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新田中奏折

字數:6255   加入書籤

A+A-


    東北軍政府決定,在川南鐵路的建設期間,常蔭槐將主持那裏的一切,包括工程和軍務,因此,給了他“工程總指揮”和“護衛部隊總指揮”兩個頭銜,那就是軍政一把抓了。

    常蔭槐帶著一支浩浩蕩蕩的東北軍的隊伍穿越中原地區、長江沿岸,特別是從宜昌起隊伍就要步行行軍。四川行路難,基本上不能攜帶車輛,人馬都是步行。他們穿州過縣的,也是驚動了不少的人。

    常蔭槐畢竟年齡大了,比不得年輕人,數千裏的行軍是吃不消的,因此,隻能坐著滑竿跟上隊伍。

    “看看,這就是東北軍,威武啊!”

    “人家可是抗日的部隊,是抗日的英雄!”

    “......給中國人爭氣了......”

    由於東北軍一年多來的抗日戰績,加上報紙電台的宣傳,在國人中有一定的聲望。因此,他們所到之處都比較順利,有的地方,甚至有地方官員、當地士紳父老們動員起來迎接勞軍。作為一支軍閥的部隊,也算難能可貴了。

    東北軍入川的隊伍不僅僅是這些,還有一支小小的水軍隊伍,那是由一艘中型的指揮快艇,帶著六艘小型快艇的小船隊,它們沿著水路,直奔宜賓。因為宜賓是鐵路和水路的轉運點,碼頭定然龐大繁忙。這支快艇編隊,就是水路碼頭的巡邏船。艇上都裝備了機槍或者榴彈發射器。

    這種武裝船隻有必要嗎?有!

    在民國時代,有碼頭的地方就有幫會,長江的沿岸更甚。在四川居於壟斷地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袍哥,長江中下遊就是青紅幫了,據說蔣介石年輕的時候就有幫會的背景,由此可見幫會勢力之大。

    因此,護路的武裝除了防範軍閥之外,就是這些幫會了。

    在不同的曆史事件中,袍哥幫會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不管隻正麵的還是反麵的,都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用現代的法製觀點來看,袍哥就是黑社會組織!他們真的搞起破壞來,力量也不可忽視。

    四川不是東北軍政府管轄的範圍,東北軍來到四川是為了保護鐵路,不是來剿滅黑社會的。因此,對待袍哥們,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地麵、水上的力量都要足夠,才能做到“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袍哥幫會的財源就是交通貿易,水路碼頭就是他們的聚集之地,而中緬的這條通道就是最大的物流。袍哥們不會不眼熱,保持強大的武力威懾,也許能夠震懾幫會,打消他們的非份之想。要是真的出現狂妄之徒,東北軍也會毫不猶豫地用雷霆手段給予打擊。

    這條鐵路會給川南帶來繁榮,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利益”是各種勢力尋求的焦點,得了好處而不知足,得隴望蜀者比比皆是。因此,可以預計,東北軍的護路隊是不會閑著沒事幹的,他們麵臨的挑戰很多。

    除了正規軍,護路隊還要組建基本沒有武裝的警察機構。警察也好,軍隊也罷,他們麵對的往往是民匪難於區分的人群,真槍實彈的容易誤傷。因此東北特有的微型榴彈發射器就派上了用場,這種榴彈有一種紙殼的子彈,打出去就是個大號的鞭炮,一般不會傷人性命。現在榴彈槍又增加了一種散彈,打出去就是一片鋼珠,殺傷麵大,不致命。因此,東北軍的警察、護路隊的士兵們都會裝備。這種微型榴彈發射器比手槍大,比步槍小,攜帶方便。在現代,金融護衛隊使用的就是類似於這樣的武器。

    這麽大的一項工程落戶於川南,從大量的雇傭民工到海量的原材料的采購都會給當地的經濟以巨大的刺激,民眾收入增加也會繁榮市場,增加商業機會,可以說對當地的經濟有莫大的好處。按說本地的土霸王軍閥應該知足,可是,天下的軍閥們有幾個關心民眾的,他們所關心的是摟在自己兜裏的錢。劉文輝、劉文彩兄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把稱霸一方當成了斂財的手段。所以,東北軍與劉文輝之間能否長期的合作,井水不犯河水還真不好說。

    ......

