮團80多門重炮。總數約300門重炮同時炮擊,場麵宏大,在亞洲有史以來應該算是首例。

    關東軍的營地占地方圓十多裏,有高低不等的數個山頭,此時都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日軍的各種臨時工事、掩體在重炮麵前不堪一擊,如果炮彈直接命中,這種臨時的工事沒有一個能扛住重炮炮彈的。即便不是直接命中,強烈的衝擊波也能震得小鬼子肝膽俱裂。

    炮擊開始後不長時間,東北空軍的三架偵察機就飛臨戰場上空,他們的任務是空中偵察,提供必要的炮擊指導信息。當然通信手段依然落後,補救的辦法是:觀察員手中有印刷的戰場局部地區的地圖,他們隻要在地圖上標出需要炮擊的位置,用鐵桶子投擲到己方的炮兵陣地上,指導炮擊即可。

    炮彈在晨曦中劃破天際,發出嗚嗚的吼叫聲,一群一群的炮彈把日軍的陣地、營地淹沒在火海中,防禦陣地被夷為平地,陣地上的守軍被炸得血肉橫飛,掩體中的鬼子兵被活埋於地下。還活著的日本鬼子趴在壕溝裏簌簌發抖,他們的確沒有經受過這種高密度的炮擊,心中默念著天照大神保佑,盼望著炮擊早點停止。但是,他們的盼望是徒勞的,炮擊沒完沒了,一排一排的炮彈炸過去又炸回來,反複的耕耘著這片土地。

    猛烈的炮擊整整打了一個小時,終於停止了。

    沒等日本鬼子喘一口氣,成群的東北空軍戰機飛臨戰場進行拾遺補缺的空襲。日軍沒有了防空的武器,隻有鬼子兵手中的步槍、機槍勉強對空射擊。麵對沒有防護也沒有重武器的日軍,飛機都下降了高度,尋找密集的人群或者疑似目標投彈轟炸、機槍掃射。每一架轟炸機打開彈倉,都是成片的黑點,像鳥群一樣出現在天空,然後高速向地麵墜落。地麵又重新沐浴在炸彈的爆炸中。

    炮擊和空軍的轟炸整整持續了一個上午,直到中午過後,戰場東部的第六軍才開始了地麵進攻。

    “弟兄們!吃張家飯,為張家效命,我們為大元帥表忠心的時候到了!前麵就是萬惡的日本鬼子關東軍。東北是我中國人的東北,日本人憑什麽出兵侵略我們的家園?他們還兩次刺殺大元帥,這幫狗東西就要消滅幹淨!張團座命令:不要小鬼子的俘虜,一律殺光!下麵我宣布戰場紀律:無令後退者殺!畏縮不前者殺!......你們都是東北的爺們,為了大元帥,勇敢殺敵!勇往直前!”同時還宣布了賞格,殺死鬼子兵、官佐、繳獲佐官刀、聯隊旗都有不同的賞銀。

    這是第六軍第十八師第165團的政訓官在做戰前動員,出擊的是第一營。他所說的張團座是165團團長張作舟。這一次的進攻由第十八師組織三路衝擊,這一路是主攻,他們的攻擊目標是日軍最東端的一個山頭。這個山頭是整個日軍營地的製高點,攻克後,東北軍的步兵炮就可以直瞄炮擊日軍的大部分陣地,戰術價值很高。

    “放心吧長官,我們如果戰死了,請轉告少帥為我們在海城立座碑,寫上抗日英雄就夠了!我們對得起東北的父老,絕不會給大元帥丟人!”這是營長在表態。

    戰場是慘烈的,犧牲在所難免,但是,這一次東北軍的進攻應該比較輕鬆。第一,日本鬼子們餓著肚子,常敗之軍,士氣不高。第二,日軍的重武器差不多丟光了。第三,前麵的炮擊和空襲讓日軍傷亡慘重,日軍的反抗能力差。第四,有炮艇機助戰。一般的空軍轟炸助戰,在自己的部隊進攻時就要停下來,避免誤傷,可是炮艇機上的無後坐力炮和榴彈發射器都是準確射擊的武器,自己一方部隊進攻時,依然可以空襲攻擊。這一次配合第一營就有兩架炮艇機助戰。因此,一營的進攻相對容易,可以期望一次進攻就拿下這處高地。

    “出發!”團長張作舟發出了命令。

    部隊按照訓練的三三製進攻隊形分散著,隱蔽前進。一個營有六百多人,發起營級的衝鋒是比較大規模的戰鬥了,一個營的部隊就分布到整個的山坡上。三三製的進攻要點就是基層軍官要掌握好自己的部隊,在統一的指揮下,利用地形地物,互相掩護著,梯次前進進攻,這種隊形已經完全脫離了人海戰術,在當代,絕對是超前的戰術動作。

    進攻部隊的裝備非常精良,有輕機槍、82迫擊炮、擲彈筒、榴彈發射器、部分步兵手中配備了槍榴彈、湯姆遜衝鋒槍、手榴彈、炸藥包,還有部分拿著三米長槍,這是為白刃戰準備的。

