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鬥法

字數:5541   加入書籤

A+A-




    作為一個軍閥,楊虎城也是身經百戰的,但是他沒有與東北軍的嫡係部隊直接交過手,在二次北伐中,作為西北軍的一員,他不是馮玉祥的嫡係,總是擺在次要的位置上,自然也就沒有碰到東北軍的主力部隊。而那時的東北軍正是兵敗如山倒之時,就算碰上了,當時的東北軍也是不堪一擊。

    這兩年東北軍在對於日本人的作戰中嶄露頭角,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對此,楊虎城也是知道的。因此,他不敢怠慢,也是出動了自己的主力部隊三個師又兩個旅,大約三萬人,號稱五萬大軍殺向了延長。

    軍閥的部隊水分太大,按正規編製,一個師滿編至少也是一萬人,但是層層軍官吃空額,能有七千人就算好的了。如果是軍閥的雜牌部隊,叫做一個師,卻未必滿三千人。楊虎城的這三個師是他的嫡係,兵源算是充足的,合計人數還不到兩萬,這還是賬麵上的,認真清點一下還要少。另外兩個旅合計不足六千人,所以說是三萬大軍數字都不實在,至於號稱五萬,那就更是不著邊際了。

    他們的裝備更是不能恭維,主力部隊的步槍也配不齊,有槍的也沒有幾發子彈,還都是戰鬥前臨時發放。步槍種類雜亂,致使彈藥供應困難,士兵們發到手的子彈口徑未必對得上。沒有槍的士兵,大刀也未必能有,隻能空著手,等待“接過戰友的槍”。手榴彈更是現場使用時才發放的。

    機槍火炮等重裝備隻有團級以上的單位才配備,一個師也沒有幾門步兵炮。也隻有到了關鍵的時候,能打上一兩炮,就算很不錯了。像日軍那種進攻、衝鋒前的炮擊,對於西北軍是奢望。炮彈很珍貴,一發多餘的都沒有,漫無目標的炮擊就想都不要想了。

    西北軍的裝備是國內各派最差的,這也是老傳統了。

    這種裝備還想打仗嗎?

    我們覺得不正常,可是楊虎城覺得很正常,在內戰的戰場上拚殺了多年,都是這麽打過來的,西北軍的頑強、強悍也是打出了名聲的。

    打仗拚的是軍火,是糧餉。但是西北軍的將領們還有一個觀點,他們認為,打仗拚的是人命,隻要人多就好辦,所以,他們不管糧餉夠不夠,也是拚命的抓壯丁,壯大隊伍。子彈不夠拿人填嘛!戰爭年代,人命不值錢啊!

    “楊主席,他們不就是一個保安團嗎?還用得著這麽多兵?簡直是殺雞用牛刀。馮某此去定然拿下延長,請楊主席放心。”

    說話的是楊虎城的手下大將馮欽哉,他現在是第67師師長,第67師也是這次出擊的主力,馮欽哉被任命為前敵總指揮。

    楊虎城說道:“不可大意,我寧可殺雞用牛刀,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速戰速決,免得遷延時日,夜長夢多。”

    這就是楊虎城的算計,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有一個大紕漏,那就是,他不懂得延長油田對東北軍的價值,以為那不過是個礦場。石油產品很便宜,到處都可以買到,他以為延長出的那點油不算什麽,他搶了,造成既成事實,也就過去了。東北軍再強,陝西省內也沒有東北軍的勢力,為了這一個小礦山,東北軍還對陝西發動戰爭不成?