    “自乾老弟,兄弟我此來擔著國家工程的幹係,中央政府的通告你也看到了,我們都在為國家做事,希望我們能互相配合,把國家的差事辦好。”

    宜賓是劉文輝的老巢,因此他常駐宜賓,常蔭槐到宜賓後,拜訪了川南王(西康王)劉文輝,自乾是劉文輝的字。他信道教,自己還有個法號叫玉猷。

    雙方總要見一麵,好話賴話都說在前麵。

    常蔭槐說道:“鐵路工程和今後開通運營的鐵路業務,都是國家的直屬產業,其財產賦稅與地方政府沒有瓜葛。”

    鐵路運營後的賦稅直接歸中央,並且東北軍護路隊的軍費是從上繳賦稅中扣除的。鐵路的直接利潤與地方官府沒有關係。對此,中央的通告說的明白,常蔭槐這是再次地重複、提醒,希望劉文輝不要越位。

    “我東北軍的護路隊隻管鐵路線的事情,對此地的地方行政、軍事、經濟等事物不會過問,也不會幹涉。願你我雙方相安無事。在征地用地上也希望老弟給予配合。”

    這就是直接的告誡了。工程上總免不了與地方政府打交道,征地就是其一。

    劉文輝說道:“這就好,我們地方政府會盡力的,願我們共保地方的平安。瀚勃兄,鐵路所需的枕木、石料方麵,我川南也有對應的產業,可否指定供貨?好處自是少不了老兄的。”

    二十年前,四川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取得了“勝利”,為了這個勝利,不少的人也是拋頭顱灑熱血的,它也引發了辛亥革命。保路運動是勝利了!保下來的鐵路是一寸也沒有!四川數千萬民眾的投資都打了水漂,不知所蹤。這個保路運動不知道應該怎麽解釋,真是天下奇聞!

    因此,中緬鐵路是目前西南地區唯一的鐵路,當然也是四川的第一條鐵路。

    劉文輝居然開始算計用量很大的枕木和石料了,並且獅子大開口,想壟斷。這與他哥哥劉文彩專營煙酒(壟斷)是一個道理,壟斷就會有巨大的利益。於此同時,他立即展開賄賂。劉文輝也可能過於自信,他有點冒失了。

    常蔭槐是個貪官不假,可是這四川之地,人生地不熟的,他未必敢幹。另一方麵,東北在整頓行政中,張作霖已經對幾個大貪官提出了警告,常蔭槐還敢繼續貪汙嗎?

    常蔭槐說道:“鐵路工程是公司的運作方式,我在公司裏麵沒有職務,管不到這些。公司裏有專門的采購部門。第一公司的采購都是競標方式,老弟的產業可以去競標。第二,據我所知,公司有建設采石場的計劃,石料大概不需要采購了。枕木方麵也有專門的工廠,這是為了保證枕木的質量。他們隻是采購原木。”

    果然,劉文輝碰了釘子。

    劉文輝在四川很硬氣,這是有實力做後盾的,據資料顯示,1929年正是劉文輝最強大,最得意的時候,他正在爭四川督軍之位(此時改稱省主席了)。他居然有七個師二十多個旅,又140多個保安團,總兵力12萬。不過,從這個數字也可以看出他的部隊恐怕也是烏合之眾,為什麽呢?

    按上麵的數字仔細的算算,他的一個團不足500人,營都算不上,一個師也就是兩三千人,充其量就是個團嘛,再刨除基層軍官吃空額,上麵的數字還要打折扣。這種濫竽充數的部隊能有什麽用?不過在大西南眾多軍閥中,大哥不要笑二哥,大家都差不多,不過十幾萬的數字也蠻唬人的。

    劉文輝的部隊畢竟有十幾萬,人多勢眾,東北軍隻有一個旅,才六千多人。真要是發生衝突能保護鐵路嗎?

    不要說部隊的訓練,先看看硬指標的部隊裝備:

    東北軍的一個步兵班有十三式步槍、兩隻衝鋒槍、一門擲彈筒。排一級有火力班,配有輕機槍、擲彈筒。連一級要有輕迫擊炮和重機槍。到了營一級就有山炮了,還有衝鋒槍突擊排。團一級有重型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以及衝鋒槍突擊連。為了來四川,重武器不能配備了,這是協議規定的,所以重炮換成了82迫擊炮和山炮。到了旅一級,有一個炮兵營,還有工兵輜重等等。

    這個配置水平要高於日軍。內地的軍閥無論如何比不了。就拿火炮來說,這一個旅的各種火炮集中在一起,恐怕能壓倒四川所有軍閥擁有的火炮之總和。至於重炮,內地的軍閥們根本就沒有。