    炮擊和轟炸讓前沿陣地的日軍損失很大,但是,再猛烈的轟炸也不能保證前沿日軍被百分之百的消滅幹淨,最後解決問題還要靠步兵,要靠短兵相接、靠白刃戰才能徹底的占領陣地。

    出擊部隊的前鋒進入了1000米以內的近距離,關東軍的輕重機槍、擲彈筒、一線步兵炮就開始射擊了。本來擲彈筒的拋射距離隻有250米,但是日軍占著高度的優勢,擲彈筒可以打得更遠。

    日軍反擊的火力隻要一露頭,就輪到東北軍的壓製火力了。首先是兩架炮艇機,他們一前一後地在戰場上兜圈子,對於日軍的火力點,凡是露天的臨時工事,就用榴彈發射器招呼,對於有頂蓋的地堡類工事,則使用無後坐力炮。雖然進攻的步兵手中也有榴彈發射器和無後坐力炮,但是沒有飛機上機動方便。空中火光一閃,地麵上日本的火力點就被清除一個。這種打擊類似於現代直升機上的蜂巢火箭發射器加上空對地導彈對於地麵部隊的支持,隻是水平低了一點,但是對於當代的日軍絕對是個噩夢。

    今天炮艇機的存在還有一個功效:

    日軍在高地上的陣地吃緊,後麵就必然有增援的部隊。隔著山頭,進攻的步兵是看不到日軍背後的,當然也就無法攔截。鬼子的援兵上來了,就增加了防守的力量,東北軍即便能夠攻克也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東北軍的指揮官事先想到了這一點,向日軍陣地後方炮擊攔截,則效果極差。原因無他,就三個字——“反斜麵”。這是炮兵的基本常識,炮擊反斜麵,多數炮彈就打飛了,不知道能落在那裏?對於今天的情況,空軍的戰機是唯一能夠攔截敵援軍的。

    今天的情況就是如此,日軍支援一個大隊,能夠活著上來的,一個中隊都不到,全被炮艇機幹掉了。他的直接結果就是減少了第一營的傷亡。

    這兩架炮艇機就像兩隻死神之手,瘋狂的收割著日軍的生命。東北軍的地麵部隊順利的前進,將以極小的代價衝到日軍的陣地中。

    進攻部隊手中的迫擊炮等武器偶爾也會使用,但是隻要有炮艇機滯留在空中,他們都是備用武器,表現的機會不多。

    到東北軍的士兵衝進了日軍的前沿陣地時,衝鋒槍、手榴彈、三米長槍就發揮了作用。

    盡管武器先進,火力具有壓倒的優勢,麵對麵的爭奪還是要靠勇氣、靠訓練、靠戰場紀律。隻有經受住這種刺刀見紅的拚殺,才是過硬的部隊。

    一營以傷亡二十幾名戰士的代價全殲鬼子守軍,占領了至高點。部隊的步兵炮就快速地在山頭建立了炮兵陣地,直瞄的炮擊對於關東軍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

    “......永井君,僅僅今日一天,我關東軍減員超過五千......我皇軍隻有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完了!全完了......”

    這是關東軍司令官畑英太郎中將在說話,他穿著白色的襯衣,沒有穿軍裝,麵色顯得蒼老,神情無比的沮喪。永井來是第9師團的師團長,是被畑英太郎招來的。

    “司令官閣下,記得一個月前,我們從關東州出發時,閣下曾經向內閣請示終止滿洲的作戰,全麵退兵......”

    當前日本國的高層中越來越多的人都認識到:日本國在滿洲已經毫無作為了,因此,產生了南進派,他們主張退出滿洲,保留現有的兵力、國力,向中國的南方進攻,向南洋擴張,尋求新的出路。但是死硬的軍國主義分子仍然不少,特別是他們的後台就是天皇,他們不能正視現實,還幻想著帝國皇軍無敵於天下,幻想著收複滿洲,收複朝鮮。這就使得關東軍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不能正視現實,依然鋌而走險,勉強北進,幻想著擊敗東北軍,占領奉天。“理性”的意見反而躲躲藏藏,上不了台麵,因而導致這次大敗。

    現在敗局已定,天皇再瘋狂,軍國主義分子們也不得不麵對這個現實。為了保存日本國的這點實力,日本國的內閣才不得不通過外交來謀求“和平退出”。這種變化也就反映到關東軍的高級將領中來。

    “哎!過去的事情了,不說也罷......永井君,我們不能再撐下去了,現在還有三萬多人,旅順還有第4師團的兩萬人,這些都是帝國的精銳呀!不能毫無意義的犧牲在這裏......投降吧......我會給內閣一個交代,責任由我來承擔吧......永井君,我把這五萬多帝國的精銳都交給你了,希望你能設法把他們帶回日本國,拜托了!”

    “不能啊......司令官閣下!責任不在於閣下,閣下不能走絕路啊!”

    畑英擺擺手,踉蹌的走向自己休息的帳篷,邊走邊說:“總要有人負責的......難道讓......總要有人負責的,難道要走到福田彥助哪一步嗎?拜托了......”

    畑英太郎說的福田彥助就是第6師團的師團長。福田彥助是被日本國內閣勒令自裁的,為了挽救第6師團,給中國政府一個交代,他成了犧牲品和替罪羊。畑英明白,為了天皇,他必須死!他的話語中差一點就把“天皇”二字說出來。實際上,日本國的精英們都知道,第一責任人就是天皇!隻是沒人敢說而已。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71end---(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