    這就是“無知無畏”了,他沒有戰略資源的概念。如果他知道東北軍如此地看重延長,也許他不會有這個冒失的舉動。

    馮欽哉說道:“據我們坐探的消息,東北軍的那個保安團常駐延長的不過是一個營,另外兩個營都是常年在外,維護交通線。一個營才幾個兵?有個三五百人就是好樣的了。一個油田加一個縣城,這兩邊防衛,一邊也就是一兩百人。主席太多慮了。我大軍未到,他們可能就嚇跑了。”

    楊虎城知道他輕敵了,不過楊虎城自己也是這麽認為的,他也沒覺得馮欽哉有什麽錯。因此,不過是囑咐“小心無大錯”也就罷了。

    延長是縣治,縣城都是有城牆的,不拘城牆高低堅固與否,總是有的,延長油田在縣城以西六七裏之外。所以他有兩處需要防守之說。

    楊虎城的兵到延長有兩條路,走大道要先到達延安,在轉向東就到了延長。而延安是井嶽秀的地盤,過延安,就驚動了井嶽秀,楊虎城還是要避免與井嶽秀開戰的,所以他的部隊就從洛川折向東,經宜川向北直接到延長,避開延安。

    ......

    馮欽哉的部隊在12月7日出動了,他們尚未到洛川,軍情通報就報到了承德張作霖的行轅。隨同著軍情也附帶著寧夏軍的意見,他們的意見就是:以牙還牙!楊虎城敢打延長,寧夏軍就可以打西安。寧夏的部隊隻要沿著涇河河道就可以直搗西安,趁機拿下陝西也不錯。進而拿下漢中,就打開了進入四川的通道,中緬鐵路正在修建,有一條路通向四川態勢極佳。

    張作霖說道:“藏式毅說的有道理,陝西不同於甘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軍事上是對的,但是我們不能這麽幹。第一條,為了宋哲元之事我們剛剛喊了一通和平,反對內戰。這還沒幾天,我們就動手搶地盤,就開內戰,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嗎?第二,楊虎城搶油水不對,但是,其罪也不當被剿滅!我們占了西安他就成了喪家之犬,他帶著兵還不知道要竄到哪裏去?不管去哪裏也是戰爭,西北軍還是很能打的,由此引來一場大戰誰也說不好。難道我東北軍還要跟在他的後麵追繳嗎?第三,對待國內要大度一點,盡量的忍讓,不要冤冤相報。這也是爭人心啊!要在國人麵前樹立好榜樣。不爭才是爭!第四,陝西的地理位置太重要,我們占據了那裏,不少人會不安心,河南不安,山西不安,四川也不安,老蔣就更加不安。對國內,太過於鋒芒畢露不是好事,會引來眾怒。所以說,我們不能開戰端。

    延長的要塞工事,我料想他們也打不下來,讓他們碰個釘子,教訓一下就足夠了。給藏式毅起草個命令,讓延長備戰準備迎敵,告訴他,我們打擊的僅限於進攻延長的軍隊,不要擴大作戰範圍,也不要打得太狠,畢竟是內戰嘛。”

    楊宇霆跟隨著張作霖出行,還沒有返回奉天,因此,也參加了今日的會議,他說道:“大帥寬宏大量,我等不及。但是,這樣是不是太便宜楊虎城了,是不是應該給他找點麻煩呢?不能讓他太舒服了。”

    張作霖:“哦,鄰葛有什麽建議?”

    楊宇霆:“張維璽這個人我們在五原也見過了,人還是不錯,挺厚道的。宋哲元的殺俘他不就抵製過嗎?現在他的日子不好過,委身於楊虎城的屋簷下,像個受氣包。我們找他談談,他如果有膽量跟楊虎城叫板,咱們就幫他一把,讓他們西北軍來個窩裏反。大帥覺得怎麽樣?此計可行?”

    東北軍要與楊虎城鬥法了。

    “三本,你覺得怎麽樣?”

    張作霖沒決策,就問趙三本,有點考校的意思。趙三本也明白,此時來不得猶豫,對錯無所謂,莽撞一點也行,就是不能留下揣摩大帥意圖的印象。否則就是不誠實了。

    因此趙三本回答很快,他說道:“大帥,我同意楊廳長的意見,讓他們內鬥一下,我們在西北就少點麻煩。我們做的隱蔽一些,楊虎城未必知道,就算他知道了又怎麽樣,他有初一,我們就有十五,雙方鬥法,各出套路。他隻能怪自己不長眼。