    軍閥的部隊,步槍都配不齊,並且有很多是報廢的老舊步槍,士兵手中的子彈也沒有幾發。

    一旦發生衝突,劉文輝也不是一下子把十幾萬部隊都能調上來,也就是調來幾個師、幾個旅就不錯了。

    如果再用訓練、士氣、軍紀、政治工作(有政訓官)這些因素來比較,東北軍人數少,反倒具有優勢。

    所以東北軍的氣勢很強,鐵路的安全是有保證的。

    東北軍進駐了四川,中央軍進駐了雲南,中緬鐵路如期開工,樂觀的估計,在1931年初鐵路就可以投入運營了。

    ......

    日本在中國的東北、華北失利之後,國家就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秋風蕭瑟,東京街頭一片淒涼,行人稀少,店鋪裏空空蕩蕩的,物資短缺,店鋪沒有什麽貨物。貧民窟則更甚,汙水橫流,落葉混合著雜物充斥著每一個角落。日本國多地震,房屋大多是木料的,並不厚實,也不保暖。冬天眼看臨近了,饑寒交迫的人們,有不少恐怕熬不過去這個冬天。食物短缺比冬季取暖的問題更嚴重,餓殍遍野。

    首都京城尚且如此,其他的城鎮農村就可想而知了。

    自從去年的皇姑屯刺殺案以來,窮兵黷武的日本政府,不顧自身的經濟危機,接連發動戰爭,規模一次比一次更大,瘋狂到了極點,完全失去了理智。到現在,就是還想派兵海外,發動新的戰爭也是不可能了。崩潰的工業、農業,被榨幹的國家財富,使得在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們,再也沒有能力動員一支軍隊了。一個師團、一個聯隊的兵也派不出去了,最基本的軍糧都無法籌集,武器、彈藥、被服、裝具更是無從談起。

    日本國的海軍尚沒有過大的損失,但是大小軍艦都靜靜地停靠在港口裏,停泊於錨地中,船隻很久沒有生火了,死氣沉沉地漂在海麵上。巨大的軍艦每開動一次,需要的都是真金白銀,需要煤炭、油料,更需要武器彈藥,水兵要吃飯、要穿衣。

    日本國的經濟陷入了絕境而不能自拔,這是發動大規模戰爭而沒有絲毫的戰爭紅利的結果。當初發動戰爭時,這個結果是清楚的,也是可以預料的。但是狂人們不計後果,無理智的瘋狂,現在終於嚐到了惡果。如果問一問他們,想當初為什麽不計後果?他們除了發狂就隻能發呆、沉默,無話可說,除了裝瘋就是裝傻。

    在曆史上,田中奏折是有名的,這一次,重新上台的田中又給天皇上了一份奏折,不過這一次沒有了征服朝鮮、滿蒙之說,田中在奏折中寫道:

    “......帝國的經濟已經崩潰,當務之急應該是勵精圖治,恢複軍備,把帝國的陸軍、海軍恢複到皇姑屯事件之前的水平。為此就要全國一心,勒緊褲帶,節衣縮食,節省一切開支,把每一個銅板都投入到軍備建設上來(繼續窮兵黷武)......要動員國民到南洋開辟新的財源(賣淫的隱晦說法)......努力維持好在支那長江流域的勢力和影響力,增加輸出以布匹為代表的帝國產品,把支那當做帝國的大市場(日本國崛起的起步工業就是紡織業,中國當然是它的大市場)......加強對西方列強的外交,以獲取支持,獲取借貸資本。為此就要大力地宣揚支那的崛起會威脅到遠東的和平,會威脅到遠東的經濟秩序,會威脅到西方列強在遠東的權益。......”

    “中國威脅論”提前誕生了,日本國想以此為基礎,讓西方列強把日本國當做遏製中國的工具,從而達到讓列強們扶植日本,獲得西方的支持和資金。

    “......一旦帝國的經濟,軍事得到恢複,即可考慮向支那的上海、長江流域,以及廣東進行武力擴張。向南洋廣袤、富庶的地區進軍,以獲取那裏的豐富資源......美國在珍珠港基地保留著龐大的海軍力量,為了進軍南洋,則必須摧毀珍珠港,以掃除障礙。”

    日本國在謀求發動入侵上海、廣州的戰爭了。甚至偷襲珍珠港也提上了日程。(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