    還有,如果張維璽能頂住楊虎城的壓力,沒有被擊垮,那麽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西北軍的大部分兵力被張維璽的潼關擋在了西北地區,很難進入中原了,西北軍這個不穩定因素被關在西北地區,而不能有大作為了。這對於穩定中原,減少戰亂是個良好的條件。”

    河南境內還有屬於西北軍範疇的部隊,比如孫良誠、石友三,甚至山東的韓複榘也是原來的西北軍。但是,他們各部之間離心離德,捏不成團,少了西北的楊虎城、張維璽、劉鬱芬等人也就鬧不成事了。所以,拉住張維璽就分割的西北軍,對於穩定中原態勢極佳。

    張作霖:“是這個道理,中國大局穩定,有利於全國的抗日形勢。我們的援助還是要隱蔽,總不能大張旗鼓嘛。具體怎麽辦?”

    趙三本:“西北軍沒有什麽好裝備,有步槍就不錯。我們出錢,在閻長官那裏買一批步槍、子彈。延津渡口在趙維璽的手中,獲得軍火補充也容易。”

    黃河在陝西、山西之間的這一段是山區,落差大,水流急,著名的壺口瀑布就在延津渡口上遊不遠處,因此,這段黃河是極端凶險的,沒有渡口很難通過。延津渡,就是黃河脫離山區之處,到了這裏河道變寬,水流也平緩了,所以延津渡自古就是這一段的最好渡口。

    但是現在也有難度,那就是冬季裏,黃河要結冰,河道中都是冰淩。這就要看天氣了,特別冷的天氣,人們可以冰上走,當然也要有安全措施。天氣暖,冰淩少,也可以行船。久居於此地之人還是有一些辦法的。但是,每年秋季、春季裏,都有十來天的冰淩期,河水相對的多一些,冰淩浮動,則交通就完全斷絕了。

    這是黃河的一大害,黃河兩岸就被隔離開來,交通斷絕。現代裏有很多的黃河大橋,民國時期隻有濟南城北有一座垮黃河的大鐵橋,其餘地點再也沒有了。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上千年來就是這種狀態,人們也就習慣了。

    正因為如此,這個河津渡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在地域上,此處的陝西一側屬於渭南地區。是原宋哲元部的勢力範圍,因此現在就在張維璽的手中。

    現在是嚴冬,屬於冰上走的那種交通狀況。這裏河道寬,水流平緩,冰麵加上木板和莊稼的秸稈是可以形成道路的。渡口上專門的有人吃這碗飯,他們會設法應對各種情況,渡過人員和貨物,當然是要收費的啦。

    趙三本繼續說道:“我設想大約一萬條槍,每槍配100發子彈應該差不多。大帥是知道的,我沒有帶過兵,這個數字吃不準。”

    “鄰葛,你估算一下,多少合適?”

    楊宇霆在部隊混過多年,對於組織部隊很在行,他說道:“大帥,我看5000條槍,每槍100發子彈,張維璽就可以把自己的嫡係好好的武裝起來了。他有兩三個槍彈充足的師,就不懼楊虎城,起碼能打個棋逢對手。”

    張作霖:“好,就這麽辦了。派人過去找張維璽談,談好了,第一批5000條山西造步槍,槍彈加一倍,一百萬發,按照他們需要的口徑提供。他們子彈缺的厲害,有槍沒子彈,那不成了燒火的棍子了?打得好,以後還可以補充。我們花點錢買個平安吧!真的和炮彈比起來,這點軍火不算什麽。”

    是啊,5000條槍,一百萬發子彈,按價錢計算,可能不夠東北軍一次炮擊的價錢!

    按東北當局的軍火正常銷售價格,一大洋(奉票1元)50發,一百萬發子彈的價值是兩萬大洋,折合成重炮的炮彈也就是二三百發炮彈的價值。東北軍炮擊關東軍的時候,何止幾百發炮彈,數千發也有了。

    所以東北軍支援張維璽一些槍支彈藥不算什麽,自己去打仗不是一樣的消耗軍火嗎。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92end---(m.101novel.com)